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2款凯迪拉克XT6 2.0T 六座四驱豪华型

有次高速上有雨水,调成了4驱模式,发现加速真的是一言难尽呀。油门踩到很深,回馈不是很好。速度提升很慢,但是确实油耗不高,到了120也算很稳,就是拉上一家人的话,动力还是略显不足…
冰山来客150958811:高速大连到广州,大雨用了四驱,速度120定速巡航,没有感觉到费油,很好的车,没毛病。
用户8029301275675:awd还是越野模式?
多才多艺鲸鱼Pw:你把模式换一下,不可能动力不够
·凯迪拉克XT6
有次高速上有雨水,调成了4驱模式,发现加速真的是一言难尽呀。油门踩到很深,回馈不是很好。速度提升很慢,但是确实油耗不高,到了120也算很稳,就是拉上一家人的话,动力还是略显不足…
冰山来客150958811:高速大连到广州,大雨用了四驱,速度120定速巡航,没有感觉到费油,很好的车,没毛病。
用户8029301275675:awd还是越野模式?
多才多艺鲸鱼Pw:你把模式换一下,不可能动力不够
动力前段有些弱,48V轻混介入不明显,中后段还可以,高速超车也没太大问题,空间比较满意,毕竟尺寸在那了,第三排目前没有使用过,大部分吐槽的内饰个人表示能接受,最喜欢的是外观
牛牛1683:各位车友有没有7做2驱豪华的,不是真皮座椅,要不要给车安装座套呀,我的2驱豪华的,7做,有买的回复一下,谢谢,
勇往直前46059:非常喜欢此车款式!
平安顺确要:内饰也还可以接受啊
作为一个专业车评人,今天要跟大家解析的是凯迪拉克XT6 2021款 2.0T 轻混动 六座两驱豪华型。从定位上看是一款5门6座中大型SUV,尺寸上很有竞争力,长宽高分别在5056×1964×1780毫米,车身轴距在2863毫米,由于是采用三排方案,常规状态下后备箱容量一般,只有257L,后排座椅放倒后则是可以扩容到922L。厂商指导售价在42.27万,凯迪拉克优惠幅度一直以来都不低,目前在江苏地区的裸车价格在38.27万,购置税在33,867元,上牌费在500元,车船使用税在480元,交强险在950元,商业保险在10,803元,全款购车总花费在429,300元。如果手头资金紧张,可以选择分期购车,按照贷款利率4.75%计算,分期36个月首付30%金额在114,810元,含贷款利息落地价格在449,374元,比全款购车多花费20,074元,月供在7999元。 提速:在动力上采用2.0T涡轮增压引擎,匹配 9档手自一体波箱,最大功率在174kW,最大扭矩在350N·m,燃油形式是汽油+48V轻混系统,发动机支持可变气门管理技术。全力踩下油门踏板,在轻混系统支持下,保持着不错的线性输出,车身姿态没有出现太大点头现象,轮胎抓地表现不错,没有打滑迹象。不过由于车身重量达到两吨,推背感受确实有些不足,从实测数据来看,百公里提速是在8.7秒。 刹车:全力踩下刹车踏板,作为一款车身超5米的车型,由于惯性原因会出现较大点头现象,车身姿态倒是很从容,能够及时调整过来。刹车力度释放足够充足,ABS系统介入及时,但从实测数据来看却很一般,100~0km/h刹车距离是在40.7米。 油耗:工信部百公里综合油耗在7.2L,燃油标号是95号。我自己是进行了多路段实测,包括城市以及高速路段,在高速路段一共跑了172.5公里,时速在115.2公里,实测百公里油耗在7.5L。在城市道路一共跑了80公里,时速在39.2公里当天,道路较为拥堵,实测百公里油耗在11L。 噪音:发动机噪声控制一般,反而是跑起高速来对于风噪以及轮胎噪音有着不错控制。从实测数据来看,怠速的时候,噪音值在42.9分贝。以6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行,噪音值在55.9分贝。以8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行,噪音值在59.1分贝。以120公里每小时速度前行,噪音值在64.5分贝。
