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警告!干货警告!
重庆,11月底提车。直到现在才出来写篇综合体验,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自己买贵。25款揽星黑外杏内,全款买车,现金优惠15000,砍价外行,看到车友圈里动不动18000、19000的现金优惠,总觉得自己吃了亏,很长时间不看车友圈,怕比价。二是体验时间太短。刚提车开起来不习惯,感觉没网上说的那么好。是一个优、缺点都相当明显的矛盾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适应,目前跑了1500多公里,包括城区、高速、乡道,好路、烂路都跑了不少,现在和车友圈的朋友分享下感受。
一、决策过程
从24年6月就开始观望买车,春节结婚要用。考虑到使用年限比较长,可能达到10年,我不开之后再给家里人开,所以只买油车图个稳定。对比了SUV、轿车,综合考虑了帕萨特、途观、虎9等等热门的德系和国产车。最后选定星越L,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销量高。从21年发布开始,销量一直不错,特别是24年下半年平均月销超过两万,长时间的高销量能直接代表车的品质、审美、配置等都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我自然也不例外。
(二)质量稳定。陆续关注了星越L很长时间,几乎没有听说过有大范围的质量问题,我们单位有2辆首批的星越L,到现在超过3年没有任何质量问题。从质量工程方面看,销量高产品相对会优化的更好。
销量和质量是我买它的决定性因素,外观大气、配置高、品牌口碑不错也是我选它的原因之一。虎9我也喜欢,我家车位旁边就有一辆看起来还不错,奈何销量太低,而且作为体制内职员,虎9看起来稍微有点莽。PS:帕萨特入门版380居然没有电动后备箱,不然很可能我就买帕萨特了。
我个人更倾向与长风,绝大多数配置与高配都差不多,价格还便宜3万。家里人劝我买揽星,理由是这是最新款,可以当婚车,刚好我又更喜欢新款的凸出式前脸,果断下手。
二、购买过程
加了几个店的销售在线谈价格,不擅长砍价,只拿下15000的优惠。11月底提车,不过由于4S店把合格证抵押给银行了,直到12月中旬才去选牌,等真正拿到牌照都12月20号了。
有置换,销售说同一个户口本上的人相互过户很有可能拿不到品牌置换补贴,所以只有我老汉把旧车过户到我女朋友名下,然后再以我老汉名字买新车,有14000的品牌补贴和8000多的重庆省补,不过截至25年1月中旬,一样都没到账。想买黑内,但每家店都要加3000并且还要等车,担心错过省补,就直接买杏色内饰了。
送了PET脚垫(不耐脏比较硬还得再加一层软垫)、两个头枕(颜色和内饰一致但不舒服)、3M膜(要自己花钱贴)、自带行车记录仪(用尽方法无法启动,提车第二天去售后才解决)。顺便提一嘴,在贴膜时看到另一辆车侧面线条、轮毂造型真好看,一看正脸瑞虎8L,实车比网图还是好看些。后窗玻璃贴膜后,会有一条条的眩光,应该是膜贴在后窗加热电阻丝的凸起上造成的。

用手机拍的车内中间后视镜
三、静态部分(圈里美图很多,我就不多发了)
(一)外观体验。外观沉稳大气线条优雅,一是前脸饱满。前脸凸出后,显得更为饱满圆润,相对老款来说,另有一种不同的风格,我是更喜欢新款的前脸。二是车身修长,星越L车长有4.77米,相对同价位合资车更长,再配合黑色的车身,更显沉稳大气,综合来看我觉得黑色比灰色和白色更好看。三是轮毂显贵。新款是多幅直条式20寸轮毂,比前代还是更显稳重,配合45的扁平比,整体显得更加协调灵动,光看轮胎就不会显得车很便宜。

