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DRIVE俱乐部#从17年玩到现在,有幸拥有过两辆F82,一辆是普通版奥斯丁黄,目前开着的这辆是圣马力诺蓝ZCP版本,基本已经玩明白这辆车了,借此机会正好总结一下玩车这几年的心得。 一、车辆情况:宝马2016款F82 M4 ZCP套件。 二、改装清单: (一)性能相关 1.程序:MHD 2阶+罐头程序 2200元、BM3 2阶罐头程序 4000元、SPR特调程序11000元,F82这车最大的优势就是S55发动机,为了发挥这个优势,在赛道上获得稳定而强大的动力,前后尝试过多个程序,特调最贵,但是最拉胯,目前在用最便宜的MHD罐头程序,28度气温100-200在7.5S左右,对应520匹左右,冬天7.1秒,对应550匹左右,比510马力的G82后驱略快一些。 2.进气:二手BMC风格,500元;APT水喷,主要作用是尽量让夏天马力接近冬天,6000元。Snowtech水中冷和水喷涡轮管,7000元,刚刚装上,因为原厂水中冷特别容易漏。 3.头段:用过直通、FDE200目,目前在用JBOOM超级100目,二手11000元。 4.排气:中段是自己开发的国内第一套等长排气7000元,尾鼓是二手MP排气12000元。排气这事我比较有发言权,研究过不下10套组合,目前这套排气小油门踩能发出类似保时捷3.8NA的声音,全油门声音稍差,但也比原厂声音好的多,基本消除了S55发动机“牛叫”声。 5.避震:MP可调高度短弹簧6700元、Millway可调倾角塔顶7000元,配合原厂避震捅,避震程序刷成了CS版本,目前在易车金港185速度入一号弯还能撑得住;加硬Powerflex前衬套1800元。 6.防倾杆:Dianna可调防倾杆6000元,被某sy忽悠买的,效果还好,在不换避震情况下可以靠调节防倾杆硬度调节前后抓地力分配。 7.刹车:原厂碳陶瓷刹车,刹车脚感一级棒,刹车力度非常足,5万以下改装品牌刹车没有对手,唯一缺点就是碳盘太贵了,而且容易裂。 (二)轮胎轮毂 1.轮毂:4套,vorsteinerFF103轮毂,前9.5J et22 后订制12J et47;国锻RAYS G25样式,前10J et25 后11J et44;原厂437M轮毂;原厂666M轮毂。 2.轮胎:用过P0、PSS、PS4S、CUP2、CUP2C、CUP2R、DH光头N套,具体不展开了,经验是CUP2R不要碰。后轮最宽用过325宽度,那个宽度至今难忘,从后面看起来特别粗壮。 3.轮轴:用过两套Blox反串螺丝,主要是为了方便安装不同规格的法兰垫片,有人可能对法兰垫片有误解,实际上,赛车上用法兰垫片非常普遍。法兰垫片用过3mm、5mm、12mm、15mm。 (三)外观 F82外观真的是很喜欢,看了5年都还没腻,个人觉得比G82大嘴好看。 1.前大灯:国产OSS,性价比无敌,4000元,看过的都说好。 2.后尾灯:正品GTS龙鳞尾灯,全车最为昂贵的部件,二手36000元。 3.国产CS机盖,2000元。 4.颜色:原车是灰色,贴过胭脂红,最后选择在4S喷了圣马力诺蓝,18000元。 5.CS小尾翼、vorsteiner大尾翼;PSM侧裙;MP、3D等前唇换过12根,没办法,车低了实在是很容易爆前唇。 (四)内饰 1.四点式安全带175元,安装在原厂座椅上,完全可用,非常非常推荐,下赛道一定要装四点式安全带,体感和动态感知放大30%。 2.MP翻毛皮方向盘、MP挡杆手刹,没啥说的,基本上M4上手必备 3.带磁铁的换挡拨片,原本以为是个智商税,但发现992的GT3RS居然原配这个玩意,买了一套还没装 4.其他还有氛围灯、包翻毛皮等改装,不展开了。 三、玩车心得 都说一日宝马终生宝马,此话不假,我的玩车之路始于一辆3系,下过赛道后便种草了M4,之后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在让这辆车变得更帅、更强。这辆车也教会了我如何跑赛道、如何开后驱、如何漂移、如何救车。可动可静。在山路上,调到手动换挡模式,改造后的排气发出7500转涡轮发动机高亢的咆哮,响应迅速、整体刚性极强的反馈让人如痴如醉;在聚会上,410mm的巨大刹车盘、缓缓点亮的颇有仪式感的龙鳞尾灯、前后轮眉的巨大宽体无声的诉说着它的优雅与暴力。在赛道上,它可以驰骋十数圈不衰减,它可以无限逼近保时捷,让GT3RS感到压力。 关于赛道,目前这台车在28度气温,使用法拉利挑战赛DH胎(弱于DH)的情况下在锐思跑出54.3秒,在今年4月成功登上当时的锐思宝马榜首,我在某B视频网站有出过一期节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北京的各个赛道榜单,基本上除了保时捷,就是宝马M,甚至F82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和911的GTS版本打个平手,在高手手里,这辆车是个不可小视的角色。 因为热爱,我选择了F82。我也将继续进化这辆F82 M4,探索这辆车真正的极限,让它在赛道里诠释宝马M精神。