肌肉感十足的外观,和特别朴素的内饰形成鲜明对比,论气场不输任何豪华品牌,动力和配置体验也有着极高的水准,但车机系统比较垃圾,感觉还不如汽配城的水平高,内部空间表现出色,6座布局可以突出乘客的独立性,舒适性调校也没有问题,但第三排实用性很低,四驱系统改善了操控的稳定性,同时油耗也确实比较高。 对他的外观保持中立态度,因为采用大量的直角元素勾勒的效果确实比较激进,但并没有那种轻浮的感觉,沉稳、大气依然是主基调,内饰设计确实过于保守了,起码像我这种感觉自己还比较年轻的人可能不太感兴趣,很多科技化装备被传统的布局给弱化了锋芒,功能区布局非常简单,8英寸触控屏功能比较丰富,但分辨率很低,倒车影像清晰度不理想,自带的carlife和carplay连接手机之后,经常出现掉线的情况,频繁的重新连接挺烦人的,没有提供车头雷达和360度全景影像,对于车长达到5056mm的XT6来说真的比较难驾驭,尤其是狭小空间挪车不容易掌控。 2.0T+48V轻混系统的体验,跟老款的内燃机没有区别,包括油耗表现也是如此,百公里超过10L的水平,匹配了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但起步瞬间还是感觉有些延迟,或者说动力的响应不够积极,本身应该是走舒适型路线的一台车,对于这种调校倒是可以理解,悬架调校非常柔性,对路面颠簸过滤比较彻底,虽然有一些轻微的波动,但体感并不生硬,第三排舒适性肯定打折扣了,靠背比较平直和单薄,颠簸感也略微强烈一点。 新车指导价为41.27万元,我们山东地区优惠最高可达5万元,全款落地价为41.1万元,包括36522元购置税、480元车船税、11000元全车险和200元上牌费等,它的保养周期是首保5000公里免费,此后每隔7500公里做一次常规保养,小保养费用在1000元左右,大保养根据更换项目不同需要1600-2800元,行驶10万公里常规保养支出预估1.8万元,在同级豪华SUV当中还算是比较实惠的。 这款车比较适合追求独立空间的朋友,毕竟前两排四个独立座椅就是这种趋向,再加上四驱和丰富的科技化装备,我们可以把它定位为一台高品质、纯享受的豪华中大型SUV,价格方面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只要你不介意所谓品牌差异,那么它还是非常值得重点关注的。
空间:总体空间较好,特别是一二排超大,三排大人短途没问题,长途还是推荐小孩。三排起来储物空间比较小,要是三排不起来,超大储物空间。 动力:总体上动力稍显不足,特别是起步不是特别迅猛,跑起来以后要好很多,正常开足够了。 内饰:中控屏稍显不够时尚之外,其他基本没挑的。应该是男同志喜欢的那种简洁型。 2021年8月提车,目前里程7800,平均油耗8.6;首保以后平均油耗9.3,那里面好几个平均油耗,我还没搞清楚呢,有清楚的大虾科普一下。 要说最喜欢的,还是大气的外观,简洁又精细的内饰做工,皮质座椅也很舒服,一二排超大空间,三排应急完全够用。 最不喜欢的,中控屏确实有点落伍的,不符合现在高大上的时代要求;起步动力稍显不足,毕竟2.0T,两吨多的车,其他都满意。
做为一台豪华中大型SUV,XT6的六座版本可谓是综合性价比名列前茅的存在。我认为这台车有两个优点,其一就是车身尺寸,超过5米的车身让它整体从外观看上去就压人一头,虽然是三排座椅搭配但是有2863mm的轴距保证,乘坐空间也还不错。第二是车身外观,前脸犀利运动,后边稳重大气,风格迥异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驾驶需求。在配置方面我觉得算不上很丰富,只能说是很完善,中规中矩吧。最大的缺点就是动力了,走到哪儿都不带换的2.0T驱动一台XT4确实是绰绰有余了,但是XT6也还是这个发动机,如果六个人满载状态下虽说马力参数也够用,但是我想已经没有什么驾驶感和运动风格了。要是这台车能换装3.0T哪怕凯迪拉克的3.0L自吸也不错的。相对来说除了动力以外我觉得这台车在其他方面都处于一个中上游的水准了,要是能把实际使用空间再稍微拉长一点就更完美了。
