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感谢圈主@轻舞楼兰推荐!
🚘 改装动因
时至今日,汽车不仅是典型的交通工具,亦渐次具备一定意义上的社会属性。对于我而言,自决定选择CC之初,即准备将改装或曰折腾进行到底,旨在满足自身的愉悦感和成就欲。故此,我便对车进行了再次折腾,而主要涉及的项目则是底盘、避震以及保养,其分别指向操控、姿态以及驾驶工况。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折腾的内容得益于车友圈内若干同道之友的经验启发(如圈主@轻舞楼兰、车友@脑子是个好东西呀1、车友@ArteonBJ梦想变成猪24等),需要在此对其表示真切的感谢!
🔧 改装过程
1.底盘
该折腾项目主要涉及的是更换底盘件,主要包括换装TTRS前轮元宝梁(或称前桥)、左右下三角摆臂、RUNTEK强化衬套以及FAG前轮轴承,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底盘的轻量化和提升驾驶的操控性。具言之,首先,相较于原车上的铸铁材质,这套底盘件系铝合金材质,在重量和厚度上存在优势(如原车部件14.8公斤,而铝质则为8.5公斤);其次,相对于原车上采用的半实心胶套,这套底盘件系全实心胶套,虽不如前者的缓冲效果,但在驾驶操控上确实有所提升(如方向盘虚位减少、车身左右变向时更加轻便和利索等);再次,这套底盘件搭配的是可调节角度的球头和防倾杆平衡拉杆,能针对性地解决车身高度降低后必然带来的胶套应力和倾角问题;最后,安装完成后须作四轮定位。以下为图片展示及说明。

拆下原车元宝梁和三角摆臂,相对而言既重且薄

将原车方向机和平衡杆安装在铝合金元宝梁上

更换全新的螺丝并按照标准扭矩进行紧固

组合好之后的铝合金元宝梁及三角摆臂

RUNTEK摆臂强化衬套,需搭配专用润滑脂利用专门工具进行安装

毫无晃动余地,确实好紧啊,若全车衬套强化,那效果可想而知,故非必需不宜尝试

铝合金元宝梁及三角摆臂安装完成后样貌,若搭配铝合金油底壳岂非更配?哈哈哈

原车拆下的元宝梁和三角摆臂,暂存以备无患

更换FAG前轮轴承一对,解决了行驶过程中轮毂嗡嗡异响问题
2.避震
诚然,对于中小型载客轿车而言,正如车友常谓之“一低遮百丑,一高毁所有”。事实上,新款CC原车出厂时离地间隙堪比一些SUV,虽保证了较强的通过性,但后轮那高高拱起的模样,犹如底下被垫了个透明的千斤顶,往往令人诟病不已。为此,欲兼顾车身姿态和通过性,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操控性,本人经过多方尝试和琢磨,最终选择的是KW V3绞牙避震,并搭配GTS金属平面轴承、可调长度李子串以及KW V3阻尼调节旋钮固定垫圈。
具言之,首先,我前期尝试过更换避震短簧和改装减震筒芯,整体感受是性价比高但有所不足(这方面因人而异,而本人始终认为短簧是保证车身姿态之高性价比方案,乃预算有限者之首选),于是便选择有口皆碑的KW V3;其次,很多人都说绞牙避震是“三分货七分调”,管见确以为是,故找到一家具备丰富技术经验和负责任的改装店无疑十分重要。为此,经多方探寻,我有幸在本地寻到了这样一家改装店,而该店亦是KW官方合作的经销商,整个预约咨询、安装调试以及事后服务等过程令人满意之至。再次,就KW V3这款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方面而言,需注意如下问题:(1)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和调试,否则既不靠谱又不质保;(2)拆装过程中所有螺丝的紧固均需遵循标准扭矩;(3)做好衬套复位工作;(4)事后进行四轮定位,一般为普通的3D定位,若无法解决问题且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拉线定位;(5)绞牙避震之特性在于根据自身感受进行多次后期调试,从而达到主客观范围内的最优状态。以下详述本人经验,仅供车友参考。
第一,KW V3为高低软硬可调避震,而其高低可调有一定限制,不可随意为之。就CC这款车而言,其高低可调区间为前轴205mm-230mm、后轴16mm-36mm(此距离值如下图所示)。本人通过四次装调,最终状态为前轴220mm、后轴20mm,具体表现为前轮一指、后轮一指半,从而实现车身底盘与地面平行,且通过性有所保证;第二,KW V3属于2-Way软硬可调避震,即其高速回弹和压缩阻尼为出厂预设(亦即不可调,而KW Clubsport则属于3-Way,可调高速回弹压缩阻尼),可调的则是16段的低速回弹阻尼和12段的低速压缩阻尼;第二,汽车避震阻尼一般需要遵循“慢回弹快压缩”,亦即回弹阻尼大于压缩阻尼,以此实现舒适性和操控性的衡平。而本人追求的效果是“舒适四分操控六分”,因而在整合相关资料和研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得出较优方案是:前轮的回弹阻尼是压缩阻尼的1.5倍左右、后轮则是1.8-2倍左右;第三,KW厂家的初始方案是前轴上9下5,后轴上9下6(“上”是指在避震上端调回弹阻尼、“下”是指在避震下方调压缩阻尼)。这里的数字是指将阻尼调到最大值后往回转动的段数,换算成阻尼值就是:前轴回弹阻尼为7而压缩阻尼为7、后轴回弹阻尼为7而压缩阻尼为6。显然,这一厂家预设方案呈现的是回弹阻尼与压缩阻尼几乎等同的状态,亦即所谓的较“硬”。在此基础上,我的方案则是:前轴上10下8、后轴上10下9。果然,事后一段时间我在不同路况下进行了试车体验,如市区道路、坑洼颠簸路段、高架环线以及高速公路等,整体感受归纳如下:(1)过减速带更有韧性,无任何多余摇晃;(2)相同速度过弯时(如下匝道)侧倾感明显降低,尤其是以较快速度调头时感受较深;(3)驶经颠簸不平路段时车身更加稳定,传递到车内的震动有所消减;(4)刹车点头现象有一定缓解;(5)确实较原车更硬了,但在个人主观接受范围内,并未丧失家用车的舒适性,且后期可根据驾车体验和需求再行调试。

