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花开91:23年6月份的秦plus dmi,年后2月16号,吉安县高速晚上7点左右,因前方堵车,所以刹车停好后,下一秒就砰的一声,人懵逼了。车门都搞不开,废半天劲出来,才发现被后方的凯迪拉克追尾了。 我是中间车辆,我前方是一辆宝马X3,我当时是刹停状态,所以被凯迪拉克追尾撞击后滑行导致我前车碰到宝马X3后车尾,万幸就只有3辆车事故,人都没啥事,第二天交通局判定凯迪拉克车主全责。 目前对方车险公司还在处理定损,撞的这么严重,全损报废好些吧,感觉没修的必要了,前后夹击,车门都变形合不上,报废金额也还没确定,这种情况一般能定损报废多少,8个月的车,公里数4000左右,23冠军版55超越,11.58裸车价,保险6300多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就是定价太不透明了,在APP上订车的定价跟去4s店订车的价格出入太多,现在的年轻人都对传统的4s店议价模式深恶痛绝,价格不透明真的会死得很惨。建议埃安定价透明一点,坦诚一些,有优惠活动不要藏着掖着。现在的消费者都不是傻子,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更加喜欢直白一些的方式 🚘 车型名称 🔎 内外造型 📏 空间体验 💡 用料质感 📋 总结
提问#选车来问!决赛圈了,宝马i3(顶配,31w),ix3(创领,33w),小鹏最新的G9(31w),估计没多少人决赛圈是这么两个截然不同的品牌吧,后边大家就明白了 价格上这三个差不多(选装什么的基本配了热门的去配齐,然后改改颜色选选轮胎) 之前已淘汰ix1(续航较低,配置较低)和 MY (勿喷,只是个人不喜欢其内饰以及舒适度) 这三款的比较,价格和性价比这些就不在考虑因素了,其他的欢迎大家展开比较一下,也希望给后边的人选车的一些建议 个人一些小情况: 目前一个人(这里顺便征征女友,哈哈哈哈),30出头,海外的时候开的便宜的凯美瑞二手油车,回国后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买车,现在终于安定下来了,决定买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车,喜欢开车,之前在国内就经常做当地朋友们的免费司机,所以试驾的时候发现自己对不同车的操控性感知没那么强,觉得开久了,其实都能上手吧。对零百加速3s还是6s无感,够用就好,偶然推推背就ok了,油改车也不太介意。后边一个月来回一下老家,也就单程1个半小时那样,会考虑舒适性,希望后边能带带爸妈四周城市去去,平时也喜欢和朋友们在周末周围玩之类的,没有家充,所以都是考虑长续航版本,平时来回通勤3km,估计隔一两周在周末充一次电,能接受(油车不考虑了啦,想很久了) 小鹏G9: 第一个去看的,看到P7确实惊艳,也纠结了一段时间,颜值是我清单里最高的了,但在小鹏里面我还是选了最新的G9了,综合来说我更喜欢G9吧。智能驾驶我只能说真牛逼(广州市区真的接近自动驾驶了,虽然喜欢开车,但是平时通勤就不太想自己开了),也是为什么G9能进入决赛圈最大的原因,真香。G9的内饰,智能,舒适性,后排放倒(午休我觉得能用上吧)等等,综合来说很能打,很多功能,试驾了之后差点冲动下定了,但小鹏的名字让我犹豫了(勿喷,我真的觉得不好听了啦),觉得再试试其他的 宝马ix3: 说句实话,一开始就是冲着标去的(是的,比较肤浅,真的应了那句,真的想拥有一辆 BBA ,勿喷了啦),去看了之后,内饰真豪华(别拿高价位车比了啦,就清单而言让人第一感觉最好的了),外观设计也真的好看,坐的和驾驶的舒适度个人觉得比G9好(准备后边宝马和小鹏同一天再去试试,感受比较一下),当然,看网上评价,选择宝马意味着放弃智能(车机在试驾的时候我都没怎么试…),这让我很纠结,因为,我也很喜欢小鹏的那些智能化功能 