#用车心得跑的国道省道县道比较多,上下班油耗6.0左右,400km综合油耗7.6,后排就拉过一次人,不是特别高大和壮实的,所以空间完全没问题。苹果carplay连车机很好用,安卓的carlife必须有线连接,所以回头还是赶紧换个苹果手机。1.5T动力还是很好的,不用暴力驾驶也有很好的驾驶体验,可以说是动力性跟经济性兼顾了。最重要的是,好看好看好看,颜控党无法拒绝。
#用车心得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车友关注,所以本文说的感受比较细,也可能说比较啰嗦,先抱歉了 提车55天,跑了近六千公里,提车以来一直加95#,今天心血来潮,总觉得每个探险者的推荐者都不忘说一句“这辆车只需要加92#”,如此大的吹点,自己不用似乎有点不平衡于是乎跑到表显续航50公里时,92#加到跳枪。 测试路段:本人驻外工作,常年习惯自驾回家,这条四百公里的高速我每年至少十五个来回,路况非常熟悉,现在单程时差不大于10分钟,驾驶习惯比较固定。 自己这台大探提车当天就跑了这段路,今天是第九次上路,此前的数据比较稳定,可作为参考。 正文:加满92后在市区用运动模式开了20公里,感觉和95#运动模式没啥变化,恢复标准模式直接上高速,高速上感受还是和平时有些区别的。1,发动机噪音增大,特别是发力时,涡轮声音比平时明显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还没有调整好92汽油的点火时间,也许多用一阵子会好转吧)。2,中后程加速,尤其是后程加速能力减弱。130迈再提速明显感觉脚软,以往那种搭脚就过的自信少了三分。3,140时速发动机有轻微抖动,以往开到200都没出现过(再快我也没开过)。4,全程下来,在基本保持习惯速度下,百公里油耗增加0.5左右(后附图1是92#汽油的本次油耗,图2是提车加95#第一次跑这段高速的油耗,图3是我的大黑)。 感受:发动机噪音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调整问题,而且只在发力时比较明显,日常行驶影响不大;这台车是我开过的中大型里中后程加速非常优秀的,仅次于Q7和飞行家(我也没开过啥好车),轻松碾压一众日系大排量,所以中后程加速能力的减弱是我不能接受的;之前高速跑过200时速,极稳,但今天出现了抖动,不知道是不是也与点火时间有关,可能一直加92会好转,不确定;油耗应该可以更低,毕竟我全程110时速巡航曾经跑出过7.3的成绩,即使92号,也不会差太多。 总结:个人感觉长期市区的话,92足够用,我才不会听专家们的积碳论,汽车没那么娇气,特别是美系日系尤其皮实,而且也别说什么探险者车主不在乎油耗的屁话,谁钱是风刮来的?无谓的浪费能免则免。但是像我这样的使用需求,高速长途偏多,还是加95好。首先,中后程加速能力确实不一样,驾驶感受会提升;其次,噪音降低无抖动,舒适性会提升;最后论证一下经济性,按我这次计算,95续航会比92多个五七八十公里,这样按我们这里的油价差,实际一箱95也就比92贵二十五块左右,我年轮三万公里,应该比大多数车主跑的多,算下来一年也不过多花一千二到一千五的油费,想想我每年在车上的时间可能会超过600小时,每小时多花2块钱就能提高驾驶感受,我是愿意为这个买单的。 啰嗦了这么多,都是自己的真实客观感受,谈不上加哪种更好,看自己的使用需求而已,仅供各位探长参考。最后说说我眼中的大探,自己从45动感的A6换成现在的钛金,真心觉得太适合自己了。虽然大探操控同级非常出色,但毕竟块头摆在这,起步也不算快,加上有点傻的变速箱,市区拥堵路段其实还是挺笨的;跑去越野,估计昆仑都跑不过那些纯硬派,何况我的小钛金😂;但是高速长途跋涉,或者国道省道的小烂路,大探真的舒服。动力充沛,操控精准,稳的过分了,单冲底盘和前置后驱,我都觉得值这个价。经常高速的我,开大探的时候,真的觉得很踏实,底气十足,也许“城际SUV”才是探险者真正的角色。 以上全部,希望能给各位探友一点参考,愿稳健的大探保护各位探长路路平安 “请探险者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