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2款思域 240TURBO CVT燃擎版

动力强劲家用绰绰有余 【油耗】提车油耗13多 慢慢降到7了 【购车经历】 多砍价多去几家4s店,砍不成等下次打电话在去砍 【驾驶感受】 比较丝滑流程, 【最不满意】 日系车通病 皮薄 隔音其实还好 上100码就不行了得花钱做四门隔音,但是发动机耐造。
吸着烟徘徊街头756:在合肥哪个4s店??
君莫笑and:落地多少
动力强劲家用绰绰有余 【油耗】提车油耗13多 慢慢降到7了 【购车经历】 多砍价多去几家4s店,砍不成等下次打电话在去砍 【驾驶感受】 比较丝滑流程, 【最不满意】 日系车通病 皮薄 隔音其实还好 上100码就不行了得花钱做四门隔音,但是发动机耐造。
吸着烟徘徊街头756:在合肥哪个4s店??
君莫笑and:落地多少
全新一代思域已经上市有一段时间,对于这辆销量榜单的“常青树”车型来说,关注度一直比较高。有很多网友都在问新车哪款更值得选? 【外观更内敛】 全新换代的本田思域在外观方面有比较大的改变,人们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之前凌厉的车身线条,现在变的更圆润,就像是磨平棱角,更偏向雅阁的造型。现在很多新车都在一味的扩大中网尺寸,思域并没有随波逐流,升级为更加扁平化的造型,原本的银色镀铬饰条现在也已经取消。全部换成亮黑色的搭配。 全新的前大灯组造型细长,虽然没有雅阁羽翼式造型的好看,但是LED日间行车灯带点亮之后还是比较凶狠。灯光配置有LED远近灯、LED日间行车灯、自适应远近光和自动头灯等。在配置方面相比老款有提升。新车侧面还是经典的溜背式造型,从前大灯延伸至车尾的贯穿式腰线,让整个车身看起来更修长。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是4674/1802/1415mm,轴距2735mm。不同版本车型在细节装饰上会有些差别。搭配亮黑色的后视镜外壳、黑色车窗包围和门把手,会增添一些运动氛围。 车尾相对来说没有太多新鲜感,同样也是更加成熟的风格。全新样式的尾灯没有之前的回旋镖样式辨识度高。一条黑色尾翼,搭配凸起的小鸭尾,会更加年轻化,下包围是隐藏式的排气布局。辅助配置有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和倒车车侧预警系统。 【内饰简单实用】 全新思域的内饰还是比较传统的对称式风格,用料还是以硬性材质为主,没有太多的豪华或者档次感,就是简单实用为主。最具亮点的就是贯穿的蜂窝网格饰板,密集恐惧症患者渗入,积灰以后也不好清理。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没有配备换挡拨片。全液晶仪表达到10.2英寸,尺寸确实比老款增加,但是UI动画没有太多的科技感可言,就是显示车辆信息。 全新升级的车机系统确实要比老款更好用,9英寸的屏幕大小并不突出,功能性和流畅度表现还不错。目前主流的实时路况导航、手机互联、语音识别控制和车联网全部都有。左侧保留部分实体旋钮和按键,更加方便操作。 换挡杆还是传统的机械直列式,没有太多设计感。周围的储物空间比较多,前排的储物格刚好可以放置手机,配置有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另外前排有两个USB接口,满足日常使用。全车分布8个扬声器,配置中规中矩。 【乘坐体验】 座椅采用皮质和翻毛皮混搭的座椅,比较突出运动氛围,增添一定摩擦力。座椅造型比较普通,填充物还是比较柔软,两侧的包裹性也很到位,乘坐很舒适。只有主驾驶位电动调节。 后排座椅相对比较平整,填充物比较厚实,更符合家用需求。身高180cm的体验者乘坐后排,腿部空间还有两拳的剩余,头部空间剩余两指,整体表现还算宽敞,相比老款会稍微好一点,差距不多。中间地板有一定的凸起,三人乘坐会有些影响。后排有空调出风口和两个USB接口。 