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嘴镇楼
一、基本情况
车型:2022款亚洲龙双擎豪华
用车场景:70%国道,30%市区
用车时长:一年零三个月

一汽丰田APP数据
二、用车感受
双擎亚洲龙一共有四种模式:eco节能模式(其实也不怎么节能),normal普通模式,sport运动模式和ev纯电模式。eco模式换挡逻辑开起来不激情,sport又太激进不够舒适,基本都是在普通模式下行车,偶尔堵车路段用一用ev纯电模式,开启ev纯电模式对车速和电池电量都有要求,一般电池电量三格以上并且车速在三四十以内才可以使用,大脚油门急加速会自动解除。
车子跑起来整体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很稳,滤震也不错,速度80以内噪音各方面都还可以接受,速度120左右再提速也还是很明显。在购入这辆车之前开了五年迈腾330,两车各有长短,市区内短途的驾驶和乘坐舒适度个人觉得优于迈腾,几乎没什么顿挫。不过在国道路况好的地方或者高速上车速100以上风噪比较大,有风的天气会格外明显,解决办法就是动次打次🎶🎶🎶听歌,音量+1+1+1,个人觉得不足的点就这个,异响暂时也没有。空间方面家用坐四个大人一个孩子完全可以,每个人高矮胖瘦不一样,需求自然不一样,建议自己到店试驾最准确。
外观颜值没得说,买车嘛,当然买自己喜欢,每个人审美不一样,就拿亚洲龙标志性中网来说,有人觉得大嘴巴很丑,我就觉得挺大气哈哈,顺便换了美版中网(缺点就是蜂窝洗车不好洗)
车机的话,我这边常用功能就一个QQ音乐,正好手机电脑也一直开有绿钻,登录账号就能同步(账号偶尔会自动掉线还未找到原因),网易云和酷狗听友就得用蓝牙音乐或者插U盘了。车机导航用的是百度地图,感觉一般,平时用导航不多,偶尔用一次也习惯了手机导航。车机升级后的carlife不怎么好用,测试了下能正常使用,不过日常也没怎么用
这边分享一下冬季空调技巧:首先,就是尽量不要使用内循环,车内更容易起雾不说,长时间开车内还很闷,车上人多的时候更为明显,日常保持外循环状态。将空调温度调整到25°以上,车辆刚启动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开,因为水温没上来,开了也是自然风,双擎车友冬季就不要用eco模式了,这个模式下的发动机太懒,不利于提高和保持水温,建议使用普通模式。水温上来后再开启空调(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ac,阴雨天湿度大偶尔需要压缩机协助除湿),但风力不要调太大,会适得其反,吹风方向优先调整至玻璃和脚的方向(如下图),因为热空气上升,这样会更快提升车内整体温度。在这期间,玻璃有可能会轻微起雾,但不影响正常驾驶,等温度上来会自行消散,之后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吹风方向即可。外循环模式下,车内和车外是互通的,所以平时就算关了空调,还是会把暖风鼓进车厢,车速越高的时候这一点越明显,不过需要调整吹风方向到正面才能切实感受到。这一点早些时候开的老车是用旋钮控制冷热风,旋钮在热风区间也有相同的效果,现在的车都需要调整空调温度,温度高鼓进来是热风,温度低鼓进来就是自然风。利用这一点,每天路况好车速高的时候我都会关掉空调,只是鼓进来的热气就已经很暖和了,高速多的车友可以试试,常在市区开车的车友大概率用不到这点,还是老老实实开着空调吧

空调调节示例
三、养车成本
这也正好到年底了,大致算了笔账,今年一年用车大约26000km,因为河南中石化活动,油价还算可以,各项活动优惠下来92#基本都是6块多每升,一个月平均两箱油,600元油费,平均油耗夏天油耗4.7,冬天5.5,600*12=7200元,折合下来1公里3毛左右。各地油价不同,仅供参考

日常用车数据

近期加油记录
主要开销就是加油了,保养全程免费,洗车我喜欢自己洗,几年前买的洗车装备用到现在,各类洗车液这种消耗品没几个钱,偶尔去蹭一个9块9的活动洗车。另外买了一些装饰:360软包、美版中网、尾翼、座椅扶手防踢垫、迎宾灯、高位刹车灯板等大大小小的花了不到2千。另外我这18线小县城,有自己的车库和车位,停车方面倒也没花钱。这些仅作参考,各位看官根据自身当地情况,养车成本上做一个加减法。

美版中网

新老中网对比

原装尾翼对比

防踢垫

360航空软包上车效果

趁活动来蹭个9.9洗车
另外对于保养这一块,之前专门写了一篇,感兴趣有需要的车友可以到我的主页找一下11月25日那篇图文作为参考,值得一提的是,保养频率建议根据自己用车情况来定,我这边常用路线的路况好,就选择一万公里保养,厂家免费送的机油完全可以胜任,但如果平时拥堵路段较多的,或者用车环境恶劣的,就需要相应缩短保养时间间隔。
欢迎有兴趣的车友在评论区互动🍵🍵🍵
~最后感谢圈主皖阳弱冠推荐~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