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19款宝马M4 M4双门轿跑车竞速版

4分“优秀”2020年3月买的车到现在刚好4年。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体感受。车子开了不到3万公里,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了。80%左右都是跑的高速,表显平均油耗不到13。个人认为在成都的这种交通情况下,开这种车通勤就是受罪。只能偶尔在非高峰时段开出去逛一圈,过过瘾。毕竟久了不开,心里还是有点痒。
整体外观颜值很高,因为这一点我接受了它那一言难尽的内饰。但个人认为车尾设计还可以优化。内饰用料好,全车大部分地方都是真皮和碳纤维装饰件覆盖。应该是宝马品牌最高档的皮质了吧,摸起来柔软有弹性,手感确实很好,但是也很娇贵,很容易被划伤。碳纤维装饰件看起来也比较带劲。但中控的整体设计很落后,颜值很低。有些品牌使用最差的材料做出最好的效果,而这辆车是反其道而行之。
空间不是这辆车的长项,但是不得不说它的后排空间比我想象的要大。身高170以内,体重不超过120斤,坐后排无压力。偶尔我会用它带着老婆和两个孩子出去兜兜风。受我的熏陶,儿子也喜欢突如其来的推背感和发动机的轰鸣声,经常嚷着叫我来一脚。🤭
操控是这辆车的灵魂,开起来可谓是行云流水。可变底盘软硬调节,实际上就是硬,很硬和非常硬的区别,这就注定了这辆车不太适合日常城市里通勤。但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想要激烈驾驶,底盘和操控会给你足够的信心。在高速过弯,外侧后轮弹跳离地的情况下,你都不会有车子要侧翻的感觉。The ultimate drive machine 真不是一句口号。
大马力后驱,要注意照顾车子的脾气,个人技术有限,基本不关防滑,总的来说10次大油门起步,有7~8次都会感觉到车尾部的扭动,如果关了防滑,应该上了好几次绿化带了吧。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普通模式的低扭还是比较弱的,至少得调到sport才行,还有就是发动机转速要到2500转以上动力才会真正释放出来。建议用手动模式控制档位,以便准确的控制发动机的转速,调整动力的释放。对于这辆车的动力,个人感觉够用了,不需要刷程序提升数据。如果要玩零百加速,建议还是搞个四驱的。以前在第1排等红绿灯起步,总是遥遥领先。现在不敢跟那些高性能电车比,赢了理所当然,输了就是自取其辱。但如果是在高速上,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由于买车的时候成都的金港赛道就拆了,天府赛道今年才开放,我还没有去过。所以这辆车还没下过赛道。个人觉得除了赛道,跑高速和山路才是这辆车的乐趣所在。遗憾的是成都能跑的山路(路况好,车也少,目前我也就只知道蒲虹路)离市区不是太近,所以难得感受一次山路的乐趣。
车子用了4年,每次下车依旧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旧会选择它。一言以蔽之:总体感觉非常满意。
角色135:经典永不过时 我前年买的玛莎Gt 4.7的 当时也想买个M4 但是还是趁着年轻买个大排量车玩玩 这辆车算最喜欢的双门四座Gt跑车了
废铁卖家:同款 成都山路哪里不限速车少 推荐一下 龙泉山被扣分了 6分
fjc2011:很新的f82 内饰就是刚撕胶纸也不为过 老哥打算想卖的时候说声 要了好好爱护
点评车型:
2019款宝马M4 M4双门轿跑车竞速版