未上牌时的,黑色还是好看
(二)内部体验。内部感受差强人意。一是色调简洁。杏色就是座椅的主色调,饱和度拿捏的不错有高级感,没有不协调的撞色搭配,一开车门看到座椅非常爽心悦目。但就是不耐脏,每次坐进去都小心翼翼,同时不敢穿黑色牛仔裤,也不敢在车里吃零食,杏内就是很娇气。二是音响好评。燕飞力仕音响,用行话说就说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低音和环绕的感觉相当不错,我自己也有家用音响,能大概听出好坏。我都是用车机自带QQ音乐,银河音效推荐直接用第一个“5.1环绕音效”最均衡。三是坐感一般。完全主观感受,我比较瘦,每个人体质不同感受可能有差别。对我来说,坐垫比较软但包裹感不强,跟坐直排沙发一样;腰托很鸡肋,位置不够低,调了半天反倒开起来腰痛。座椅按摩还行,长时间开车后偶尔按一下可以适当放松腰背,按摩是通过小气囊鼓气实现的,能清楚听到按摩时放气的声音。四是空间中评,本人身高178,一家人身高在重庆来说算比较高的,调好前排位置后,后排空间中规中矩,后排坐垫也比较短,跷二郎腿肯定不可能,不过也不会太局促。五是档把好看不太好用。水晶档把很有质感,我的老款车主同事看了都说不错。不过档把尺寸太小,发力姿势比较娘炮,造型也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不好握持,如果倒车的时候需要频繁换挡的话,使用感受欠佳。另外HUD字体比较小,显示的信息少;中控台的储物空间比较少;旋钮质感一般而且位置不是特别顺手。

水晶档把

银河音效设置
(三)软件体验。三联屏设计现在看起来仍旧不过时,不过中间屏幕跟目前的主流车型对比还是小了点。软件部分的优点是功能比较足,语音灵敏又准确,导航三指滑屏很好用,由于是新车,系统也很流畅。小缺点也有,导航偶尔会自动退出;听音乐经常会卡顿一下,可能是网络原因。
三、动态部分
本人学了7年车辆工程,开了5年1.6L自然吸气手动挡大众朗行,勉强能算是手动挡老司机,同时在单位也频繁坐迈腾、帕萨特、途观、问界M7。分享下我对星越L的主观体验。
(一)底盘体验。25款增加了可变阻尼悬架,并且有舒适、标准、运动三个模式可以选择。
一是运动模式。这是我觉得体验最好的底盘模式,能兼顾支撑性和振动噪声的隔绝性。支撑性体现在车身的起伏能紧贴路面,没有船感,上坡下坎没有多余振动和摇晃,干脆利落,这也是星越L麋鹿测试能超过78的最大依仗;路面的细小震动几乎都能隔绝掉,稍大些的路面起伏和凹凸能传递到车内。简单来说就是沥青的颗粒感能完全隔绝,井盖、减速带、土包能清晰感受。隔绝性体现在从底盘和车轮传递到车内的噪声很小,在绝大部分路面上不会出现“嗡嗡嗡”似的低频震动。优秀的振动噪音隔绝和一定程度的路感是好底盘的必要条件,我买车之前在本地试驾过新款和老款,运动模式底盘感受和老款整体一致,略偏柔软。
二是舒适模式。很软,相对运动模式强化了中低速情况下的中小振动过滤,低速通过小坎,车内几乎感受不到过坎的冲击。但牺牲了很多支撑性,只要在稍微有点起伏的路面上行驶,底盘会将路面起伏放大并体现在车身的俯仰和侧倾上,像在水面开船总是摇摇晃晃,不够稳,同样的路用不同模式跑起伏感差别很大。
关于模式的选择,我更建议的是在中低速情况下,只要不是路太烂,就用运动模式,振动过滤差不多但车身更稳。在高速情况下,用舒适模式可能更好一点,高速的时候振动过滤略微提升,但摇晃感反倒不强,猜测可能是高速时悬架也在根据路况随时调节软硬。标准模式几乎不用,左右不搭边、两边不兼顾。
对于开车比较猛的朋友,如果总是快加速、急刹车、近跟车、勤变道,更推荐用运动模式,不用或少用舒适模式。因为舒适模式减振器更软,在急打方向时车身的侧倾幅度更大,会加剧车身重心偏移和车轮负载转移,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向精准度和行驶稳定性,加大侧翻风险。
另外胎压的高低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底盘的软硬感受,建议直接使用手册的推荐胎压2.3。
(二)驾驶感受。此处只针对揽星版本、2.0T+8AT、智能模式。
一是动力很足。2.0T毋庸置疑动力不错,网上专业机构测试0-100加速也在7秒级,我自己深踩过一次油门,发动机嘶吼变速箱降档,然后就跳胎了。平时上高速加速和国道超车给人的信心都很足,我个人开车一般加速比较快,最高车速通常在不扣分的范围内,估计我最多只踩出过最强动力的60%。
二是换挡感强。变速箱在日常驾驶时,能明显的感觉到换挡动作,这种动作不是顿挫感,而是变速箱换挡从一个档位摘挡再进入下一个档位时出现的动力中断,平时的换挡时间估计在0.3-0.5秒。如果是突然深踩油门,从听到发动机嘶吼、变速箱降档,再到动力爆发,动力断档更明显,短距离超车或紧急插队时要提前做好预判。换挡慢是AT变速箱的天然劣势,而我刚好对此比较敏感。我查询了车质网关于星越L变速箱的投诉,主要集中在21款两驱尊贵,且都是变速箱异响,之后的车型再没有过变速箱投诉,智擎版本除外。如果跟我一样对日常驾驶的平顺性要求比较高,而且不是天天极低速蠕行堵车的话,都建议直接入手长风版,动力够用、价格更低、油耗更低、配置足够、日常还更平顺。

