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越L槽点吐槽应该很难见到第一天提车就出问题的车吧,并且修了四次无法解决!! 5月21日,16:15提完车,出去兜了一圈后,停在了南京市江北虹悦城的地下停车场去吃饭(大概18:30左右),吃完饭20:48开车出停车场后,GPS一直无法定位,在后续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尝试去了空旷的地方、居民区、高架上…均无法恢复,当天晚上就和4s店售后工程师师傅沟通,让22号把车开到4s店检查下是什么问题。 5月22日,去4s店后,师傅给我们升级了一下系统,暂时可用,并且告知查到我们当时gps定位丢失的日志了,但是需要上报总部去分析,有结果会同步我们。结果到了下午,出现了gps定位更新,但导航箭头不更新的问题;晚上同样的从地下停车场出来,又出现了gps定位不了的问题。无奈只能继续反馈问题。 5月23日,总部有了分析结果,师傅同步给我们说,怀疑我们车机里面接触不良,让这周六再把车开去4s店检查一下,一次性给问题解决掉 本来约了第二次检修时间是5月28日,结果师傅去深圳培训没回来,改到了5月30日 5月30日晚上七点把车送过去,售后负责人送我们回来的路上,我们让检修完成出具检修报告给我们,他说他明天要去看下具体怎么写(黑人问号脸?) 当天晚上11点多联系了修车师傅,师傅说定位到问题 了,看数据分析是接触不良,已经修复了 5月 31日上午八点半去取车,让出具检修报告,又以各种理由往后拖,并且说没有定位到问题 6月2日下午六点多,给了前两次的检修单的电子版。 6月3日我们回老家,从出发时就无法定位,开到了老家三个多小时都没有恢复正常,定位一直还在南京。第二天售后站长联系我们说我们回南京第一时间给我们处理,我们到了告诉他们,他们随时来。 6月5号晚上8点左右我们到南京,第一时间联系维修师傅上门维修,维修师傅要我们确定他上门时GPS信号问题故障会再现 才过来,与站长说的随时上门不符。 6月6日晚上8:07群里告知4s店导航无法恢复了,要求他们上门检查,站长告知“你再坚持一下,厂家周四就来工程师了”,在协商下,维修师傅上门读取数据。 6月8日晚上7:42再次出现问题,上门读取数据,同时反映了车机时间不准问题,大概率用车时 时间都不对。 6月9日没有人通知我们厂家工程师来了,未进行维修。 6月14日站长联系我们约时间,之前所说的跟着我们时间来,后来却变成了我们跟着他们时间来,我们约14号或者15号晚上,因为16号和17号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推不了,最终却偏偏只能定在16号晚上送去维修。 6月16日晚上送去维修,派来的还是第二次来的工程师,结果还是重新装安装包,我们反馈了三个问题:1.GPS定位问题;2.车机时间不准问题;3.自动限速失效问题,6月5日17:51-17:52的样子,持续1-2秒。说是夜里会排查定位问题,让我们第二天去取车。 6月17日早上群里询问有什么进度,站长告知我们技术总监到店了,问我们什么时候过去,我们多次反问问题是否解决后给出答复“问题需要验证的,厂家目前已经处理” 6月17晚上八点半左右提完车,出去吃了个饭,回家时,导航就又出问题了,定位各种漂移,车机时间也不对,频繁出现! 前三次维修完之后,问题还是存在,期间一直反馈问题,但厂家一直拖着不给回复,直到6月29日晚上4s店维修师傅给我们发消息说:“厂家下午打电话给我了,可以远程操作升级,前题是客户要进店或者我们上门去,你们那天有时间,过来我们店还是我们上门去”,第二天(6月30日)我们确定好了7月2号晚上7点4s店上门维修后,7月1日中午给我打电话说这次修是第四次了,他们不会修,要等厂家的人来。 7月16日上午厂家来上门检修,修完工程师却说这次是为了解决时间不准问题,但定位问题和网络异常问题属于一个模块,让我们再试试,我们要检修报告,厂家回复只是更新系统,不能算维修!!下午我们开去试车,出现百度地图重启的情况! 7月22日,出现从建邺往江北,从五桥过江,结果定位一直沿着扬子江大道走的问题,和之前一样!说明问题并没有修好!! 7月23日,出现导航无法更新,停在路边等恢复的情况!! 7月31日,出现提车当天就出现的问题,gps为红色,搜索不到卫星,无法恢复,无法使用!! 要求修车师傅上门读取了数据 8月3日,催问进度,厂家告知正在分析中!! 一个问题拖了两个多月了!厂家工程师到底是什么技术啊?!!
