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车圈大对决:华为问界M9与小米SU7,谁才是真王者?

    风马牛不相及的 “对手”

    2024年8月1日,上海静安大悦城小米旗舰店内,小米汽车SU7吸引众多顾客看车了解。

    在 2024 年中国车市的热闹舞台上,问界 M9 与小米 SU7 的身影频繁出现,令人瞩目。这两款车,从定位到价格,看似毫无交集,却被消费者、媒体乃至投资人频繁地放在一起比较,仿佛是被强行 “拉郎配”。问界 M9,作为均价超 50 万的豪华 SUV,浑身散发着高端大气的气质,致力于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舒适体验与顶尖的智能科技;而小米 SU7 则扎根于 20 万级市场,是一辆活力四射的纯电轿跑,凭借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智能配置,吸引着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这两款车究竟为何会被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场看似错位的竞争背后,又隐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怎样的深层逻辑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

    品牌实力大比拼

    华为与小米,这两家在科技领域叱咤风云的巨头,在汽车领域的发展轨迹各具特色 。华为在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与庞大的市场份额 ,尽管任正非官宣华为不造车,但其与车企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其中华为智选是参与度最深的一种 。问界 M9 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的产物,承载着华为先进的技术理念 。其 “华为智选” 标签,不仅是品质与技术的象征,更代表着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深度参与 。华为通过将自身的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优势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为问界 M9 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让消费者将其视为华为技术的具象化载体 。

    小米进军汽车行业虽然相对较晚,但凭借在智能手机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拥有丰富的供应链资源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 。小米以 “人车家全生态” 为核心概念,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智能生态体系 。小米 SU7 作为其汽车业务的重要布局,在车机与米家设备的深度互联方面表现出色 ,能通过车内语音控制家居电器 ,这种独特的生态黏性吸引了大量年轻科技粉 。而雷军作为小米的灵魂人物,其个人魅力与卓越的领导能力,为小米 SU7 赋予了独特的 “雷军光环” 。他在互联网和科技产业多年的深耕,让小米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战略方向 。

    从生态布局来看,华为致力于构建全产业链生态,通过与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目前,华为已与多家国内外汽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 “鸿蒙宇宙” 涵盖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个领域 ,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体验 。小米则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打造闭环生态链,将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等业务板块紧密相连 ,形成强大的生态合力 。其 “人车家闭环” 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享受到无缝衔接的智能生活 。

    华为与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生态能力与战略布局的较量 。这两大科技巨头的入局,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变革 ,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

    精准狙击不同人群

    问界 M9 与小米 SU7 在目标用户群体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市场格局 。

    问界 M9 主要面向中年高净值人群 ,其车主平均年龄 37.3 岁 ,已婚率高达 90% ,家庭年收入平均达 92 万 。这类人群追求高品质生活,注重车辆的品牌价值、科技配置与舒适性 ,对价格相对不敏感 。他们希望通过拥有一辆问界 M9,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获得社交认同感 。比如,问界 M9 的车主中不乏传统行业中的商户或企业家、明星、运动员等社会名流 ,像知名企业家周鸿祎、演员于和伟、乒乓球世界冠军王皓、实力派演员刘奕君等 ,他们的选择进一步提升了问界 M9 的品牌影响力 。然而,问界 M9 在下沉市场的认知度相对有限 ,部分车主将车开回县城时,甚至被误认为是 “杂牌车” ,这也限制了其在低线城市的市场拓展 。

    小米 SU7 则将目标锁定在 25 - 35 岁的都市新贵 ,车主平均年龄 30.7 岁 ,未婚用户占比达 50% 左右 。这一群体充满活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追求时尚与科技感 ,注重性价比 。小米 SU7 凭借时尚的外观、出色的性能以及与米家设备的深度互联 ,满足了他们对个性化、智能化出行的需求 。在购车用户中,女性占比 28% ,苹果用户占比高达 52.5% ,BBA 车主占比 29% ,这表明小米 SU7 不仅吸引了年轻的科技爱好者,还成功吸引了部分高端汽车品牌的车主以及对车辆外观有较高要求的女性消费者 。凭借小米品牌在下沉市场的强大渗透力 ,小米 SU7 在三四线城市的回头率甚至超过了 BBA 的入门车型 ,展现出了在中低端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

    部分消费者因小米 SU7 提车周期过长 ,最长需等待半年 ,而转而选择问界 M9 ,这一现象揭示了新能源市场中 “稀缺性焦虑” 与 “品牌摇摆” 并存的矛盾 。消费者在购车时,不仅会考虑车辆的品牌、性能、配置等因素 ,还会对提车时间等购车体验因素加以权衡 。当一款心仪的车型无法及时交付时,消费者可能会在品牌之间摇摆不定 ,选择其他能够更快满足需求的车型 。

