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迈腾一直是B级车的标杆,即使国产车已经进步明显,但迈腾的那份身份感、商务感和舒适性还是无车媲美。尤其在部分地区和考公等特点,迈腾成了标配,或许由于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迈腾也逐渐走向年轻化和时尚化。迈腾B9就是把年轻、商务、舒适、智能集一身,这样的迈腾你喜欢吗?今天就到店体验一番,看看迈腾B9到底有什么变化,给还未购车的你多一份参考。

【基本情况】
试驾车型为2024款 380TSI 至尊版,官方指导价24.69万元。
试驾路线为城市道路,试驾体验了时速80过城市桥梁、时速70连续过城市硬井盖道路、急刹、百公里加速、L2辅助驾驶等整车体验。
试驾城市为上海,天气晴,气温为40度,到店试乘试驾体验时间约2小时。

《静态感受》
【外观】
很多车友说迈腾B9尾部长的像凌渡L,但我看实车并不像,除了尾灯造型有点相近之外,整体迈腾给我的感觉更酷、更有质感。迈腾的尾部造型是比较方正的,没有花里胡哨的凹造型,尤其是后保带有黑色套件,显得运动感十足。尾灯为贯穿式尾灯搭配红色发光LOGO,这应该是这几年大众车型的标配,大众这样的尾灯确实是凌渡L开的先河。迈腾B9的尾灯是凌渡L和ID.7的结合版,用了凌渡L的造型,但是尾灯内部设计却是用了ID.7。而且与之前上市的途观L pro一模一样,不愧是大众一家,这两款车用的是同一个平台、同样的配置、同样的大疆新技术。

前脸我觉得是大众所有车型中变化最大的,不再使用圆润和门盖贴合的设计。这次迈腾的前机盖与中网的间隙和贴合有很大落差,前机盖完全伸出长于中网,开始我还以为前机盖没关好,没想到竟然就是这个设计;而且与前保凸出的伸长量垂直,从侧面看前机盖与前保保持同一垂直线,而中网和前LOGO被藏于内部,并且中网小的可怜;而且整个大灯也是藏于前机盖下,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轮廓更凸显,造型更锋利,尤其是扁平的大灯有种“藐视”和犀利的感觉。牌照板下部的出风口搭配镀银装饰条,显得更具有运动感。贯穿式的灯带和发光logo给人一种与前脸造型不搭的感觉。


侧面还是保留了上一代迈腾B8的设计,凸起的经线从尾部到翼子板且与门把手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门板的底部取消了上一代迈腾B8镀银装饰条,与前脸和尾部的装饰条没有形成闭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有点遗憾,加上或许外观更商务时尚点。

【内饰】
打开车门内饰风格给我的感觉就是豪华和运动。顶配车型的内饰除了皮质软包就是翻毛皮,搭配座椅红色装饰线条,风格有种商务的运动感。


四门的装饰板是钢琴烤漆材质,并且内部配有渐变动态氛围灯,在装饰板下方设计了常规的灯带,门板也看不到硬塑料了,取而代之的是软包,我觉得迈腾也开始改变了,在国产车的冲击下,内饰再也不是那种塑料感了,给我的感觉是大众也想好好改变了。


内饰的最大亮点还是车机和驾驶方式的改变,不再是传统的设计的风格,改成了跟ID.7一样,这是油车向电车看齐了,不过现在的国产车也是这样的设计,不同品牌车子体验多了,有种千篇一律的感觉。

首先中控取消了传统档把的设计,改成了怀挡,这样中控就显得特别简洁,我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可以增加很多的功能配置,比如无线充电等;也增加了储物空间,比如悬浮式中控台,二层可以存放小物品。同时车机也升级为15.6英寸的悬浮屏,让车内显得时尚和智能。

【车机】
车机首次采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搭配悬浮屏。这也是目前国产车的标配,优点就是功能更多、更流畅,也更智能。但遗憾的是迈腾B9的车机不支持语音控制车窗升降、天窗升降、座椅加热等功能,只能控制车机内的多媒体、地图、空调等功能,语音智能化仅限车机内的内容,相对来说语音控制、智能化与国产车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相比迈腾B8而言,车机智能化、语音控制、媒体功能等还是提升的很明显。相比而言车机更流畅了,也增加了手机端远程开关空调等功能,整体使用下来我还是能接受的,也感受到了大众对于智能化改变的决心。

【乘坐空间】
舒适、空间大是我体验迈腾B9后的最大感受。首先是座椅带给我的舒适感,作为顶配车型,座椅的材质虽然是仿皮,但是质感却非常像真皮,座椅全部搭配了翻毛皮的设计材质,坐着挺软的。主副驾驶位还搭配了腿拖设计,可以很好的支撑大腿,不过腿拖为手动操作,通过手动按压控制按钮实现腿拖前后位置调节,有三档调节,不过觉得腿拖拉出来后腿拖与坐垫的中间间隙有点大,很容易积攒灰尘和污垢。


