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提车作业【选买背景介绍】 为啥选择本田CRV实话实说不是真喜欢、是因为囊中羞涩、之前是九代思域开了将近九年、开久了感觉空间太憋屈所以想换个宽敞点的。本人用车需求不大城乡跑跑、出远门时不必再操心找车、预算三十想买奔驰C不够所以退而求其次、既然买不起想要的那就买个同品牌熟悉的、当初买思域的时候就是因为它比速腾便宜。 【购车价格】 我们河南都是打包价:车价税保险19.6万、自己上牌花了180元、官网的纳帕双层脚垫550元、后备箱垫165元、全部办齐就这些(关于价格别人说的再便宜自己能拿到才算事、拿不到再便宜也没用)随车带了小脚垫贴膜。 【用车初体验】 本来就是本田老车主、上手感觉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外观与动力】 外观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个人觉得符合拖家带口的风格、动力对玩车时间不长的朋友来说游刃有余、对阅车无数的老司机来说也就将将够用 【空间感受】 前后排乘坐宽敞了、没有之前九代思域的局促感了、空间只能说够用、司机乘客都照顾到了、恰到好处而已、 【驾驶感受】 小马拉大车、小排量靠转数获取马力、正所谓排量不够涡轮凑、只要舍得给油开着还是挺轻快的、操控CVT波箱都差不多 【油耗】 目前500公里,表显油耗刻意省油7.0、正常开8个多油、可以负责任的说L15BZ装在大的车上并不省油 【优缺点总结】 先说优点这么大个的车比前些年便宜不少、而且本田名声好、买本田总有人夸、缺点做工还是一如既往的差、车内的硬塑料还是一如即往的多、传到车内的噪音还是一如即往的吵、车机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好用、打开引擎盖依然能看着地、用本田自家的话解释是MM理念机械最小化空间最大化、说了这么多缺点当然有人会反驳、缺点那么多不喜欢你还买、我想说的是感性和理性在你用车的过程中会区分出来、时间长了当初我们选车各种各样的理由终究还是为了需求罢了、虽然不喜欢但是有需求。 【个人心得】都说本田发动机故障率低那是以前自吸的机子跟现在的国六小排量涡轮没半毛钱关系、自从推出地球梦换喷油嘴的比比皆是、但同时也推出了燃油添加剂这些年本田一直在减配、玻璃不再是福耀、电瓶不再是汤浅、波箱再也不用A T和八档双离合变速箱了、CDX上的1.5T配八档双离合确实强悍、RDX2.0T10AT更带劲,大环境影响减配也无可厚非、这个车外八治不好只能轮胎换位、CVT易渗油还是悠着点开换油封特麻烦、个人观点让大家见笑了、最后感谢圈主推荐
#懂车帝众测(接上篇) 四、行驶感受 动力上,绰绰有余是动力的关键词。7秒多的加速足以对付所有的动力场景,D9不像其他新能源新势力MPV车型一样4秒5秒的整,在我的用车场景里那种加速真的属于动力过剩,MPV的使用场景就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像运动轿车一样开,要不然我会被全家人按在地上摩擦的。 底盘上,虽然开过的车不少,高中低档的都有(小到铃木奥拓大到揽胜行政)但是D9的底盘滤震质感还是超越我对传统这个价位车型的期待的,沉稳厚重是我给他的关键词,但是这里就涉及到D9配置选择的问题,那就是云辇C,如果选择普通版,虽然质感也是沉稳厚重舒适性很好,但是感觉无法支撑庞大体量的车重,和大部分MPV一样像坐船,忽忽悠悠,市内城市道路舒适性确实不错,一旦进入盘山路省道县道高速路就不行了,一车人能晕的找不到北,所以D9我是强烈建议上云辇C的,这是它底盘的灵魂,特别是OTA云辇之后,调成运动和舒适控制强,底盘支撑性一下就上来了,差别非常明显,现在24款云辇也进行了下放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五、油耗 说到油耗其实是最没有标准的,因为每个人的驾驶习惯风格天差地别,再加上新能源车型的一些使用特性需要学习和熟悉,所以我只能分享我的使用情况供车友参考。