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da:4月28日 出驱逐舰05冠军版 5月10日 出海豹冠军版 5月18日 出汉dmi冠军版 5月25日 出宋por冠军版 本来5月初要买元plus,车友圈很多说6月初出元plus冠军版,打算等到6月10号,没消息就去提车了希望能出吧,不想被背刺(想要大的仪表盘+座椅通风)
中ai小:想问问大佬们,收入7000,房租2000,每月生活费用1600左右。目前看上三款车:二代大狗插混,枭龙max,银河l7。打算首付8万左右,剩下的贷款。请各位大佬看下,买哪个价位的合适,没有太大压力
暴力大脚丫:第一:没家冲纯电续航太短,要频繁充电!第二:贬值率!第三:内饰做工有提升空间!第四:高速用电和增程器用油都有焦虑!
#提车日记一.买车背景 我工作地离家里200多公里,每次回家交通不方便,公共汽车每次又要等车,因此在小有存款时准备买个代步车用于回家,出行代步,而且我平时需要用车的地方比较少,所以买个国产车代代步足够用了。 买车过程 ①因为购车预算不多,计划用8-9万,买车前看了下销量排行榜,就选定了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plus这两款车。 ②经过参数上的对比,感觉帝豪的空间不如长安逸动PLUS大,外观不如逸动好看和运动;而且帝豪只有1.5L版本的,而逸动有1.6L的版本,逸动的动力可能会稍微比帝豪强一点点。所以空间和动力逸动占优势。 ③后来经过试驾帝豪和逸动,更加坚定了我选择逸动的决心,逸动坐姿让我感觉腰部更加贴合一点,另外更特别是逸动的双联屏幕很吸引我。所以最后选择了逸动。 二.购车费用 车型:2022款长安逸动PLUS自动豪华版 裸车价:79000元 保险:4500元 最后落得价:88000 赠品:全车贴膜、脚垫、方向盘套、两年三次基础保养(不含首保)、露营帐篷、挡泥板、玻璃水。 三.用车初感受 1.坐姿感受: 我身高172cm,坐在逸动车内,把座椅调到最高,新车开车不让我看到车头,心里没底。然后头部还有三指距离左右,腿可以伸直,座椅往后拉一点就行,后排没人想怎么宽裕就怎么宽。如果出去游玩,座椅调到B柱就差不多了,家人坐在后排就合适,腿就不会顶着前面座椅了。不觉得拥挤,反正买这车划算,空间大。 后备箱:平时一般不用,也就过年过节回家时,放两个20寸的行李箱,买五六箱牛奶放在后备箱,放了这些东西后,后备箱空间差不多还剩一半吧,感觉后备箱深度尺寸很满意。 2.动力感受 吸气1.6L版本,车子开起来换档还比较平顺,就是在路口等红绿灯时,起步稍微会比其他车慢一两秒,但是在路上大于40公里/小时后,跑起来超车时提速就正常了。后段加速过程没有顿挫感,超车行云流水。 3.驾驶感受 逸动的座椅包裹性不错,感觉肩背被支撑和包裹,开车不会感觉腰累,但是隔音表现的一般,起步的时候会把大部分的发动机声、胎噪声音传到车内,所以一般开车我都车窗关着的,就只有起步有发动机声音。曾长途驾驶感受过400多公里,使用定速巡航功能,不用人为一直控制车速,解放了右脚。整体来说但是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4.油耗总结 目前跑了6000多公里,平时主要是在高速上跑,其次是在乡下跑,大约一周用2次车;刚买车时,油耗在8L/百公里左右,跑了6000多公里后,目前油耗5.7L/百公里,最低油耗5.7L/百公里。 5.功能感受 1.右侧盲区影像:这个功能很实用,我经常在过窄路和上坡时使用,刚买车时有一次在乡下小路上开,路比较窄,路旁边是农田,这时对面一辆面包车快速驶来,我心里有点慌,果断开启右侧盲区影响,看准右前轮的位置,缓慢行驶,与面包车会车,万幸没有发生碰撞。 2.语音助手:我开车时,经常使用语音助手小安用于放歌和开天窗,小安每次都很灵敏和操作准确。 四.用车心得总结: 节油技巧:开车时不用一直踩着油门不放,可以慢慢踩一下,松一下,注意不用力踩油门,不暴力驾驶,让转速保持在2400转以下差不多。 1.加油优惠:我加油一般认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会去银行问,有没有针对加油有活动的卡,每次基本上都是加满200减20-59元。 2.隐藏小功能:2022款长安逸动PLUS自动豪华版,可以去4S店升级锁车长安钥匙自动关窗功能。 麻烦圈主推荐
#理想L7提车作业这是一次完完全全意料之外的换车计划。去年把X1置换了X3,暗暗立了个Flag,40岁之前就不会再换车。毕竟能开上X3,已经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BBA的光环+中型SUV的定位,既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能照顾家用,外观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在换车后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没有看其他车了。 关注到理想,是从一个汽车媒体公众号开始的,当时评测的是理想的L9。吸引我的,真心不是外观,而是超大的车内空间,超级丰富的配置,超智能的人机交互系统(特别是语音手势识别,真的让我惊艳到)。看完之后,还特意给老婆看,她也表示惊呆了。