外观上还是延续了美式豪华,家族设计,从侧面看还是很霸气的,但是就是发动机舱略显短小,从侧前方看能感觉到车身不是很协调。 内饰中规中矩,美系典型,豪华程度和德系相比略显不足,尤其是全系没有液晶仪表。车友可以自己安慰为了车机稳定性才取消这些科技配件,但是没有设置液晶仪表盘就是没有,显不出豪华。 配置上比较良心,次低配几乎所有安全系统也都有,就是没有acc自适应巡航,同级竞品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空间上同价位没对手,同空间价位没对手。把后两排放倒,完全可以睡两个人,外出旅行居家商务基本都用的到。 作为一款只有2.0t高功率版的大型suv,动力真的一言难尽,居家使用倒是不会感到动力的缺乏,但是真想爽一下,就很艰难了。 操控也很中规中矩,方向盘虚位相比x3要大一些,底盘滤震真的不错,跟坐在大沙发上差不多。 美系豪华车就是给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柔软的座椅,宽阔的驾驶空间,舒适的乘员位置,给这辆车增加了不少购买的理由。
虽然也采用了凯迪拉克全新的设计语言,但XT6和CT6都依旧有着中大型车应有的沉稳和气场,并没有十分运动和年轻化。内饰方面几乎肉眼所见的位置都运用了皮质包裹,虽然触感不错,但设计上依旧是老美那粗犷的风格,没有什么豪华氛围。配置方面XT6标配了L1级别的驾驶辅助,车联网和手机互联也是标配,不过座椅的配置略低,除了电调之外其他都不是标配。空间表现上六座版的表现会更出色一些,第二排前后的调节范围很长,即便是6人满载也能为后两排都提供比较宽裕的腿部空间,如果只坐4人的话那么后排的空间就可以达到行政级的水准了。对于中大型SUV 6座布局我认为永远都是最恰当的,中间看似不起眼的过道能让后排的4个人都乘坐的更加舒适。并且XT6的后两排座椅都可以完全放平,空间灵活性很高。动力方面搭载的2.0T LSY发动机,最大功率237马力,最大扭矩350N·m。这台LSY发动机搭配9AT的变速本就动力性不强,再加上XT6 2吨的车重,驾驶感受有些拖沓,虽然油门响应很积极,但明显感觉到起步时会有些吃力,到了中后段加速反而会顺畅些。变速的调校偏向平顺,升档十分积极,时速不到100km/h就能用到9档,12L/100km的油耗表现对于这样一台中大型SUV来说还算不错。底盘给人的感觉足够扎实,对细碎震动的过滤比较彻底,但对于大的颠簸时会有明显的晃动,整体的感受舒适度很高,不过开起来大车的感觉有些浓郁,指向不够精准车身跟随也比较慢。总的来说XT6在同级别SUV中有着不小的售价优势,并且6座车型的空间布局也十分合理,不足就是豪华感以及动力欠佳。
导语: 在当下各大电动新势力层出不穷,消费者都将注意力都放在电动车之际,第五代普拉多(图片|配置|询价)的诞生却为燃油车市场扳回了一局。众所周知,普拉多不仅是硬派SUV的标杆级选手,更是诸多车迷们的Dream Car,毕竟自上代车型至今,已历经三年之久。2024北京车展前期,一汽丰田全新普拉多宣布正式上市,新车共在售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45.98万~54.98万元,那么新车都有哪些亮点和槽点呢? 造型设计: 或许受到近几年流行的“方盒子”即硬派印象,作为硬派SUV的佼佼者,全新普拉多也开始走向了主流设计风格,方正的车身搭配上硬朗线条,几乎很难与上代车型联想到一起。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全新普拉多还采用双外观设计,其中致敬1958年经典款的圆灯版是否有种FJ酷路泽的既视感?其次还有矩形大灯版,不禁让郝哥又联想到同门老大哥雷克萨斯GX的影子。此外,车头的字母标识也要比椭圆形牛头标更具视觉冲击力,像银色装饰框和大面积黑色饰板的融入也堪称点睛之笔,不仅辨识度更高,而且还进一步拉开了横向宽度。