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圈中对探险者电池容易亏电的讨论已经有不少,具体原因基本已经明确,是因为该车型原设计使用的是AGM电池,而国产后换用了价格便宜一些的EFB电池,而AGM电池的标准充电电压(14点几伏)比EFB电池要求的充电电压(可达16伏)低,导致后者长期无法充满,一直处于半亏电,乃至亏电状态,停车后电池电压很容易低于12伏,相当影响电瓶寿命。
有圈友介绍干脆更换成AGM电瓶,花钱彻底解决问题。
也有圈友介绍通过修改行车电脑参数,尝试将原先适配“AGM”的充电参数改成EFB(”Flooded”)的,还包括调整目标充满百分比,来达到适应EFB的要求。介绍该方法的帖子没有给出实测结果,实际上只要在汽车发动的情况下测一下12伏点烟口或电瓶桩头的电压,已经由原先14点几伏变成接近16伏,就算成功了。如果这个办法有效,强烈建议厂家考虑在出厂前就如此设置,且将已出厂车辆召回如法加以处理。本人手头没有条件进行这个试验,对更改行车电脑参数也有些谨慎,同时我也很好奇,在车主意见反响如此之大的问题上,是何原因,厂家设计师没有考虑到这个几乎没有成本的解决办法呢。
还有圈友介绍将电瓶拆下用电瓶充电器给其充足电再装回。
笔者在此电瓶亏电的问题处理上,首先给电瓶负极桩头加了一个通断开关,减少停车时电瓶的通电消耗,尤其探险者车型,停车后换气系统还会定时运转,再加上联网待机,停车也有一定的耗电,所以切断停车的供电,对减少电瓶损耗会有明显效果。有圈友在我之前已经这样做了,我在具体选择哪一种通断开关时,也获得了其经验赐教,再次感谢。所选用的通断开关从某宝购买价格三十多元。
为了不时可将电瓶充足电,我从某宝购买了一个充电宝电池盒,连同该电池盒内置的12节18650电池,一共花费了三佰多元。这个电池盒除了具有USB口可以为手机,平板等充电外,还有一个可调电压输出口可以提供16伏至24伏电压,约4~5安培电流,该输出原先设计目的主要是为笔记本电脑供电,现用于为探险者蓄电池充电刚刚好。由于蓄电池充电需要恒压限流的充电模式,于是我又从某宝选择了一种可调恒压恒流电源变换模块,价格30元。我的要求是该模块可以调至输出恒压16伏,限流3安培左右(就是车上EFB电瓶的标准充电参数),输入电压大于输出电压即可。上述电池盒16伏~24伏电压,接近5安培电流正好匹配。
此外,还购买了若干带电线的插头插座和大鳄鱼夹,和热缩套管少许,用于几个模块之间的接线。
最后我将电池盒输出调到19.7伏,将变换模块输出调至15.75伏,2.5安培,停车,将电瓶通断开关断开,鳄鱼夹夹在电瓶桩头上,开始给电瓶充电。刚开始充电时,充电电流被限制在2.5安培的限流值上,过了一段时间,当电瓶端电压升高到15.75伏时,电流开始降低,逐渐从2.5安培一点点地降到1安培,继续充下去,充电电流会越来越小。当电流小到一定时候,充电就算完成了。
以这种方式充电时,电瓶基本不会明显发热,变换模块上的芯片会正常发热。
不时地这样将EFB电瓶充足电,应该对延缓电瓶损耗老化有明显效果,此外,若意外地电瓶缺电车子无法启动,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应急给电瓶充电,只要电瓶没有彻底失效。
若停车处可以方便地获得220市电,则还可以找一个输出电压在18伏至30伏范围内的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替代文中的电池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