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哈弗猛龙试驾分享

    2023-09-04发布于:哈弗猛龙PHEV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猛龙试驾体验

    哈喽!~憨宝又来了喔!非常荣幸受懂车帝车友圈邀约试驾哈弗猛龙,作为新车鲜试官来分享我对这款车试驾的感受,对于新能源越野SUV, 混动+越野听起来有点儿意思,也想体验一下Hi4四驱的实际表现。作为纯燃油车大众途岳车主的我,每个月2箱油,真要是有个合适的纯电或者插混车型,可省下不少呢。第一次接触哈弗混动车型,是在去年我试驾哈弗H6 DHT PHEV的时候,前不久也体验了燃油版新哈弗H5,让我对哈弗不同平台的车型也有了一定的感知,这次试驾哈佛猛龙,混动到底猛不猛?省不省?接下来就针对我试驾的感受进行分享,同样为车圈车友们所关注的问题点来进行试驾体验后的解答。

    试驾车型:哈佛猛龙——HI4四驱——外观C0C灰色——内饰黑色——无WHUD版——①号车

    外观

    在去试驾前,看静态图片,感觉外观挺硬朗的,但真见到实车,比我预想的要大,这车不是定位紧凑SUV么,实车感官跟中型车差不多了,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酷酷的黑色,可惜实际开的试驾车是灰色,相对比来说更稳重一些,官方介绍说前中网可以实现快拆,黑化套装一整,范儿就起来了,外方内圆的大灯多了一份凶狠的眼神,方块式的尾灯跟方正的车身相呼应,有点儿G里G气。

    内饰

    整套黑色内饰是软/硬塑料+银色铆钉搭配,使用硬塑料件范围广些,中控按键以及出风口采用的银色撞色,不会因为纯黑而显得很压抑,悬浮中控+异形组合仪表简约而不简单,几乎很多模式切换都是需要通过中控来操作的,中岛操作台上下层都可以收纳,且扶手箱可以直接将矿泉水瓶直立摆放,储物功能细节很到位,门板上的杯架都是松紧带式的,减少共振异响。

    空间

    对于160的我来说,猛龙的乘坐体验在紧凑型车型中规中矩吧,前排调整合适位置,后排腿部空间还有2-3拳的距离,头部也有3拳左右,座椅软硬适中,比较遗憾的是后排放倒跟后备箱并不是纯平,后备箱层板下没有太多收纳空间,大多是随车工具和电源,对于日常用车,收纳足够,但如果有远途需求,感觉后备箱装载还是有局限性。

    车机

    对于日常操作,还是比较满意的,前排语音唤醒,响应速度等都能够清晰识别并执行指令,但后排给到指令,智能助手就没啥反应了,触控灵敏度都不错,影像画质清晰,支持透明车身以及透明底盘,自动根据驾驶情况给到画面效果,就还蛮智能的,车载配备的地图也是我日常使用最多的高德,精准度,路线规划响应没得说,懂的都懂,最喜欢越野模式的呈现,车辆方位、轮胎角度、胎压检测还有温度,所在地海拔、气压、以及各种车身倾斜角度,一目了然,能耗信息更是详细易懂,能够清晰直观的看到能耗表现。

    动力

    本次试驾分为两段,前者穿越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多米,后者是穿越那日思太林场,部分越野路段有泥泞道路、V沟以及各种冲坡。试驾我们一车三个人,换乘试驾,就我个人觉得,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纵臂三连杆独立悬架的调教,在城市道路以及越野路段表现迎刃有余,方向盘的手感是接近纯油车的,并不像电车那么轻飘,但刹车比较硬,相对比我开过的其他车型,刹车顿感还是能感觉到的,毕竟是混动,起步加速响应立马就可以给到,切换混动模式,750N·m+282KW应对各种穿越+越野路段也是非常轻松,由于我们试驾那天下暴雨,给原本冲坡的道路增加了难度,湿滑的坡道,原厂轮胎的抓地力表现一般,2/3处明显打滑,有越野需求的车主建议按需自行更换轮胎,但在城市道路、穿越草原,原厂轮胎是完全可以满足通行的。