值得一提的是,两侧的雾灯包括饰板是支持单独更换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维修成本。侧面多处细节彰显了全新普拉多对越野属性追求极致的一面,例如车窗下端位置被降低,为乘客提供更好地视野。硕大的外后视镜还能在极端越野路面上扫除更多盲区,同时还配备了主打越野操控并兼顾舒适性的邓禄普GRANDTREK AT30系列轮胎。相比前脸,尾部设计则以简洁为主,下方银色与黑色护板可对两种外观进行快速区分,右下角的HEV字样也证明了新车是一款混动车型。遗憾的是,全新普拉多并未采用“野味十足”的备胎后挂和尾门侧开设计,那么对于这样的造型设计您感觉如何呢? 内饰配置: 相比新能源“一块大屏走天下”的主流设计理念,全新普拉多的内饰氛围却被大量物理按键覆盖,将你瞬间拉回到经典燃油车时代,同时与海外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减配了大尺寸全液晶仪表盘。12.3英寸中控大屏配备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涵盖了专为本土化升级后的HUAWEI HiCar、微信和智能家居功能等智能化配置,下方的空调控制区域以及座椅加热通风等舒适性配置也均采用物理按键,更方便越野场景下精准盲操。在挡把周围还配备了诸多越野专属按键,包括低速四驱、高速四驱以及差速锁切换等快捷键,高配车型还增加多地形选择系统、蠕行模式和后桥差速锁等功能按键。 空间表现: 全新普拉多共分为五座和六座两种座椅布局可选,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925/1940/1910毫米,轴距为2850毫米。其中六座版第三排座椅比较单薄,乘坐空间也稍显局促,郝哥建议最好仅应急使用,不过第二排座椅支持向前掀起,进一步拓展了储物能力,五座版的缺点是放倒二排座椅后并不平整。总而言之,空间灵活性并非普拉多强项,但得益于中大型SUV的定位,满足一般家用需求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动力系统: 新车全系搭载2.4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组合,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43千瓦(330马力),最大扭矩为63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8AT变速箱,最大接近角为31度、最大离去角为22度,离地间隙可达221毫米。如果从越野性角度出发,相信熟悉普拉多的朋友对它的实力毋庸置疑,而郝哥更关心的倒是硬派SUV的燃油经济性如何?虽然目前官方暂未公布油耗数据,但在拥有强大动力和通过性的同时,能依靠混动系统来进一步降低油耗,郝哥认为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越野性能: 得益于超长的悬架行程和强大的动力分配,在极限越野路段中,全新普拉多无论是抓地力还是脱困能力均保持着较高的水准,甚至面对爬坡、交叉轴等常见路况下,不开启低速四驱模式也能顺利通过。在涉水体验环节中,由于新车采用了进气口反置防浪涌和780毫米的涉水高度,也能轻松通过。与此同时,全新普拉多还提供了多地形驾驶模式选择,可实现泥地、沙地和岩石等恶劣路况全覆盖。 推荐配置: 如果喜欢五座的朋友,郝哥认为入门车型穿越BX版 5座的性价比更高,虽然相比中配全能TX版 5座缺少了电动尾门、语音控制、真皮方向盘、座椅电动调节加热通风等诸多舒适性配置,并且还未配备全套的安全配置,但郝哥认为对于普拉多来说,这些并不重要,毕竟像2.4T混动系统、全时四驱系统、中央差速锁和低速四驱等硬核功能一应俱全就足够了,况且还能节省高达6万元的预算,如果只能增加3万元郝哥都觉得可以考虑。那么如果考虑六座版车型,郝哥则推荐首选全能TX版了,虽然预算再增加3万元的顶配悍野WX版增加了10多项科技舒适性配置,但郝哥觉得只有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540度透明底盘和蠕行模式等几个配置对得起多花的钱,因此从使用率和实用性综合来看,还是售价51.98万的全能TX版 6座更划算。