4分“优秀”以往的E92宝马M3,大部分销量被双门车型占据,少有卖家会购买四门车型。毕竟双门车型的性能要比四门车型更好,外形也更为靓丽,与普通3系的区别更为明显,所以就讲求驾驶乐趣和个性化而言,更多的用户会选择M3双门车型。不过现在不同了,M3只留有四门车型,而双门的任务就交给了新晋的4系列,于是,M4就以更为纯粹的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 虽然我承认我会偏爱奔驰的普通车型,但是在高性能的区域,我却会往宝马M系列靠拢,因为那种甜美的后驱质感,宝马品牌还在坚持,而且成为品牌的核心,M系列并没有例外。
在M3/M4这层面的高性能车型,会有奥迪RS5 Coupe、奔驰C63 AMG(老款)、凯迪拉克ATS-V等等,各自车型的性格差异很明显。虽然我很喜欢奥迪品牌,都估计在这些车型当中,我选择RS5的机会更多些,但我的答案很肯定:“不会”。为啥?RS5是款四驱车型,在赛道跑起来成绩不错,整体平衡性也做得很到位,是适用于赛道抢时间的稳健车型,且在北方冰雪区域驾驶也会更轻松、安全。不过,这一特性同时会让驾驶变得无趣许多,平时就算是在赛道驾驶,我都不会刻意追求圈速有多快,反倒是这款车型开起来好不好玩,对我而言更为重要。也因此,宝马没有给M4套上稳定的xDrive四驱系统,保留后驱的设定,这才像宝马的作风,也更得我心。 在 F82的M4上,E时代的旧时光一去不复返,宝马在新M4上选用了一台双涡轮增压的直六引擎。涡轮增压?在一辆M系车型上?的确是回归到宝马的传统,但是发动机声浪确实没有前款E92那么动听,感觉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让人兴奋。这就像在冰淇淋上加点老干妈一样的不合适。
在此顺带提一下宝马的声音作弊系统,M4同样具有。工程师通过车内音响进行声浪合成,让车内乘客获得更动听的声音回馈,也确实,关上车窗以后,发动机声响反倒会好一些,打开窗户则是另外一片天,不仔细注意的话,很容易会被欺骗过去。 当我开完一圈M后,我再静静地斟酌宝马M4的外观和内饰。普通的4系虽然标称是轿跑车,但是外形套件还是不够杀气。这次宝马M部门给M4整容就到位许多,外形身段已经有玲珑浮凸的效果,这才是性能车该有的气势。而且M4并不是简单地留用4系的部件,外加些夺人眼球的包围,我敢肯定它的每处细节都是需要工程师仔细研究,工程师将M4带到风洞里面测试,额外花费300多天所进行研究。 再看内饰就很普通,和普通4系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负责M3/M4设计的工程师曾经透露,M3/M4有50%的零件都是单独开发的,所以我就怀疑内饰里面是不是剩余的原厂50%零件,除了运动型座椅和排挡杆旁边的驾驶选择按钮以外,其余部分都直接套用4系而已。 宝马M4的性能和操控,确实给到我惊喜,从V8自然吸气变回直六涡轮增压,也是很有吸引力。作为高性能后驱车,宝马M4拥有多变的性格,既能够当作是上下班的小跑车,也能够成为凶悍的漂移利器。请原谅我这么形容M4,或许在冰雪路面,宝马M4没有奥迪RS5那么稳定,圈速成绩不一定漂亮,可是宝马M4那种后轮滑动的乐趣,奥迪RS5实在没法给到我,稳稳地抓住地面,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宝马M4比前款M3有明显进步,这并不仅仅表现在发动机账面数据上,而是从驾驶的乐趣、底盘的活跃程度、转向精准性等所有关于驾驶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代的M4并不难驾驭。 所以纯以驾驶者的角度来看,我是很喜欢这台容易上手、并且没有距离感的宝马M4,而非奥迪RS5。
点评车型:
2022款宝马M4 M4双门轿跑车 M 50周年专属限量版

4.3分“优秀”喜欢开车喜欢驾驶的人 必须要试试的车
我选的烈日橙五十周年版,碳顶哑光轮圈加橙色独有油漆,所以外观必然满分
内饰分数低一点也是因为搪塑材质偏多,稍显廉价
M4我非常满意 这是我想要的车
刚提车开了100公里,具体驾驶感受后面再来分享,现在还在体会中。
从看车到提车24小时,抢下现车是王道
最后谈建议:
1、现车是王道,我觉得个性选装不值得等。
2、买小众车一定要全渠道找车,耐心要有。除了4S店,还可以问中介,调配其他地区车源。
3、原本以为限量版很难订到,结果最后车源不少,BBA燃油车日子可能会越来越紧张。
4、小众车玩的是圈子,性能车圈子改装盛行,很难独善其身不被拉下水,但是如果想以后省心,想收藏,那可能还是要不忘初心,不要乱改。
hahaya894:卧槽,这不是我抖音上关注了的那个楠哥嘛
功夫一定要练好:限量版差在哪里
用户7418253170620:Bba燃油车日子紧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