但考虑到我们只是三口之家,六座实用性不大,应用场景更是少,加上换车才几个月时间,赞叹就只停留在赞叹阶段,并未真的有换车打算。 后来随着L8的推出,以及即将发布的L7,从新让我开始关注理想这个品牌。L7正式上市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逛商场,发现有理想的门店,问了老婆一句,要不要看看。她居然同意,我就知道她肯定也喜欢这车,不然一定拒绝我。然后就看车,体验车内空间,试驾,几乎就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后排空间,语音+手势识别功能,人机交互真的就如理想一样理想。最担心的驾驶质感,居然出乎意料的好,大车感几乎没有。我和老婆都很满意…只不过唯一考虑的,就是是否真的要X3换L7,毕竟不足一年的车,还是很新,而且是BBA,这个真的不好下决心。后面自己偷偷去问过二手车价格,发现卖出去,亏十几W,这个一下子就打消了换车的打算。 但是奈何换车的念头就是星星之火啊,就是熄灭不了。过了一两个月,也是逛商场的时候,经过理想门店,忍不住又进去看车了。这次看的是L7的Air版本,主要是性价比高,可以不用加钱置换,这个是底线。也是看车,试乘,试驾之后,更激发我换车的冲动。然后就是旧车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成交。新车刚好有个萧山5000的补贴,总价在预算以内。再三考虑,最后决定分期,这样更能减轻买车压力。由于理想都是直营,价格和送的东西都很透明,该送的都送了,什么脚垫后备箱垫,积分,保养券都是常规操作,加送了个充电枪,感觉…也是常规操作的一部分。差不多,就好了,没太贪心。最后订的L7 Air 白外橙内,加装21寸轮毂(主要考虑现在不装,以后加装就是违法改装了。X3都已经是20寸轮毂,L7体型更大,20寸就显得小了)。6.1订车,6.8提车,这速度也是杠杠的!! 现在提车想起来,还是觉得不太真实,感觉…怎么一下子车就从宝马变成理想了。自己心里有落差?那倒不会,毕竟开X3这一年,路上真的见太多太多,那种优越感和虚荣感,已经没有了。感觉路上看到一部X3,和看到一部理想,感觉也就那样。至于这次能开多久,哈哈,我也不知道,希望可以久一点吧。接下来的路程,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3年款路虎·发现运动版正式上市发现5,我觉得它的定位,60%越野,40%公路,如果不在乎油耗的情况下,随踩随走,动力很够, 但是不会很冲,除非深踩2500转以上,如果内心想斯文一点开车,踩油门不舍得太随意深踩,就会感觉油门不跟脚,不如宝马X5的3.0T那么跟脚那么随意的提速了,毕竟2.53吨的车重,很夸张,燃油经济性比不上X5,油箱跑空之后重新加满,试过几次,高速➕国道,大概在综合10L/100km左右的油耗。 发现5就是看着大气,车高,配置比较高,底盘真是特别特别的扎实厚重!说到操控感和驾驶感,就确实只能着重谈谈它的高视野,涉水深度,以及通过性吧,发现5空气悬挂的底盘比宝马X5的底盘,在滤震和转弯支撑性方面,差别不是很明显,这个价位的车子,高速稳定性和静谧性都不会差,同等动力档次的车子,激情提速感我觉得不是发现5的强项,毕竟车高车重,刹停距离是弱项。 喜欢这款车子的人,应该都是纯喜欢那种气势和品牌,中毒感,明知它油耗偏高,电子故障率偏高,知道各种缺点也就是依然喜欢它。 我是从,东风小康面包车,到传祺GS4,换到雪佛兰开拓者,再到现在的路虎发现5,确实车子的静谧性和底盘的稳重,是一分钱一分货,逐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实现在纯国产的车子很多也不错,跑高速也是稳得一批,我朋友那台2.0T的奇瑞试过高速210时速都没问题,发现5我也试过一下195的时速,都挺稳的,同样的车速,静谧性比我之前的雪佛兰开拓者要更好一点点,但是因为底盘高,感觉风阻还是很大的,极速本来也不是发现5的优势。
#OTA升级初体验本来已经觉得阿维塔一月一更的速度已经够快的了,结果阿维塔竟然还可以偷着空把真个车机给翻新了一遍。 本次基本上把车辆设置相关的界面和交互给重做了一遍,追加了精美的车辆模型,一镜到底的界面切换动画,看得出来阿维塔的车机也是野心勃勃,不甘人后。 ...查看全文
#沃尔沃C40 RECHARGE特点详解【百公里加速只需要4.7秒,新系列新体验,沃尔沃C40纯电轿跑SUV试驾体验】 在沃尔沃的历史中,C系列很特殊,不为走量,更多的是探索新的设计和创意。 C40是纯电动车,采用了轿跑SUV设计,车身后部线条流畅,家族式设计更强调运动性。 试驾的版本是四驱高性能版PRO,参数令人咋舌,前后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300kW,最大扭矩660 N·m,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4.7s。 如此狂暴的加速性能其实是过剩的,只不过大马力是电动车时代的馈赠,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实际驾驶轻踩电门车身响应很轻盈,电门深度到二分之一才会有暴力感,加速过程无比顺滑。底盘还是沃尔沃硬朗带柔韧的风格,很扎实,很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