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先总结,说结果: 总的来说,符合我对入门电车的期望,符合该价位的电车各方面质感,从油车过渡到电车,没有产生不适应。觉得最不足的是悬挂系统,偏软,回弹一点都不利索。稍大的起伏路面,就和乘船一样。其他来说,没有太介意的方面了,毕竟就8万的代步入门车,不能要求过多。同意点赞,不同意滚蛋😎😎😎 ✌🏻购车情况: 我是23款海鸥中配,落地当时8万出点点头,具体多少忘记了。黑色,305续航,23-5-11提的车,截止24-5-26已经行驶3.56万km。应该是成都首批次车主,本来想要黄色,但没有现车,就提了黑色现车。 我是用长安19款CS35p置换的,这个车行驶了8.5万km,二手卖了6.5万。自己再补了1.5万多,买了海鸥。目前来说一点都不觉得亏了,因为工作原因,油车每个月的里程都在2500km左右,35P综合油耗8.5左右,按照平均7.8元每升油费,以前开油车每个月至少1700左右,因为油车跑的多,保养基本上是:2个月小保,5个月大保,均摊每个月保养都要250元左右。所以每个月用车成本还是很吓人。以此为基础,所以在老婆建议下,果断换了海鸥。总体来说,真香啊。(PS:家里还有其他油车,海鸥拿来代步真的香爆了) 3️⃣驾驶感受: 换电车后,基本上每月行驶里程都在2800以上,前半年没有安装家充桩,都在商业桩充电,平均1元1度电,海鸥在城市开基本上是满打满算的305km,开空调也能有290km续航,所以差不多商用桩均下来1毛多/km。后面安装了家充桩,每天晚上充电,0.38/度,折合差不多4分钱/km。 开了3次长途,No1是往返600km不到,No2是1400km左右,No3是1500km。高速充电会面临几个问题,1.长时间高速,充电功率前15分钟会被限制在16-18kw左右,后面才能慢慢升到26-28kw左右。 2.高速服务区充电一旦车多,即便自己车不限制功率,也会被其他车抢功率,跑不满。3.超过连续5小时高速,电机的扭矩输出会被限制,所以急加速基本上做不到,这点跑高速的小伙伴一定注意⚠️ 服务区一般电价1.8左右,而且高速也只能跑240km续航,相当于每公里2.3毛钱。(费用仅作参考,大家按照区域实践情况折算) 日常工况,上下班,代步只能说完全没任何毛病;跑高速在90-100码其实还好,正常小车感受,上了110码确实有点飘,但属于能接受范围,120最好也就不要跑了,耗电翻倍也不稳定,只能说超车没问题。这个是最中肯的评价。 日常来说,急加速,刹车,转向都是很合格的车,甚至在80码以下工况可以说非常好看,动力随踩随到。 4️⃣装配情况 目前装了横杆,行李箱,侧边账,后备箱行李袋,主副驾水杯架,太阳镜皮夹,后备箱灯,后座阅读灯,高音喇叭 装饰就贴纸,个人觉得还是装饰的很帅气的[
#懂车帝众测提车一年多了,23年买的,价格按目前来看……还是不看比较好 内饰要看怎么去看,视觉上无可挑剔,奔驰这套设计挺讨人喜欢的,但是触觉上不是那么的友好,包括大量的塑料件,烫手的屏幕,指纹中控面板,鼓包的座椅皮,但是,对于我这种无所谓的人来说这些还真就不是啥大问题 说说喇叭,这车5个喇叭虽然看起来挺拉跨,但其实也不咋地,前排说实话有点超出预期,但是后排感觉就像在听隔壁老王吹唢呐那种,不像是一台车上在放的音乐…只能说真就听个响。 然后说说动力,这玩意仁者见仁,真心不慢,急加速也真的吵,突然收油还能感觉到明显顿挫,减速时候我瞎猜哈,不知道是不是动能转换和刹车交接的时候不够连贯,还是说是变速箱的问题,也可能都有吧,顿挫那下也挺明显,但是一年了也摸清楚他脾气了,感觉这车的调教就没想过让你跟开AMG似的去整那一哆嗦,可能更符合喜欢优雅的慢慢开的女士(也有例外比如我媳妇开的比我猛多了),或者对激烈驾驶没兴趣的人群。 