我是3月25号下定,4月11号提车。 下面说一下我这段时间用车的体验,外观方面的话确实是见仁见智的,我选的银外咖内,倒是比较喜欢那种大一点的车,但是我目前的用车体验来说,坦克七百很宽,很高,但是不够长,一个非常威武的车头, 配了一个内敛的车尾。 空间方面的话,我1米86 200多斤,前排的乘坐体验是相当不错的,后排的话就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够用了,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调节,但是腿不能往前伸,对于这个坐姿来说显得非常的尴尬。后备箱不提也罢,确实是小,坦克hi4t车型电池一般在后备箱了,相对来说比电池放在底盘上的车提升了越野的安全性,也牺牲了很多的空间,也牺牲了配重比,这个配重比真的很影响开车的舒适性,大家不同品牌的车,多试一试,而且可以去租回来开,体验几天,就明白了,坦克七百起步翘头真的很严重,而且还是小油门电起步。 内饰方面的话,我还真比较喜欢这一套内饰,翻毛皮加真皮,点缀了一些亮银色饰板,好看!在现在咱们国产者越来越追求科技化的时候,他做的很保守,一块儿仪表盘,没什么功能,一块很大的中控,也没什么功能,中控可以看点视频,听音乐,导航,这不是很普通的功能么,和手机的互联只有最基础的接打电话和蓝牙播放音乐,别人微信给我发的定位,我还需要从车机里面重新找,有的时候都找不见这个位置。使用车载的网易云音乐播放音乐的话,每次着车还得重新打开网易云重新点击播放,使用语音说播放音乐的话,它就会跳转自己的那个爱趣听,这个地方体验不是很好。 座椅的话,还行,挺宽的,通风加热按摩也挺好使,但是那个腿托角度挺尴尬,我这个个子应该不算很高,一个正常的驾驶坐姿,腿拖是拖不住我的腿的。驾驶位的舒适进入还是很不错的。 音响和语音识别,音响低音不错,语音识别一般,有时候喊不出来,功能也只能说够用吧。 整车隔音还是做的不错的,亏电行驶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噪音的。 有个坦克APP里面有一些远程控制,蓝牙钥匙不好使,让我比较惊喜的是他有这个手机控制车前进后退,对于这么宽一个车可太方便了。 无钥匙进入,不好使,有时候识别不出来。 国产三大件,他没有冰箱。 下面来说说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有点软,过弯的时候侧倾非常严重,气动悬架升高后在标准模式下,加速就会自己降低,应该是需要调到越野模式吧,没怎么试过。发动机挺冲,毕竟也是3.0TT,不过,我是没怎么懂他这个混动模式是怎么驱动的,我之前开的其他混动的车子,低速是电高速是油,坦克七百是慢踩是电,快踩的时候,分时候,电多是用电,电不多是用油,这个逻辑我确实还没有研究明白。然后是变速箱,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我就没懂他这个顿挫明显,123档特别明显,在d档模式下,换挡很保守,转速两千多吧,我已经听到发动机嘶吼了,他开始换挡,然后顿挫,这个确实还有进步空间,应该是这个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这个架构逻辑,是什么P2架构吧,他电驱动的时候也会有顿挫。 一直没说他的那些越野的各种配置,但是我也没体验过我就不瞎说了,这锁那锁的,我还得再研究研究,等我舍得把这个车去越野的时候再说吧 应该有人好奇这个油耗吧,目前开的话混动模式,满油满电七个油左右,亏电行驶十二个油。95的,亏电基本是一公里一块钱,充电一次,1.2一度电,充满40块钱,混动跑算下来基本也是一公里一块钱。所以对于这个东西,大家还是要算清楚,新能源是省油,但不一定省钱,你要是有家充的话,确实会省点,阶梯电价是多少钱我不知道,而且家充慢 然后就是这个电动脚踏,汽车这个挡泥板可能有一些设计缺陷,到现在经历了两次下雨天,下雨天都会把泥溅在脚蹋上。 每个人的开车方式方法不一样,我说的仅代表我个人目前开车的实际体验。 最后总结一下 【最不满意】 空间小 【驾驶感受】 势大力沉,力大砖飞,顿挫明显 【油耗】 百公里12个油
