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车型作为空间与舒适性代表的“结合体”渐渐走入了更多人的视线,MPV的实用性毋庸置疑,无论是商务接待,还是家庭出行,它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可是,舒适归舒适,对于这些能“装”更多人的“大块头”,它们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呢?有言论说MPV的安全性普遍比较差,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


近年来,经常有朋友问我,在MPV与7座SUV之间怎么选?我曾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并回答如下:
大体上来说,无论是三世同堂还是二胎家庭,都是MPV更合适一些 —— 这些朋友们最终也是选择了各种各样的MPV。当时我略感奇怪,但并未深思:为什么这些朋友现在不约而同地开始考虑MPV了呢?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之后,我才后知后觉:原来我国二孩生育率已从2013年的30%上升到2017年的50%[1],2019年二孩占比高达57%[2]。
MPV为什么好用?主要源于它的以下特点:
- 空间大:四人出行时可以将第三排收纳起来,释放巨大的后备厢空间;五人以上出行或两个儿童座椅时,七座MPV又能轻松应对。
- 更舒适:与七座SUV相比,223布局的MPV第二排宽敞舒适,第三排乘坐舒适性显著更高,第三排可轻松应对五人以上出行或两个儿童座椅的需求。
- 更方便:MPV侧滑门开口大、开门占空间小;地台较低,方便上下车;第三排座位进入方便。
正因为如此,经常被国人称为“商务车”的MPV,如今越来越多地进入家用场景。
MPV的销量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2019年在乘用车销量下降8.2%的前提下,中高端MPV的销量不降反增,增长2.9%[3]。
注:2019年MPV整体销量下滑,主要受累于以五菱宏光为主的低端MPV销量下滑。
汽车市场行业研究专家
@咣当咣当
制作的图表[4],可以明显看出:MPV市场内部正在快速升级,低价MPV销量比例减少,高价MPV销量比例增长的趋势。

中国MPV市场价格区间比例构成 图片来源[4]
当MPV越来越多地进入家族用车场景之后,最被关注的属性无疑是安全性:肩负着一家幸福责任的奶爸,坐在MPV的驾驶位上被戏称为“司机”时,他的安全性不应再被忽视。
中保研的MPV安全性测试
那么MPV的安全性如何呢?我们来看看中保研的测试吧 —— 截止目前,中保研总共针对两款MPV车型进行了测试[5],我们称之为A车与B车吧。
很遗憾,平时既能装人又能拉货、浓眉大眼任劳任怨的MPV,竟然在中保研测试上翻车了,而且是翻得最人仰马翻的那种。
请看:车内乘员安全指数分别为M(一般)和P(较差),特别是与碰撞相关的两项中,正面25%偏置碰撞均为P(较差),侧面碰撞分别为M(一般)和P(较差) 。

两款MPV在中保研的测试成绩 信息来源[5]
再展开来看看正面25%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的小项得分:

两款MPV在中保研的测试成绩-正面25%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 信息来源[5]
从测试结果来看,万一发生碰撞,乘员恐怕是不太安全,特别是前排乘客更是凶多吉少。家庭用车场景本来强调的就是安全、舒适、便利;若安全没有了,毛之不存皮将焉附?家用比例相对较高的小B车型,在中保研测试后的销量锐减[6],就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为什么MPV在中保研表现不尽人意呢?其实原因也是很直观的:
1. 乘员空间大、溃缩空间小
多数人的印象中,MPV要比轿车大很多。实际上,MPV只是比轿车高一些、宽度基本一致、长度甚至要比轿车短。
车身长度差不多,轿车只需要放两排座位,而MPV要放三排,那显而易见发动机舱、后备箱都设计得较短,正面碰撞时溃缩空间小。此外,MPV一般比轿车要重,碰撞能量更大,对溃缩要求更大。
这一来一去之间,MPV在碰撞时表现较差就说得通了,特别是正面撞击与追尾碰撞时的第一排与第三排,更加危险。
2. MPV车型的平台相对较旧
乘用车市场主要由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组成,从下图可以看到,MPV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这就意味着车企在MPV车型上的投入不会很高,通常基于轿车底盘开发或改款缓慢。别说MPV了,就说轿车或SUV,如果改款稍慢一点,也不一定能过中保研这一关。

图片来源[3]
中保研获得3个G的MPV
作为中高端MPV销量担当的小A与小B车型的碰撞成绩都这么差,看来碰撞安全性确实是MPV车型的硬伤,将来也得一步步地从P提高到M、从M提高到A,最后再从A提高到G吧?
没想到的是,2020年上市的上汽荣威iMAX8(图片|配置|询价),竟然一举拿下了3个G的好成绩[7],创造了MPV中保研测评成绩的新记录:
再看小项成绩,也是可圈可点,能看到的安全相关的小项,基本全是绿色的G:

特别是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上汽荣威iMAX8在小项中拿到了全G的好成绩。从中保研25%偏置碰撞视频中,可以发现荣威iMAX8在碰撞过程中,成员舱的变形程度非常小,A柱整体结构完好,前安全气囊和侧面气帘全部正常弹出,车轮和悬架等部件也未侵入到乘员舱,表现十分突出。
上汽荣威iMAX8中保研正面25%偏置碰撞
那么,为什么荣威iMAX8能在中保研做到3个G的好成绩呢?粗略分析下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针对25%偏置碰撞的独特设计:接得住、吸能足、躲得了
首先是上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端连接纵梁端头与A柱的延伸纵梁设计,可保证在25%偏置碰撞设计时能够接得住障碍物的冲击[8]。同时,延伸纵梁本身也能起到溃缩和传递碰撞能量的作用。

上汽知识产权的延伸纵梁设计 图片来源[8]
在增加了左右两根延伸纵梁后,碰撞能量传递路径就由原本的两条纵梁增加到了四条,从而实现“吸能足”。每条碰撞能量传递路径,都是溃缩吸能的战略迂回空间,目的是为了降低对乘员舱的冲击。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延伸纵梁前部的溃缩设计与后部的大宽度断面&加强筋:
- 前部的溃缩设计:远离乘员舱的部分设计为溃缩结构,在碰撞时优先产生大变形以吸能。
- 后部的大宽度断面&加强筋:通过大断面与加强筋的设计,使得靠近乘员舱的部分变形尽可能地少,以减少对乘员空间的侵入。

延伸纵染前部的溃缩设计与后部的高强度设计 图片来源[8]
MPV的发动机舱一般较短,在25%偏置碰撞中前轮有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伤害。针对这一点,荣威iMAX8在前轮拱后设计了三角形状的车轮滑出结构,可以引导车轮在撞击时“躲得了”,必要时刻可以“丢轮保身”[8]。

荣威iMAX8的车轮滑出结构设计 图片来源[8]

源于上述独特设计,荣威iMAX在25%偏置碰撞中取得中保研MPV史上非常好的成绩,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2. 由高强度热成型钢A/B柱加持的笼式结构
在小A与小B车型的中保研测试中,A柱与B柱的折戟使得乘员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荣威iMAX则在A柱、B柱、前横梁等关键部位采用了高强度的热成型钢。

A柱、B柱、前横梁等关键部位采用了高强度的热成型钢 图片来源[8]
B柱、C柱、顶部横梁、底部横梁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可以将碰撞冲击分散的“笼式结构”,从而减少客舱的变形量[8]。

可将碰撞冲击分散的笼式结构 图片来源[8]
3. 基于全新SIGMA平台打造
上汽全球模块化智能架构(SIGMA, SAIC Intelligence Global Modular Architecture)轴距范围从2600到3000mm,跨度达到400mm,能够覆盖紧凑型轿车或小型SUV,也可覆盖中大型轿车或中大型SUV/MPV。

上汽SIGMA架构 图片来源[8]
上汽SIGMA架构 图片来源[8]荣威iMAX8是基于全新SIGMA架构的第一款车,所以不存在平台/设计老旧的问题。得益于全新SIGMA架构,荣威iMAX8不仅应用了有助于被动安全的结构设计,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中取得好成绩,同时还搭载了先进的L2级辅助驾驶技术,从主动安全角度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
荣威iMAX8搭载3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与12个超声波雷达,感知系统方面在同级别的MPV中占据巨大优势。
典型的主动安全功能同样可以提高安全性,例如:
- ICA功能降疲劳:MPV的典型应用场景就是整个家庭长途出游,而长途出行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疲劳驾驶。集成式巡航辅助ICA(Integrated Cruise Assist)功能可以认为是自适应巡航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与车道居中辅助LKA(Lane keeping Assistance)在高速工况下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驾驶员疲劳,从而提高安全性。
- TJA功能降路怒:交通拥堵辅助TJA( Traffic Jam Assistant)功能可认为是ACC与LKA在低速工况下的组合,可在城市拥堵路况中跟随前车轨迹,减少路怒可能性,也相当于是提高了安全性。
- 盲区监测降风险:通过140度超大广角前置摄像头,可以在AR实景仪表上监控A住盲目的行人,基本消除了A柱盲区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荣威iMAX8的AR实景仪表,可通过140度超大广角前置摄像头消除A柱盲区
小结
随着MPV进入家用场景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MPV安全性的重视程度将越来越高。以荣威iMAX8在中保研测试中取得3个G的破纪录安全成绩为里程碑, “MPV舒适性与安全性不可兼得”这一固有认知将被打破!
参考
- ^https://xueqiu.com/1601003194/179472918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946354909107799&wfr=spider&for=pc
- ^<公司深度研究 冬寒抱冰,内圣外王> 西部证券. 2020.3.4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246993/answer/1284586242
- ^https://www.ciasi.org.cn/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5830943
- ^https://www.ciasi.org.cn/home/safety/pageone/id/75.html
- ^https://www.autohome.com.cn/tech/202010/1056597.html?pvareaid=331170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