车质网星越L变速箱部分投诉
三是转向偏重。由于方向盘材质影响,单手抹盘会显得比较滑,需要用更大的力度来转向,而且方向盘不是纯圆,单手抹方向盘脱手的风险稍大,我手动挡开习惯了常用单手转方向,这点完全是主观感受,对长期用双手开车或不开手动挡的人应该没什么影响。
四是风噪很大。在时速达到100时,风噪开始明显,达到120时从两边A柱传导进来的风噪很大,而且噪音应该主要集中在中低频,人耳听起来很闷很吵,音乐开到很大才能压得住,高速风噪表现绝对不比朗行好多少。
五是智驾一般。智驾按两个模块来说,首先是车道保持,在视线良好而且道路线清晰、没有合并线的情况下还是相当稳妥,无论是高速还是国道基本都能保持居中行驶,过路口时没有车道线就会提示接管。其次是自适应巡航,在车道畅通时也能做到跟随前车顺畅的加减速;在堵车蠕行路况下,能达到自动跟车的基本要求,但跟车的油门相对较急,加速较快,在接近前车时又会较大力度的制动,就像在防止其他车插队,不像温柔的老司机一样平稳,给人信心不足,怕它万一失误没刹住。
整个智驾模块我也只是偶尔尝尝鲜,给其他人展示展示,自己开车几乎不用。至于上下匝道、自动变道、自动避让,以及市区道路智驾等高阶功能肯定是没有,受限于燃油车的动力形式和电气架构,短时间内高阶智驾几乎不可能在燃油车上搭载。
(三)行车油耗。与我的1.6L自然吸气手动挡大众朗行对比表显油耗,可能有误差。由于车还没过磨合期,首保还没做,因此油耗肯定还有下降空间。
良好路况中低时速40-100情况下,经实测综合下来星越L比我的手动自吸朗行大约表显百公里油耗高约2-2.5L,如果星越L油耗能到6,那朗行轻松就能到4;高速120情况下,比朗行高约1-1.5L,朗行油耗大概在6出头,星越L在7出头。表显油耗绝对值不一定准,但就我日常加油频次来说两车差距应该还是很有参考性。油耗方面我是比较满意的,2.0T星越L这么大的SUV,油耗绝对不算高,但省油肯定不可能。
四、总结展望
综合下来,我认为星越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一是沉稳、中庸且大气的外观;二是沃尔沃核心技术加持背书;三是长期以来的优秀质量表现;四是丰富的配置搭载;五是吉利品牌的良好口碑。这五点主要因素造就了每月2万+的销量。因此对于第二代星越L,我估计升级点会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外观小改。二是优化底盘,保证支撑同时再强化柔韧性。三是强化发动机和变速箱调教。四是加大中控屏幕并升级Flyme系统,增加更多娱乐功能。目前的油车,在核心功能上进步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主机厂的研发重心也更多的聚焦在新能源上,而且就15万左右的国产油车,想再增加重量级的功能就成本上来说也是很难实现的,各位想入手的朋友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尽快下手吧。
星越L肯定不是一辆完美的车,就我这辆揽星来说,17万多落地,但95%的主要功能在14万的长风上也有搭载,甚至驾驶体验会更好,对一辆十多万的车,在同价位中能有如此均衡且突出的产品力,再奢求更多那就不太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