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话说得好:摩托不改不如推下海
今天说说我买车一年以来对车子折腾的情况,我自认为动手能力还不错,所有的改装/加装都是网上买工具在楼下弄的,从刚开始啥也不懂,到现在能把整个车外壳拆完,前前后后买了小飞套装、中飞套筒套装、扳手套装、扭力扳手、电炮等等各种各样的工具,不夸张的说,我的工具把整个车拆了都不成问题先上一张拆车图:

外壳基本拆完
我的车是22年11月入手的21款CT250 ABS版,买的二手准新车(上牌一个月不到,里程480公里,花了个CBS版的钱买了准新ABS,节省下来的钱都用来改装了),骑了一年多,总体感觉不错,骑起来也很舒服,平踏巨能装,名副其实的都市大皮卡!
一年多以来陆陆续续发现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装/加装:
一、避震
原车避震真的就是名副其实的铁棍,虽然提供了五挡可调,但是怎么调都一样的硬。
更换比博士RST3,带气瓶很帅,支持下压阻尼、回弹阻尼、预载调节,现在骑起来很舒服。
使用感受:改过避震之后,骑行时候明显感觉能过滤更多的颠簸,以50km/h的速度过减速带,不会像以前一样整个人弹起来,舒服了很多,后座的挡泥板反馈坐起来更软更舒服了

左侧避震

右侧避震
二、卡钳
不知道是不是光阳的所有卡钳都抱刹车盘,支起大撑用脚蹬后轮,就能转半圈。
后轮更换布雷博螃蟹卡钳,对二活塞,感觉比原车的单边两活塞性能好,换车力屋绿皮,不抱刹车盘了,蹬一脚转好几圈,丝滑~
后轮都换了,前轮不也得一起换布雷博水鸟,对四活塞,性能强过原车的单边三活塞,同样更换我喜欢的车力屋绿皮。
使用感受:换了卡钳和刹车片以后,低速刹车异响的问题解决了,紧急情况下明显能感觉刹车距离变短了。
配件价格包括卡钳、转接码、斯坦钛合金螺丝、油管接头

布雷博水鸟

布雷博螃蟹
三、风挡
原车风挡就高出仪表一点点,就是个装饰作用。
更换69cm的天飞仕加高烟灰色风挡,颜值瞬间提升一大截。
使用感受:对于我的身高(191cm)来说,没有任何一款风挡能起到挡风的效果,所以我选择了我认为最好看的一款,只为提升车辆颜值

天飞仕69cm风挡
四、后视镜
原车后视镜是装在龙头上,由于我个子比较高(191cm),坐直后从后视镜看,半个后视镜照到的都是自己的身子。
更换光阳S400原装后视镜,装在风挡位置,无损安装,不需要其他支架。
使用感受:新的后视镜视野很好,调节到能看到一半手把的角度,骑车时候能看到正后方和隔壁一条车道,我已经很满意了

后视镜安装

后视镜展开

后视镜折叠
五、支架
安装专车专用的风挡支架,和风挡安装在相同孔位,上面可以装一些外设。
现在从左到右分别装了:五匹手机支架、HFK HM602记录仪主机、骑技G3胎压传感器主机。
使用感受:前前后后换了大概三四个风挡支架,这个是我最满意的,骑行时候震动最小,不像有的支架过个减速带上面的东西就像是要飞出去一样。

风挡支架

安装外设后的效果
六、行车记录仪
原厂记录仪经常出问题,老是阶段性的不录,好几次从公司骑回家,连上wifi一看,只有进小区后的录像索性给它换了。
海鲜市场逃了一个HFK HM602(带无线遥控),替换原车记录仪,摄像头使用的是原车孔位,只是在内部支架上做了点小修改,主机屏幕安装在风挡支架上,在仪表盖子和前面盖子的接头处开了个口穿线,遥控安装在左手把喇叭键的下方(背面刚好有一个m8的螺丝孔)。
使用感受:都说记录仪只有HFK和其他,用下来确实不错,录像清晰,能清楚的看到车牌号,前后双摄看事故视频更直观,屏幕能显示是否正在录像,不用再担心出问题找视频找不到的问题,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操作播放视频,也可以手机连接记录仪wifi查看并下载到手机上,APP还能编辑视频,打经纬度水印、时速表水印等。

记录仪通电开机

前摄像头

后摄像头

无线遥控,很顺手

不知道为啥,这里有个孔,里面是M8的螺母
七、胎压监测
原车没有胎压监测,轮胎漏气不能第一时间知道,总是有一点安全隐患。
加装骑技G3外置胎压监测,前后轮的气嘴帽换成胎压监测的发射器,主机屏幕安装在风挡支架上。
骑技G3和别的品牌对比,有两点我很看中:
1.前后轮胎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是很多胎压监测不具备的,大部分都只能显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2.有限的屏幕上只显示胎压、胎温、报警信息以图标显示,空间利用最大化,其他很多品牌的胎压监测会占用大概1/4的空间显示时间,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毕竟车仪表盘已经有时间显示了。

胎压监测主机

胎压监测帽
八、手把加热
冬天骑车虽然戴了冬季手套,手指指尖还是会冷。
加装萝卜手把加热,4档可调,最高档差不多能到60度。
使用感受:实测戴冬季手套都明显感觉到热呼呼的,昆明的冬天最低0度左右,足够用了。