这一年至今行驶了2.6万公里,省内短途数不清,长途去了三亚三个星期,每天上下班基本在50公里左右,空调一年四季都不变24°自动,除了跑出省长途,基本很少很少用油,电费更是忽略不计(单位还免费充电😂),纯电行驶最长一次在去三亚的路上,走海南中线纯电行驶了220公里,最短是在家里最冷的时候160公里左右,累计油耗5.7(见图) 重点来了!!!这里有些我自己总结的技巧和车友们分享探讨①和传统油车节油一样不急加速急刹车提前变道,心态平和,这个很玄学,心态好的时候油耗确实更低②胎压合适,刚提车的时候胎压只有2.2开了几天感觉不对,加到冷车2.7感觉好了很多(提醒大家新能源车因为自重过大,胎压一定不要低于标准胎压,一来轮胎会磨损非常厉害二来跑高速极不安全)③空调夏季最热的时候24°自动风停车启动情况下1~2千瓦,纯电行驶200㎞左右;冬季冷车启动空调6~7千瓦,纯电行驶160㎞左右。这里有个我总结的重要技巧,有的车友会问你纯电为什么能跑这么高,第一情况允许的话我一般是强制EV用到10%的电,第二冬天我一般是提前在家冷车启动开空调开座椅加热开方向盘加热先热车,温度够舒适之后再行驶,而且行驶途中关闭空调,但是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不关,这样既舒适又比较节能也更适合我的,温度感觉不够了又开空调,这个时候的功率会下降很多基本在2千瓦左右,我发现D9这个车一边开车一边用暖空调特别费电,但是冷车启动不行驶的话就很省电③一定一定一定不要低于25%的电用混动模式,这时强制发电的油耗和噪音会让你怀疑人生④关于大家常问的跑高速怎么省油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场景决定,时间充足充电条件好就用电跑,没了充电,充电条件不好,赶时间就用强制保电70%混动跑,所以总结下来什么产品都有会用和不会用的,还是要不断学习和摸索,这个过程也特别有趣 六、空间 最后聊聊空间,其实我选车从来不纠结,因为不同的车型要满足我哪些需求我特别清楚,这些年我看MPV已经有了固定标准,就是看车的时候驾驶位调整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第二排调整到我的腿部两拳的位置,然后直接评估第三排,最大最小空间和舒适性,因为我家MPV第三排使用率特别高,所以6座不要🙅🏻♂️,非插混新能源不要🙅🏻♂️,第三排进出不方便的不要🙅🏻♂️这么一排除已经所剩无几,当时只有岚图梦想家和腾势D9可选,再看看三电核心技术和第三排舒适性,果断选了D9 以上就是我一年来的用车感受,我也会不断更新分享我的用车过程,和车友们一起探讨 🙋🏻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2023年8月21日提车至今目前已行驶超过1万多公里简单谈谈对该车的使用感受希望对打算购买此车的车主作为参考。 一、选车体验: 当初购买50时也对比了一下两田(本人不喜欢美系和德系所以未关注同价位产品)行也的整体做工及安全配置确实要比两田做的要好,但是对比国产某些品牌细节上还有进步空间,相比两田同为日系车企个人觉得马自达的车子性价比还是可以的。对比其他品牌买该车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马自达全系没有颗粒捕捉器看看投诉排行榜上前几名都是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这点我觉得马自达在车辆研发上已经走再了市场前沿。 二、用车体验: 目前车辆行驶1W+多公里总体来看基本符合我个人的用车需求,2.5自吸发动机不会带给你什么激情澎湃的动力,它给你的是舒适动力持续输出的线性感,这一点带涡轮车是给不了你这种感受的。