    静谧性

    虽说厂家用了双层加胶玻璃,这个是试驾后我才知道的,在城市道路车内还是没问题的,但要说一下穿越路段,尤其是碎石路,我在后排颠簸感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后尾门与备胎的共振特别明显,回到酒店的时候,我特意多次开关了尾门,就是震,也不知道是尾门和门框震还是尾门和备胎震,这点希望厂家在量产车上得以优化,或许我们试驾车(1号车)是个别情况,但当时我用分贝仪测了一下平均都在80+,最高88,可想而知,我当时和另外一个伙伴在后排乘坐的体验感,崩溃了要。

    油耗

    本次试驾里程212.3km,试驾前归零小计里程,返程后表显本次里程电耗0.8kWh/100km,平均油耗7.8L/100km。根据表显单日能耗显示,8月23日耗电量2.3kWh,耗油量16.1L,是否是亏电情况下油供电的续航有待考究,毕竟试驾当天累计用车时间是5h27min,中途4次停留拍摄、午餐、黄花沟景区道路拥堵都算在内,平均车速39km/h,在能耗趋势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根据驾驶者的要求选择用电或者用油或者混动模式,电耗和油耗的走向,我们不同的驾驶员根据自己想试驾的模式,自行切换纯电模式、还是燃油模式、还是混动模式,所以说明真实的驾驶情况、路况,耗能方面,大家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参考。

    辅助驾驶

    首先好评一下360全景影像的适时介入,比较智能,这点对比之前试驾的混动版H6提升很多,画质也很清晰,还支持透明车身和透明底盘,就原厂360表现来说,一点儿不比30W的合资车或者纯电车差,其次是ACC自适应巡航,在城市道路拥堵的情况下,全速跟车完全没问题,一开始不了解有没有车道保持,巡航中我提了一嘴没有车道保持,跟车安全员才帮我开启车道保持,在车道线清晰的道路,是压线后自动修正方向盘,也就是说压左自动调整,压右自动调整,就是想说,好像不是居中车道保持,无法自动居中。然后进入十字路口,没有清晰的道路标识线,车道保持就无法再进行修正,所以,还是需要靠驾驶员安全驾驶,所有的辅助驾驶都只是辅助。

    车主问题解答:

    1、关于通过性、电池包防护情况:

    我特意拍摄了视频,一方面大家可以看到车辆底盘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拍摄了通过性,结合一般道路的石头和越野路段小V沟、冲坡的通过情况,大家可以直接看我账号发布的视频。

    2、纯电续航,综合续航,车机反应,隔音,内饰,驾驶感受,车机软件丰不丰富,有没有网易云

    关于纯电续航,综合续航,我们试驾一共200+km,当天都没有完全把电和油用光,文中我只描述了我们当天试驾的能耗表现,无法测出那么准确的数值,官方给到的数据是纯电续航里程145km,建议关注懂车帝专业测评板块的数据,其他部分我在上面的文中都有讲到,车机是8155芯片自带常用APP,文中有图,但目前不支持自行下载。

    3、希望多试下保电,这车1.5T发动机,强制保电能力怎么样,好多人说枭龙max的保电逻辑有问题,保不住电。

    我问了一下猛龙的保电逻辑,技术那边没有给到具体的回答,但是他给到了一个使用场景描述:技术人员在乌兰察布试驾的时候,他们那台车从辉腾草原回酒店的时候,只有20%的电,他们把强制保电调到80%,回到酒店后电池已经充电到60%

    4、hi4后面是用的电机啊,没有传动轴,亏电四驱是否工作

    电池电量低时,猛龙的动力是否会受到影响;

    1)猛龙全系搭载长城最先进的Hi4电混四驱系统。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电池电量是不会出现电量极低的情况的(如13%以下),不会影响您的日常驾车以及越野脱困;

    2)猛龙全系标配1.5T发动机,相较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功率扭矩更大更有劲,即使在电量较低的时候发动机可以自行启动进行电池充电,电机会和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动力表现非常优秀

    电池电量极低时,四驱是否会影响使用;

    解答:

    1)在咱们越野时一般都会将驾驶模式调整为泥地、雪地、沙地、四驱这几种模式;在此种状态下,电池电量低于92%时发动机会自行启动进行对电池包进行充电,所以在越野时不会出现电池电量低影响驾驶的情况;

    2)日常驾驶时电池电量低且突然需要四驱进行脱困时,也不用担心;如果电池电量在13%以上,猛龙均可以实现四驱,帮助进行脱困;如果电池电量低于13%(此状态正常使用不会出现),猛龙将会采用后驱的形式,这个时候您打开后桥差速锁功能,面对日常的泥地、沙地也完全可以脱困,不会影响您的正常使用

    5、希望可以看一下电池包的位置和满载最低离地间隙。还有,实测一下,四驱越野性能!

    同第一个问题一样,单独拍摄了底盘可以清晰看到电池包的情况、试驾期间道路的通过性,空载最小离地间隙200mm,满载应该会略低,官方数据:接近角24°,离去角30°,纵向通过角19°、涉水深度560mm、最大爬坡度60%,越野性能视频里有我们试驾的各种路况,可以去看一下,做参考了解。

    6、车内后备箱有220V插座吗?最好有电源接口,12v也行

    没有

    7、内饰跟二狗比怎样?车机是不是又很拉胯?

    内饰是硬塑料覆盖多一些,车机个人试驾期间使用起来还是可以的

    8、价格:以官方实际公布为准车展指导价16-19万

    9、还有高速续航能耗,高速隔音

    试驾线路没有纯高速,我们都是穿越辉腾锡勒草原和那日思林场,可关注一下试驾能耗,隔音我上面文中有讲不同路况下的感受

    10、有流媒体后视镜选装吗?还有内饰是不是真的比二狗差?

    360全景影像好用的很,有需求建议上360,内饰只能说符合这个价格段,这个价格段的车都是硬塑料覆盖多一些

    11、走烂路底盘传到车内的声音大不大,底盘质感咋样

    静谧性文中有提到,个人感觉底盘调教偏硬

    12、混动分几个版本?分别特点是什么?有没有纯油版拉低售价?测试动力性怎么样?油耗表现怎么样?可靠性怎么样?

    目前官方配置表只有两个版本,可以通过懂车帝配置PK查看区别主要是续航、电池、车身尺寸、轮毂大小,目前没有纯燃油版,官方指导价16-19,动力、油耗、可靠性,可以关注懂车帝后期的专业测评,个人试驾感受因人而异

    13、有没有carplay能不能下app

    车机不可以下APP,车机日常功能完全够用,高德车机导航,不支持carplay

    14、能选装踏板吗

    官方的选装包应该是没有踏板的,既然主打的是越野SUV,更多要考虑离地间隙和通过性,个人觉得加装踏板一般会减少离地间隙

    15、内饰塑料件会不会响,底盘会不会过低,油耗情况。

    试驾车我们开了一天没有感觉到内饰塑料件异响,倒是我那个车尾门异响,底盘离地间隙200mm试驾路段通过性没问题,油耗上面有讲到

    16、底部电池,具体防护,高速弹个石子啥的划伤怕

    有拍摄底盘视频,以及教练员的介绍可以看下我账号发布的视频

    比较满意:

    1、插混续航长,Hi4动力搭配越野轻松应对

    2、360全景清晰及介入及时,好评

    3、前中网可以实现快拆,给喜欢改装的车主多份创意

    希望改进:

    尾门共振特明显,可能是背挂胎共振导致,希望官方能够核查改善

    鸡肋的点:

    后排语音控制车机无法识别,后排空调出风口少,降温慢,后排玻璃无法全完降下去

    总结:综合官方给出的指导价16-19万,以及我们去试驾的车辆表现来说,我觉得这款车很适合家用代步,日常通勤纯电模式,放假自驾游没有续航焦虑,混动更方便,对于喜欢轻度越野,长途穿越的人来说,很合适,动力以及通过性Hi4整体试驾感受还是很不错的,但希望厂家多关注一下尾门异响问题,核查一下到底是门的原因,还是备胎的原因,量产车上希望能改善,车圈伙伴们对这款车还有哪些建议和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