大家好,已经开了600公里不到更新一下,一箱油还剩15%。没有高速,单程18km计,大概堵车10.5(均速15),畅通7.5(均速35)。以下内容前3项均对比40Li尊享,就是带空悬那款,我试过2次,当初纠结了半年的选择,印象很深。 1. 行驶底盘品质,不如X5,我的感觉是低一个纬度。带avs的500h是走得质感流,紧绷有韧性,2档软硬调节小有区别。X5是空悬类似魔毯,在水上漂,但是过坑有韧性,个人觉得X5感受更高级。 2. 加速,各有千秋,谈不上谁更好,X5是那种把人踹出去的小推背(我朋友有麻豆X和麻豆S,那种我觉得是大推背),缺点是有延迟,太突然。500是平衡加速。2.4T混动完全没有涡轮延迟,油门跟脚,缺点是不知不觉就90+。个人猜想,可能2.4T混动就是要用这套资源搞出类似V8的平顺加速。我觉得,这个目前的黑科技未来的家常菜值得优先体验。 3. 行驶品质,500胜,第一回合,隔音,和X5半斤八两,X5是整体充满高级感的闷闷的外部声音,500有三档主动降噪,传进来的声音就是外部声音细微版本。发动机声音X5是低沉咆哮热血悦耳,500只有sport才有发动机声音而且是假的模拟声音,两家感受差不多。第二回合,行驶品质,500胜,X5极其晃,刹车点头严重,过不平行的坑有严重晃动,极其掉价。500h如第一条,走的紧绷质感流,晃动就好很多,实测direct4控制车身姿态有用,点头轻微,侧倾方面只体验了高架转圈路,速度70基本忽略侧倾,再快就不敢了。看配置表500h还有专属V打头的姿态控制系统,不知道有没有作用。综上2点,500胜,这也是是我pass掉40Li尊享的头号理由。 @到这里小总结,给各位汇报一下为什么当初会定500h,pass掉我20岁以来梦想之车X5。主要是现在年纪大了,略有感悟,平庸之中偶尔的跳跃,这才是人生的真相。现在的500目前更符合我的理解,eco能舒舒服服开,sport能小打小闹一下。那如果进口X5还在并还有空悬,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了@ 4. 空间,我黑武士500h显小,起码目测比汉兰达小,可能还后排也略小,事实就是我汉兰达的后排脚垫长了塞不进去500后座,更比不上国产X5了,看上去是缺点,其实我认为是优点,我不需要那么大的车,我需要的是大小合适的,精致的车。500后排空间算大不算奢侈的水平,电调角度坐着舒服。后备箱深度可以但是有点高,下面有备胎和工具,和汉兰达不一样。纵向高度不大行,再加上还有溜背造型,颜值到顶,实用方面起码是比不上汉兰达。 5. 关于马克莱文森有更新,21喇叭之前评价然并卵,现在经过家人评价,对比之前汉兰达JBL提升很多。自己体验下来音量越大感受越好,对比发现qq音乐比网易音乐感受要好,抒情歌比节奏歌好。 6. 内装品质,超好评,各种紧致,严丝合缝,外面是体现在钣金缝隙,里面体现在内饰缝隙。甚至原厂地毯都是严丝合缝没有旷量。头上脚下,甚至各种储物空间都有绒面覆盖。另外,引擎盖和前叶子板是铝的,尾门是铁的,贴车衣师傅说的。 7. 内饰材质,皮革细腻超好评,但是皮革覆盖的面属实是不多,全车内饰没有摸到硬塑料,都是软塑料,简单形容,手能碰到的范围都是皮革,其他不是,总的来说还是塑料有点多。但是这里必须要提一嘴sport运动座椅和后座,都是加了Alcantara面的,又是红色的,看起来赏心悦目,摩擦力到位,关键是后座也有。前排座椅稍微有点单薄,也许运动座椅都这个鬼样子。