    针尖对麦芒的技术实力

    问界 M9 与小米 SU7 在核心技术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

    在智驾系统方面,问界 M9 搭载的华为 ADS 3.0 系统是其一大亮点 。该系统配备了探测距离可达 250 米的 192 线程激光雷达 ,以及与小米 SU7 数量相同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 ,能够实现城区无图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导航辅助驾驶)与代客泊车等先进功能 。在实际驾驶中,城区无图 NOA 功能让车辆在没有高精度地图的情况下,也能根据实时路况和传感器信息,智能规划最优行驶路线 ,自动完成变道、超车、避让等操作 ,大大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比如,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遇到前方道路施工或交通拥堵时 ,问界 M9 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自动选择合适的替代路线 ,确保行程顺利进行 。代客泊车功能则让停车变得轻松便捷 ,驾驶者只需在停车场入口下车,车辆就能自动寻找车位并完成泊车 ,极大地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

    小米 SU7 在智驾领域虽起步稍晚,但进步迅速 。它拥有 11 组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以及 1 个 128 线程激光雷达 ,配合总算力可达 508TOPS 的双英伟达 Orin - X 智驾芯片 ,具备强大的感知和运算能力 。10 月 30 日开通城市 NOA 后,小米 SU7 不断优化智驾功能 ,到端全场景智驾功能也于 12 月底开启先锋版推送 。在实际使用中,小米 SU7 的智驾系统能够精准识别道路标线和其他交通参与者 ,在高速行驶时,智能跟车、车道保持等功能表现稳定 ,有效减轻了驾驶者的疲劳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小米 SU7 的智驾系统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多功能,为用户带来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

    在动力性能方面,问界 M9 增程版搭载 1.5T 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增程器 ,系统综合马力达 299Ps ,系统综合功率为 220kW ,系统综合扭矩 400N・m ,官方百公里加速为 4.9 秒 。这种动力配置在保证车辆强劲动力输出的同时,通过增程模式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问题 。无论是在城市道路的频繁启停,还是在高速行驶的超车场景中 ,问界 M9 都能轻松应对 ,为驾驶者提供平稳且强劲的动力支持 。

    小米 SU7 的动力表现则更为强劲 ,尤其是其高性能版本 。以三电机版本为例,它拥有 1548 马力 ,零百加速仅需 1.98 秒 ,性能远超许多百万级超跑 。这样的动力性能让小米 SU7 在赛道上或者追求极致驾驶体验的场景中表现出色 。双电机版的小米 SU7 零百加速也仅需 2.78 秒 ,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加速能力 。同时,小米 SU7 搭载的全域碳化硅技术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不仅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 ,还使续航达成率超 90% ,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确保了车辆的长续航能力 。

    智能座舱方面,问界 M9 搭载鸿蒙座舱 4.0 系统 ,采用由 12.3 英寸液晶仪表盘、15.6 英寸中控屏和 16 英寸副驾驶屏幕组成的环宇三连屏布局 ,还配备了可实现六音区声源定位等功能的华为最新 HarmonyOS 4.0 智能座舱和全新首发搭载的 HUAWEI SOUND 音响系统 。该系统支持多设备流转 ,用户可以轻松地将手机、平板等设备上的内容无缝流转到车机屏幕上 ,实现多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 。比如,在驾驶过程中,用户可以将手机上正在播放的视频流转到车机屏幕上继续观看 ,或者将导航信息从手机同步到车机 ,为驾驶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此外,小艺智能助手在智能化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 AI 技术实现了对座椅等非智能化硬件的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轻松调整座椅位置、开启空调等 ,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

    小米 SU7 配备澎湃 OS 智能座舱 ,搭载骁龙 8295 芯片 ,支持五屏联动 ,首创 “车控家” 场景化交互 。车机与手机、米家设备的深度互联是其一大特色 ,用户可以在车内通过语音控制家中的智能电器 ,实现了 “人车家全生态” 的无缝连接 。例如,在回家的路上,用户可以提前通过车内语音指令打开家中的空调、热水器等设备 ,让到家就能享受到舒适的环境 。澎湃 OS 智能座舱的界面设计简洁美观 ,操作流畅 ,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能座舱体验 。

    问界 M9 的技术优势在于其智驾系统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以及在舒适性和豪华感方面的打造 ,更适合追求安全、舒适和智能化体验的用户 。小米 SU7 则凭借其强大的动力性能和独特的生态互联优势 ,满足了追求极致性能和智能化生活的年轻消费者需求 。

    销量与市场反响

    问界 M9 与小米 SU7 在销量和市场反响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背后的驱动因素却各有不同 。

    问界 M9 自上市以来,销量表现十分亮眼 。上市 12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20 万台 ,自 2024 年 2 月交付以来,累计交付破 14 万台 ,连续 8 个月交付破 1.5 万台 ,蝉联大型 SUV 销冠 ,并登顶 50 万以上豪华车销量榜首 。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品力、品牌背书和营销策略 。在产品力方面,问界 M9 定位大型 SUV ,提供 5 座和 6 座可选 ,并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 ,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其搭载的华为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超强玄武车身、领先一代途灵智能底盘、800V 高压碳化硅平台、领先一大天籁之声、AR - HUD 抬头显示、25 扬声器 HUAWEI SOUND 音响系统、智能空间、HUAWEI ADS3.0 智驾系统等先进技术 ,为消费者带来了极致的智能体验 。品牌背书上,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为问界 M9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让消费者对其品质和技术充满信心 。营销策略上,问界的线下体验店与华为门店捆绑 ,实现了 “流量共享” ,吸引了大量潜在消费者 。