缠绕在把手上的加热模块

开关/四档可调
九、手机支架
出门导航只听语音,不看地图没有手机支架还是不方便,有时候都过路口了才播报。
加装五匹彩甲版防震手机支架和小盔盔防雨罩,看起来像只小鸭子。
使用感受:手机支架带防震模块,据说有效改善非铺装道路对手机摄像头的伤害。

可爱的手机支架
十、尾箱
座桶里放工具、雨衣、护膝、雨伞、备用手套等,头盔没地方放了,走到哪拿到哪好麻烦
加装萝卜45升尾铝合金尾箱+萝卜前后可调尾板+铝合金一体尾箱架。
萝卜的尾箱底板都要单独购买,我选择的这个可前后调节尾板可以往前移12cm,让整个尾箱重心前移,据说可以改善高速时候死亡摇摆发生的概率。
使用感受:之前使用过其他品牌的铝合金尾箱,细节对比下来我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从做工到使用体验都没有可以挑剔的,45L尾箱可以装一个全盔,两双手套、眼镜等小东西,还有一个感应小夜灯,晚上找东西不用掏手机开电筒了,尾箱盖上有一个护网,放东西在里面不会在骑行过程中掉下来,很方便。

装车效果

可调节尾板,可以前后调节12cm

底板固定扣
十一、坐垫
官方数据坐高765,但是由于座位太宽,实际感受和挡车的800以上坐高差不多,嗯,还是因为我身高的问题,我坐上去双脚可以全脚掌着地,而且因为踏板下面是油箱,所以踏板高度比较高,坐姿并不是那么舒服
寄到浙江的改装厂定制的主坐加高五厘米、后移八厘米、安装固定腰靠(定制赛艇刺绣)、后座根据腰靠的高度进行相应加高(原车后座靠前的位置特别硬,现在软软的)、定制皮肤。
使用感受:现在坐起来,明显感觉腰靠对腰部的支撑很有力,坐姿更舒服,长途骑行腰也没以前那么疼了,由于坐姿较之前更靠后,脚步的空间变大了,不像以前座小板凳的姿势,这次是名副其实的大沙发,挡泥板表示后座更软了,但是上下车的难度也稍微有所增加

加高后的样子

后移以后主坐变大,定制皮肤

腰靠定制刺绣
十二、刹车牛角
原车牛角太普通,平平无奇。
更换灵兽多档位可调牛角,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手感很好,外观也很漂亮。
使用感受:以前换过带驻车的牛角,用的还挺好的,但是换卡钳排空气时候发现捏到底上泵都还有行程,空气排不干净,后来是换回原车牛角排的,换灵兽牛角后因为更换卡钳油管接头,又排过一次空气,灵兽完全能把行程用完,可以完美替换原车牛角使用。

帅气的牛角
十三、大灯
原车大灯虽然是LED光源,但是用的是反光板,导致光比较散,晚上国道效果不好。
更换了CT300的大灯总成,无损安装,卡扣,螺丝孔和原车的完全匹配,四透镜(两个近光、两个远光)。
使用感受:新的大灯亮度够用,切线很漂亮、试过夜骑,铺路能达到3条车道那么宽安全系数大大增加,颜值更是比反光板高出不知道多少

四透镜,两个近光、两个远光
十四、USB
原车5V2A真是一言难尽,充电速度贼慢,边导航边充电,能保持不掉电就不错了。
我换了一套五匹的快充模块在原车USB位置,安装改造比较麻烦,需要切割、补洞,固定等,新手不要学我
使用感受:现在我能同时给两个设备供电,华为手机插上就显示超级快充,充电速度嗖嗖的上去,同时还能再插一条线给胎压监测的主机充电,简直不要太爽
价格包含改装的材料费

带防水帽的U口

一个USB-C、一个USB-A
十五、车身颜色
车头原本黑色塑料的面板、大灯下唇、踏板后面的黑色面板、尾架都改成红色,拆下来找汽车修理店喷漆的,手把的USB盖换成CT300的红色盖子。
使用感受:红黑配色简直不要太好看,某天路过幼儿园门口,被挤得走不了,听到接孩子的妈妈们一个劲的说“这车好帅!”,头盔里的我开心得嘴角都要裂到耳朵了

红黑配色
十六、其他
灵兽边撑、灵兽手把堵头、灵兽后视镜堵头、油壶盖、手套箱搭电线、全车塑料件装甲、后视镜钛合金螺丝、尾箱架钛合金螺丝。
使用感受:一堆小配件给颜值加分的同时,也让我的余额肉眼可见的减少,其中手套箱搭电线强力推荐,这个要搭配搭电宝使用,我买的是萝卜的搭电宝,自带EC5公头,从电瓶上接出来的线是EC5母头的,直接插上就能用。有一次上班快迟到了,停下车按熄火开关后忘记关电,大灯一直亮着,下午下班时候电压不够,打不了火了,打车回家拿搭电宝过来插上,一枪着,如果没有搭电线的话,免不了要拆车头,我车头又是支架,又是后视镜的,拆起来超级麻烦。

电瓶搭电线

灵兽手把堵头、灵兽后视镜堵头、油壶盖
陆陆续续改了一年了,外观差不多已经定型了,很喜欢现在的样子,我喜欢自己动手,一点一点给自己的车子换上各种配件的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描述的,是把车丢到车行过几个小时去取改好的车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现在的车比刚买时候的素车更帅气了,也更好骑了,下一步可能就是换轮胎、搞传动,只要车还在,肯定会一直折腾下去的,毕竟有句古话这么说:摩托不改不如推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