主副驾驶位支持10向电动调节,包含前后、靠背、高低、头枕和腰部,还支持2向手动腿拖调节,可以满足不同驾驶的需求,最大的亮点就是后排支持靠背的电动调节,可躺的角度变大了,后排乘坐非常舒服。主副驾驶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和主驾驶位记忆功能,后排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可以说座椅的功能应有尽有,舒适的效果非常不错。


我最喜欢的就是后排空间大,因为前排座椅与底盘的间隙很大,可以将脚伸进去一半,无形中增加了乘坐人腿部的活动空间和距离。所以我坐在后排时是可以将脚伸直的,由于迈腾B9车身长度变长了,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就明显增大了,不再像老款靠背相对直挺。


同时,后排中间底盘的凸起高度也比老款低了很多,坐在后排腿脚活动也相对自由点,再加上后排坐垫增加了柔软度,即使坐在后排中间座椅,舒适度和空间也会舒适和增大。


前排脚步踏板的坡度比较大,脚的伸长量很长,左前副驾驶位可以完全将脚伸直,坡度大小直接决定了乘坐舒适度。

【储物空间】
最大的储物空间莫过于后备箱了,虽然是三厢车,但是后备箱的纵深是真的深呀,最大的优点就是后备箱空间布局是真的板正,完全是长方形设计,但仔细看你会发现靠近座椅的位置后备箱底部并不是平的,而是有一定向上的坡度,这就导致放置大件物品不能完全放平,会有悬空的区域。出现这样设计的原因就是后排座椅靠背调节的缘故,需要有靠背活动的空间,所以在放置大件物品测量后备箱深度早已底部平行线为依据。


同时后备箱的右侧轮罩处位置设计了隔板,可以放置瓶瓶罐罐的物品,但深度有点低,无法放置大瓶装物品。左右如果购买个网兜或者隔板就可以导致大瓶装物品,深度更深。其实备胎位置也有不少的空间,完全可以放置玻璃水、饮料等,做到空间的完全利用。


其他能储物的空间就在四门和悬浮式中控台处,但是迈腾B9给我的感觉是四门储物格变得又小又浅,完全没有老款储物格空间大,放两瓶500ml纯净水都有点费劲。

《动态感受》
【动力】
迈腾B9全系标配380TSI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7档湿式双离合,可以提供220马力动力。动力提速属于前慢后快,这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特点,原因就是涡轮增压需要做功和内部温度达到一定要求才会瞬间爆发动力,推背感还是比较明显。国外迈腾B9搭载的是8档湿式双离合,国产迈腾B9依然保留老款的配置,也就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提速顿挫感。尤其是在低速行车环境下,自动挡切换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顿挫感,有种速度延时提上来的感觉。但是后期速度爆发后动力“一窜一窜”的,油门踏板灵敏。

大众车有一个特点就是刹车踏板软,前半段踩下去刹车效果不明显,需要深度踩或者重踩才有明显刹车效果。不管是油车朗逸、速腾,还是电车ID.3都有这样的情况。所以踩刹车总有种刹不住的感觉,开车还是开慢点,提前踩刹车预判。

但是总体而言,380TSI提速还是挺猛的,一脚油门下去毫无感觉速度就到80了!
【方向盘】
首先迈腾B9的方向盘与老款设计完全一致,都是触摸按键,带震动反馈功能,实际上熄火后整个方向盘按键是不亮的,也无法按动。其实整个车辆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方向盘按键上,左侧为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按键和调整区域,右侧为语音控制、多媒体功能按键的控制区域。同时在3点和9点方向设计了打孔真皮材质,握感会比较舒服。

相比上一代迈腾最大的变化就是驾驶方式改成了怀挡,将原本雨刮位置设计了怀挡,通过旋钮调整对应档位。整个雨刮功能放在了左侧,刚开始使用还有点不习惯,按压侧面按钮长按才能喷玻璃水,但是现在都是自动感应雨刮了,也不需要频繁调整雨刮,还是比较省心的,功能越来越简单了。


在驾驶过程中,就觉得方向盘比较轻,这种转向助力阻力无法调整,都是默认设置,驾驶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即使在速度比较快(80km/h)或者过桥梁时方向盘的稳定性很不错,没有感觉到轻盈或者波动,给我比较不错的沉稳感。就是转弯半径有点大,掉头大概需要2个车道才能完成。

【底盘悬挂】
德系车底盘悬挂调教我一直认为是比较舒适的,这不是吹它好。迈腾万年不变的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挂用了多少年了,性能方面一直都很出色。就比如说我60时速直接刹停,它的底盘悬挂一次回弹就可以复位,并不是多次晃动,这样的底盘最大的感受就是点头感很强烈,但是沉稳。当我80时速过坡度比较大的桥梁时,在上桥梁时几乎没有感觉,车身波动小;下桥梁时能明显感受到底盘悬挂下沉,弹簧收缩较大,但是落地的那一刻支撑力很足,失重感比较小,车身晃动也比较小,底盘悬挂一次回弹就完成了正常行驶,没有感觉到支撑力不足带来的悬挂异响,整体表现很沉稳,车内驾乘人员舒适度也比较好,不像很多国产车底盘悬挂软,产生多次回弹或者失重感明显。


