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一整体感受 从l9到l6,都是中大型SUV,从外观很难分辨出具体是哪个车型,类似于大众的套娃设计,优点是家族化设计,一看就知道这是理想的车,缺点是看久了会腻,毕竟每款基本都长的一样。前脸是半封闭的设计,只有非常小的面积是格栅且防护措施非常好,之间的间隙很小,从图片上看是看不到水箱的。这一点是非常良心的,毕竟很多车前脸的格栅间隙做的非常大,如果前方落下石子的话是很容易崩到水箱的。我觉得半封闭式前脸更适合低趴一些的车型,这么大的suv如果配上大格栅还是很霸气的,就像最初的理想one。 侧面门把手采用隐藏式的门把手,从图上看门把手有些娇小,配着这么大车身不太协调。车尾顶部有尾翼,使得车尾看上去不会特别呆板。尾灯采用贯穿式尾灯,和车头相呼应。整体看上去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设计。但个人觉得说不上耐看,这么大的车我觉得还是大格栅更搭。 在主驾有一块4.82英寸小屏幕可以显示档位等信息,对于司机很方便,瞟一眼就可以看到。同时配有13.35英寸的HUD,hud很方便,不用来回在仪表屏和前方视野切换,但这个尺寸就中规中矩了。在中控屏和副驾驶都配有15.7英寸的屏幕。我个人是觉得副驾驶屏幕很鸡肋,一个人开车看电视会晕车,再者给了孩子更多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交流的机会。档把采用怀挡设计,跟传统相比更方便,而且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手机无线充电位置和杯架位置,下方也有更多的储物空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怀挡的。 二配置分析 目前有两个配置,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在智 能驾驶上,至于驱动形式和电池容量都是 一样的。两个版本都标配L2级别的辅助驾 驶,日常使用是完全够用的。全系标配全 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热泵管理系统(在冬天开空调会很方便)、24+128G的车机内存(24G非常大,后台可以运行很多程序,但是会不会引起屏幕过热还有待体验)、8295P芯片(高通最顶级的芯片)、19扬声器最大功率为1920w(数据很震撼,不知道听觉体验怎么样)、 bud 抬头显示,纯电续航里程在 wltc 工况下为182km,对于一款大五座 suv 这些配置都是非常顶的。 1 Pro 版本,指导价格为24.98w。搭载 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芯片配备地平线征程 5,所具备算力为128TOPS,因为没有激 光雷达,算力也一般。按照常理来说, 在变道,主动刹车上也不如具备激光雷 达版本预判的更早。车外摄像头配置为 5*200w+1*800w+4*300w,如果觉得智能驾 驶主要的应用场景是高速上,这个 Pro 版 本就够了。 2 MAX 版本,指导价格为27.98w。这款智能化的配置会更完善。和上一款相比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记忆泊车、车载冰箱(对于夏天非常友好,不知道能不能放点冰糕,费电吗)、更高级的智能化配置、和音响材质的不同。辅助驾驶的硬件上采用 AD Max 系统,两块英伟达芯片,芯片算力为508TOPS,几乎是上个版本算力的3倍。相比于上个版本是多了1个激光雷达、6*800w+1*200w( Pro 版本是5*200w+1*800w),看得出智能化硬件配置很高,除了应对高速场景外还可以应对一些城区的驾驶场景。可实现的功能有全场景 NOA (高速城市都可用), LCC 比 Pro 版本多:施工绕行、城市避让、相应信号灯通过路口这三个功能。其他的高阶功能想实现在配置表上看需要选装,但是没有标价格,在小程序订购中也没有看到。 音响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材质采用双折铝膜音盆和COSCONE技术弯折音盆,听上去很高级,具体和传统的有什么区别也不太懂,有机会的话会感受一下音响。