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用车心得【选买背景介绍】804➕054版本,带预安全辅助系统,对比了宝马奥迪。还是比较喜欢奔驰风格。其实当时还看了广汽传祺以及沃尔沃,但是综合全部的因素,觉得说不上哪里不喜欢,但是可能就感觉没那么合适。毕竟奔驰这台车其实关注挺久了,还是给自己下一个决定吧! 【购车价格】:地点,日照 具体落地价格30.5,无选装!其实当时有考虑过选装柏林或者是一些其他的辅助,还有座椅通风以及电尾门这些,但是综合全国的情况来看,选装这些东西都要等6个月以上,我看圈子里面有一些人都是买到了不用选装的车,就像座椅通风的功能和那个柏林音响,加个7500就有了,去外面改好贵!原车的喇叭还是凑合的,不过达不到专业的水准。这个就看自己了。以前老款的改柏林还好一点,现在新款的除了要换主机接口,还要确保是否能买到真的柏林,免得买到网上说的那些揭阳之声,就GG了。还有座椅通风也是一样的,不知道是用吸风还是吹风,是否替换海绵或者是钻孔这些东西想起来就头痛,如果北京奔驰能在出厂的时候给我们这些标配或者是能尽快的选配到,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愿意选的,毕竟也不会差这几个钱,有点不厚道。 【用车初体验】: 方向盘握着厚实,比较轻,刹车比我之前的车要软,内饰嘎嘎好看, 很多人应该都是喜欢他的内饰,刹车比较空,这个问题很多日系车应该也有,就是前面一段比较软,它不像有一些刹车偏运动型的,它会踩下去就有感觉这个需要大家再去熟悉操控一下。整车都是可圈可点的,基本上同级别,这款车应该算是优秀的,大家可以看看懂车帝它的销量排行榜就知道了,每个月差不多快2万台,说明群众的眼光还是雪亮的,这东西就是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 ②用车心得 【车辆信息介绍】:2024款奔驰C运动款 804➕054版本 【空间感受】: 一个人开或者两个人开,绝对是可以的,人多了有点挤。大家买车的时候可以看看你是几个人坐,如果是一家人出行,建议可以试驾一下后排就没有这么的舒服。我还好,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开,所以我对空间这一点来讲不算要求太高。 【驾驶感受】: 根据驾驶感受,提速比较慢,基本不用s模式,虽然是1.5t,但是觉得够用了,毕竟在城市的快速道路,大家也不可能跑到120,就是日常通勤吧。应该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启动的时候有点吵,整个小区都知道我要出门了 ,不知道时间长一点,过了磨合期会不会好一些呢?我看有的车友冬天声音特别大,整个小区都听得见,哈哈哈哈好尴尬。 【油耗】:目前1300公里,油耗市区挺高的(车重),长途油耗百公里5.7升。油耗这个东西就是开的越久咱们体会的就越明白,所以可以综合几个月来看一下,而且我觉得app上的油耗根本就不准,还是要实际去测试看一下加油加多少钱,然后跑多少公里。多试个几次就知道综合油耗了。 App上的油耗应该只能做参考。 【优缺点总结】优点:外观内饰都是我喜欢的样子,买的石墨灰色。现在夏天来了,中控屏幕有点烫。看到大家说什么蓝牙连接这些有问题,不知道后续我会不会遇到。希望不会遇到吧,暂时还没有遇到过黑屏和花屏。除了车子启动声音大,其他暂时还没什么。就想知道为什么它不会标配19寸的,感觉这台车是可以搭配19寸轮毂的。如果能搭配19寸,估计更好看。 缺点:无线充电充电特别慢,另外倒车异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希望看到这篇文章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写一下,你们有遇到过什么问题。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更多的人。 我去查了一下,目前我的车子是没有召回的,可能因为比较新,后续这个新款的需要我更多的去体验,就像你们说有一些减配或者增配的,等后面体验比较详细的时候,我再来和大家分享!
#摩托车装备推荐第一来源于他自身的安全理念,圆形壳体会让你在摔车时更好的卸力进而保护头部,arai的设计理念要求所有的配件在受到冲击时第一时间脱落,避免二次伤害,这也就是为什么arai头盔所有的风道都是粘上去的 第二头盔通过了snell安全认证,而且壳体采用超级纤维材质,在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方面都高于寻常玻璃纤维30%,头盔的下部也起到了缓冲作用,安全认证级别更高。 第三arai一直坚持手工打造,秉承着日本匠人精神,制作外壳的人员必须经过两年的专业培训才能上岗,而且喷漆抛光也是纯手工,这就是为什么arai的漆水做工这么好的原因,头盔风道歪掉是不是也情有可原。 第四内衬可调节,可以通过加装或撕掉海绵来打造适合自己头型的内衬。 第五空气动力学,流线盔体在减小风阻和风噪上面效果明显。
#摩托车装备推荐10年前刚入摩托坑,主流品牌就是丹尼斯revit和a星,骑行中远心端更容易受伤,所以手套其实很重要~手套方面,手腕的滑块,小手指的保护个人比较看中,因为早先去赛道玩的时候摔车(lowsaid?是这么拼么..)先容易摔的就是这俩地儿,之前赛道里用的revit长款保护性就很强还耐摔,所以去年初买了个低配版日常骑行用,选全皮是因为布网面的很容易勾丝,全皮的戴好几年都行,不过这款revit差点意思,外面看着没事儿,里面食指尖都磨破了..当初也看了国产品牌,但做工和保护性还有外形都没自己满意的,价格方面,这款手套1000出头,但同价位丹尼斯和a星都也就买个更低配的短款版本,现在再让我花2k多买个破手套真是舍不得...为了凑字数再说说3年前买的agvpista头盔,当初想换个盔,本来最不想选的是烂大街的pista,但基本所有品牌都试戴了一遍,还就pista最帅和我车也最搭...只能为颜值买单了,舒适度还可以,耳机的话挑一圈线取出一些海绵能无损安装,这头盔缺点就是风噪大,出风口没有开关,而且镜片松松垮垮,揭开面镜开快点就自动合上了.....10年了,国产车进步太多,希望骑行装备也能跟上节奏啊!