当60时速过弯时,底盘悬挂带来的侧倾很小,支撑力足,让我驾乘时有种转不过来的厚重感,底盘悬挂还是比较稳的。


总体而言,迈腾的底盘悬挂很好的继承了德系车的优势,软硬比较舒适,更多的是沉稳和厚重感,我是比较喜欢的,虽然现在国产车都用上了空气悬挂,以理想L7为例,给我的感觉还是有点软,没有厚重感,有点轻飘飘的感觉,尤其是过减速带效果更明显,车身晃动明显。但是在连续过减速带时,车身虽然晃动不明显迈腾的底盘悬挂给我的感觉还是有点偏硬的。

【隔音/音质】
试乘坐在后排最大的感受就是胎噪比较大、隔音效果比较差。本次试驾的车型用的是固特异轮胎,轮胎尺寸为245/40 R19,同时车窗玻璃为普通单层玻璃,玻璃厚度与A级车速腾一样。车速达到30km/h后就能明显听到胎噪了,随着车速越来越快,胎噪也越来越明显,同时风噪也会增加,坐在后排就觉得“嗡嗡嗡”的声音。坐在驾驶位胎噪的声音要相对轻一点,这次我特意体验80时速下两个A柱处的风噪如何,结果我并没有听到什么风噪,反而是整个车厢会有“嗡嗡嗡”的声音。所以我就很奇怪,到底是车窗玻璃厚度不够还是轮胎质量不行,为什么大众的车胎噪都挺大的?更换轮胎能否解决?烦请车友出谋划策!


目前只有顶配车型才标配哈曼卡顿音响,共有14个扬声器,音效还是不错的,低音比较到位,整体立体声效果还是比较浑厚的。我是对音效比较满意,这音质比普通音响好多了,将音区聚焦调整到后排座椅位置,整个立体感和音质的浑厚感会更好。唯一缺点就是随着车速的增加由于胎噪和隔音效果不理想,导致音质也会变差,音响声音无法盖过噪声。

【智能辅助驾驶】
本次体验了迈腾B9的核心技术,大疆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IQ.pilot,作为大众ID.3车主体验下来我觉得整个驾驶方式、驾驶习惯是一模一样。但是大疆的IQ.pilot驾驶辅助系统反应更快,比如说前方有车变道加塞,会积极作出减速和让行,即使前方车辆压线或者变道未完成就能识别出,响应速度快,给我不错的安全感;当我驾驶我的大众ID.3遇到以上加塞情况时,虽然能识别到,但并不会做出立即减速让行的动作,ID.3是反应有点慢,前方车辆变道完成才会识别到并作出减速的动作,这个过程如果车速较快就很容易出现事故,或者即使能减速让行,也是到前车跟前才会减速,减速点头感明显,安全感比较差。

自动跟车也不再像ID.3一样“墨迹”,遇到前车减速也能积极识别,并早早就开始减速慢行,并不是等到跟前在急刹;当遇到前车起步时,也能积极响应并做出反应,也并不是等前车行驶出一个车位的距离才开始反应。整个反应速度和响应时效性更快,更迅速,安全感提升。

大疆的IQ.pilot驾驶辅助系统的一个亮点就是打转向灯自动变道,虽然这个功能在新势力车企中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大众车而言,已经是很不错的进步了,未来发展城市智驾应该也快了,前段时间还看到智驾版大众ID.4X车型在路试。不过目前打转向灯自动变道并不是开启IQ.pilot模式就会生效,需要单独设置这个功能才能使用。
整个IQ.pilot驾驶辅助体验下来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多智能,但该有的功能都有了,并且稳定性比较好。
【能耗分享】
本次体验的公里数并不多,只行驶了12公里,但是驾乘时间有近一个小时,由于气温比较高,当天车机显示温度有40.5度,全程空调风量一直开的很大,又加上频繁体验加速等操作,油耗来到了21L/100km,油耗仅作参考。

【价格分享】
目前迈腾B9上市的价格虽然是17.99万起,但是这个配置其实很低,不太适合家用;其实更多人选择的应该是20.99万的中配,再加个显眼包,就行了。但是除了顶配,其他配置都是没有IQ.pilot智能辅助驾驶,也没有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360影像、电动尾门等功能。其实我觉得顶配也是可以考虑的,就是价格有点昂贵,24.69万再加个3000块的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的选装包,裸车价24.99万。
目前赠送价值5000元的保险抵扣券,3年四次的基础保养,5000元定金抵扣15000元的优惠,支持两年免息,算下来顶配落地大概在26万元,这个价格你能接受吗?

《总结》
其实迈腾B9整体给我的感觉是一辆不错的车,外观颜值我很喜欢,比较符合我的审美。内饰也比较豪华和美观,内部空间也大了不少,配置也明显升级了不少,该有的主流功能都有了。就是选装包有点复杂,都是比较强制选装包,你不选装就是将低配车,所以不得不选装。其实说到底还是价格偏高,这么多年迈腾新上市的指导价从来没降过,一直都在20几万,但是看到老款330豪华版落地只要18万就有点心理不平衡,总觉得新款还有下降的空间,或许等个半年会不会降价2-3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