宝马i3: 就是看ix3的时候看到的,看中的其实是和ix3比,他更新,那个连屏屏幕比ix3好看多了,瞬间对ix3的屏幕接受不到了,而且全景天窗也确实比ix3好看(是的,颜值党一个),不太想等明年年底的新ix3,因为新车型估计落地价都要更贵,超出40w那就超出心理预期了,当然也有人说不同车型不能比较,但对我来说,其实都可以接受了啦 宝马和小鹏,两个截然不同的品牌,被我放在一起了,并且非常矛盾纠结,我就是那种全都想要的人…又没有那种经济实力…所以前来征询大家意见了,该放弃什么(勿喷勿喷) 希望大家文明讨论了啦,理性对比,车主和有试驾过的一起来看看啦,小白第一次认真买车,网上喷子和键盘侠避让一下哈,谢谢大家啦
#23款GLC晒单9月18日提车,终于成为了一名奔驰车主。 我一直很欣赏奔驰的颜值,只是数年前“奔驰女车主车顶维权”的事件让我印象深刻,所以买车的时候便没将奔驰列为可选项,只考虑Lexus Rx450h+和宝马X3。 Lexus试驾完就放弃了。不是车不好,是我非常看重车与人的互动,希望车能给到我及时的反馈。Lexus属于和我性格不符吧。 X3试驾后感觉很好,去奔驰试驾GLC只是顺道。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真是没法避开奔驰颜值的吸引力。我知道我内心已经倾向奔驰了。于是开始大量关于奔驰质量的网络检索。直到找到2022年全国汽车维修数据为奔驰背书,我便开始踏踏实实地等待GLC降价,从5月等到9月。 最终促成我在9月下单的,是现车。从车的型号、颜色乃至到增配项,都与我所想要的一致(只没有HUD,可以接受),且就在我询价的当天到店。我将此视为缘分,果断下手。 当我开上这辆车,我真心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车。 至于价格,在我接受的范围内,但肯定不是最实惠。 我也交了一些学费。一是我选择了4S店的膜,而这个膜属于威固的特供货,隔热是真的差,一上路就感受明显。我已经撕了重贴。我想这里,我大概损失了8K吧。大家以后千万不要选4S店的膜。千万! 二是我买了划痕险。因为我最终决定贴车衣,所以这笔挑费其实也可以省去。现在只好明年不续保吧。 至于车衣,我也是收车半月后才贴的。之前一直在做功课。网友们众说纷纭,有说智商税,有说很必要。我的实际感受是,是否贴车衣,只和车主本人有关。如果你和我一样,看车子出了小划痕就难受,车子停在路边就担心被剐蹭,那就不要犹豫,果断贴上车衣。 车衣贴好的那一刻,我内心别提多安定了。 补充车型:2023奔驰GLC300L 动感五座
#晒晒我的摩托车著名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雅 马哈不改,不如推下海”。 在不动发动机内部的前提下尽可能武装到牙齿。 nvx的魔力不仅仅在于有海量的改件,更在于花很少的钱就能出很好的效果。 品牌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强化哪些能出效果 所以大体的思路就是悬挂刹车和传动。 这三样很多店家都有的卖,但是很多都是为了套餐 卖钱,他们不管适不适合。 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原厂的无论nvx还是xmax,都不适合辐射卡钳(原因后面会说)。 但偏偏就是烂大街的水乌卡钳和m50,能用不代表合适 nvx原厂的避震是很有东南亚的带入感的。 因为烂路的数量不算少,日常代步一定是以舒适为 主。 原厂前滅震偏软,我90多公斤的体重带刹进弯稍微蹦个五六毫米深的小坑,前减震必打底,反倒是后减震弹簧硬度还可以,双载行驶都没打过底。 外加轮子大,处理烂路的的颠簸感远小于普通小轮 踏板车。 所以跑山的时候其实前减震是最先拖后腿的。 