#质量反馈-型格来一个提车用车感受, 优点很多我就不讲了,算是A级车首选之一 只讲个人认为不太OK的希望可以改进的点 本人是11.6w+225车船税全款提的科技版,花了1500包了方向盘跟座椅,本人175cm 65kg,以下观点感受都是个人主观 1.主驾驶座椅支撑不太好,坐着不舒服,该支撑的腰部没有支撑,腰下面的地方是空的,腰上面又有海绵抵着,座椅怎么调都开起来不太舒服,而且同是织布座椅兄弟车型思域的座椅要比型格坐起来软很多坐垫靠背都软一些 2.这段期间广东下雨,早上起来开车,车身还有雨水,打开窗开车,水会从上面滴到车内门板上座椅上,感觉设计不太好,用雨刮刮水也会有这种情况 3.新车味道有点大,暴晒加通风,然后买了香片味道还是挺明显的 4.有异响,副驾A柱的位置,低速行驶时就有,速度上来了反而没有了,感觉是发动机频率震动影响的,比较小的滋滋声,最近每次开车都有这个异响,才几百公里确实有点难顶 5.型格这个1.5T没有我想象中的省油,本人上班走的1/3市区路+2/3快速路,每天上下班都是一样,根据当前油价算了一下大概百公里要6毛6,之前开的1.4T迈腾都比这个省油,同样的路大概只要5毛一公里 6.转向感觉有点怪,回正力矩个人感觉开起来回到最后一点位置的时候需要自己手动,回不正,掉头转向感觉车头有点过度 7.后排座椅卡扣松动,靠背用手可以轻微晃动,但是背靠上去会有响声,用一点力把背贴上去然后起来在贴上去一直会有声响,这个挺影响质感的,毕竟是个10来万的新车 暂时就这么多,后续还会继续补充,
#座椅的自我修养你的要求有些过分啊,为什么后座椅一定要能放平? 如果你经常看汽车类的直播,你可能发现总有网友问后排座椅是否可以放倒。刚开始,我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为什么汽车后座椅一定要能放倒?更有甚者甚至问“你家的后座椅是否可以放平!”。 要知道,座椅放倒和座椅放平的区别是很大的。在最近一期也就是4月15日第38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某网红汽车在变更参数值中明确指出“座椅布置情况为2/2/3,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后滑动,靠背不可折叠在坐垫上,不能翻转;第三排座椅靠背可折叠在座椅坐垫上,不可以前后滑动,可整体向前翻转85度”。是不是感觉这些参数太专业?说直白点就是,座椅放倒很容易做到,如果说放平90度那太难了。 再说说为啥这么多人关注后排座椅是否可以放倒,这还要与我国对汽车的功能需求讲起。人们乘坐汽车出行时,要求汽车座椅舒适、角度可调整。而大多数后排座椅是固定在车身上不可移动的。当人们使用汽车的目的是拉货和运输,或者说偶尔当床平躺一下,那后备箱的空间或者说长度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这就是不少人提出将后排座椅向前翻折,以增大后备箱的储物空间的原因。 的确,现有部分车辆的后排座椅是能够向前翻折的,比如传统的面包的后排座椅,为了方便拉货,不但座椅可以方便的拆卸,而且座椅的靠背放倒后,和坐垫是比较凭证的,究其原因是这种座椅本身就像一个带靠背的板凳,没有什么腰托和支撑,折叠起来比较方便。 而现在以乘坐为主的乘用车后座椅通常只能将靠背向前翻折置坐垫上,由于靠背具有一定的厚度,靠背折叠在坐垫上,座椅的上表面相对于后备箱支撑板是凸起的状态,依然是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如东风标致4008、东风标致5008都是这个情况,座椅立起来的时候无所谓,座椅放倒后,明显的可以看出座椅比后备箱高出一大截。这种姿态,只能说是座椅可以放倒,但是距离网友所说的“放平”还是差距的。 这里我说的“放平”,指的是座椅放倒后,座椅的靠背背面和行李箱在一个水平面或者带一定的小角度,但不允许出现这种台阶,以为这种台阶不管是露营平躺,还是装载货物都比较碍事。那有没有一种好的结构或者方法可以实现“放平”的功能呢? 有的,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参考当年4008顶配车才有的硬质隔板的做法,自己找了一块正方向的塑料板,自己用卷尺测绘了一下4008行李箱地毯的尺寸,又从网上买了木工锯。自己锯了一块后隔板,放在后备箱上方。这相当于是把后备箱的底部抬到了,一直抬到和后座椅靠背折叠后一样高。