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最近车友圈很多人在关注v23会不会出增程,插混动力类型的版本,针对这个问题来说说我的看法,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先来大概的对插混需求的用户进行一个简单的用户画像 1.有长途需求(最少偶尔有)、 2.不想冬天续航打折而里程焦虑(纯电和插混最大的问题就是纯电没电了你真开不走,假如遇到去年春节长途出行被困高速路上,空调都不敢开的尴尬)、 3.偶尔电量不够可以用发动机应急。 4.家里没有其他车又喜欢方盒子外观的用户。 二:纯油、纯电和插混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我看有很多说各种纯电和插混各种的好和坏的地方。那我来通过市面上的插混和纯电,插混和纯油,他们之间的差距。 插混是脱裤子放屁,纯电的时候背个发动机。混动或者用油的时候,背块电池和电机电控系统。这个观点其实没多大毛病。 重量问题。针对纯油车和插混是这样的,毕竟多了一套电动的动力系统。确实整备质量高出来不少。(图2,长安欧尚z6为例)但是长安欧尚z6IDD是有多档变速箱的。整备质量高出来330公斤,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重量,在纯油和插混上面重量因素确实挺大。 而纯电和插混的重量因素影响不存在的。对比了零跑c10纯电的低续航和长续航版本(图4),低续航和增程版本(图3),其他品牌的也有同电动平台和增程插混类的,有些纯电用的三元锂电池,增程总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所以用这款车(都是磷酸铁锂电池)进行对比。 纯电530续航整备质量1940KG,电池度数69.9度。 纯电410版本整备质量1845KG,电池度数52.9度。 增程210版本整备质量1925KG,电池度数28.4度。 来算一算一度电池多重,长续航版本和短续航版本除了选装不同,替他基本一致,差距就是电池大小。有一些小的因素忽略不计。 69.9-52.9=17度(长、短续航电池度数差) 1940-1845=95kg(长、短续航重量差) 95÷17≈5.6kg/度(每度电重量) 1940-69.9×5.6=1548kg(纯电车型除去电池重量的车身重量) 28.4×5.6=159kg(增程版本电池重量) 1925-159=1766 kg(增程版本去掉电池重量) 1766-1548=218kg(增程器和发动机重量) 三:从以上数据来看,可能有差距,但是应该没有太大的差距。重量差得倒是不大,但是发动机油箱等等都很占用空间。而v23的车身尺寸小(车长4.2米)可能放不下增程版本的发动机和油箱,就是装不下这套混动系统。一般的燃油版本车辆改混动和增程版本,发动机舱都比较长和大。油改电加的只有电机和电控和电池,而纯电改插混却需要更大的空间来装这套燃油系统。而侵占本来车内空间都不算太大的小方盒子车来说有点不大现实。这样影响舒适度。应该不会这么干。 四:综合以上条件来讲,等v23插混版本的车友估计会失望了。出插混版本可能性不大,如果要等插混版本或许只有后续车型会出了。或者厂家重新设计车辆布局才能做到。如果有其他不同观点欢迎大家探讨。
#小米/极氪/特斯拉你选谁特斯拉一直做着一些让人很费解的设计和创新 可以说完全不考虑消费者会不会排斥 比如没有仪表盘 比如现在又取消了换挡杆 集成转向灯等到方向盘 又或者广为争议的单踏板模式(甚至被误解为特斯拉只有一个踏板) 特斯拉的车,有放屁功能,有哨兵模式,有露营模式,有着隐藏式的出风口设计,各种骚操作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特别的人,在千篇一律的造车市场中,他显得特别亮眼,在别人眼里毛坯在我这是精致,别人眼里一无是处的撒比单踏板,在我这是领先,很多人说特斯拉没了新鲜感,可能是吧,至于为什么没了新鲜感,是不是被多数车企各种模仿了?这个咱们是不是要承认? 特斯拉现在没了泼天的流量,渐渐没有了特点,因为设计的好的,被学走了,人民群众觉得不好的,被称为了毛病,被各路键盘口诛笔伐。 在以前, 我从来没见过 一家车企是把门店开在商场的, 3.3秒的百公里加速居然这么便宜, 所有功能基本都是集成到中控屏幕的, 还各种ota持续带来新意的, 下单是跟网上买手机是一样的, 不捆绑保险,不强制消费, 是可以通过屏幕换挡的, 门把手是隐藏的, 天窗是全部大玻璃的, 是能放屁的(了解特斯拉的应该懂), 还能车上接手柄玩游戏, 开起来还丝般顺滑, 出风口是隐藏的,调节空调都能这么好玩, 打开露营模式能直接睡整觉, 一个踏板居然就能让我从启动到停车,以至于吃瓜群众以为他只有一个踏板, 带着靠近居然能自己开门,离开又自己关, 上车踩刹车就启动,挂挡就走, 还能k歌, 能外放音乐,说话, 能自己diy锁车音, 解锁是用卡片的,配对后居然只需要带手机, 还弄了个宠物模式, 因为我买了fsd,在当时推送召唤时候也震惊了一把(虽然fsd一直进不来我依旧抱有幻想) 高速的辅助驾驶竟然可以这么好用, 还能打灯变道,是啊,打灯变道在2024年是个什么玩意儿,谁没有,嗯,在特斯拉出来以前,我确实见不到在我买得起的情况下有哪个车把他做出来了。还巨果断! 连车的代号也是玩梗,什么Plaid ludicrous 好了,我知道你想说, 你看,那个车也是刷卡呀, 你看,那个车也有哨兵模式呀, 你看,那个车天窗也是大玻璃, 你看,那个车门把手也是隐藏的 你看,那个车空调也是屏幕调节, 你看,那个车加速才2秒多, 你看,那个车续航cltc都860了 你看,那个车也有鹰翼门,才30w 你看,那个车有4电机 你看,那个车,那个车,那个车。。。 只有我在心里说(哇,嗯,哦,哈,呵)
#iCAR 03提车作业终于提车了,从四儿子店买车的体验真的不怎么样!!好像是新品牌,销售都不太懂的样子!从下单到提车都出了2-3次问题!体验很差! 各位提车时记得检查车漆和内饰有没有问题,我的车漆就有两处有点小划痕!特别不爽。 但从车的角度看,icar03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从油车变成电车需要适应一下而已。 但如果不急真的可以等v23和03t、现在买了03感觉真的背刺,i标都换成了icar标了。 深度体验了两周四驱的8155和两驱的6155、唯一觉得区别是倒车影像6155的会有点延迟,车机其他的反应速度区别不大,四驱的提速确实比两驱的快一些,但两驱的平时绝对够用了、续航其实也大差不差。(都是开501的续航) 续航方面大家还是咬咬牙入501吧(不差钱当我放屁),我当时订的是401的,体验完后觉得真的会焦虑。入501绝对没错!无论两驱四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