一般的都是在扬声器数量上区别,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材质区别的。 三 总结 个人觉得一款有较高的智能化配置且指导价不到25w的长度为4925米的大五座SUV,性价比很高。如果我有25w,我会将这款车纳入考虑范围。要说不足,第一是理想外观套娃,区分不开,我觉得也没有大面积的格栅前脸好看。第二是都增程了还得加95号汽油,后期成本会高一点,但是如果充电方便不出远门的,那就很香了。第三是我觉得大五座四米八就够了,希望后期出小一点的车型,不如比较窄的停车位停车真的很不方便,尤其是后面一堆车等着的时候,心理压力更大。
#提车日记*购车原因 三月份在老婆老妈的支持下,想买人生中的第二辆车,因为第一辆车是手动挡,而且后备箱的空间也非常的小,开车的时候,特别是长途非常的劳累。考虑到现在自己创业,商务,社交也都需要用到车子。老婆之前也并不太同意换车,这个月也是回心转意了,老妈也说要赞助我一些,所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我决定换车。我们一起研究决定,还是要将第一辆车子给置换。第一辆车子陪了我们七年,我对车子非常的爱惜,七年了,车子几乎和新的一样,连漆都没有刮蹭。在非常不舍的情况下,我们对比了外面二手车商的价格,最终还是把车卖给了4s店。再见了,我的第一辆小车,谢谢你陪伴我们的七年,你一定会遇到更好的车主。 *选车过程 选车的过程是快乐并辛苦的。我先选定了价格段和方向。然后又在各大平台先去了解车型。家里人每个人的审美和选择都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性价比和售后以及安全性,当然我也非常在乎颜值。当时看了很多的品牌。去4s店看车的过程大概有四五天。我们分别试乘试驾了沃尔沃的 xc40,凯迪拉克的GT4,捷豹的xel,奥迪的q3,宝马的X3,领克的03。最终买车的方向是小众又豪华,性价比高一些。家人推荐买bba,但是我不太愿意,因为觉得保有量太多,而且没有亮点。最终在林肯和捷豹中选择,当我带着老婆和老妈进到林肯的4s店中时。他们一眼就看中了冒险家,大气的外观,时尚的颜色,豪华简约的内饰,不错的动力,那个一眼就吸引到我的超大连屏,同级别超高的配置,这都是吸引到我的。特别是丫头非常喜欢冰川蓝的颜色。试驾了之后,我们也都非常的满意。此时我心中基本已经确定了,下一步就是抽时间过来砍价了。 *购车过程 第二周我和老婆约好了时间,准备用上一天的时间。好好的来店里砍价。到9点我们就到店,已经和销售顾问约好了。已经提前让他准备了午餐,因为我们准备打长久战。我对比了23款和24款,最终决定购买24款的尊享版。车型确定了,下面就进入正题。第一波的砍价是和销售顾问,基本上20分钟左右的沟通之后我报的价格它是没有权限的。我综合分析了一下。优惠中包含官方优惠,政府补贴,置换补贴,按揭优惠。我拿出我多年的数学功底综合分析了一下。决定所有的优惠都不要直接一口价裸车。所以销售顾问接不住我的价格。过了一会销售经理过来了。我依然坚持我的方案他依然接不住。又过了一会销售总监过来了。结果还是一样,我依然没有松口。出去抽了根烟,喝了点水,紧接着店总终于过来了。在长达40分钟的博弈中,在我的一口价上加了一些。我参考冒险家其他车友的成交价以及我心中的尺度。最终敲定了。 *购车攻略建议 提前了解好该车型的车主成交价。拿着自己的心理底价去谈。绕来绕去的优惠可以不要,直接一口价,最好直接和店总谈,权限大好拍版。赠品一定要实用的,小东西不要要。 *价格分享 我的落地价:231400 购车时间:2024.3.25 购车城市:合肥 裸车价:208000 保险价格:6400购置税: 17000 其他手续费:0 赠5年10次保养,升级按摩座椅,全车包含天窗冰甲玻璃贴膜,加装行李架,行车记录仪,全车脚垫。 *用车体验 [外观内饰]外观大气,内饰优雅。简约不复杂。选择了深色的内饰。自己在外面加装了360航空软包,全车车衣,流媒体后视镜,老婆花钱升级了前脸流水贯穿灯。其他车内的小装饰和保护装置在淘宝买了一大堆,就不一一介绍了。 [静态感受] 储物空间勉强够用。中控台的地方略微小。按键反馈特别好。特别是档位的地方特别喜欢。用料扎实。中控更有档次感。座椅的皮质和缝线都比较可以。车机8155的芯片,够用。自己配置了车内无线网。反应灵敏,语音唤醒灵敏。设置并不是很复杂。除了天窗不能打开,基本语音都能控制。隔音效果超级好。