这样做,后座椅是放平了,但行李箱的高度空间减小了。我不是专业的木工,板子锯的尺寸有些不对,装在行李箱里左右挤挤的,后面还有一个地方和门槛不匹配。 如果看实车不够直观,看看这一张结构图,是我从专利网上找到的,是不是可以看出,行李箱被额外的抬高了? 那是不是有其他的办法?也是有的,在座椅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坐垫和靠背的厚度,把座椅靠背的转轴抬高,这样的话座椅靠背和坐垫更接近合页的上表面。由于转轴是金属件,需要用硬质塑料防护,结果就是硬的塑料可能会硌到你的腰。 那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也是有的,比如这张图所示的,其实也是当年307和206的做法,后座椅坐垫可以向前翻起来,把座椅靠背放倒时,靠背直接贴到车身底板上。这种做法有些小麻烦,就是需要自己用力气翻倒坐垫,如果坐垫做的比较厚实,翻起来后可能会抵到前排座椅的靠背,这个操作其实也挺麻烦的。 说来说去,想把后座椅放平的方法有很多,就看汽车厂怎么设计,就看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是很强烈。如果有人宁可牺牲一点行李箱的高度,就像4008硬质隔板这种方法,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不觉得4008的这个硬质隔板挺有用?需要当床平躺时,就把隔板架起来。不想平躺时,就把隔板放下去,两全其美。但是,我的硬隔板是做了,但三年只用了一次,感觉对我来说完全是没有必要。 所以,你还是坚持希望后座椅需要放平吗?
#用车心得君越艾维亚,黑外白内。用车半个多月,写点东西。新手司机也写不出来太有水平的哈。 综合来说感觉挺好的,配置挺高,也丝滑好开,有一定回头率。 1️⃣安全:还是挺好的,有360影像,对倒车什么的挺有帮助,还有座椅震动、告警、并线辅助之类的也能作为提醒,感觉还不错。 2️⃣动力:很足,油门灵,方向盘轻,开起来感觉很丝滑。朋友开的时候也说:确实,还没怎么踩油门呢。如果开运动模式动力应该更足,试过,可能比舒适模式多耗费1个油左右 3️⃣空间:空间很大!后排跷二郎腿也没问题,而且坐着很舒服,感觉后排座椅的角度非常舒服。 4️⃣外观:之前提过,第一眼看去感觉挺好看的。他人评价:气派,那么长,上档次......但是黑外观确实容易脏。 5️⃣内饰:内饰感觉非常精致,之前提过,看了君越的内饰,再看其他车的内饰感觉都不如君越精致了。其他人的评价:相当可以;内饰怎么这么好看呀;方向盘功能这么多呢......关于白内饰耐脏问题,我用了半个多月,并不是那么不耐脏,感觉挺好的,反正不显灰尘,也可能是自己一个人用车的缘故吧。其实感觉内饰偏灰色一点。(附上用了半个多月的内饰图) 6️⃣油耗:启动油耗最高达百公里39.9L,开起来就逐渐降下来了。有一次跑了100多公里的高速,油耗为5.7。在市区的话8 9 10个吧,作为新手司机还得多练练脚法。如果开起空调来是费油哈。 7️⃣自己加装的东西:八牌的全包围脚垫(之后考虑他家的后备箱垫),行车记录仪用的SD卡,买了泡沫清洗剂和海绵擦(还没用过),前挡风防冻罩(有一次早晨看玻璃上一层霜,也不好擦下来,不过开一会就下去了)。膜还没贴。其他的东西暂时还没有。 8️⃣问题:苹果手机蓝牙挺好用(carplay也挺好用,高德地图导航,波点音乐听歌),基本都用蓝牙钥匙,就是偶尔蓝牙迟钝一下,就用卡片钥匙;有一次朋友开,电尾门不知道为啥打不开了,但很快又好了;有两三次前碰撞系统不可用,车道保持辅助就用不了(这个也不太好用,可能车道划的不清晰吧);亏电的问题我好像没有遇到过?车机也比较流畅,就是点击“座椅控制”、“座椅控制”功能时那大君越还得搞个出场秀,有点浪费时间。连carplay的话反应慢半拍,不过已经习惯;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每次都自动开启,还没有看能不能把它关闭;住的小区停车位紧张,也比较窄,一次倒车蹭到了右后视镜,但不明显,没太大问题。两个app,iBuick和安吉星,反应比较慢,刷新速度也慢,不过也不经常用。小区里开车有一次行人制动,吓我一跳,还有一次在路上前车制动。 请圈主Geng的随记帮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