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SL03质量反馈前面已经发了几篇帖子,在此简述一下过程 问题:悬浮灯旁摄像头发出嗡鸣电流音; 处理:更换摄像头; 结果:已解决。 问题:方向盘上方摄像头、中控后方箱体发出类似耳鸣的电流声; 处理:更换摄像头、更换中控后方主机; 结果:通过后者处理方式已解决。 问题:空调工作时发出的尖锐刺耳的电流音; 处理:更换压缩机; 结果:无效果,目前厂家没有给出明确解决办法。 就这三个问题,跑了三趟维保店,来回就700km。不停的反馈,催进度,等待配件,从最开始反馈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整个过程真的有点磨人。 关于空调压缩机的声音,肯定是不正常的,太大了,像之前试驾车根本没有这么大声音,总不能和其他车的功能扯上关系吧。我听维保店的师傅说压缩机分国产和进口,我怀疑一开始的试驾车用的就是进口件,所以没有这么大声音,后面用的都是国产,就是这个被长安收购的奥特佳。这个型号不太确定,好像奇瑞用的也是这个牌子的压缩机,不知道奇瑞的车会不会也这么大声音。 更新一下,听其他车主说更换试驾车用的1.0版本的压缩机是可以解决空调压缩机尖锐电流声的问题,但是要注意更换后是否有异响,目前我的车还没有什么异响。只是前两天充电的时候车身整体有抖动,但是开一下车门再关上就没有了,之前没有发生过,也可能是偶然现象,这个还需要时间确定是否有问题。
#2022中国摩博会云看展玛莎拉蒂MC20超跑敞篷版预计2023年上半年在欧美上市(名车名校单身社群群主“MonsterMax-D”) MC20 Cielo——意大利语中的天空——比轿跑车版重 65 公斤,但性能几乎相同 意大利摩德纳——玛莎拉蒂 MC20 Cielo 是 MC20 轿跑车的跑车版本,看起来将帮助 Stellantis 唯一的奢侈品牌恢复健康的盈利水平。 MC20 Cielo 将是 Stellantis 最昂贵的型号。在欧洲最大的市场德国,它的成本为 260,000 欧元(277,300 美元)。 这款超级跑车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上市,然后在第二季度在美国上市。Cielo 这个名字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天空”。 MC20 Cielo 比 MC20 coupe 贵 30,000 欧元,后者在德国的售价为 230,000 欧元,目前是 Stellantis 14 个品牌中价格最高的车型。 MC20 Cielo 是继Grecale 中型 SUV之后今年推出的第二款玛莎拉蒂新车型。 “我们处于加速模式,”玛莎拉蒂首席执行官戴维德格拉索在摩德纳品牌工厂的 Cielo 揭幕仪式上表示。 玛莎拉蒂今年将推出第三款新车型,一款重新设计的 GranTurismo 中型轿跑车。2023 年推出的 GranTurismo 也将是玛莎拉蒂首款提供全电动车型的车型。 全电动版玛莎拉蒂周三证实,MC20 将作为全电动车型提供,计划于 2025 年推出,但拒绝透露是否会在 MC20 coupe 和 Cielo 上提供。 全电动 MC20 将配备800 伏系统以减少充电时间,并将配备三台电动机——一个在前轮,一个在后轮,以提供最佳的扭矩矢量。 玛莎拉蒂计划每天生产 6 至 7 辆 MC20 轿跑车和 Cielos,年产能设定为 1,300 至 1,500 辆。自2021年7月MC20上市以来,玛莎拉蒂已经生产了1000辆,其中700辆已经交付。玛莎拉蒂表示,其余的已售出但尚未交付。 玛莎拉蒂首席商务官 Bernard Loire 表示,2022 年生产的 MC20 已经售罄。他说,平均等待时间约为八个月,即使原材料价格和通货膨胀上升,公司也会在交货前兑现定价。 Loire 表示,该汽车制造商还将在交付之前兑现 Cielo 定价。该公司预计敞篷跑车将占总装机容量的 40% 至 50%。玛莎拉蒂表示,敞篷车占全球超级跑车市场的 35%。 MC20的竞争对手包括法拉利 296 GTS 和兰博基尼 Huracan,两者都有敞篷版本。 MC20 Cielo 配备由 Webasto 提供的可伸缩玻璃车顶,打开或关闭需要 12 秒,玛莎拉蒂称这是同类产品中最快的。 使用聚合物分散液晶技术,只需按一下按钮,“电致变色”屋顶即可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从透明变为不透明。 玛莎拉蒂产品规划负责人弗朗切斯科·托农 (Francesco Tonon) 表示,该功能允许在车顶关闭时看到天空的全景——给该模型起“Cielo”的名称——这是由一位客户建议的。 Tonon 说:“我们在欧洲和美国设立了焦点小组,询问客户他们在寻找什么样的敞篷跑车版本,”并补充说他们不想要“纯粹的无顶跑车变体”。 🤦🏻新车一血 💔爱车吐槽
