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满半个月,智驾也开通了,现在来评价一下这台车,因为我之前一直开油车,上一辆是奥迪Q5,难免就会有比较。虽然买之前试驾了,但是日常开了一段时间才有更深感受。先来说驾驶体验,因为我买的后驱,坦率说跟全时四驱的Q5比是有差距的,底盘和操控性都需要适应,过弯的时候会有一定侧倾,底盘调教的舒适度差一点,当然Q5落地四十多万,底盘调教合资车技术更成熟,这些都要承认。但是,这些不足,在智驾体验开启后,都显得瑕不掩瑜了,作为一名油车老司机,开始用智驾其实心里是忐忑的,没想到,用了之后上瘾了,泊车再也不自己泊了,堵车上下班的时候也交给小艺了,真的开启了用车2.0时代了。
LANCERmake:40万的q5你该去比较M9,你看看那个底盘如何,或者比较M7顶配,四驱和两驱本就是两个底盘,再加上价格差这么多,这根本不能叫瑕疵。除非你已经认同了你自己买的奥迪标就值十几万,那当我没说
奔驰苟都不开:我开了快三个月了,城区智驾真不行,地点苏州
沉着远山CUV:我上一台也是q5 一八年买的52万落地,最近多买一台m7用来专门带娃出去玩的,现在q5已经不想开了,早知道直接m9了,就是我老婆一直不准我买新能源的车。
底盘摇摇晃晃 太一般了,ota鸽了又鸽。。语音助手也没有网上看的那样智能,经常无法识别或者干脆没反应
AMeciciA:哈哈哈,终究还是被割了,走了去隔壁想子
小跳蛙2030:原来底盘素质这么差啊
七月的诗717:M7偏向舒适性地盘偏软,M5偏向运动,地盘硬侧倾小,M9空簧,颠簸路面滤震好,过弯侧向支撑也可以
外观一般,但还算耐看。内饰简约,有豪华感,空间表现相当不错,但座椅稍短。音响出乎预料的好。驾乘体验不错,动力强劲,底盘稍显不够紧凑。车机相当流畅好用,反应准确,绝大多数操作可通过语音完成。智能化方面,辅助驾驶能力比较普通。
【最满意】问界M7它的静态表现要远好过它的动态表现,华为车机系统、前两排的乘坐体验相当出色。
【最不满意】悬架、底盘等机械素质层面还需再提升。
【驾驶感受】从日常驾驶角度来看,它确实做到了轻松驾驭。做一些操控项目时,车辆悬架明显韧性不足,前段软,后段又不够紧绷,前排可以感受到车辆一定程度上的侧倾。另外,该车的重心较高,驾驶起来也没能提供很好的贴地感。
【乘坐体验】华为的鸿蒙座舱系统是新车车内最大的优势,它不仅让车机操作流畅丝滑,上手没有难度,重点是华为提供的互联服务,让华为生态用户感受到万物互联的科技便捷性。前排座椅12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等齐全的配置,前排乘客乘坐舒适性和娱乐性方面的需求基本可以满足。
作为一款卖到30万以上的车型,问界M7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同时也有着不少的争议。
优点方面,它的智能车机表现很抢眼,由于使用了华为的鸿蒙座舱,它的15.6英寸大屏的显示不仅非常清晰,内置的系统更是十分流畅,且支持的功能非常丰富,配合华为手机,可以在车机上直接调用华为手机上的所有APP。
空间也是它的优势之一,整体的尺寸达到了中大型SUV,加上2+2+2的6座布局,乘坐空间较为宽敞,并且第二排右侧的座位采用了零重力座椅设计,舒适性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动力也是优势,其采用了增程式混动的动力,虽然这类动力系统的技术被认为落后,但实际的效果却很不错。在大部分时间,它都可以充电使用,使用成本很低,并且动力体验十分出色,而在出远门或者充电不方便的时候,它又可以用油,解决了里程焦虑的问题。再加上它可以上绿牌,在大多数城市都可以获得新能源车的通行权限,综合的优势较为明显。
当然,它的缺点也存在。首先就是外观设计,作为一款卖价超过30万的豪车,它的外观居然跟只卖10多万的东风风光iX7有很多相似之处,看起来不够大气。当然,问界M7本身就是在风光iX7的底盘上改造而来,这个缺点也没办法避免。
也正是这个原因,问界M7的底盘结构也不够高级,其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虽然日常用起来没什么问题,但缺乏了高级感。
综合来看,问界M7最大的卖点就是华为的加持,华为汽车的身份,抛开华为的背景,它或许就不值30多万了。
万山石:在ix7基础上改的?当真吗
aliang44033228:跟风车,自己本来就激光雷达,且没上,只想着对标one,确没想one其实就个垃圾
牛油果5:东风竟然可以卖30多万,好惊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