    小米 SU7 同样成绩斐然 ,在 2024 年 3 月底上市,4 月启动交付,全年交付量超过 13.5 万辆 。在 2024 年 12 月,纯电轿车市场上,小米 SU7 销量为 2.58 万辆 ,超越了特斯拉 Model 3 ;在 C 级轿车市场上,小米 SU7 排名第二 ,仅次于比亚迪汉 ,销量远远超过 BBA 车型 。小米 SU7 的成功得益于其出色的设计、卓越的性能、亲民的价格以及独特的营销方式 。


    2024年8月1日,上海静安大悦城小米旗舰店内,小米汽车SU7吸引众多顾客看车了解。

    它拥有时尚的外观设计,大溜背轿跑造型、修长的车头以及环形尾灯等元素,使其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 ,尤其是受到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在性能方面,其强大的动力性能和优秀的续航能力满足了消费者对驾驶体验的追求 。亲民的价格则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 ,21.59 万起的售价精准卡位 “年轻人的第一辆性能车” 。小米汽车和创始人雷军独特的营销手段 ,如前期拉高价格预期,最终发布低于市场预期的定价 ,以及雷军通过直播与消费者沟通、在交付仪式上为用户开车门等方式 ,都极大地提升了小米 SU7 的关注度和市场热度 。

    从市场反响来看,问界 M9 凭借其豪华的配置和高端的定位,受到了中年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在高端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成功打破了国产车在 50 万价格区间的天花板 ,让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高端车型有了新的认知 。小米 SU7 则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和智能化体验,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在 20 万级纯电轿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刷新了该级别车型的销量纪录 ,也让消费者看到了中国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 。

    问界 M9 和小米 SU7 的高销量对品牌发展和市场竞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品牌自身而言,高销量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还为品牌后续产品的推出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问界 M9 的成功,让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为鸿蒙智行后续车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米 SU7 的热销则证明了小米在汽车行业的实力 ,增强了消费者对小米汽车品牌的信心 ,为即将推出的小米 YU7 等车型积累了人气 。在市场竞争方面,两款车的高销量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 ,促使其他品牌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 ,以争夺市场份额 。它们共同教育市场,让消费者认识到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品质和性价比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发展 。

    行业启示与未来展望

    问界 M9 和小米 SU7 的竞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诸多启示 。

    技术平权的趋势愈发明显 。华为将先进的智驾技术下放至 20 万级车型 ,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与安全 。小米则凭借其高性能配置向高端市场拓展 ,如 SU7 Ultra 的推出 ,打破了以往高性能车型价格高昂的局面 。这种技术的普及与下放 ,使得不同价格区间的车型都能拥有更先进的技术 ,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 。以智能驾驶为例 ,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大在智驾领域的研发投入 ,不断提升智驾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使得智能驾驶技术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

    用户心智也在经历重构 。消费者不再仅仅追求品牌的知名度 ,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价值 。问界 M9 以其出色的智能配置和豪华体验 ,让消费者认识到国产车也能在高端市场与传统豪华品牌一较高下 ,颠覆了豪车认知 。小米 SU7 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 ,重塑了消费者对性能车的认知 。如今,消费者在购车时会综合考虑车辆的技术、配置、性价比等多方面因素 ,对新能源汽车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

    生态竞争已成为未来的关键 。华为的 “鸿蒙宇宙” 和小米的 “人车家闭环” ,都在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态体系 。通过将汽车与其他智能设备深度融合 ,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 。未来,谁能在生态竞争中占据优势 ,谁就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例如,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 ,汽车与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车企需要不断完善生态布局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展望未来 ,问界 M9 和小米 SU7 在市场中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问界 M9 有望凭借华为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继续在高端市场保持竞争力 。随着华为对智驾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 ,问界 M9 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安全的驾驶体验 。同时,华为还可能进一步拓展产品线 ,推出更多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车型 。

    小米 SU7 则可能凭借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 ,在中低端市场持续发力 。小米将继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提升车辆的性能和品质 。即将推出的小米 YU7 SUV ,有望延续小米 SU7 的成功 ,进一步扩大小米在汽车市场的份额 。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问界 M9 和小米 SU7 之间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它们将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发力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场竞争也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

    结语

    问界 M9 与小米 SU7 的这场错位竞争,绝非简单的产品较量,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 。它见证了新势力的崛起与传统豪强的坚守,也预示着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在这场竞争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实力与潜力,也感受到了技术创新和生态构建的重要性 。

    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也充满了无限可能 。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国品牌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用创新和实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相信在这场持续的竞争与发展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不断突破自我,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智能、环保的汽车产品 ,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 。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