一个小槽点就是中控台的非物理按键部分设计的有点不舒服。1米75的个子160斤。调到合适的驾驶位置,后排一家三口完全空间够用。后备箱不算特别大,但是放点东西加一个代驾的电动车是没问题的。 [动态感受] 底盘略微偏硬,但是是可以接受的范围。2.0的动力基本超车都没有问题。运动模式下还是挺爽的。刹车稍微偏硬,习惯了就好。刚提车油耗是13。跑了一趟小高速,回来变成了十。过段时间再去跑个长途应该还能降一些。驾驶操控还是比较顺滑的。个人不太喜欢自动驻车功能,所以我基本都是关闭的。 车道偏离预警和辅助我觉得不太实用。开启了辅助模式它会自动纠正你的方向盘。觉得特别的别扭,所以关闭了。限速标识识别还是挺有用的。氛围灯太暗,白天基本看不到。新车刹车会有稍微的异响,问了售后新车开开的确就好了。发动机的声音有点怪怪的,和其他车友确定了都是这样并不是发动机的问题。和官方确定了一个小问题,设计不合理,中央扶手箱灯并不随着盖板关闭而关闭,常亮。 最终,我与小冒结缘,90%达到我的满意,陪伴我继续前行!~感谢圈主推荐~请圈主推荐,感谢!
#缤智用车感受上回说到我升级了缤智原厂一键启动的故事,但有一个小细节我没有找师傅弄,那就是在仪表上显示智能钥匙状态,不过也只能显示no key等英文提示。俗话说得好,换仪表如换车!为了提升液晶仪表显示档次,丰富你我舒适智能驾车生活,我把更换升级顶配双液晶仪表提上了日程! 又是一段时间的摸索打听,终于找到了专业升级仪表的技术达人,他不仅有纯正原厂全新的仪表产品,还有研究仪表数据和安装经验,也能在线技术指导我安装好仪表!本来原先想升级老款1.8L顶配车型的液晶仪表,但他那里只有1.5T顶配双液晶仪表能够匹配,原先还担心1.5T自带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会在仪表报警,毕竟我的车只有定速巡航,然而他却说仪表数据包已经屏蔽了ACC,不会出现所谓的报警提示,我的心也就踏实了!在经过几天的咨询后我终于下定了,因为可以顺便安装换挡拨片我也一起拍了,配件主要包括原厂全新双液晶仪表,方向盘右下方信息按键,换挡拨片一对,高配方向盘底罩和线束(为换挡拨片准备),高配20针游丝,开通拨片程序的设备(租借可退),共计价格在2880元左右!相对于我原来咨询的一些卖家,这个价格已经比较实惠,更何况安装方面我可以找师傅协助一下就可以了! 关于双液晶仪表大概的安装步骤包括:拆卸方向盘螺丝和护罩,小心取下安全气囊,取下方向盘更换新底罩,安装左右换挡拨片,安装右下方信息按键,更换方向盘内部线束,小心更换20针游丝,复原拧紧方向盘。取下原车低配仪表并拔掉插头,用取针器更换插头的插针位置,更换双液晶仪表,核对插头的插针位置后对接新仪表,测试成功后复原液晶仪表等。虽然是寥寥几句话一笔带过,但整个安装过程着实不易,不仅有线上技术达人的耐心指导,还有线下经验老道的师傅热心协助,让我倍感动力十足,较快的完成了双液晶仪表的完美安装! 这款适配在1.5T顶配车型的双液晶仪表显示效果杠杠滴,为了避免刮花影响视觉效果我又贴了一层TPU保护膜,别笑我强迫症又上头了:)左边液晶屏显示发动机转速,刚启动时都会有一丢丢高。还能显示档位、温度和时间,这是常规显示不做赘述!右边液晶屏显示的内容可就丰富了,除了常规的瞬时平均油耗、可持续行驶里程外,还有未系安全带提示、启用自动驻车提示、一键启动相关提示、倒车雷达报警提示、定速巡航功能显示、车门开启提示、燃油液位低提示、机油机滤更换提示等,还有一些特殊场景触发的如外部温度低提示等。通过方向盘右下方新增加的信息按键,可以在右边液晶显示屏查看多样化的油耗信息及故障分析,还有重要的仪表设定。其中设定需要停车挂P档且OBD接口没有插其它设备情况下才能使用,主要包括仪表中间的氛围灯变化及一些车辆个性化设置,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从2023年安装这款液晶仪表使用至今,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和令人不愉快的事!这也再次说明了原厂部件的稳定和靠谱,给我平时的驾车生活带来非一般的体验!如果在座的您特别是1.5T车型的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加入畅享顶配液晶仪表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如需要观看相关小视频,请关注我!再次感谢大家!
