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买了车开始关注与车相关的信息,因为自己买的是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子,所以多关注了些双离合的内容,根据开自己车的一些感受,对双离合也有了些了解,也不知道对错,非专业,也只是浅薄的了解,莫喷莫攻击,欢迎讨论。
网上大家都在喷双离合,顿挫、发热、易坏等等槽点,基于我对自己车的感受以及对双离合的了解跟大家讨论一下双离合变速箱,也很担心使用不当造成损坏,修不起啊
�我的车4月初提的,1.4t280智享版途观l,到目前为止开了六千三百多公里,有四分之三是高速,其他基本都是城市略拥堵的路。
先说说高速的时候,这台变速箱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是平原那种起伏不大的高速路况,就从服务区出来起步加速至120迈整个加速过程来说,都很平顺,这个不算优点,在这个情况下所有变速箱都应该是这样吧。在正常高速行驶过程中(不急加速、狂暴超车),变速箱逻辑倾向于节能,发动机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变速箱升档很积极,7个档位所在速度区间一般是:一档在10迈左右,顺畅的话10迈左右就开始切入2档,油门踩的略深一点会延迟升档至15迈左右。2档在20-25迈左右,25迈左右升至3档,30迈多点就会升至4档,40迈多点就会升至5档,50迈多点升至6档,65迈升7档。1-2档发动机转速在差一点不到两千转换档,7档120迈的时候转速在2250转,整个形式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吃力的情况,变速箱的逻辑很清晰,另外150马力的发动机动力以及和变速箱的匹配还是凑合的(车辆行驶性能不只是看马力一个指标,还有扭矩、调教、和变速箱的匹配、变速箱的逻辑甚至轮胎大小等很多因素,所以我感觉造车不只是简单的看发动机变速箱参数的)。
在前3000公里的时候去了几趟内蒙、张家口草原,那边高速起伏角度比较大,在这种路况的时候变速箱逻辑就没有平坦高速的时候聪明了,好像并不会迎合这种起伏的高速路况,它依然按照平坦路况的逻辑来,给人的感觉这变速箱就这么一套逻辑,不过有坏也有好,就是逻辑简单的话反而更好控制,很多人吐槽变速箱逻辑,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行车电脑还有那些设定的程序它并不是真的拟人化的那种智能,用车的时候要了解它的性格,更好的去使用它才算是人比机器高明的智慧,就像买了一个电磁炉,你总得学会使它,不会用就吐槽它功能不好嘛,可能车是一个大件,在大家心里占比比较重,那么贵它理应是完全智能的,所以更加在意它。转回正题,在上坡路的时候变速箱依然会很积极的升档,其实这时候这种逻辑是不合适的,会感觉到车辆无力,在无法提升速度的情况下(比如行驶在70-80迈左右,这时候的变速箱早已升至7档,但是又是在上坡路,车辆无力),这时候我们认为变速箱逻辑应该自己察觉到车辆无力从而自行降档至6档,但是这台变速箱并不会这么做,只有自己深踩一下油门,它才会听话的降至6档,发动机转速略微拉高,这时候车辆动力就有了,在降档的一瞬间会有发动机拖拽的顿挫,我个人认为这个是合理顿挫,因为这时候车辆在减速,降档后动力上来了,拽起车辆提速或者保持回原速,就会有拍背感的那一下顿挫,跟手动挡降档道理其实一样。因为我从没有暴力驾驶过,从没有很深的踩过油门,还不知道它会不会连降两档或者三档,我猜测如果有极端路况应该会连降数档保持动力。
�接下来聊聊城市路况的情况,顿挫是真的明显,但顿挫的程度,取决于你脚下的油门,看你脚丫子会不会控制它了,跟手动挡一样,需要你灵活控制,控制的好的话,理论上可以无限降低顿挫,只是理论上。大家都说at变速箱这样好那样好,我觉得at变速箱跟双离合结合性质应该同类,虽然传动方式不同,但都是离合片硬连接,只不过at在前端有液力变矩器加持,抵消了一部分顿挫感,这是双离合结构方面的相较不足,但是只要有硬连接,油门掌控不完美就会产生顿挫。说回这台双离合的城市堵车路况情况,1档和2档因为发动机转速变动灵敏变速箱齿比大扭矩高(不知道表述准不准确),如果收油门,无论变速箱换不换档拖拽感仍然非常明显,可能很少有人能做到人车合一的控制好油门让拖拽感无限小,如果持续稳定加速的话,拖拽感就几乎感觉不到了,不过1档切2档时,老司机可能也会感受到动力改变时的变速箱的细微拉扯。其实大家所谓的顿挫,我个人觉得是变速箱的逻辑设定兼顾不到每个人的脚法每一刻的实时路况而已,但是它是个贵重的东西,厂家标定它是个智能的东西,所以人们就认为它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完美才对,如果变速箱就值个百十块钱,可能也会少点吐槽。3档以上基本上顿挫感就很少了,上到4档以上基本上速度也都起来了,这台变速箱的顿挫感几乎察觉不到了。但是暴力驾驶情况下,发动机转速浮动快,依然有顿挫,这应该是原理方面的必然情况,我想布加迪的那台双离合应该也会顿挫吧。
