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熊hh,看到9.99万起的BJ30真的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所以特地来感受一下这款10万级别的轻越野的SUV是怎样的质感。

📙试驾信息
版本:1.5T DHT 4WD 魔盒电驱进阶版
外观:不蕉绿/瑞思白/社会银
内饰:极光森林

🚗外观感受
1⃣️正面造型
既然是轻越野的SUV,那么造型怎么也得按照方盒子来造,BJ熏黑封闭式的中网真的很酷,和新BJ40一样,正面是使用一行矩形排列的造型,并搭配玻璃灯罩,看起来质感很好,日间行车灯则是圆形的,怎么感觉在哈弗大狗身上看过?但不得不说这样的造型既有方盒子的硬派,又有哈弗大狗的萌感,以我的审美还是很讨喜的。


大灯看起来真挺不错
下包围是突出来的,我觉得这个可改装的潜力就大了,我现在就愁坦克400的下包围是包裹住的,并不是突出的导致我想要改装有点受限制了,而根据坦克300的经验,这种突出的下包围第一是能够有效防止越野碰撞,维修成本也比较低,其次就是可改装潜力很大,这出一个刀锋前杠改一改肯定帅气拉风。
2⃣️侧面造型
整体的侧面非常硬派没有太多设计,只是简单的宽体腰线从机盖处贯穿到车尾。门把手还是物理门把手,出门越野有个物理门把手也相对安全不少。ABD柱都是熏黑的设计,C柱原色车漆搭配了一个横向的黑色饰板连接着尾部的窗体,这个黑色饰板其实也可以跟方程豹一样打上BEIJING的LOGO,加一点装饰这样看起来感觉更好看一些。

虽然说是一辆紧凑型SUV,但侧面看起来的车身尺寸完全像一个中型SUV的感觉。
3⃣️尾部造型
尾部方方正正的,熏黑的饰板上只有简单的LOGO,两侧也是经典越野车的竖排设计,贴合方盒子的车身。

没有选择搭载备胎,毕竟也是一个承载式车身结构,增加备胎确实对整体车身的钢材强度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下包围也是凸出来的配合前脸的下包围改成刀锋版本,那种硬派的感觉就凸显出来了。
这样的一款方盒子造型的车,素车就已经非常精致了,更主要的是我在它的身上看到了改装的潜力,这对于很多喜欢硬派造型的人来说就这个外观,十有八九会被吸引。
🚗内饰用料
在内饰方面BJ30是新能源风格的设计,极光森林是偏向于灰绿双拼的内饰风格,看起来确实也简洁而不压抑。中间是一个14.6的中控屏,但是没有空调的物理按键,完全看的出来就不是硬派越野的设计风格。

1⃣️方向盘
这个方向盘摸起来就不像是真皮,还是偏硬的,多功能方向盘的按键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搪塑没有什么质感,不过按键反馈就非常清脆清晰,也就是看着不太行但用起来很实用。

2⃣️仪表盘
内嵌的仪表盘在显示的清晰度上确实更好一些,阳光照射下也不会反光。挡位顶部居中一眼就能看清,而且还在左右两侧显示了室外温度和时间,这一点还是比较重要的。中间的速度显示表看起来就很像一个月亮浮出水面的感觉,这设计感真的一绝。底部就是基本的油电显示,而且还有蓄电池的电量显示,我想起我原来的车也是10万多,确实不会显示蓄电池电量还经常被车友吐槽,而BJ30在这一点做的很好。

3⃣️中岛
中岛分为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个50W的无线充电,然后就是一键启动、档把、切换模式的按钮和电子手刹,左侧还有两个水杯架,水杯架有一个盖子,平时不用的时候还可以盖起来显得更加简洁。两个水杯架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储物槽,放个钥匙什么的小物件还是比较方便的,而两个水杯架的高度有点浅,如果放正常550ml的矿泉水会比较高。

而一键启动的按钮我是觉得不太明显,如果能用红色字体显示会更好一些。

这个档把是我比较难受的,看起来就跟不锈钢的一样做了一个飞行档把,但是这个档把真的很小巧,握起来根本不贴合手掌,像我基本换挡就是3根手指换,因为档把不够宽我的手掌太大了。

而且换挡的逻辑不是很清晰,R、N、D三个挡位的换挡感觉中间是没有限位的,换R和D就是按着推到底松开,中间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正确换挡的,如果你推的不够到底还有一点距离就会换挡不成功。
模式的调节旋钮倒是质感不错,而且切换模式之后的动画看起来还真的挺好看的。

下层的储物空间和开口都还比较大,里面还提供了USB插口以及点烟器,以这个空间来说,放两把雨伞还是轻轻松松的。

4⃣️座椅
座椅是双拼色的虽然只是仿皮座椅而且看起来偏薄,但是座椅也是打孔而且柔软程度是足够的,两侧的护翼也非常厚实转向的时候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性,只是摸起来感觉不过舒适,表面比较光滑而且看起来就是有油脂感。


座椅的长度确实不太够,没能很好承托我的腿部,也仅有6项座椅调节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吧。

在配置方面也配备了前排的加热和通风,10万的小车现在也能上这样的舒适性配置性价比真的非常高,尝试了一下通风的感觉,打开之后很快就能感觉到凉快,在夏天确实是一个必备的功能。

🚗乘用空间
前面也提到这辆车虽然是紧凑型车,但看起来和中型车差不多,在空间表现方面甚至比中型车大太多了。
1⃣️我的身高180,坐在副驾驶腿部空间还有3指的距离,纵深比较大,腿能够相对比较倾斜,也比较舒适,但就是坐进来放松状态的时候扶手箱大概率是不好打开的了。