订购的KW V3终于到货,包装完好,重量很沉

打开第一件事就是查询验证真伪,官方质保两年

质感无瑕,期待上车效果

原车拆下的避震,经测试确实阻尼有所衰减

通过测量先行确认和调节避震的初步高度

说明书上面的避震高度可调的距离值区间

不同情况下测量避震高度的方法

调节低速压缩阻尼

调节低速回弹阻尼

说明书中KW厂家预设的低速回弹压缩阻尼值,仅供参考,并非标准数据,可根据自身需求另行调试

安装GTS强化金属平面轴承胶套和垫片,解决避震异响隐患

安装避震一定要做的衬套复位,防止其承受不当应力

后轮避震安装好的样貌,这是它最光鲜干净的时候。。。

再次调节后轮避震高度

前轮避震安装后的样貌,以后可能看不出这弹簧啥颜色了,哈哈!

调试安装GTS可调长度的平衡杆拉杆(李子串),防止降低车身高度后原厂李子串与平衡杆之间存在不当角度,从而避免其异响和使用寿命缩减


绑上起到一定防污作用的植绒胶带

GTS金属平面轴承强化顶胶和垫片

新旧李子串长度对比

改完避震当天仅做了普通3D定位,用车两周后进行拉线定位

拉线定位足足弄了一整天,路试完工后黑夜已然降临
3.保养
我的车是2019款大众CC380曜颜版国Ⅴ,目前行驶里程为5万多公里,市区平均油耗为9-10个左右,环线高速上的平均油耗为5-7个左右(详情参见我之前发的帖子)。一直以来,我的车都是基础保养,即更换机油和三滤(还有每2万公里更换火花塞),如今便趁着折腾之际,给这辆车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保养,以期获得更好的用车体验。这次保养涉及的项目主要包括机油、刹车油、变速箱油、防冻液及其相关滤芯的更换、放油螺丝、轮胎、刹车及刹车片、刹车盘固定螺丝、雨刮器、玻璃水、蓄电池、积碳检查和清理等,具体情况则如下图所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往常用的机油是国行的金美孚OW-40,而这次换上了法国版的摩特Motel 8100 X MAX OW-40,用量为5.5L左右,且准备以5000公里作为更换周期。至于效果嘛,我说出来也是个人的心理感受,有兴趣的车友不妨自行尝试,哈哈!其次,虽然不久前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并未发现任何抖动现象,但轮胎在检查过程中却发现丢失了一个平衡块,因而重新做了动平衡。这里有三处建议仅供参考:一是动平衡块可自行网上购买自备,便宜却有品质保证(防锈、精度和粘性);二是贴动平衡快之前务必清理好粘贴位置,否则粘不牢;三是需做四轮动平衡时将之前的平衡块全部去除再贴,若有的轮毂数据平衡值误差较大,可能是胎压器位置不对,不妨在扒胎机上挪移轮胎调整其位置(轮毂自身问题另论)。
再次,之前改装刹车时配套使用的金属刹车片有摩擦异响,虽制动效果好但个人不能接受此种啸叫响声,因而更换了前后轮的陶瓷刹车片(其中后轮更换的刹车片是原厂规格)并对前后轮的刹车分泵和轮毂接触面进行清洁保养,这下终于安静了!同时,改装过刹车的话,合头螺丝务必以标准扭矩进行统一禁锢,否则受力不均匀亦可能产生异响和偏磨。另外,曾经买车时4S店送的记录仪不具备智能降压功能,而长时间停放车子时记录仪停车监控持续耗电,导致我车的蓄电池多次亏电。虽然后来马上更换了记录仪,但经检测发现蓄电池寿命将尽,故更换了新的蓄电池(网上下单1小时后上门直接更换)。最后,原车的雨刮器有一处胶条出现破损从而导致异响,最终测试比对了三款雨刮产品后选择了法雷奥的SWF雨刮,而目前其使用情况令人较为满意(传闻日本的“水弹”乃雨刮神器,有经验的车友可否传授一下使用体验)。