亲测动力这块140迈以后,还是有上升空间的,车子整体底盘扎实没有那种忽忽悠悠的感觉。胎噪风噪还可以接受毕竟日系车中20几万的车也就那样没有谁比谁强多少 整体目前看来还算满意,后期改装了音响和四门隔音及前轮隔音等噪音方面多少会有所下降(也可能心里作用) 三、关于油耗 首保前油耗一直在10.3~12.0之间,4500多公里首保后油耗一直维持在10个左右。去年十一前后跑了趟高速全程760多公里,表显油耗最低8.7个。 四、待改进 1、车机系统确实难用不是网络连接故障就是卡机掉线希望后期可以通过升级得到改善。 2、虽说后板悬是进口货但是也真是硬后排乘坐舒适度不如两田。 3、再就是雨刷下面隔板(也可能是装配问题)松动有点不像该车上的配件松松垮垮的车辆装配这块还需要提高改进。 以上是个人对该车的使用期间的个人感受不喜欢勿喷。如果就你想买一款家用省心,颜值高,偶尔需要那么点动力的日系SUV我推荐马自达。
#坦克400Hi4T-用车心得【用车情况】 我的车是23款的坦克400超能版,提车到现在已经行驶了2000公里,基本上都是城市行驶的情况,大概也有3次的高速行车情况。这次就来聊聊我最喜欢的400。 【动力感受】 因为基本都是城市道路,所以在动力方面,我日常都是直接使用混动标准模式,在这个模式下400基本都是两驱纯电行驶的状态,只有在急加速以及上坡的时候会启动发动机,启动发动机的时候会有小小的震动,有感受但是感受不是特别明显。尽管是两驱行驶,但是因为都经过传动轴的原因,所以在30-40的车速区间会有小顿挫感,这一点还是希望坦克能够进行优化。 400起步和刹车的时候都有一点窜,基本都是窜出去的感觉,主要原因感觉还是自动驻车导致的,释放的时候都会卡一下的感觉,不是特别舒服。 尽管400纯电是电机驱使,但是速度提升还是非常快的,不管是超车还是加速游刃有余,虽然车的重心较高,但是转弯侧倾也不是很明显,整体的驾驶感受确实就是跟普通家用SUV大差不差,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更高,然后盲区会更大。 在高速上基本车速达到110就会发动机直接介入,从两驱变成四驱,噪音确实因为双层玻璃的原因控制的非常好,也算是我开这么多车以来噪音最小的一辆车。 【空间感受】 坦克400已经是中大型的SUV了,在空间上也绰绰有余吧,我的身高体重坐在驾驶室里开始比较宽敞的,不过就是我的坐姿膝盖很容易碰到左下的按键,像陡坡缓降就很容易碰到,大概还是腿长的苦恼。 后排乘坐翘二郎腿没什么困难,车也比较宽敞,做三个成年人也不会感到拥挤,只是后排有点偏硬,感觉是是比前排会更晃一些。 后备箱空间的我觉得非常满意,毕竟400的后备箱都已经比500大了,可以放不少东西,我基本出行的装备都是直接放在后备箱去的,以后露营带个大帐篷也不需要担心了,但就是东西多晃动声音太吵了。 【内饰感受】 在内饰方面也是比较豪华的,基本上功能都是齐全的,抬头显示虽然显示的内容不多,但是应该有的重要信息都在,显示也非常清晰。仪表盘是内凹的设计,不会担心阳光和坐姿导致的反光,在越野模式下,所有的参数都是直接显示在仪表盘上,非常全面实用。 内饰很多地方几乎都是用皮质包裹,尤其是中控台两边很多车辆都是硬塑料,但400却也是有皮质进行包裹,让右边膝盖尽管靠着也不会觉得硬。整体设计风格不像普通的越野车那么简陋,简约的同时也没有舍弃掉实用性,所以实体按键像空调、模式切换等都是保留了下来,这一点可以给满分。 【能耗表现】 虽然行驶的里程不多,但2000公里已经差不多能够定义我的驾驶习惯了,因为城市更多的是纯电行驶,所以油耗使用的不是很多,大概到现在也就用了700块钱的油,但是电耗因为用的多所以电耗是在百公里38,纯电电耗确实很高,但再怎么也比用油省。 【改进建议】 1. 副驾驶没有按摩,主驾驶按摩会自己停,尤其是跑高速,20分钟开一次按摩挺频繁的。 2. 后视镜盲区真的大,尤其是右后视镜,经常看不到旁边有车,特别是三轮车轿车之类的比较低。 3. 语音助手不可以直接说多个设置,只能一个个设置说。 4. 30-40车速时候会有顿挫感 5. 没有办法在车机里显示之前每次行驶的平均电耗和油耗。 6. app的信息显示有延迟,而且没有主动刷新app信息,下拉都没有反应 【总结】 坦克400确实我越开越喜欢,现在真的非常期待以后开着这辆车去旅行的感受不知道会有多么惬意。很多人都是说越野车不适合家用,但我觉得坦克400你可以家用,也可以诗和远方。
