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写点评汽车行业从业者,谈谈之前试驾的奕派007 外观不谈,内饰总体感觉符合主流,观感不错一些细节则略显粗糙和廉价,如塑料件,皮革件,座椅等处,车窗玻璃旷量挺大,猜测又是东风惯用的廉价单导轨车窗升降器,升降操作明显相比同级有廉价感。总体来说还是可以 达到主流水平了。 吐槽几点 1、车机还是对比同档次显得拉胯了,功能不多,主要还是担心系统稳定性问题大,语音水平聊胜于无,总体来说是较差的了。车机一直是东风品牌重灾区,此现状没有改变,对比主流有继续拉大趋势,感觉车机系统东风内部一直在迭代,bug积累更多,所谓后期OTA基本就是呵呵,没有或没用。 2、行驶中车噪偏大,马牌轮胎不背锅,据行业内大佬了解之前几款风神车身nvh设计是有缺陷的,结构空腔多,震动声学品质较差,所以行驶起来噪音会助手比较大,噪音是震动结噪音,很难后期消除。说点什么呢,奕派还是存在这个问题。 3、底盘质感还可以,比较稳,但又感觉前悬挂有一点点偏软,转弯侧倾有点多。 单论东风品牌,虽然这几年推出新车频率越来越快,但依旧还是在追跑者的角色,注意追的不是合资主流,还是在追自主品牌主流,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建议,央企品牌,宣传基本噱头多基本不用去信,央企品牌,供应链腐败问题积重难返,用料品质跟价格还是玄乎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这一点。 抢沙发 点赞 收藏 分享
#人人写点评汽车行业从业者,谈谈东风系列 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去深圳4S店里展厅实地体验了一下新出的风神L7,外观不谈,内饰细节还是对比显得粗糙和廉价,塑料件,皮革件,座椅等,车窗玻璃晃动量挺大,猜测又是东风惯用的廉价单导轨车窗升降器,升降操作明显相比同级有廉价感。总体来说还是一如既往的质感马虎,装配也感觉松松垮垮(第六感吧)。 1、中控大屏设计有问题,太靠下,有点要磕右膝盖的感觉,没有谁家悬浮中控这么设计,大概就是直接沿用皓瀚那一套中控布局强行改造了。 2、空间感营造感不足,车内空间对比同级无优势。 3、车机智能度和稳定性水平依旧是东风的重灾区,虽然芯片啥的中规中矩,但系统内在bug多,深层逻辑混乱,稳定性很差(经验之谈) ,跟同级是要差的,更不用说新势力了。 没有试驾,就不论操控和动力系统了,还有一点,据行业内大佬了解之前几款风神车身nvh设计是有缺陷的,结构空腔多,震动声学品质较差,所以行驶起来噪音会比较大,噪音是震动结噪音,很难后期消除。不知L7有没有改进。 单论东风风神品牌,虽然这几年推出新车频率越来越快,但依旧还是在追跑者的角色,注意追的不是合资主流,还是在追自主品牌主流,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建议,央企品牌,宣传基本噱头多基本不用去信,央企品牌,供应链腐败问题积重难返,用料品质跟价格还是玄乎的,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一点。
#宝马i3 提车作业宝马I3 35提车及改音响 青岛车展,价格合适,叠加崂山区的优惠券,考虑价格比较合适,就提了I3 35L。 我对电车的需求很简单,不要求的智驾,续航大于300公里(每天上下班60公里),电池大牌子,好开,如果音响好一些,那就更好了。 基于此,比较了多品牌的国产新势力,宝马I3、奔驰EQE等,都去试驾了一下,给我留下深刻驾驶感受的就是13和EQE。去4S店问了一下,EQE5月的配额销售已经完成了,优惠16个,较任务时的20个,差距蛮大的。