另后座带电动还算体贴,带通风加热属实浪费。另外还有马莱位置包的布,是另一种翻毛皮,也许叫翻毛布更合适,新鲜,摸起来很有手感。车顶也是类似这种材料,不是传统网面布,这点诚意到位了。结合日本厂的严丝合缝装配,值得满分评价。顺带一提,氛围灯很好看,自带64色14主题8段亮度调节,常用常新。 8. 车机功能和影像,HUD惊艳,这是一套系统,HUD本身超清晰,配合55.9那款350h才带的方向盘触摸型HUD控制。逻辑也好,一摸就有HUD显示,按下局部模拟震动反馈。藏了2层菜单带自定义,属实是意外收获。中央车机一般,取消实体按键差评,好在带了一个常亮快捷键区域,切换驾驶模式和空调场景和氛围灯也方便。影像好评,透明底盘,360环影,倒车,极其清晰,起码比汉兰达清晰2个维度。甚至流媒体后视镜都清晰了一个维度。选装科技包的大灯即使近光也会随速度变换照射远近。中控屏是防反光材质,这个细节超赞。 9. 一些其他,运动座椅短,方向盘小一圈。升窗器位置奇怪,常规驾驶姿势够不太到,窗户太高,抽烟手臂伸出去会肩膀酸。警示音频率过高,没啥大情况就一直响,并线后面车近一点还加重方向盘。现把所有辅助灵敏度调到最低试试。 10. 油耗,见本篇开头更新,目前600表显总平均8.8。 总结,越开越喜欢喜欢的休闲跑旅车,以后上高速体验sport后再更新汇报
其实作为一款奥迪来说的话外观确实已经脱离原轨道,但是就这样的颜值算是很高的,但是一款几十万的豪华suv连个智能车机语音对话都没有,以前的奥迪以科技感为主,现在的奥迪不管是一汽还是上汽亦或者进口奥迪好像失去了创新能力,这点还是需要差评,但是车子的空间还是超过预期,可以使用率很高,也可以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确实比mpv要来的实在,内部的豪华程度也是很一般,但好在座椅支撑性不错,能给到不错的坐乘舒适性,动力比较平顺,不那么暴躁,不感觉这是一台2.2吨的车子,这也是感到意外的一点,前期去试驾过途昂,特意做过对比,还是那句话,开过的人才知道,同样一件东西,不用的人来做和调试区别还是很大的,兜兜转转试驾过同级别很多车子,还是选择了q6,成为一名攻击者们吐槽的途昂plus版本忠实车主,原谅我穿着像个销售
本来想体验一下坦克500最新的Hi-4Z车型,但所去的长城智选店好像不再售卖500车型,因此就体验了一下700车型,作为长城集团目前最高端的SUV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长城集团最顶级的技术表现,前期许多宣传对这台车的表现还是颇具赞美的,因此刚好体验一下看看其表现如何。 试驾车是中配版,即指导价46.8w的极境版,坦克700目前全系都是3.0T发动机加混动系统,在小排量发动机当道的今天还是比较不容易的。混动系统本身和坦克500上那套类似,也都保留了液力变矩器。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自不必说,法定限速内都还是相当充沛的,也明显比500上要更强不少。纯电模式下动力表现还可以,虽然肯定不怎么强,但只要肯踩日常市区和高架行驶倒也能够满足。智能模式下也依然是以电驱为主,不过这台车发动机介入的频率要明显比500要多一些。混动模式下基本上也是和燃油车相近的感受。正常驾驶的平顺性表现也不错,试驾过程中没有什么明显的顿挫或闯动。同时或许是因为基础排量更大一些,这台车也没有500上那种低扭不强的感觉。动力响应好评,中小动力请求的响应基本上也能做到随叫随到,大的动力请求即使是发动机没有启机也还算是比较快的,明显是比500上进步了不少,总体表现考虑到定位还是不错的,毕竟架构在这,比起传统燃油车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底盘表现分开说,这台车搭配的有空气悬架,因此和低配车型理论上应该有所区别,实际表现上,这台车对于小的路面震动依旧是比较敏感的,不过相比于500那种基本上不过滤,这台车还是能感觉到一些过滤的,但是也有些影响舒适性。