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日系车的通病:
能少的绝对不会给你多。小日本儿设计车的逻辑:极限压榨。不管是车辆空间还是动力输出,小日本始终遵循这一点。
用最少的,做最大的事。所以总有一种,你觉得日本车性价比极高的感觉,相反相比同级别也会有种廉价感十足的错觉。
其次呢,本田设计思路的操行:纸壳子车,这一点本田粉都懂,海外车体刚度如果可以达到2000,国内同款就在980,这与我国相关标准松弛也有一定关系。
再就是本田的小心思,海外雅阁刚度如果到1800,国内广本雅阁就只有980,而同样的东本英斯派就只有780。东本的CRV有980,那广本的皓影就只有780。总之主打车型会有意做多200,其实完全可以一样,他偏不。他却故意让不主打的车型配置又高一些,价格便宜些,让你左右为难。
双车策略的精明之处在于,你在两车间徘徊的过程中,全盘会忘了,你其实还可以挑其他品牌。满满的套路。
如果纸壳子车,你觉得没有问题,下面这个,你就更没问题:安全气囊,皓影作为副主打车型,比crv少气囊。就像英斯派跟雅阁比也少气囊。这一点同样源于双车策略。
以上对比都基于同款标配车型。
说完纸壳子车和安全性,下一个核心缺点也是上述原因带来的:噪音。
这几乎是本田无法解决和避免的缺点,有人说噪音还行吧,那的确属于忍耐力范畴,噪音测试不会撒谎。
本田的胎噪问题,是这样排序的:suv好于轿车,大车微好于小车。并非做工问题,只是车体形态结构本身造成的这种局面。
有雅阁车主不胜其扰的也很多。皓影略好于轿车,略好于cRV。但同样让人无语。
这一点不是后期给车门里贴上几张跟大姨妈巾一样的隔音棉就能解决的,它就是这样设计,一种完全不考虑风噪胎噪的设计理念,想想也是,我连安全性都极限压榨了,动力又给你炸到极限,一点点风吹轮震,你都受不了?
说完安全性和风噪胎噪。
最后一个问题就小很多了:本田的车机系统。
可以说是秉承了日本人的无趣与实用主义。
很多人说国产车大屏幕很炫酷,或者说一个这玩意又花不了多少钱,都不能做的大一点,功能多一点。
这一点,国人真的误会国产车了,这样一个大平板,可不是躺在客厅平板,这还真得花不少钱,技术不技术且不说,除了功能性,车内的大屏幕的使用场景要比在家里用恶劣的多。
夏天车内的极限高温,我想你怕是一个打火机都不敢放,但是这玩意可以在里面。那么颠簸的行驶,也完全不影响它的使用。再就是冬天的冷,它也可以抵挡,这都是车内大平板要考虑的极限环境问题。更别提为了驾驶安全,他的很多设计思路是要让步于机械,同样的操作它要把优先级让给机械,这就造成大屏幕成本问题。
本田在这方面不想下本,所以你就会看到在保证安全,可用,低故障率的情况下,极简主义的甚至有些垃圾的车机系统。
如果这点也可以忍。
那么,本田的皓影也不是对这些缺点什么都没做的。
关于安全性,虽然我弱,但是标配往上一个级别的智享,就配备了一系列的安全补偿,什么车道偏离辅助,跟车主动刹车以及提醒,30公里时速的行人安全刹车等等。
关于本田通病的噪音,皓影也给了一套主动降噪。至于有没有用,我想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是这小日本的确作为了。
最后关于车机系统,如果忍不了,就花点钱改喽。这一点也符合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尿性:不改我,你买我干什么。
这三个大缺点以外,再就是一些个例,比如后胎内胎吃胎现象,这个原因应该来源于前后轮的轮差,网上反馈说是,四轮定位也无法解决。这个就看中奖率了,没什么好说的。
还有多多少少一些小毛病,比起小毛病,国产车说自己老二,没有敢说自己老大的。
是个车多多少少都有问题。这一点本田不知道要好多少。
如果以上大小缺点都忍了,你会得到什么?
本田皓影的经济性,省油。
同级别动力很强。
故障率几乎让你省心。
再就是空间魔术师的看家本领,明明外观很岛国的一个车,进去以后总能说一句哇塞。
外观方面,皓影要比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显得浑厚一些,哥哥不单单是老气问题,还做的很尖酸。
配置方面,同档次的本田,要比雅阁,比CRV好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拆车证明,CRV并未使用VTEC这个独有技术,可是厚颜无耻的在发动机保护盖上写了VTEC。皓影比较厚道的使用了。
价格方面,皓影秉承了让你花更少,给你用更多的副主打车型思路。明显比CRV价格合适。就像英斯派明显比雅阁合适。
这里很多人会说保值率问题,这完全是个伪概念,为什么这么说。
你想,CRV从开始卖,价格就比皓影硬。
当然保值,你压根新车就不咋让利,皓影让利就多很多。
这个真的没什么好讨论的,按这个说法,你给车买的车衣,改装件,是不是还想收下一任车主的钱?二手贩子可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