#提车日记1、买车原因 男人肯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车,尤其是谈了恋爱以后,不忍心带女朋友挤公交或打车(有时候很久才打上车),于是23年12月份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MG7 2、买MG7原因 首先排除纯电车。我认为纯电车适合省内跑跑,考虑到自己的用车环境,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是我放弃纯电车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最理想的使用纯电车环境是距离不是很远,上下班代步,家有充电桩冲一晚上就满电了 其次排除混动车。混动车有两套驱动系统,分别是利用电机驱动和发动机驱动。优点是续航里程长,而且又可以省油。但是我觉得多一套驱动系统,零部件也就会增加,故障率也随之上升,考虑到后期维修保养,所以放弃混动车 最后选择就是燃油车。燃油车发展了一百多年,很多技术已经成熟可靠,缺点就是油比电贵,加上大力倡导汽车节能减排,燃油车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确定买燃油车之后,接下来考虑选择合资还是国产。合资车的优势是技术成熟,发展悠久。国产车的优势是相对便宜,用料好点。我认为国产车发展突飞猛进,好多技术都已自主研发,甚至远销海外,所以决定选择购买国产车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23年8月份的汽车宣传片刷爆了汽车圈,cue到的车企有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广汽、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小鹏、蔚来和理想。我不喜欢SUV, 因为SUV比轿车耗油而且我又不坐后排,舒适度与我无瓜,最终选择了上汽的MG7 3、购车费用 车型:1.5T豪华版 指导价:125800 有的4s销售为了完成任务,可以谈很大优惠,前提是必须带有诚意,而不是为了套出价格,落地价包含裸车价、购置税、保险和上牌,保养,洗车,贴膜,行车记录仪,脚垫,提车仪式等福利全都没要,落地12个多点。我建议买车前分析好车价行情,达到心理价格即可入手,等到后期降价也不会太心疼 4、新车初体验 外观:虽然翡翠绿是MG7的主打色,但是我觉得太亮眼,所以选择了低调点的雾凇灰,有句老话说小买白大买黑不大不小就选灰 内饰:打孔座椅和真皮方向盘的舒适度没得说,孔雀绿彰显着生机活力,而不是黑色那样死气沉沉仅仅是个人感受 空间:作为两厢车装载能力比三厢好,空间足够日常使用了,如果认为空间还小的话,建议看看大面包 配置:全系标配无边框车门真的嘎嘎帅啊,看看别的无边框车门什么价位。有人会说车内噪声大,实际上车门密封真的不错了。想想上学时期老师拖课,教室的窗户一关,不是能继续听老师讲课吗?要是想开车无噪声的话,建议去开太空车 乘坐:后排乘客反馈有点飘 动力:奈何经济能力有限,选择了1.5T版本。1.5T都是双离合变速箱,通过齿轮变速,那些说顿挫的考驾照的时候咋没向教练反应呢?那是根据发动机转速自动切换档位。经济能力强者可以选择2.0T版本,搭配的是AT变速箱,通过油液变矩,动力嘎嘎猛 油耗:提车92加满花费了430💰,目前才开300km,显示续航还有400km,平时上下班开开,自启动油耗7.6~8.2之间。油耗跟驾驶习惯和道路环境有关,我习惯等红灯挂N档,不喜欢挂D档踩刹车或使用自动启停。 功能:360全景影像清晰,斑马语音识别方便 5、总结 我建议真正喜欢MG7再购买,因为真正喜欢不会鸡蛋里挑骨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既然选择了MG7,那就慢慢去了解去适应。最后吐槽一下车头比练的车要宽,而且车身比较长,过停车场时只顾左侧违停车辆,剐蹭到了停在车位的车辆,真的难受好几天 感谢圈主Tryagain8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