【驾驶体验】 动力方面,2022款本田思域全系搭载1.5T发动机,分为高低功率两个版本。1.5T低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129匹,峰值扭矩180牛·米,匹配CVT变速箱。1.5T高功率车型最大马力182匹,峰值扭矩240牛·米,同样匹配CVT变速箱。 全新思域实际开起来,油门的响应更加平缓,相较于老款车型的激进风格,整体更加符合日常的驾驶需求。动力确实要比老款更好一些,动力储备完全不需要担心低扭,表现不错,即便到中高转速下也很充沛,但是爆发力并不明显。全新的CVT变速箱增加可模拟换挡功能,切换到S挡以后,发动机转速会维持的更高,油门响应更加迅速,换挡节奏还是无法和AT变速箱相比。底盘仍然是以舒适性为主。悬架可以很好的化解掉路面的细碎颠簸,车内乘客驾乘感受更好。
早在换代车型正式发布之前,车迷朋友们讨论的热情就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都透露出对思域换代的担忧,担心换代之后的思域缺少驾驶乐趣,随着新思域的正式问世,大部分顾虑也终于得以消除。外观方面,2022款思域相比老款变化很大,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变得内敛很多,没有了以往的放荡不羁。即便如此,颜值依然十分出众,这款顶配车型不仅配备了LED大灯,连雾灯也是LED光源,显得很有档次。内饰设计也有不小的变化,10.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搭配9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具有不错的科技感,美中不足的是中控台等区域没有采用软质包裹,触感体验略差。座椅的软硬程度和包裹性表现都还不错,在过弯时支撑性较好。空间方面和老款相差不大,后排顶部空间略小,其它方面都能接受。 搭载1.5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182马力,即便匹配CVT变速箱,也能感受到澎湃的动力,尤其是中后段动力输出,转向和悬架调教相比老款也有进步,操控乐趣依然具备。想入手十几万的运动轿车,思域仍然是绕不开的选项之一。
我从来对驾驶或车辆没啥兴趣,虽然非常喜欢到处游玩,但更乐意搭车去旅行而已,直至决心买车后…… 八年前,我拿的驾照,很快蹭了一把当时刚热起来的共享汽车,但那是新能源,断断续续薅了一两年几十次的羊毛。中断五年后,24年国庆时终于有了给自己配上一台车的强烈想法,尽管还是十足的车盲(就是知晓德国大众奔驰宝马,却分不清迈腾速腾帕萨特的区别),但快速做好功课后,最终决定选择燃油车,而且就25款1.5T大众速腾。 春节前夕,机缘之下,我果断提车开回老家,至今已有80天,开了2000公里出头。从最初提车时谨慎到请朋友帮我开回家,到现在则是有了敢开山区盘旋公路的自信,尽管期间也偶有轻微擦伤或者复杂路况的傻傻操作,但基本安全底线永在心头,其他都是帮助你成长的小插曲而已,不必纠结的! 现在趁着评分,是该总结一下了。(PS:此前开过北汽新能源、帕萨特,具体哪款记不得了;还现场看过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别克旗下的数款一二十万的车;至于本田、丰田、吉利等旗下的车子只在网上好好了解过) 关于本款车的点评如下。 外观:只有车头的网格栅栏让我感觉有点繁杂,不够简洁明了,其他很满意; 内饰:中规中矩,没有硬伤,也没啥亮点,基本满意; 空间:除了大家常吐槽的后排隆起外,没啥不满意的,嫌小的去买B级、C级车吧; 配置:仪表盘有点小,就一块更大点的屏,省不了多少钱吧,吐槽一下;至于干式双离合,恐怕是速腾友们最主要的吐槽点,我详细查询过,心中大致有数,驾驶中尚未觉察出异常或不快,只想说自己能接受,也对得住这个价; 动力操控:不动动力操控啥意思,但我习惯于高速路上开快车,非高速路上开慢车,对于高速上超车变道等,驾驶感觉良好,信心十足; 油耗:目前2000公里6.6个油,其中高速一般5个油,中短途自驾5个油多一点(可能包邮区路好哈),市区八九个油,刚入手时十多个油,开着开着油耗就降下来了,主要是驾驶水平在提升! 