基本上带着刹进弯,利车就得含着保持减震压缩不能丢了,不然走线整个收不住。 当然了我相信很多人技术并没有到这一步,所以也不用听风是雨就说原厂车垃圾。 于是乎就有了廉价的解决方案一 改个弹簧。 改完弹簧换完油,确实有了支撑但是阻尼还是很一般。 有人会问阻尼问题如何解决? 我的答案是,不用解決。 切身体会是加硬弹簧以后重利车不点头,车子已经 足够按预想来走线路 原理大概就是改了弹簧以后急加速减速不怎么影响 车身稳定了。 一定要强化阳尼的话其实如果动力不开级,对操控的改善也就是85分到90分的区别 骑上改了 前避震的nvx,跑山只会吃动力的瘪,绝对不会因为操控没有信心说不敢跑的 包括110码左右巡航,舒适性确实少了,会比原厂 颠,但是稳定感大幅增加。 当你对改完的前减震有了充分的体会以后,目光便 移向后滅震。 后滅震的问题其实就清晰了,弹单簧硬度是合格的,但是跑山阻尼有点不够 弯中会有一丁点后轮不安定的感觉,就是下弯的时候不需要车身有多余的动态 如何保证屁股的稳定,这时候就需要一对改装的后减震了。 踏板摩托的后避震其实要求是比前避震要高的,因为超大的簧下响应会慢半拍 那么策略就是更多牺牲舒适性来换屁股的稳定 调也好调,改件上车,阻尼开最小,上山试车,跑 一圈加一点点加阻尼加到有个区间即使跑的特别激烈屁股也像轨道车一样稳稳吸在地上,就差不多了 再精细的调教倒也不需要,还是刚才那句话,车子动力小,用不上。 雅马哈155也好,300也好,很多人说刹车不够 其实是够的,看看实测成绩就知道了,手小或者手指没力,不能怪车子刹不住。 我敢说利车够因为我握力够大,但架不住某些品牌的车都快捏断了那是真不停啊(我没说是佛沙)。 nvx卡钳确实小,盘也不大,但是够用,原厂的利 车皮比较耐用,暴力开1万多公里ok。 改完刹车皮利车力道蹭的一下就上去了,但是刹车盘和刹车皮都是肉眼可见速度损耗。 我还记得我原厂卡钳网换完某牌的紫色皮,按曾今的手法利车一下午跳了3次abs。 这才紫皮啊!还有更高阶的皮摩擦系数再高一倍。 市面上豪华路边摊的下泵+盘的套餐使用来讲确实 没问题,能解决手没力的问题。 但是这不是价格贵么,一套不知道真假的b什么0+国产转接码十国产盘,没有2500块下不来吧。 但改利车皮呢?10万公里换5次也就2000样子,嘿,效果还不比路边摊套餐的差你受得了么。 如果一定要我挑个刺,我会花1500左右上一套直推+钢喉,有个更线性的手感。 准确的刹车力度可以解决不少前避震压缩量的问题 最后提一点,雅马哈的这几款车一定改卡钳的话,不要改辐射卡钳,改对四,自己想原因。
#提车日记📒购车日记 自从2022年毕业之后,就心心念念的一直想买车,但因为工作没有安定下来,只能停留在看上面,一年转瞬即逝,2023年,工作稳定下来,买车就提上了日程。宝马一个是外观不喜欢,再一个近几年质量好像也不太好,于是放弃。奔驰确实内饰好,也有逼格,但是开过我表哥的E300,那个发动机声音一言难尽,其次家里也觉得奔驰有点太高调,不适合。奥迪我一直非常喜欢,特别是quattro四驱,最初一直在看45四驱的A6,还是我哥,他朋友买的A6屏幕经常死机,座椅说是翻毛皮其实和布的没区别,那么只剩下Q5了,q5sportback深得我心,小溜背和数字尾灯真的帅的不要不要,奈何好几个4s店都没有现车,等车又太久,普通版本的q5l看见选装了MTM套件的,确实很帅,正好4s店有顶配的试驾车,自带黑光包,20寸轮毂,红卡钳,也帅的不要不要,于是便定下来目标,q5顶配。 💰晒晒价格 价格方面都是我老爸在沟通,我也不会砍价,最后谈下来总价是43万多,车衣购买的店内8mm全车车衣,窗膜是酷思迪的窗膜,一套窗膜近2w,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隔热防爆。然后每年店内续保的话,每年送2次保养,剩下就是常规的脚垫什么的,杂七杂八的也记不清楚了,感觉应该不亏吧。价格是全款的价格。 