最后的选择只有I3,对比了我对电车的要求,其实I3 35L,对我来说才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剩下的那就简单了,逛遍了青岛8家宝马4S店,最终选择了崂山万宝行,在其他综合差不多的情况下,有崂山区政府的7000元优惠券,虽然得6.18号上传资料才能领,但好歹有个念想。 验车提车就比较简单了,贴膜,送的脚垫,后备箱垫,拉杆箱等,聊胜于无。 提车到手,申请电表(380V的还不错),安电桩,暂且不表,说说我对这车的音响改造方案吧,我想很多35L的车友对这个肯定感兴趣。 之前我也做了一些了解,35L这车原车6个喇叭,前2个车门各有一个中音,一个高音,小计4个喇叭,2个后门各1个中音喇叭,共计6个,没有高音喇叭。但这车系统最牛逼的是带三分频的,对我们的改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首先要补齐高音,A柱2个高音,中置1高1中,这就4个喇叭,原车的中音全换掉,这是4个喇叭,低音本来也想换的,但是I3这车不同于3系的地方是,低音喇叭在前门而不是在座椅下,导致空间受限,不能装标准的6.5寸喇叭,原车的是4*6的椭圆形喇叭,很难受,要改的话要么需要破损安装6.5寸喇叭,要么更换4*5寸的喇叭,别问为什么不换4*6的,因为大部分品牌喇叭没有这个尺寸的,而4*5寸的低音喇叭,要么巨贵,要么巨便宜,这种情况怎么选? 低音喇叭那就不换了。破损安装我不同意,毕竟是新车,4*5的低音喇叭,后面有预算了可以换好的,不换肯定比换了4*5差的强。 说说这套方案的优点,补齐了三分频的高音,提升了全车中音的素质,适合听人声和乐器,如果想听动次打次,需要改低音喇叭。 最后说一下,换什么品牌的喇叭。原厂+8000换哈曼17喇叭,这是最优的方案,但是需要等2个月提车,这个我接受不了。至于电商卖的什么哈曼,宝华等,看似便宜,95%以上的是国产小厂贴牌,而且旗舰店真的不便宜,就我刚才说的那套方案,少于1W2,那都不要考虑。其余品牌的喇叭,丹拿的话你要加功放+DSP,因为喇叭阻抗大,原车机推不动。所以最优方案是选择,阻抗小,好推好听的喇叭。品牌我不推荐,自己去选,我选的牌子见照片,性价比很高。在不加功放和DSP的情况下,车机直推,带的动,音色好。 搞完之后,把车停车位上,放倒座椅,静静的听那缓缓的人声,如小河流淌,抚平内心的浮躁。。。。。。。
#XC60用车心得购车原因: 大学毕业,新婚燕尔,需要一辆车通勤,偶尔周边玩玩,通过参考现在汽车价格,感觉很合适,选车也就提上日程了。 选车过程: 备选车有雷克萨斯es,凯迪拉克ct5,沃尔沃。 首先去了雷克萨斯,试驾的时候加速发动机感觉是在嘶吼,销售也很尴尬,由于这辆车跑高速的频率还很高,由于动力太差所以pass。凯迪拉克是一个周末的十一点去的,去了想试驾一下,销售居然说没有车,今天试驾不了(顿时体验就不好),接着谈了一下价格,纯纯拿我当大怨种(估计是认为我不是来买 车的),所以也就pass了,最后来了沃尔沃。首先试驾了s60,车子很小,开起来也算灵活,加速什么的也ok,试驾完也没挑出什么太大毛病。晚上回去商量了一下,媳妇说还是喜欢xc60,然后对比了一下,发现这两款差距还是挺大的,随后问了问销售价格,感觉也能接受,第二天又去试驾了一下xc60,当天付款,车就这么定下来了。 购车过程: 选定好了以后,接下来就是谈价格了。前天晚上自己也了解了一下价格,第二天直接谈的也很愉快,所以直接就下定了。最终分期,裸车27.5,大票多开一万,裸车➕保险➕购置税➕两年分期利息🟰上路33。送了冬季包,一套7.5车衣,全车脚垫后备箱垫,车窗膜,宝华中置,水晶档杆,360全景,行车记录仪,保养包。 用车体验: 【外观内饰】 开始想选银色,但是没有现车,又着急提车,所以在黑白之间选了白色,现在觉得白色很大气,内饰是我喜欢的风格,个人不喜欢现在新能源内饰各种屏一块堆。 