大的一些坑洼处理的倒还不错,比较柔和的同时也没什么多余的动作。应对路面起伏的处理也还算比较到位,过减速带还是会有一些多余的动作,主观上有一些“松散感”。 运动性表现好评,这种带大梁的越野车谈极限操控肯定没什么意义,不过日常驾驶的操稳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稍微快点的并线转弯侧倾控制的都还算到位,没什么多余的回摆,匝道中开得快一些跟上一些轿车也不会觉得慌张,虽然重心很高但不会觉得忽忽悠悠的。总体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肯定不是问题。 转向手感好评,低速很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到位,匹配的阻尼也没什么问题,车头响应和车身跟随性考虑到定位都还算可以,日常驾驶倒不会有什么拖沓的感觉。 刹车脚感好评,还是很容易控制的,或许是因为搭载了空气悬架这台车对于点头的抑制也要明显好于500车型,基本上不会有太突兀的感受,不过动能回收来的还是稍微有点不太确定,这点应该是和混动架构有关,好在力度不大,不适应的话关闭就好。 NVH好评,风噪路噪环境音的隔绝都非常到位,达到了豪华车的水准,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也要明显由于500上那台2.0T,即使是急加速时高转速这台六缸机的动静也更好听一些,总体还是很安静的。 静态上,这台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大,当然实际尺寸也确实如此,总体棱角也更多一些,看起来还是有一定设计感的,总体个人感觉比起图片上看要更好看更有气势一些,当然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 内饰表现还是挺不错的,总体豪华感的营造还是蛮到位的,做工和用料也都挑不出毛病,总体和一些豪华车比也毫不落下风。车机系统表现还算不错,不算最好的一档,但基础的功能和流畅度还是能保证的,菜单逻辑需要稍微适应一下,不过也还算好上手。作为一台越野车常规的功能都留出了实体按键还是挺不错的。储物空间作为一个越野车来说不是很多,不过好在基本的手机水杯这些倒是都有位置。 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座椅本身的舒适性还是挺不错的,方向盘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作为一台越野车坐姿高一些倒也合情合理。后排表现还算可以,座椅本身的舒适性倒没什么大问题,不过空间相对于这个尺寸来说就比较小了,毕竟是台超过5m的五座车型这个空间似乎有点对不起观众。后备箱空间也不大,特别是被电池侵占一部分之后更是如此,不过为了电池安全倒也能给理解(电池位置在大梁之上)。 配置上,这台700车型的配置还是挺丰富的,后排也标配了电调和通风加热按摩,效果也比较不错,后遮阳帘甚至还是电动。同时越野配置也标配了“三把锁”,蠕行和坦克调头这些,原厂还可以选装绞盘托挂钩这些,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同时公路层面也带有高阶的驾驶辅助可以实现高速领航。16喇叭的音响效果倒是还算不错,不过或许是车身架构原因,这台车并没有常规的全景天窗。 总的来说,这台坦克700的表现确实还是对得起其旗舰的身份的,豪华感的营造也还是比较到位的。同时在全面电动化的今天,其六缸混动的身份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大排量和使用成本,想要在这个价位选到这样的车型这台车似乎也是独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