再有一种下坡的路况,我很费解这台变速箱的逻辑,上坡需要时它不积极降档,下坡时它反而积极降档拉高了发动机转速,深踩油门它都不升档。我一直在猜测厂家设计这个逻辑的动机是不是为了依靠发动机来控制车速,以免下坡过快或者让你少踩刹车导致刹车片过热有安全隐患。但是我试过下坡松开刹车,看发动机会不会制动车速,结果并没有,而是发动机转速继续拉升,车速变快,是不是因为排量太小发动机的力量控制不住车的重量?反而被车速拽着走呢?有没有330或380的车主试过这种情况,欢迎前来讨论一下。
另外也有很多人在讨论双离合等红灯的时候要不要挂空档,网上各种专家车评人修车师傅众说纷纭,其实我也很纠结这个事,但目前我的做法是停车就挂空档。因为我是从双离合的结构去考虑的,它不存在at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所以双离合是没有动力缓冲的,档位和传动端是两方离合器片硬连接的,等灯时变速箱处于1档状态,并且能明显的感觉到脚下有一点轻微的闯动感。这里分三种情况思考,1、离合器完整连接,2、离合器半联动,3、离合器完全分离。我认为应该是第二种情况,因为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要么发动机憋熄火了,要么离合器片在那干磨,但是这时候的发动机并没有熄火,离合器片那么干磨的话估计早烧坏了。如果是第三种情况的话,那车辆的闯动感是哪里来的呢?有人说是离合器分离后,传动端的搅动油液时带动的,类似于at的液力变矩器的原理,但是干式双离合咋解释呢?搅动空气产生的闯动感吗?所以我感觉是第二种情况,离合器片分离的程度较大但也在处于轻微半联动的状态,电脑时刻准备着你松开刹车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结合离合器传递动力,这不就是遵循了双离合换挡快的理论了吗,所以这时车辆有闯动感。既然有动力的传递,那么无论半联动到什么成度,都是会或多或少对变速箱或者离合器有影响,既然大家都说离合器容易坏,干脆换到了空档算了。虽然是换到了空档,又有问题了,有建议d档等灯的人说,来回换空档会导致控制换挡机构的阀体磨损,我觉得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这样,我个人不喜欢那个闯动感,所以还是空档好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3秒5秒的红灯时间,就不要来回挂空档了,挺麻烦也不至于。
再就是堵车时的开车方法,也是众说纷纭,但比较多的理论是切换到手动挡,我个人比较认可这种理论,但是切换成手动挡太麻烦了,虽然切换方式很简单,而且在习惯了自动挡d档到底的开车习惯时,切换了手动挡,很不习惯……忘了换挡,连我这个开了几年手动挡的人尚且不习惯,对于没开过的人来说不算个好方法,时刻注意着车速转速容易分散注意力手忙脚乱,我试了几次也放弃了。如果不能习惯切手动的人来说,我觉得只能不要太大脚油门跟车了,让变速箱少切换一次档。当然,也可以下来推着车或者更干脆的扛着车走。网上看到讨论怎么使用或者保护车的时候,很多人在杠我都推着扛着供起来之类的话,其实不用杠,有的人性格大条不在意有的人心思细腻爱护车,都无可厚非,我觉得车也算个大件了,它为你顶风挡雨是为你服务,适当的爱惜也理所应当。不过确实也不用过分在意,毕竟也是个工具而已,只要学会的使用它,铁玩意造的,是用不坏的。
还有说堵车造成变速箱换挡频繁造成过热的情况,没有下来摸过,但是从原理上来看应该会发热,切换档位的一瞬间传动端离合器片和变速箱端离合片转速不一致,连接那一刻造成的摩擦,也就是传动端的离合片一直跟着发动机的转速在高速转,变速箱那一端的离合片是相对静止的,结合那一瞬间,传动端要用摩擦力带动离合器端的离合器片转起来,磨擦就产生了,热也就来了,这个动作也是大家说的换挡时变速箱的顿挫和咔咔声音的来源,油门掌控不好顿挫会更严重,发热也会严重。堵车频繁切换肯定是会发热的,不过堵那一时半会它坏不了,大家担心的都是成年累月的堵,今天磨一点明天磨一点累积起来的,但是我感觉无论开车技术咋样油门掌控的怎么样,理论上离合片最终都会磨坏,早晚而已。既然避免不了,要不就无所谓算了。另外,我觉得at和cvt都会有磨损的。at一样档位也是由离合片硬连接的,行星齿轮和传动端的结合也有离合片,每换一个档也要分离结合离合片,只不过液力变矩器抵消了一部分转速差,给了离合片缓冲时间,但是一样会有磨擦。cvt的磨擦更少一些,因为它不光有液力变矩器,它的换挡结构还不依赖离合器片,但是钢带与锥轮一样有摩擦,我觉得不暴力驾驶的话,它的磨擦就忽略不计了吧。
再说说双离合的换挡控制机构,网上普遍说最爱坏的其实是这个,我感觉这玩意就是一个电脑控制的液压机集合体,原理应该不复杂,坏了的话可能就是单纯的结构件不耐用,除了少换挡让它尽量少动弹,也没啥办法,那就照常用吧。有没有有经验的车友,来分享讨论一下。
最后,变速箱养护方面,目前才六千多公里还没有养护过,有经验的大神来分享一下吧。
理性讨论。
🙋🏻♂️情况介绍
6300公里
🗒 真实感受
还凑合
🔎 槽点反馈
还可以
✏️ 独家秘籍
如上文

外观还是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