【静态感受】 车内主副驾驶储物空间放三四瓶水没问题,就是要小心中控杯架前边的小缝隙,放卡片啥的很容易掉下去;座椅坐起来很敦实,支撑性也很好,我开车习惯把座椅的腰托顶到头,实测高速跑四个小时腰不疼,以前开轿车,开半小时腰就酸,这点沃尔沃的座椅坐的很到位,后排买了车以后我就做了一次,空间一般,短途够用,长途估计会很累,所以在意空间的朋友要多看看这点;后备箱空间还是很大的,提车当晚就去跑山,两个人晚上把后排放倒后睡在车里空间够用,平常放东西基本没啥问题。 【驾驶感受】 市内开,方向盘非常轻,走土路坑路悬架很好,支撑性足。但红绿灯起步会顿挫一下,后边升级系统后感觉好了很多;由于是SUV车身比较高,转弯一般,不像轿车那样灵活;自动刹车很灵敏,买了以后已经触发过好几次了,安全感满满,平常踩刹车也很线性;动力方面,由于平常大部分是高速,所以我能体验到的就是窝窝加速很猛,动力很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速真的很稳,好像有一只大手一只在摁着车一样;隔音方面,市内还好,高速噪音还是有的,因为一上车就开音乐,所以这方面就不多做评价了。 【辅助驾驶】 沃尔沃的CityLife给我的感觉就是稳重可靠,虽然不像新能源智驾那么智能,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成熟稳重,设定好时速与前车的距离,车会自己加减速,像一个老驾驶员一样,高速轻松不少。现在只要是高速环路,我大部分的时候都会打开领航辅助,车道保持也很好,防止走神变道。 【车机使用】 目前已经开了将近八千公里,车开着没碰到什么问题,车机还是要吐槽一下,功能太少,而且每次更新都很慢,要不等推送,要不自己去店里,app功能也很少。 【油耗】 市区开纯红绿灯估计要12个油耗,环路开8个左右,高速7个,现在自己在高速开,也就6个左右,高速可以说非常省油。 【总结】 提车已经八九个月了,对我来说这是一台很好的车,不后悔的车,对比现在新能源各种强大的功能,我认为一台稳定的,有历史底蕴的车对我来说更加重要,家人开我放心,我开家人放心,这就够了。 ~~最后感谢圈主陈懂懂biu的推荐~~
#辣评新车1、【基本背景】 几年的光景,比亚迪已经不是原来的油车F3了,一下变成了民族品牌,混动DMI技术横扫天下,连特斯拉都要避其锋芒。 有了销量和流量,现在秦L和海豹06同时段发布,自家兄弟肯定存在竞争,谁强谁弱,谁会是太子,你觉得呢? 2、【谁强谁弱?】 (1)看得见的对比 秦L的外观、内饰大家应该都看到了,秦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最早的车型,经历了秦pro、秦plus,外观、内饰确实变得更简约、更好看了,有很好的市场基础,认可度高,尤其是龙脸的传承,算是王朝系列的特色了! 而海豹对比下来,算是刚成长的青年才俊,尤其脸部很年轻,长着让人不太满意的青春黑痘,轮胎也比较个性,连门把手都是牛叉叉的半隐藏,其他的还有就是相比秦阅历低,群众基础差,市场的认可度还不好说。 (2)看不见的对比 看不见的参数就包括动力、底盘、制动等,这应该算是车的核心部件了,虽然现在具体的参数还没完全出来,但作为一个基因的比亚迪来说,这块的参数我觉得应该差距不大。 尤其是混动技术,都是5代,发动机、电动机的参数也都一样,所这块两个车型差不多。连电池的大小都一样,所以这块两兄弟属于平分秋色。 3、【背后关系网】 现在咱看看他们背后的力量,王朝网和海洋网。王朝网应该是比亚迪电车最早的销售网,我原来不明白为啥又要分开个海洋网,放一块不行吗? 海洋网刚建立的时候,人气不行,店面黑乎乎的,老总把王朝的二殿下宋借给了海洋,看出来还是要坚持建立海洋网,现在海洋网有了自己的亲儿子,肯定希望把网打开,海豹06被寄予厚望。 4、【谁会是太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现在秦L与海豹06的主要区别是外形,内饰和销售网,而核心部件相差不大。 由于外形这种东西每个人审美不一样,这不好评判谁是太子。所以谁是太子需要销售网的决心,也就是看价格。 因此,我个人觉得谁价格低,谁可能就是新生代的太子,你觉得呢?
