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30岁中年男士,年用车1.5万公里。
介绍:7月11日官网订车,中间挺犹豫是否提车,后来12月1日提车。目前行程2700公里,其中1200公里长途。
车辆:2021款5.6秒标续Model Y.
驾驶感受优势:
1.加速非常快,电门灵敏,标准模式推背感强。
2.操控方面好转向灵敏,底盘整体度很高,过弯不拖沓。
3.空间大,储物空间大。
4.高速平整路段隔音很好(仅限后备箱塞满)
5.AP可以减缓驾驶疲劳,但并非全能,要做好随时接管准备。
驾驶感受劣势:
1.悬架非常硬,烂路非常颠,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感受也会传递到车厢内乘客身上,对后排女人孩子不太友好,舒适度低。
2. 烂路隔音很差,不仅颠还吵。后备箱空着60-80会有低频共振,耳膜不舒服。
3. 车机地图卡顿,基本全靠手机地图在撑。
4. 冬季续航水分很大。高速最低可以打5折
5.北方冬季雪天,后驱打滑十分严重。
这是一台特点很鲜明的车,能否接受看个人需求。我并没有因为买它而欣喜,也没有因为买它而后悔。
以上是作为一个车主的感受。下面讲1100公里高速的体验感。

出发前车内塞满,隔音效果极其好。
行程:湖北武汉-河北保定。全程1100公里。走G4京港澳高速,因为YQ原因,不能下高速。

高德,新能源模式略过,新乡关闭无提醒
耗时:6点出发,晚上23点到达。全程补电5次,湖北武汉-河南信阳段能耗190,后段河南驻马店-
河北保定能耗最高220,最低205。时速110KM/H,空调温度21度,1挡风,也挺暖和。不开QQ音乐,不开座椅加热,不开方向盘加热。90%的里程AP模式。

Trip B是全程能耗。
环境:当日气温0度左右,驻马店-郑州段全程大雾。开前后雾灯。
使用感受:本来以为表显435公里,实际续航能够达到350左右,但是高速表现折扣及其大,实际续航大概260-270公里,基本每跑200公里需要考虑进下一个充电桩。高速服务区只有国网的充电桩,不同的服务区的冲的充电桩功率也不同。
其中120KW 750V充电桩速度大概480KM/H,建议优先考虑这种充电桩,大概1小时充满。
另外120KW 500V充电桩速度大概280KM/H,很多高速服务区都是这种充电桩,大概要1.30-2小时充满。

国网APP可以查看充电桩具体功率,必备。
其实用电焦虑是客观存在的,在行程出发之前就需要规划好几个补电服务区,衔接上才能安稳到达目的地。由于我出发的比较早,还没有到达返乡大潮,基本服务区都只有我一个人在充电。一个服务区只有4-8个充电桩(大部分4个,还有不少坏桩),我相信如果回到正常时期节假日以目前充电桩的质量很难满足需求。排队也是不可避免。
这次我补电的京港澳几个服务区情况。
1.孝感服务器--刚出武汉70-80公里,准备小补,结果4个桩,3个模块有问题,充电一直是0,致电客服维修。
2.灵山服务区--进河南境内第一个服务区,8个桩,120KW 750V充电桩,全程体验最好的服务区,480KM/H小时充电速度。在我后面有一个深圳牌Model 3.

灵山服务区,第一次碰到深圳M3车主。
3.漯河服务区--4个充电桩坏了3个,120KW 500V充电桩,我充了唯一的1个好的,后面深圳牌Model 3在20分钟后跟过来也准备充电,无奈都坏了,驱车走人,我不知道他下一站怎么办,后面也没再见到了。补了一半走人。

漯河碰到M3哥们,尝试了坏桩走人。
4.鹤壁服务区-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插曲,如果我不够幸运,可能本次行程即将终止。原本我是计划在新乡服务区充电,但是等到达新乡服务区才发现服务区改造升级,全面封闭(高德导航并未提示)。此时我的车辆表显续航仅60KM,一路非常忐忑,如果抗不到鹤壁服务区,就要下高速了,但以目前的YQ情况,一旦下高速可能就无法返乡。还好鹤壁服务区充电桩不仅完好,还是120KW 750V充电桩。顺利充电。

鹤壁服务区,快速桩,比较开阔。
5.正定服务区-黑黢黢的,120KW 500V充电桩,冲了一个半小时,走人。

正定服务区,500V的慢桩,此时已快崩溃
最终历时17个小时到家,平常油车是12个小时,多的5个小时刚好是充电时间。电车开长途挺累的。

当天高速基本没什么车流。

刚出湖北时候
最后冬季用车,一定注意安全,现在回家车辆积雪,基本没怎么开,后驱打滑严重。

回家的样子。

不敢开了
Model y,绝对不是神车,只是一台很好开的城市用车,性能拉满,舒适度负分。
长途,目前来说电车是不合适的。各位春节返乡可以以我为例子。做好每200公里补电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