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轩逸经典的初衷。 我们小两口在买车之前的想法就是,想在购置一台省油,不爱闹小毛病的车子,由于家里上一台日产骊威的实用性,给我们两口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买车初期媳妇就跟我说要不我们就在买一台日系车吧,然后就去专营店选中了它。
爱车介绍。 小白是轩逸经典舒适版,来到家里面已经一年啦,当时提车的时候价格可是不低,我的裸车价格当时是八万四,正常价格是八万二左右,因为我要了白色需要加价两千块,所以贵了点。当初买车没有做过太多的比较,就是咨询了一下价格,然后觉得还可以接受,我们两就草草的买了下来,当买完一个多月了,认识了圈主,得知别的地方都已经降价了,气得我直拍大腿。与圈主真的是相见恨晚啊。目前总行驶里程已经有两万六千多公里了,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用车心得。
1.首先说一下我的油耗方面吧,轩逸经典官方油耗是五个多油但是经过我这么久的使用,只有在高速公路匀速行驶的时候才有过五个油,市区中一直都是七个多不到八个油,我分析是因为市区堵车总是长时间怠速等待,以及频繁的踩刹车的原因致使油耗居高不下。再有就是我是个急性子,总是大油门。
2.其次跟大家说说乘坐感受,轩逸经典这车的悬挂设计还是一如既往的软,当在走烂路的时候底盘发软感受不到太大的颠簸,但是后面用的是一体桥,前排过坑舒适度不错,后排有时候速度快了人会蹦起来,这个可是有待改进,如果能换成四轮都是独立悬挂那就完美了。
3.驾驶操控方面作为一名男司机来说,方向盘不是那么太重,但是对于个别力气小的女司机可是反应方向盘有点沉。这台车操控方面就是一般,只要前提不是速度太快的情况下,还是非常容易控制住的。变速箱对于家用市区代步来说完全的够用,一家三口开车提速还不是那么吃力的,但是如果是五个成年男人做进去后行驶,会感觉出动力不足,加油提取缓慢。如果在开空调的话那就没法形容啦。
4.空间方面是这台车子最大的优点了,主副驾驶与后排座椅空间的距离非常大,本人178体重170算是个小胖子,当我在驾驶位调整好开车座姿后我来到后排乘坐,膝盖与前座椅还有很大的空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后排座椅的宽度有点小,但是靠背幅度还是比较不错的。
5.大家最担心的有可能就是变速箱啦,我都已经使用了一年多了,跟大家说一下我的使用方法,如果你想你的爱车能持久的使用,那么就不要暴力驾驶,每次起步时不要大力的踩油门,学会预判提前一两秒松开刹车等待变速箱反应过来怠速走起你在跟着踩下油门,这样提速也是不慢的。初期起步转数不需要太高,我一般都是保持在两千转以下,当车子开到四十多的速度以后我会稍微深深的在补一下油门,这样车速就自然的提起来了。
吐槽一下用车感受。
不好的方面
1.外观方面有人说像个胖头鱼,我有时候冷不丁看一眼我感觉也像。都这么多年了经典的外观也没有啥太大的改变,这个实在是该吐槽。
2.这台车在东北用车变速箱冷保护机制太严重了,我在冬天用车的时候,每次都是打着车原地热五六分钟,然后再开出去慢慢的行驶几分钟,等到水温上来以后变速箱的冷保护机制才能解除。如果真的是有什么着急的事情的时候真的是太让人着急了。
3.再有就是整车塑料感太浓了,就不能好好研究研究多加点科技元素嘛,非得弄一堆塑料
4.原车的卤素灯真的是啥都看不到,夜间行车一点都不安全,如果大家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也像我一样把灯光升级一下吧,不然夜间行车有安全隐患。
5,隔音效果一直还是这么差,当你在泥泞路面行驶过后在跑到板油路上时,轮胎甩起来的细小沙粒崩到车身上时,车内听的清清楚楚,而且在正常行驶中,车子超过80码车以后胎噪声音也不小。
总结一下就是作为中年已婚的我们,大家挣点钱都不容易,攒了好久的积蓄才买到自己心爱的它,希望大家好好的爱护它,我们买车不就是希望它皮实耐用,保养方面经济实惠点嘛,而轩逸经典恰恰这些都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选择了它,希望它陪着我一起度过余生的每一天。
在这里要感谢圈主大人的鼎力支持,
感谢圈主大人!
感谢圈主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