法国版摩特8100 X-max OW40机油

采埃孚变速箱油

Ate刹车油

目前只补充过一次防冻液,干脆多备一瓶放在后背箱

彻底进行一次保养

blox钛合金放油螺丝

刹车盘固定螺丝,这种螺丝容易拧花,多买一些备着

刹车分泵保养套装和工具

轮毂卡钳中性清洗喷剂,可谓物美价廉

法雷奥SWF雨刮,个人觉得很好用,静音且有效

准备换的S3原车IS涡轮增压
💸 花费清单
1.底盘相关
(1)元宝梁和下三角摆臂:8000元
(2)可调长度李子串:300元
(3)强化衬套(摆臂部位)及其安装:1000元
(4)前轮轴承一对:500元
(5)四轮3D定位:100元
(6)安装工时:500元
2.避震相关
(1)KW V3:16500元
(2)金属平面轴承(顶胶和垫片):800元
(3)KW阻尼调节纽固定弹簧垫片:50元
(4)四轮拉线定位:1000元
(6)装调工时:1000元(送两次后期微调)
3.保养相关
这一项目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改装内容,置于此帖予以描述仅为附带分享,故其具体花费内容不予赘述。同时,上述价格情况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故本人的花费情况仅供参考,有意者可在此留言讨论,望各位理解,谢谢!
📚 改装心得
基于当时预算和实际需求,出于独特而选择CC,因为CC而选择大众。自购车以来,前后对我这辆CC折腾了多次,依次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改色膜、方向盘、轮毂、轮胎、刹车分泵、R杠、刷隐藏、液压机脚、欧版尾灯、ECU一阶、进气、三联表、尾唇、档把、底盘以及避震等。事实上,就CC这款车本身而言,这些折腾基本令其毕业。不过,喜爱改车的人心里想着的往往都是将来的事儿,而我下一步就是在动力和外观上最后折腾两下,如更换S3原厂的IS38涡轮、中冷、进排气、二阶程序、双片锻造定制轮毂以及彩绘定制改色膜等,再往后则不如换车了(如S7)。
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体会:第一,之所以热衷于改车,实乃个人兴趣使然,旨在将车改成自己更加喜欢的样子,从中获取满足感和愉悦感;第二,改车过程充满波折,几经弯路而不可自拔,吸取了诸多经验教训,可谓痛并快乐着;第三,深谙“一分价钱一分货”之道理,只有具备足够的预算才能一步到位,否则不如保持现状;第四,买车用车改车玩车都需要金钱支出,有自己家庭的车友还是需要多跟家(媳)人(妇)沟通交流,这一方面体现对家人的尊重和理解,另一方面不影响家(婚)庭(姻)生活的和谐,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理性与感性兼顾无疑是更为合理且长久的道路。
总之,上述内容纯粹是本人近段时间的一些折腾车子的经历,就此向各位车友分享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多多指点、多多交流,我在此表示万分感谢,愿大家用车愉快、生活幸福!亦祝北京Arteon俱乐部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