#我的保养日记目前8万6,第一次换油4万6只换了油没换滤芯,不太放心这次提前点换的彻底些,内外滤芯加6桶油,实际用了5桶半。放油 拆油底壳 清洗 换滤芯 加油 试车一套下来大概2个多小时。没有暴力驾驶习惯磁铁上有一层铁屑不是太多,两次换油间隔公里数不是很大,刚开始放的油黑,后出来的还能看到透着黄色。看情况觉得我换的有点早了,不是暴力驾驶的可以适当延长些。下次打算6万再换只换外滤芯,大下次再内外一起换,也不知道能不能开到大下次。 费用6桶油90一桶第一次换是85,这次涨5块,工时200,这个觉得到还合理。外滤芯130内滤芯169,这个就有点贵了,网上两样一共才100。可能是还加了点密封胶钱反正一共花了1060多。4s店搞活动存2000抵3000,算下来应该是6.6折也就是实际花700块钱。这么一算还可以。 说下换油中遇到的问题,原厂密封胶很结实,用螺丝刀把油底壳一个角撬弯了才拿下来油底壳铁挺薄。后期拧上螺丝在敲敲就复原了。油底壳上有两点孔是没有螺丝的,好像说是什么定位销孔,可能和其他型号通用的油底壳这款没销子但是孔还在,一个孔胶没打好,试车的时候有点渗油,后来清理了下孔,重新填满密封胶就好了。
#用车感受距离7.31提车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来重新写一篇驾驶感受吧。 型号:奔驰C260L 运动版 贝母白(广州订车,上佛山牌),不能选装,一直以为面板是仿碳纤维的指纹收集器,结果到店随机的是灰木纹,内心窃喜了一下,没有让我加500块钱,估计灰木纹不受欢迎不用加钱吧,反正我挺喜欢的 价格:6月份订车,当时知道广州最低价31.8,定车落地价32.4含电尾+终生A,拆分一下,想着0.2加装电尾,0.4买个终生A,价格也还能接受就订车了。预定的是贝母白,等车一个月,到车是七月份生产的,确定没问题开始办理贷款上牌之类。 时间节点:6.12订车,7.8销售小哥通知车辆7.6离开北京,7.12过去办理贷款,7.17车辆到店检查,7.18买保险准备上牌,后面因为没有时间提车,月底最后一天7.31才提车,车牌都到了,顺便上完车牌再提车(贷款走奔驰金融,6月份谈的时候24期年化2.99,7月份办理贷款涨到3.99,原定贷款10W,最后协商降低到7.5W) 目前油耗:市区10-11.X油耗,高速5.5-7.5油耗,不知道是不是新车磨合期没过,油耗比较高,颠覆了我对1.5排量的认知。按目前9块多的油价,一箱油大概600块钱,综合可以跑700公里,纯高速1000公里应该不成问题,试过满油跑510公里,油耗剩余49% 驾驶感受(只说缺点): 1.大屏集成了所有按钮功能,反而感觉更容易驾驶分心,例如空调按钮,如果是实体键,估计我不用侧着头瞄一眼 2.非常吐槽主动刹车功能,之前开凯美瑞四万多公里没试过误报,帮我避免了很多次可能的追尾,但是奔驰C260L身上,仅仅600多公里的时候,就有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主动刹车,当时前方没车,突然车辆直接抱死,所有人都看着我,莫名其妙。如果当时后方有车,应该追尾我了。。。。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把主动刹车功能灵敏度调到适中而不是一开始的敏感 3.车机经常连不上,CARPLAY莫名其妙连不上,只能用蓝牙功能,解决方法是重启车辆,删除手机连接再重新连接 4.导航期间,CARPLAY的APP音频不能播放(网易云音乐),只能蓝牙连接车辆播放音乐 5.CARPLAY百度导航语音经常无声(就是歌曲正常播放期间,遇到导航语音播报,音乐会减少音量或者断开,但是这段音乐断开期间,导航是无声的,造成了音乐好像一直卡顿的感觉),解决方案是手机和车辆重新启动 6.CARPLAY高德地图导航不会自动播报路线优先选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百度导航可以,目前用百度地图 7.新C的手机支架选择是个大问题,档把隔壁那种所谓的定制款粘不稳,完全靠着底部几个卡扣撑着,遇到颠簸路段就会弹出来,已经掉了几次了,换了几种3M胶都不稳,天王老子来了也是不稳。解决方案是买两个出风口中间夹着的那种 最后问题:想装一个副厂360,各位有好推荐咩~ 辛苦圈主陈子昂推荐加精