#提车日记通过不懈努力,发动领导直系亲属(丈母娘,儿子)全方位劝解\游说\公关,再加上本人积极表现,终于!5月5日,领导签字批复:原则上同意采购!!😛😛😛7日,立即到代理商处开展单一来源采购谈判(啥都不送,完全没得甲方的感觉),并当场支付预付款5千元!!✌️✌️✌️✌️ 等待供应商生产期间,每日翻阅供应链APP次数10次+以上,比我上班看办公网都勤快。。。。。17日,忍无可忍向代理商抱怨进度滞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用,第二日开始生产!终于24日,开始运输了!!但是。。。去天津了浪了一圈??通过长久的期盼,终于!!30号到店了!! 好了,说了那么多心路历程,谈谈提车后这几天的感受: 优点: 1,悬架与避震,真的不用想太多,家用普通驾驶绝对足够了,很稳很舒适,起码对我来说完全足够了。 2,静音,静态绝对高级,完全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动态行驶有很小的发动机或者电动机声音,路噪也完全可以接受,但是低速的行人蜂鸣提示声音还蛮大的。。。 3,车机,对我来说够用了,app确实少了点,给大家选择的余地不多,不过还好,我OK,比前一个(Q5L)车提升太多。 4,动力,肯定足够了,随叫随到,转向也轻巧准确,绝对属于好开的那种。 5,空间,座位绝对舒适,空间大,儿子特别欢喜,原来5人出行都是他坐中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车确实大!!真大!! 6,辅助驾驶,没上高速,只是在市区试了下自动跟车,等红灯前车启动了,需要踩下油门才能继续跟,然后我还是不放心,接管了。。。虽然看着没问题,但是还是自己开吧 不足: 1,车机,除了APP少以外,ui设计还是比较混乱,比如座椅的按摩相关功能在空调的快捷按钮里面,我找了半天,完全没想到在那里对指令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还是稍微弱了点,说了一个地址,车机回复没有这个功能,我觉着不应该问我是不是需要导航去这里嘛?非得先把导航+地址说了才行。。。。 2,刹车,左调右调 还是要踩到刹车连杆。。。。那我继续调前半程还是稍微软了一点,自动驻车又必须使点劲,这个再适应适应。 3,360影像,变形太严重,完全无法判断实际情况 4,后视镜,不是流媒体,车又长,感觉完全没法用。。。。自己加装吧当然,厂家如果送福利给改,更巴适 5,空间,后备箱小了,坐满6人远行,可能行李成问题 6,其他:抠!!啥送的都没有,就露营套装。。。。然后99的权益还不随车,4s也不送脚垫,现在还是纸脚垫 总体来说,满意度90%!蓝山确实是个满意的选择,值得有多人出行需求的家庭购买!现在就等充电桩了。。。车位在中间。。。车又这么大。。。。左右和后面都有车。。。。焦人。。。。。等着明天现场勘察了再说吧!! 对了,我是蓝橙四驱+99权益
#讨论一下海豹的价格能不能再低一些不做标题党,单刀直入——海豹四大致命伤:锈豹品控不及预期、辅助驾驶画龙、续航达成率不及汉、飞坡抛跳压不住。 ●自我介绍:海豹预测两押两中(2月押中海豹价格雪崩、三月押中冠军豹18 20 22 24价格分布)买豹前看我分析替你省钱。(省时间可以跳过分析看最后一段购买意见) ●造成前三大硬伤根本原因:海豹“德不配位”,宣传上它是海洋旗舰,实际上在迪迪产品定位中铁定低于唐汉,可能和宋一个水准。 ○成本控制是迪迪深入骨髓的烙印。从比亚迪全系不使用车规级车机8155芯片就能窥探一二。秦用不用高压油箱?海豹做不做电泳防锈?在用料和成本博弈中,很不幸海豹被选择了后者。 ○明明使用了e3.0新平台,续航达成率不及汉?