2⃣️而后排方面,前排是我的正常驾驶坐姿,后排翘二郎腿轻轻松松,作为一款紧凑型SUV能有这个空间表现真的很强。

3⃣️后备箱只是正常的家用水准,离地高度可能要比普通SUV高一些拿放重物会不太方便,大概能放4个20寸的行李箱就达到后排座椅高度了,不过因为是方盒子造型,这中间加一层行李架之后一下子放置东西的能力就提高了。

后备箱的功能也比较的齐全,不仅仅可以设置尾门的角度还支持设置尾门的智能开启,对小个子的女生也非常友好。

而且最高配还配备了一个桌子,在野外露营的时候再也不用带蛋卷桌了。
最后针对露营的床车需求也试了一下,我身高180躺在上面脚的部分是在车外的,后期可以改一个后排座椅拆卸,像坦克300一样把两个后排座椅卸下来就可以实现床车生活了。

🚗车机车控
车机BJ30也是用上了8155的芯片,因为没有实体按键,所以对空调和座椅的设置都在车机下方,左侧还提供了5个快捷方式。
1⃣️地图是用的高德地图车机版,而且是和手机互通的支持一键推送地点进行导航,像比较实用的红绿灯读秒功能也有,在地图打开的时候整个车机屏幕都显示为地图,地图的视野就变得更加宽阔。

2⃣️音乐默认是QQ音乐,商店也支持下载其他音乐,但更多的可能也就是听个响吧,10个扬声器中规中矩,离谱的是我感觉到这辆车的工程师并不像真的只是听个响而已,居然让BJ30可以调节均衡器以及音效类型之类的,丰富程度堪比理想的节奏大师,我只能说也太有品味了。

3⃣️语音功能我试了一下两个指令还是可以做得出来的,但是像我这样四个指令就没办法识别了,而且指令执行的速度比较慢,感觉语音助手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可以稍微缩短一下。

4⃣️作为一辆轻越野车型,越野的信息展示还是相当齐全的,像海拔、气压、俯仰角、倾斜角和指南都能直接显示在车机界面上,甚至连涉水监测功能都支持,越野属性拉满。

5⃣️而除了越野毕竟还是要更多考虑到用车的舒适性,BJ30也没有落下,也和现在的新能源车型一样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而且还支持自定义一个场景自己去设置每一个车控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

🚗动态驾驶
我的试驾车是油电混动版本的,但不是插电混动不能充电,痛苦的是还要交购置税,但是油电混动同样在降低油耗的同时也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驾驶起来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1⃣️车辆的加速感受更加偏向于一辆电车的质感,而且这辆车的感受区间很明显,就是0-70速度是纯电行驶,70以上就是油电混动。起步是比较灵敏的,会有一点点头情况,0-70的时候油门会比较轻快,踩下去之后电门的反馈很快,马上就有动力跟上输出,非常跟脚,速度的攀升非常迅速。

但在70速度的时候发动机就会介入,介入的顿挫感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坐在前排有明显的发动机启动的震感但后排却没有。发动机介入之后踩油门就能感觉到发动机的咆哮了,动力来的相对会慢一些,不过油门踏板会沉一些,踩下去的动力输出会变大。
以我的感受来说,速度70以下就是电车,速度70以上那真的更像是一台油车,整体的速度攀升是非常线性的,可能也是车相对来说比较小,加速比较迅猛,主要还是在于70的这个跳跃式的变化可能不太适应。
2⃣️在底盘和操控方面我觉得这辆车甚至要比我的坦克400要更好,因为这辆车小而且相对来说更轻更灵活,转向就感觉非常灵活指哪打哪,在80速度变道的时候能够车身的摆动幅度很小,整个转弯变道的过程很干脆没有出现车尾甩动的感觉。

在过减速带以及坑洼路面,低速行驶的时候可能会稍微偏沉和偏软一些,车身晃动也能够明显感觉得到,尤其是后排确实会出现身体比较明显的晃动以及座位横移的感觉,但是在驾驶的时候前排感受就相对来说要好太多了,应该大概率还是因为后排座椅没有左右支撑,而且毕竟车还是相对来说高一些的,重心偏上所以车身摇晃程度相对于普通SUV来说会更加剧烈一些,但这也恰巧是硬派越野车型需要稍微牺牲一些的地方。


3⃣️对噪音的控制我觉得这样车还不错,0-70因为没有发动机的介入,而且本身也只是公路胎配19寸的轮毂,低速行驶的时候有一点点的胎噪,60速度的噪音主要还是来源于风噪感,微微盖过了胎噪声,而70速度之上由于发动机的介入导致发动机的轰鸣声持续不断传递到驾驶舱里,在100速度之内确实觉得这样低沉的轰鸣声还挺好听的,听起来动力澎湃,但超过100之后风噪和发动机噪音就感觉到比较大了,稍微调高一点音量来缓解耳朵的不适才行。
这样的噪音表现我觉得还是属于正常水平,10万多级别的车而且还是方盒子造型的,能够达到普通SUV的噪音水平我觉得已经很强了。
4⃣️在油耗方面我就是简单看了一下试驾车的油耗,很惊喜百公里在7.7,这很明显就是增加了电机之后来带的能耗优势,这个油耗已经相对来说比较友好了的。

🌹总结
就当前的混动四驱版本落地就需要14了,价格确实会有一些高,如果能降低到13落地,那这样的小车我也觉得非常合适家用和偶尔自驾出游。BJ30给我的感觉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配置都有,不管是越野的还是偏新能源特有的舒适配置。
不禁有一些感慨吧,以前的诗和远方成本高而且还是要坐硬板凳上去的,现在都已经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舒舒服服去看远方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