刹车得讲讲,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很多人我看到说这车刹车前半段软,怎么怎么不爽啦,没安全感啦之类的,其实也理解,之前开过大众那种一点就有的人还真得适应一下,但是你摸清了它脾气以后会发现这玩意挺好用的,长下坡,或者远远的看见红灯了,就踩这一段软的,用动能回收慢慢滑行其实特别丝滑,而且以前老车是个别克凯越,刹车和这个真挺像的,所以我个人并没有觉得不妥反而上手挺快,而且踩深以后其实挺有信心的 自动远光灯挺蠢的,建议晚上有需要高速或者山路等照明条件不太好的时候还是手动模式…… 悬挂后面有些多余的弹跳动作,不是很符合这个级别的表现,尤其就只有一个人开过减速带的时候,但是对于大起大落的那种过滤还挺舒服,地盘隔音一般吧,估计跟固特异胎有关系 尽量别走烂路……没备胎没防爆胎…… 方向盘手感是真的棒,上面的按键也是真的难受,滑动方向那个得摸索一阵子 空间的话,加上安全座椅其实相当于三座车了,真想坐的舒服一点的话别满载…自己开就还好 无线充电鸡肋,配置低,没有记忆座椅,通风,无钥匙进入,有点难受的,各位考虑清楚吧… 缺点优点一半一半吧,至少目前为止没出过篓子,花屏有过一次,没黑过,其他基本都没啥毛病,挺省心的,高速C模式也能开到5个油,这车真的挺适合开高速的,感觉德系这种欧洲车对高速都挺友好的,不管是驾乘体验还是油耗,全程高速的话这车一箱油应该能干到1200公里… 至于外观氛围灯这些就不提了,个人觉得奔驰这些设计是在线的,而且能通过一些小细节提升他的品质感,比如温度调高调低氛围灯有对应颜色的改变,且变得就挺柔和,不突兀。但是……晚上开车,尤其光线不好倒车的时候,最好把它关了或者调低,真的会影响后视镜视野 人比较懒也没怎么给车拍过照片,想到哪写到哪,能看到这说明你可能挺无聊的,总之就是瑕不掩瑜吧,车子本身还是有不错的东西的,也没那些网上说的车标值20万那么的不堪,但也绝对没好到奔驰的真正的水准上去,总之就是,车嘛,工具罢了,喜欢就买,问题真不大,不喜欢就看别的,没必要一拉一踩的不是,最后希望各位老板都发大财,早日开上自己真正的dream car
#辣评新车按照惯例每上市一款新车型都会取代老车型。再看目前秦PLUS DM-i的售价区间为7.98万-12.58万,秦L的配置和车身尺寸都比PLUS DM-i高,价格自然而然要高,但不排除保留秦PLUS DM-i,走低端路线,就像上汽大众的朗逸新锐一样,取代桑塔纳车型,做到车型整合,目的就是提高单一车型的销量,打开知名度,降低运营成本。我觉得秦L的路线与上汽大众的朗逸很像。 【车型定位】 看车展发布会,秦L主打的路线竟然是中级车,但看车身尺寸和轴距,距离中型B级车的门槛还差点距离,目前还达不到B级中型车的标准,这口号“引领中级轿车新趋势”,喊的有点过分自信了!我觉得秦L就是辆A+级轿车!细数朗逸和速腾,秦L除了车长点,也没什么区别。或许你比亚迪要自己重新定标准了,有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感觉。 【车型竟品】 秦L通过配置和车身尺寸升级,按目前的销量榜来看,它的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要头疼了,同样的一箱油秦L能跑2000公里,轩逸和朗逸再怎么弄也没有优势,甚至配置还比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高,怎么玩?秦L这是要做到A级轿车销量垄断了! 【外观】 相比秦PLUS ,秦L的外观确实好看了很多,添加了更多的“中国龙”元素,前脸日行灯的“龙须”设计更加长,伸到了装饰板处,将“秦”LOGO做到了围绕。尾灯或许就是秦L的亮点,“中国结”设计,突出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取消了一长串字母,只用了“BYD”的LOGO,或许想要表达“梦想已达成”,或许后面车型都会改成“BYD”的LOGO,毕竟年销量300万+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不再是梦,而是梦想成真了。 【内饰】 内饰相比秦PLUS 更加豪华,整车塑料感变小了,替代成软包和皮质。中控扶手台也配上了更上档次和更有颜值的无线充电设计,但是充电功率只有15瓦,这怕不是只发热不充电吧!