#车灯闪耀🚘 车辆情况 我的车子是 12 款的奥迪 a4l,老车了,上次大修发动机后,开着很稳,但是最近老婆开车上高速说车灯亮度不够,开起来不好开太快了,开的快前面都开不清,应该是车子的车灯进水,加上透镜老化成白内障了,导致车灯亮度不好。再加上下个月要审车,于是我有了改装大灯的想法。我看了市面上很多大灯,并去线下找了实体店,大灯的亮度和钱包还是有很大关系的,灯这东西水分很高,成本低,售价高,线下店单直射激光最低报价 5400,想了想还是算了,去某鱼溜达了一个月,找到个合适的价格和大灯,卖家过来给我装的,技术没得说,虽然切线翘了一点,倒没有影响,说下大灯型号,是海拉的双直射激光大灯,价格是 4 开头带安装,没有摸码 💸 改装清单 灯罩老化,淘宝买了一对灯罩+蛇胶,140 大洋 大灯不亮,某鱼买的海拉双直射激光透镜,4xxx(原装未拆封不摸码) 🔧 项目明细 卖家是过来我这里上门安装的,安装完后装上车去车库调节车灯时发现远光跳了一下就不亮了,原因是原车的功率不够,这个大灯的功率很高,近光 55w+远光 65w+激光 20w,最终需要使用继电器,将近光灯的电接到远光灯上,这样才能支撑远光和激光功率达标持续照明 📚 改装心得 最后还是说一句,大灯不够亮,一定要尽早换。晚上在路上车灯不亮有安全隐患。换好大灯后,晚上开出去,我就是整条街最亮的车。 图片有在车库拍的照片,可以参考。网上的那些视频感觉都是加了曝光的,亮的地面都看不清了。 整体来说,海拉的大灯还是可以的,看着比较舒服一点。没有对比过其他大灯,咱也是第一次改大灯,不好评价别的品牌产品。
#辣评新车最近看到圈子里不少车友都在讨论秦L的价格,我在某银行APP分期购车页面查到了80km领先型的价格是12.98,不知道这个价格准不准确。还有车友们传的最顶配将近15万,如果真的是这个价格,个人认为优势真算不上大,因为前阵子试驾的哪吒L也就15万+,但配置和数据要比秦L高不少。 另外发布会上没有给出油耗和续航,让大家拭目以待,最近网传综合续航达到两千,甚至还有说达到了2400。现在根据懂车帝的数据50升的油箱来看,如果真的能达到2400公里续航,那真的算是个爆炸性的颠覆,每公里两毛钱,跟用纯电都差不多了,而且不用考虑充电焦虑,绝对划算。但是这个测试结果即便是真的,也不可能是日常用车能达到的,正常开车不会考虑最优续航,在开的舒服,用的方便情况下,比如高速怎么也要100-120码跑吧,估计要打个七八折。 车子外观,我是感觉车尾要比车头更好看,更简洁,有低趴的既视感,车头部分的设计跟“龙”相关,这个看个人审美,侧面看还挺耐看的,主要是一直就挺喜欢溜背设计,唯一以我的角度,这个后尾门不是掀背,有点小可惜,虽然看着后备箱空间也不小,但是肯定没有掀背尾门用着方便。 价格没公布之前,单看数据我是建议至少选120KM领先型,盲猜跟80KM车型也就差个一万块,但电动机功率要比80km车型高了40千瓦,马力也多了55匹,差距还挺多的。最顶配如果要15万左右的话,我的建议是:15万的选择性有很多。
#人人写点评「问界M7改款:看似焕新,实则给M5腾位」 汽车市场是个「金字塔型」,价格段越低,容量越大。而问界的销量是个「倒金字塔」,价格段越低,销量越没。 4月问界上险量2.46万台。其中M9均价超过50万,销量1.3万台,问界M7均价28.2万,销量1.1万台,问界M5均价27.3万,销量700台。这个型谱的状态是非常不健康的。 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说,问界太厉害了,均价超过50万的M9销量占比一半多,但长期来看: - 均价超过50万的M9的销量会「均值回归」,50万以上汽车产品有月销量的天花板,能够稳定接近或达到1万已经实属不易,连续月销量接近1.5万是不可持续的。 - M5和M7的均价过于接近,完美的实现了1+1=1.05的结果。彼此有强竞争关系。 - 想和理想拼品牌总销量,只靠M9和M7显然是不够的,起售价更低,触达市场更广的M5才是最大的机会 - 当初回来盘活总销量严重杀价的M7需要找机会把价格段拉回去。 所以问界M7改款发布了新的MAX焕新版: - 外观局部重置包括新的轮辋和颜色增加商务感和溢价感,同时开发成本可控 - 激光雷达升级,CDC升级,整体BOM上升仅限于小几千元,实际上相比老的28.9万的入门智驾版涨了价格优化了毛利。 - 最重要是只提供高阶智驾版本,起售价29.8万起 - 使得M7配置重心上移,优化车型毛利的同时跟M5拉开差距,至少实现1+1>1.5 这样的策略是否能够成功还有几点要素考量: - M5在25万元的价格段竞争力够不够强? - M7前段时间的热销是不是由于M7的性价比更高,毕竟24.98的入门版在贡献了15%销量的同时,成交均价已经去到了22.98。 当然最差的结果是M5没有盘活,但是短期内保住了M7的量,这也不失为一种不能接受的结局。
#兰博基尼小牛继任车型将搭混动系统很快,兰博基尼“小牛”的最新车型就要来了,据说内部代号叫做634,是一款混动车型!动力上将会搭载4.0T V8燃油发动机,还会有3台电动机,共同组成的HPEV系统,发动机可达800马力。电动机也有150马力,综合功率确实相当强。 至于价格呢,那必然是不会比Huracán便宜的,想买的话至少也得440多万元落地。 那么,屏幕前的各位老板们,准备好大几百万元的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