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何要用单脚控制刹车和油门,双脚控制不就可以避免踩错的情况了

    2019-09-24发布于:奔驰A级车友圈

    #用车小知识

    交通事故猛于虎,汽车已经发明了一百多年了,大家还是会搞混油门跟刹车,时不时就会有司机把刹车当油门,高速被追尾,或是把油门当刹车,一头撞上墙这些事情的发生。有的新司机上路时本能地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左脚往右伸到刹车上,双脚开车,这样总是会被教练骂一顿。

    现在汽车的踏板分布是这个样子的,从左到右分别是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好像大家一开始就接受了这件事情,难道没有工程师想过,为什么右脚又要管油门又要管刹车,既然会踩错,那左右脚分开油门跟刹车不好吗,新司机所谓的“坏习惯“何尝不是一种人最习惯的本能呢。

    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在20世纪前,汽车还没有全面推广,汽车动力系统的布置千奇百怪,大家也没有形成对布置形式的共识,也幸亏那时候汽车的行驶速度不高,设计也还在探索之中,汽车的操纵主要是由手来完成,所以当时的驾驶员附近有很多操纵杆,用来操纵转向和刹车等。

    1908年,著名的福特T型车第一次使用了类似现代汽车的三块踏板的设计,分别是制动踏板、油门和倒车,后来随着离合器技术的发展,倒车功能被整合到排挡杆上,把离合器踏板放在了脚下,并一直沿用至今,形成了现代汽车的离合器、刹车、加速踏板的布置方式。这种方式在当时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当时离合器摩擦盘材料还在探索的过程中,还不是现在使用的金属摩擦片,当时的材料有用过骆驼毛或者皮革,这些材料做摩擦盘会使得离合器使用费力、操控力度受热影响大且磨损非常严重;并且,那时候还没有发明辅助系统,工作时为硬核机械配合。以上种种,导致人机配合很不顺畅,需要一只脚专门用来感受不同力度进行控制。离合器一般和加速踏板共同工作,基本只有换挡的时候才需要踩离合,所以要把离合器和加油踏板分开,那为啥不把刹车跟离合放在一起呢?也是一样的,为了防止发动机被刹车“憋停“熄火,需要离合器与刹车的配合,将发动机动力与外界断开。而刹车和加速一般不会有人同时踩下,所以有了这样的三踏板布置,离合器和加速、刹车踏板分开。

    随着液力变矩器、膜片离合器和助力装置等的应用,离合器操纵也越来越方便,自动挡汽车甚至不需要离合器踏板。但自动挡汽车大范围普及的时间还不算长,并没有针对踏板布置作出专门的改变,工程师也沿用了长期以来的布置形式,在自动挡汽车上只去掉离合器踏板,保持其他部分不动。

    这首先是出于尽可能的减小生产线变动的目的。同时也迎合了大众的驾驶习惯,不会因为布置形式的变化造成不必要的事故,一旦布置变动,大家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事故,对于厂家来说也是自找麻烦。

    将油门和刹车踏板分开的布置形式确实会方便驾驶员操作,人的大脑在单线程工作的时候效率更高,当我们单脚控制加速和刹车时,右脚一般放在加速踏板上,紧急情况下需要先将脚抬起再放在刹车上,这样是反直觉的,所以总有一些司机反应不过来,不管油门刹车一脚踩下去。而油门刹车分开则更加直接,踩下去就行,紧急情况下甚至同时踩下去也无妨,现在汽车已经设计为同时踩下油门和刹车时,刹车优先起作用。

    但是,新的设计会增加车厂的成本,目前主机厂效益不好,在技术更新方面也相对保守,某上海车企规定如果单车成本增加6元以上,便需要开会讨论。也就是说,除非有大量消费者要求将油门刹车分开设计,车厂在车型上是不会作出改变的。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左脚设计的油门/刹车踏板相关标准。踏板位置的重要性,老司机应该有感受,有的车型踏板位置不太合适,就会使腿一直悬着,脚后跟放到哪里都不舒服,踩下去也使不上劲,这是因为人机工程学设计不到位。据统计,一般人都习惯使用右脚控制,左脚的细微控制能力较差,这是从小的习惯造成的。如果踏板分开设计,则左脚会悬在刹车踏板上,长时间会很累,难以控制刹车。要设计左脚刹车,就需要相应的人机工程设计“踏板的高度角度、如何给左脚创造一个支点“等,这也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技术开发。

    技术上来讲,油门刹车分开控制完全没有问题,但从成本、使用习惯和技术迭代时间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家都无法直接接受双脚开车,随着自动挡的普及和新司机的“坏习惯”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左、中踏板都为刹车踏板,右踏板为油门踏板的车型,或刹车踏板加长使左脚也能控制刹车的车型。至于现在直接将油门刹车分开的设计,对于车企来说就是“可以,但没必要“。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