同时档把也用上了最新车型宋L同款的水晶档把,整个内饰一眼看上去,让轩逸、朗逸和速腾情何以堪,秦L是因有尽有! 【配置】 车展发布会称,秦L搭配DiLink 智能座舱,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100%兼容手机生态、智能上下电、NFC数字钥匙、全场景智能语音、3D全景透明影像等都是标配。还有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过这应该是顶配才有的,标配应该没有ICC智能领航,不过这个配置已经很厉害了,在A+级车里已经是天花板存在了,前段时间上汽大众途观L pro新车型还在宣传说是“最智能的油车”,现在看看秦L或许可以把“最”去掉了。 后悬挂也升级成了四件杆独立悬挂,终于升级了,这悬挂不知被吐槽成什么样了,但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还是很细呀!我对比亚迪的底盘悬挂调教还是不太有信心,总觉得不如合资车,毕竟合资车的经验更丰富,尤其是德系大众车的底盘悬挂调教目前公认最好的。 【价格预测】 我预测秦L走的是朗逸路线和战略布局,而且它的竟品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妥妥的A+级轿车。 从销量榜来看,目前轩逸的价格区间为7.36-15.69万元,朗逸的价格区间为7.99-12.36万元,保留秦PLUS 的低端路线7.98万元和10.58万车型,秦L的价格区间定位在8.98万起或许更有优势。 从秦L发布的5款车型来看80KM的两款车型定价在8.98万和9.98万,另外120KM的三款车型定价为10.98万元、11.98万元和12.98万元。 同时秦L和秦PLUS 两款车型做整合,划归在秦的同一类,那销量就更好看了。 【总结】 秦L属于A+级轿车,而且秦L的上市仅仅只是秦PLUS的换代升级,不存在搞了个B级车新车型。竟品目前对标的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合资车的压力很大。比亚迪有天然优势,那就是自家供应商为自家供货,再说了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库存应该有很多,急需销售出去,现在市场更多的选择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所以磷酸铁锂的成本对于比亚迪而言几乎没有,这也是比亚迪能把价格打下来的主要原因。 10万左右的车型还得看秦L,不管是配置、车身尺寸和性价比秦L绝对是最佳选择,主打一个便宜和性价比。
#用车心得老六买来马上两个月了,跑了2000多公里,之前开的suv油车,所以两者感觉差别很大,比suv纯油车省太多了! 开了2000公里得得出老6的几个心得😆 1. 城市道路开程程模式 不急加速 想到又省油又省电,实测 跑70-80左右 不急加速 公里数掉的非常慢 2.智能模式,开着导航开的话比较省,但我现在很少用,毕竟运动模式太香了 3. 运动模式 ,运动模式一开 感觉很明显 轻踩油门,一瞬间有个推背感,后面提速又不会给你那种推背感 但是加速快又比较线性, 4.点就是亏电情况下油耗的公里数掉的很快 可能一公里就要掉几公里的感觉,这里我个人觉得是因为公里数跟油耗挂钩,有电的时候油耗低所以公里数就高,一亏电油耗起来,公里数就掉的比较快,当然 能充电绝不多用油 5. 车的底盘确实在同价位算很高的了,前后都是独立悬挂 过弯给人的信心很大,导致我很多时候过弯都给油过🙃不建议这样 总体而言这个价位还是挺不错的,提速快,能充电, 底盘好 车身比hip qin 之类的强度硬的多 就是车机功能比较少,希望多更新,和ota推送快一些,最好后期能推送魅族系统,这样对韭菜车主也是一种心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