总之,车子嘛,一分钱一分货,找个适合自己的就好,或者说自己喜欢就好,当然该吐槽的吐槽,该提升驾技的提升。以上就是一点感想,想到啥就说啥,欢迎交流,我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2024年1月底提的车[2024款1.5T星空满逸版] 【提车价格】 裸车价:105000 购置税:8638 保 险:5241 上牌费:500 全款落地价:122379 【油耗】 高速满员4人(三胖一瘦)的情况下,平均油耗在5个左右,和1.5自吸版本的比其实不会差很多,个人还是很满意的 【驾驶感受】 挂档丝滑,没有顿挫,方向盘操作感还可以整体操作感还可以 【乘坐体验】 1、胎噪声很严重,速度达到70以上就非常明显 2、隔音效果非变差,除了铁皮门没有任何的隔音措施 3、中控台异响非常严重,门也有异响,很明显的能听到塑料的摩擦声 这三点缺点非常明显,大家慎重 【空间表现】 后排空间不算大,和同类型A级别比较,没有优势 【购车经历】 因为买车太冲动了,没有多研究朗逸这款车的配置,导致配置买低了,交定金后想更换配置也更换不了了,满逸版的中控屏和仪表盘都很小,➕5000上领先版有自动空调,12寸中控,还有10寸仪表盘
路过日产店本来是想试一下奇骏e-power,然而试驾车正巧不在,在销售的邀请下试了一下新款的轩逸e-power,总体比起改款前基本上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而且这次胎压也异常的高(大概在3.3-3.4),老款也写过详细的文章可以搜到,因此这次就简单写点,大家看个乐就好。 绝对动力其实还是蛮强的,虽然在混动时代面对对手没啥优势,但对于一台日产来说还是挺强的了,标准和运动模式下油门初段调的也比较窜,经济模式下反而更线性一些,不过各种模式下体感上确实还挺轻快的。即使是经济模式响应也挺快的,即使是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大小动力请求响应都能做到比较快,这点还是比较不错的。总体还是可以给好评。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车身的动态表现还可以,转向的响应和车身的跟随性还蛮好的,当然这仅仅是对于一台日产来说,不要理解成真正的运动。 刹车总体还行,还算比较好适应的,不过新款依然没有crbs,观察仪表也可以发现踩下刹车之后回收的能量流也不会增加。另外这台车的所谓“单踏板模式”(具体不叫这个,拿这个名字概括了)回收力度也不算很强,即使直接抬开也不会有很明显的制动力,因此日常如果是为了能耗考虑也可以考虑开着单踏板模式。 NVH表现依然延续了改款前的表现,三缸发动机噪音振动的抑制还是很不错的,比一些竞争对手的四缸机要好不少。只有中大动力请求时声音和震动会明显一些,不过毕竟有功率跟随,倒也不觉得很突兀。 静态改款后有点像老款的e-power车型和普通版做了一个融合,试驾的高配在氛围和高级感上我觉得还是蛮不错的,低配看图片和之前看的展车确实就比较一般了。车机流畅度还挺好的,常用的功能基本上都有。 总的来说其实轩逸e-power我个人觉得是一个比较好开的轩逸,这点和普通的轩逸或者轩逸经典还是区别蛮大的,不过油耗会有更好的表现或许倒是日产用户喜闻乐见的。尴尬的是这台车的好开也只是建立在自己和自己比的前提下,放在行业内部除了驾驶性别的肯定谈不上多好。同时同级别还是有一些对手运动性和舒适性都要优于他的,即使是那些对手终端也不得不给出很大的优惠,因此这台车现有的指导价确实还是太高了,如果真想入手还是建议等到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优惠后在考虑入手。 另外,虽然过去常说“技术日产”,但以我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看,日产的用户反而是对车辆态度最保守的那批消费者,对于一些新技术反而不怎么买账,比如最近几年推出的VC-turbo或者是已经上市一年多的轩逸e-power都没能取得很大的销量,而日产如果无法扭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产能否维持现有的销量水平或许就是一个问号了。