这不得不提电控中的功率元件,可以确定汉使用了sic碳化硅功率元件,交直流转化效率高,损耗低。而我查遍全网,没有资料提及海豹使用了sic碳化硅,如果使用IGBT功率元件,续航达成率低于汉也是情理之中。 ○“运动标杆”飞坡抛跳压不住?海豹车主当了小白鼠。这是迪迪第一次使用后五连杆,第一次多理解,后面车型就会改善啦。也不是所有豹都跳,得加钱,四驱电磁悬挂就不跳。 如果这些问题在海豚上的,好像还能忍,但海豹20万+,要求它把品控、辅助驾驶、续航、操控做得更好不过分吧?噢对了海豚续航达成率高是卖点。 ●声称营销拉胯就是最成功的营销。“营销部门给研发磕一个不过分吧”是不是听着很耳熟?还有“单车利润4000”、“赶紧退别影响我提车”这些营销话术成功塑造迪子“技术宅”、老实人形象,突出一个良心不挣钱和供不应求。实际上迪子拥有非常强大接地气的营销部及股票粉,钻研用户心理的市场部,善长饥饿、爱国等各种营销术,生怕少赚你一块钱。而海豹正是迪迪营销的集大成者,各种吊胃口饥饿营销维持高溢价,可惜被特哥降价打了一记闷棍。 ●长比撕逼,迪子拉胯公关扯下爱国营销遮羞布 看长城公告时内心OS:人红是非多呀; 看比亚迪公告时内心OS:恶心,真恶心! 全文没有一句提及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句句不离公司利益。绑架爱国情怀,高傲自大。我看来这是非常下流的公关营销。 迪子摊牌了,公司利益至上。不论是友商还是消费者,不论高压油箱还是海豹生锈,反映问题?反映就是恶意,就是不顾大义。 冠军豹上市前,700豹深圳可以做到22.5落地,这波冠军豹23.98落地24.5不降反升,海豹依旧是高溢价款。 ●总结:海豹可不可以买?可以。能不能降价?能。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价格。不要指望锈豹有所改善,不要被爱国营销绑架,想明白能接受这些,价格合适就能买。给你锚定个价:550豹低配17内高配18内落地,700豹低配20内落地、高配21.5内落地。
#F7车友入圈打卡先说选配:77+拿铁+20轮毂,外观帅气,回头率很高,15号提车,已经开了1500公里,电卡用了153度,没花一分钱,自己回老家时慢充了30度,十多块钱,这1500里面有高速600km左右占40%,目前整体电耗15.5,如果市内上下班用,电耗基本上13-14左右,高速16-17(速度100-110),耗能比较满意。反正刚提车,跟身边朋友炫了几次加速,智能等,收获的都比较赞 关于续航:市内500左右,高速400左右。 有个别圈友说这个车有点颠?其实我觉得还好,小坑过滤的不错,至少比我之前的油车(迈腾)要好,也有可能是胎压问题,出厂是3.0以上,我提车时店里给调的2.6。过弯比较稳,应该是底盘重,轮胎宽,反正同路段弯道也比之前油车好。 至于压耳问题,村道水泥路,市里修地铁的烂路可以感觉到非常轻微的压耳,不严重,据说官方已经有方案处理,调整尾门间隙可以改善,圈里有大神也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还遇到过两次提示车道保持不能用(实际上能用),其他问题暂没有遇到。 还有就是,开了电车后真的不想开油车,不限号,地面提成免费2小时,油车又吵又慢使用还贵。可能是在蜜月期,目前对油车已经没有了任何兴趣 最后,整体评分8.5,之后的用车体验有待考证,希望质量不会失望。
59733016:凯美瑞23款2.5纯油,别人不知怎么开的车,一箱油跑900多公里,我市区内走大概是8.3-8.6,可走里程才600公里左右,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会开车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