#用车心得🙋🏻 情况介绍 2023.11.4提的车,考虑到日系车安全系数低选了一个不带天窗的低配,少个天窗车身结构会好很多。现在行驶了5500公里。 🗒 真实感受 这车都知道上手很快,不需要磨合,直接就能上路,操控比较灵活,毕竟车身小巧。L2辅助驾驶特别适合郑州这样的城市,上下班高峰期辅助跟车不要太香了,城市快速路,国道和快速路毫无压力,特别是AEB市区鬼探头时忒好用,安全带预紧都能快速反应。油耗真的很低,最低时高峰期堵车全程EV能达到1.2,最高高速公路也没超过4.0,到现在综合平均油耗3.8L。动力这块我只想说没开过双擎的就不知道这车的动力咋样,比起轩逸,朗逸,宝来和燃油版的卡罗拉强的不止一点半点,高速上面超车只要不是ECO模式随便超,市区,快速路超车也很轻松,毕竟1.8排量在那摆着呢。雨雪天气后视镜加热功能好用得一批,但是车窗起雾情况有点严重。 🔎 槽点反馈 外观设计比老款好看一点,内饰塑料感很严重,胎噪风噪非常感人,自己做了四门四轮隔音后有了明显改善,音响效果垃圾的很,投资800更换四门喇叭后音质有了质的提升。发动机噪音中规中矩,车内空间除了主副驾驶,后排空间太小了,180的身高坐着那叫一个难受,座椅太直了,腿部空间太小。后备箱同级别车最小,LED前大灯只能说够用,雨雪天气就尴尬了,就此卤素灯好一点,900块自改了一对双直射雾灯配合大灯毫无压力,提醒一下车友们,大灯总成能不动就别动,不然的话影响质保。冬天气温低于5℃后油耗明显高了一点,百公里4.2左右,-5℃以下4.4左右,没超过4.8,和同事的燃油车八九个油相比较低得多。 ✏️ 独家秘籍 行驶了5500公里没发现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这个我的驾驶习惯和用车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驾车比较暴力,除了高峰期堵车其余时间都是标准模式和运动模式,典型的不受气车主,干就完了,就这车脚楔进油箱里也超不过5个油,马路钉子户在我这儿不存在。起步只要前方没车我都是第一个窜出去,十万左右同级别的除了电动车没多少对手。我的颗粒捕捉器没堵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只要发动机介入就大脚油门,绝不墨迹,你想啊,发动机都介入了,说明车子需要动力了,假如前方没车你还磨磨唧唧的能不堵吗?还有就是我每个星期都回老家,来回五六十公里的高速,三十多公里的快速路,有颗粒也烧完了。个人驾驶心得:跟车时慢起步,时速达到35左右给油(这车时速40发动机介入),别墨迹快速提升到70-80略微松油门让EV介入,在时速65-80之间匀速行驶从而达到速度不快不慢还能达到省油的目的。高速上面标准模式运动模式开启,别不舍得给油,干就完了,油门不烫脚,只要不开斗气车也就5个油左右,EV是智能介入,谁也不可能时速120一条道走到底,出了高速多出的油耗会在低速行驶时给你补回来的,别老看着那单程和瞬时油耗,车是来伺候我们的,不是我们去伺候它的。闲暇之余多看看车友们的用车攻略,总之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很重要,国六B很多车型都安装了颗粒捕捉器,所以驾驶习惯得改一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该给油时别墨迹,高速上别的车能跑120以上咱也能,还能给颗粒捕捉器做清洁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