第一辆车,乘坐体验要比同级雷凌要强,空间稍微大点,国道跑到80胎噪,风噪就上来了,车无完车,买它就要接受它的不足。马路三大妈都看了,丰田那俩外观不好看,新款轩逸看着不错,而且车机流量送10年的,确实挺不错的,不过也没让我心动。姊妹车型思域,尾灯没有型格好看,唯一的区别就是中低配没有后排出风口,果断放弃。 发票价10W,全部下来11.5,不含利息,等本等息,贷5年,提前两年还款。领先版还是性价比最高的,后期可以再加装。 送的脚垫,膜,(贴膜要排队,就没要,后面在汽修店贴的,500)抱枕,底盘装甲(喷了之后噪音感觉没什么影响),三桶全合成(要在店里使用) 新车里程表为3公里,第一箱油维持在7.4个,第二箱在6.2左右。 【驾驶感受】 一个月跑了近900公里,未上高速,国道超车还算丝滑,给点油,速度就能上来,个人驾驶习惯还是算暴力的。自动驻车比较好用,车道偏离在跑长途高速比较好用。自带导航不是很好用,carlife也不行,长途规划路线太少。离行人太近,行人保护会出现提示灯。
高速一脚油门就能跑到120,深踩一点就超速,高速四五个油,市区六七没有,有一点毛病,就是中控屏幕冬天经常死机。目前还行,没有其他毛病,新车动力可能会好一点吧,觉得现在最好的就是动力强一点,一脚油门速度马上就提起来,还有一点就是自动刹车,对新手来说比较友好,有一次倒车的时候,后面有一个电车没注意到,直接就自动刹车给刹到了,有惊无险,这点还挺不错的。后排中间座位太硬了,坐起来很不舒服,提起刹车提嘴,刹车挺不错的,速度80迈,一脚油门直接刹停。车上有一个辅助保持功能,记得关闭,如果开的快的话,不打转向灯变道的话,辅助保持功能不允许你变道,方向盘会变得非常硬,拉不动,刚提车的时候没注意到,不打转向灯,开着辅助功能的话,没办法,大幅度转向方向盘,后期记得给它关掉。
【购车经历】 这是买的第一辆车,本来想买个二手车练练手,开熟了再换新车。但二手车市场水太深了,套路也多,中介黄牛到处都是。在多个亲友建议下,还是决定买新车。选择朗逸的原因主要是看它畅销,而且多年来销量经久不衰,说明朗逸肯定是被大家认可的车型。而且我对德系车的技术成熟比较放心。买车最怕就是后期车的毛病多,经常去维修。看了很多资讯,感觉朗逸故障率不高,比较稳定。而且想着它比较普及,零件这些大多地方都会有,即使出了问题,也容易修。并且保养也不贵。去看车的时候本来想加五千上星空领先版,4s店没有现车。因为4s店离我家很近,1公里路程,想着以后有啥事过来也方便,就提了这个星空满逸版。多送了两年质保,脚垫,行李箱垫,抱枕,收纳箱,一个行车记录仪,还有免费车模,但是我加了1500贴了个隔热防爆膜。还享受终生免费在这洗车(离得近,洗车挺方便了还不花钱)。 【最不满意】 相比同价位国产车,配置低了点。 后座凸起来很高,可能后排中间乘客坐起来不舒服,可能是合资车的通病。 【驾驶感受】 总体来说不错,满逸版坐骑是皮织混搭的,感觉后面会很容易脏。(领先版和永逸版是仿皮)动力方面我觉得还行,1.5T的,没明显顿挫。可能是第一辆车,没有其他车来比较,所以没发现其他不好的地方。说一下,车机放音乐有时候会卡顿(导航不会),还出现了一次卡屏,车机重启后,手机再重新关闭蓝牙再连上才好。销售说的最近在进行啥升级来着,就卡了那一次。。 【油耗】 跑高速能跑到5.2L/100km,城区的路,要是不堵的话6L/km左右,目前跑了600多公里,综合油耗6.4L/km,还是算很省油了! 【空间表现】 后备箱很大,基本能满足大多数人所需。座位的空间也不错,反正不挤。 最后附上几张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