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总能看到这句话:“停车操作顺序不对很伤车。”
新手朋友可能会疑惑,伤的哪里?什么顺序才是正确的?
常用的停车操作顺序有两种:
① 踩刹车 挂P档→拉电子手刹→熄火。
② 踩刹车 挂N档→拉电子手刹→挂P档→熄火。
首先聊聊P档和电子手刹的工作原理:
① P档:变速箱内驻车棘爪嵌入驻车齿轮的齿槽内,实现齿轮止转。
齿轮又通过花键装配在轴上,再通过一系列的零件最终作用到车轮端。因为齿轮止转,最终实现停车制动。

驻车机构
② 电子手刹:采用电子按钮的控制方式,通过刹车盘与刹车片摩擦产生的摩擦力来控制停车制动。
聊完了工作原理,在聊聊两种操作顺序导致的差异。

1、踩刹车 挂P档→拉电子手刹→熄火
动作分解:
① 踩刹车 挂P档后(脚仍踩着刹车):驻车棘爪在一些内部机构的驱动下,朝着驻车齿轮的齿槽运动,直到嵌入齿槽,棘爪停止运动。
ps:驻车齿轮的槽宽大于棘爪的厚度,所以棘爪停止运动后,棘爪与齿轮之间会存在些许间隙。
② 当脚从刹车上移走后,车辆移动导致齿轮转动,直到齿槽的底端抵在棘爪上。

当车在平地上时,车内几乎没有感觉。
当车在坡道上时,能明显感觉到车朝坡下“冲”了一下。坡道角度越大,感觉越明显。
“冲”的这一下会产生冲击力,以及车辆重力产生的下滑力,都将由棘爪、驻车齿轮、及后续一系列的零件相互“别着”来承担。
所谓的“伤车”,就是伤变速箱的这些零件。
③ 拉电子手刹:车轮抱死,停车制动的第二重保险。
这种停车方法,在车辆再次启动时也会有明显的感觉。
有些车友会跳过拉电子手刹这一步,是因为设置了熄火后电子手刹自动启用。
2、踩刹车 挂N档→拉电子手刹→挂P档→熄火
动作分解:
① 踩刹车 挂N档、拉电子手刹:车轮抱死,车辆无法移动。
② 挂P档:棘爪嵌入齿轮的齿槽内,即使两者之间有间隙,但因为车轮已抱死不能移动,所以脚从刹车上移走后,即使坡度再大也不会有“冲”一下的感觉。
这就是网络上推荐的正确停车顺序。
工程师在设计时也会充分考虑这些问题,所以这些零件都采用合金钢并由特殊工艺制造,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耐磨性;并且还经过多轮的试验测试,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
总结:
① 平地上两种停车步骤均可,几乎没有差异。
② 坡道上第一种方法对变速箱有影响,但影响也有限。
当然从长远角度出发,更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毕竟防患于未然。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