📉能耗分享 一开始开的时候比较小心,踩的也比较轻,油耗大概11个12个,后来就随便踩了,转速没踩上过4000转,目前2000多公里,表现油耗9个多,高速一般78个油。 💘实用车品 不得不说,这个座椅坐着是真难受,前排有腰靠支撑也不太舒服,于是我便购买了一套头枕和腰靠,感觉一下上升了一个档次,不舒服的感觉没有了,后排座椅直,坐着不舒服的问题也解决了,其次就是买了挡把面板的软膜,因为那个钢琴面板很容易划出印子,再一个就是在车主群里看到车友分享的后排出风口护罩,确实有必要安装。 🗒 真实感受 不得不说,bo音响真的舒服,开车听歌真是一大乐事,音效没得说,一级棒!! 其次quattro四驱稳如老狗,大雨天高速100多码,过了一个水潭,一点也没漂,只是方向盘感觉到有点重。高功率发动机也非常从容,高速上跑到160我也一点没感觉出来,不抖不晃,噪音也不太大,我还以为才跑了120。 乘坐空间也很不错,我1.8米身高前面调节舒服坐姿后面我坐着也很宽敞。 储物空间确实有点缺乏,每次手机都只能装裤兜或者放在侧面的车兜。 🔎 槽点反馈 随动大灯转向说是有,但是没感觉出来有。 主动刹车真的让人又爱又恨,行驶的时候,有电动车行人离好远横穿突然一下就刹死了,每次把我吓一跳,但是晚上和倒车的时候又挺好用,有车或者电动车从后面经过,会显示箭头提醒,如果特别近会刹停,有些盲区是真的注意不到,所以说让人又爱又恨。 其他我感觉没有什么。 下面分享帅照 📸爱车美图 感谢圈主推荐 另外祝愿所有四环车友,愿世界美好与大家环环相扣
#用车心得吉利雷神Hip人生第一台车,且确实也是第一台国产兼新能源汽车。一直犹犹豫豫,因为疫情各种影响经济的不安定因素太多了,迟迟下不了手。后来因为借别人的车发生了事故,当时价格也合适,我就一咬牙一跺脚下了手。 2022年12月提的车,当时新冠疫情严重,很多人阳了。买了车后,就被隔离在家。然后因为胆子小,一直不敢上路! 后来,硬逼着自己上路。真的是硬着头皮的,因为还没走出阴影! 先说说好处吧:首先是经济性,买车整整8个月就加油一次,而且还是92号汽油,金额:440块人民币,平时能用都用电,还没跑过长途!高速是隔天就跑。 关于动力和起步,也绝对能给你惊喜,一般起步踩到底的人开,会有弹射的感觉。很多人都试了我这台车,都觉得起步特别快。 当时买它,因为可以免费得一块绿牌,还不限行。在一个限牌限行的城市,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福利。 说说缺点吧,最吐槽的是,它没有快充口子,所以7千瓦的充电桩,正常充电需要2.5小时,如果是插座充电就要8个小时左右。我住的老小区,本来可以安装厂家免费送的充电桩,结果社区不肯批我的申请安装书,导致我只能用慢充,每次充电都很烦恼,尤其是遇到雨天!我都是候着天气充的,看到要下雨了,就飞奔下楼拔插头!有一次充电器灯不亮,我还以为坏了!后来过了两天又好了! 另外轮胎不是特别好,在急转弯的时候比较明显。我总感觉这个轮胎有点怪怪的,提车的时候内圈就有点锈锈的。至于车机么,马马虎虎吧,反正我也没有太多要求! 后排空间还是有点小,有时候躺躺觉得挤。 上班的时候,我就开着它出门,因为出行成本确实低。我也不觉得开国产车有啥丢脸的,也没后悔买高配,加了1万块钱,还是挺值的! 360全景影像我还是很喜欢的,毕竟我是个新手小白,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有了它的辅助,我也会坦然很多! 吉利还是很智能的。🈶一次下暴雨,我在高速上,前挡玻璃有点起雾,我就叫"你好,吉利!请打开除雾功能!"果然,一会儿玻璃就清晰了! 今年三月发现这款车一下子降了一两万,心里有点不开心!后来也就释怀了,买了就不后悔!不要去多想,心态放好,努力赚钱!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更好的车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