#提车日记🙋🏻♂️ 情况介绍 购车背景一是媳妇在23年初拿到了驾照,同时也在准备备孕阶段,考虑到后续怀孕,上下班开车比公交方便安全些,所以要增购一辆车,两人沟通过后媳妇选择开我现在的日产,让我去买辆好点的车(哭死);二是2024年是我而立之年,想赶在此前给自己一个大礼物。买这辆车的模拟使用场景和期限一开始想的是纯家用,照顾家庭为主,偏向中大型SUV(之前开的日产是个小SUV),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换车,后来跟朋友聊,也去试驾,决定稍微自私一些,选一个自己开着舒服同时能兼顾家用的轿车,最后锁定了BBA的34c、56e,在孩子上学之前不打算换,之后再说。为什么没选择电车?个人喜好而已,也不想话题引战(狗头保命)。 💰费用明细 详细价格不方便透露。挨家挨户逛,最终敲定了宝马325Li运动耀夜,落地含息35个多,其中保险2万,交车费用2000,购置税2.7万,4S店给座椅加热+座椅通风的改装(不是原厂用料),另外带一个原厂睿眼前后行车记录仪,无工时费,要了个首保,赠送了那不值钱的膜和垫子,价格对比过后感觉还可以就订车了。 🧮选车对比 2023年2月份开始看车,看的比较粗糙,直到进入4月份才开始细看,各种渠道(主要是懂车帝)获取信息,看车这件事情,想必大部分人会跟我遇到同一种情况,越看越贵,30-40万的预算,看到了40-50万,后来还研究了好一会56e,考虑工作性质和必要性(还是实力不够硬,其他的都是借口),最后落在了325Li运动耀夜和A6L45两驱这两款车,有人会说这两款车不是同级别没法对比,强调一下我关注的是预算范围(A6L45两驱40内能落地),两款车分别试驾过两次(此外还试驾了X3、GLC、e300),A6L性价比确实够高,但是操控性和外观更喜欢3系,请示了媳妇后,很快就锁了3系,型号也没有犹豫,圈友推荐的4s店销售态度也好(异地购车)。 ✏️新车初体验 初体验那就是还没怎么体验,网上评论比较一致的刹车点头和起步低速顿挫两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后续看看磨合之后会不会好一些,其他的毛病暂时还没发现。油门踩下去车的回馈和响应是非常舒服的,哈曼音响可能是还不会用或者没掌握到精髓,感觉不到差距,氛围灯挺有意思,拨片没觉得不好,我没开过宝马,也没有情怀,对鸡不鸡腿和连屏都无所谓,真像网友说的那么有情怀就去买老款二手车了。后续打算简单改一下包围,舒适模块已买待安装,能把恶心的自动启停关掉还是不错的,还能享受呼吸氛围灯等等。 总结下来的一点感受:不管买啥样的车也算是个人或者家里的一件大事了,考虑清楚预算、用途、喜好之后,一定要多了解车,理性的区分网络上的各种评价,如果想省点钱就别怕麻烦,4s店谈判脸皮要厚,要自信,自信的来源是你对价格的了解、对车的了解以及对4s店销售套路的了解,这些信息的获取渠道,我认为懂车帝就很香。没有最低最合适的价格,只有你跟缘分中的那家4s店都觉得还OK的成交价。最后的最后,感谢懂车帝,感谢圈主和各位未曾谋面但提供了很多有效信息的圈友。 感谢圈主老徐指导编辑!!
#我和君威的日常一、购车背景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是时候买车了。就跟家里人说了下,家里说可以,自己看。也不用家里出钱,毕业赚的钱刚好买一辆车。所以就打算看看了。这个时候一点都不懂车的。只是不想买电车、不想买国产、不想买suv。哈哈个人爱好,这么一限定好像可以选的就没几个型号了 二、爱车简介 我买的是23款1.5T君威黑色,落地15.3。裸车累计74000吧。其中70000是4s店的活动,另外4000是我花199买的抵用券。然后服务费收了我9000。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我的车是2022.10.26的生产日期,可能近6个月了,所以享受厂家商业险499套餐,然后保险这块我自己升了个全险200万,最后保险好像花了2300。 三、用车感受 试驾的时候感觉刹车真的硬!踩一点点就刹住了,而且累脚。开了自己的车之后发现市区40码以下车辆左侧总有呲呲呲的声音,售后说是变速箱工作的。然后1.5T的动力市区绝对够用!一开始起步舍不得踩油门,过红绿灯都慢吞吞的,转速控制在1500转,后面的车总是超我。问了售后说2000转也不伤车,还可以清积碳,以后每次起步我都直接深踩油门2500转,马上就窜出去了,超车变道无压力,油门响应也快。就在30-40嘛会有个顿挫。 四、动态感受 ①动力表现、加速性能:1.5T绝对够用,30-100码推背感很明显,发动机的轰鸣也很好听。100-130的加速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我发现只要你速度稳定下来了,转速都能稳定在2000转以下。 ②过弯感受:第一次跑高速时,前面修路,3车道变2车道。我没看清,等我看到时来不及了,我右侧的车估计发现了他赶紧加速跑开了,然后我猛的往右打方向,100码的速度,就这么过了,车很稳。 ③操控感受:君威响应挺快的,你给多少油他就跑多快,没得说,而且变道很稳。 ④方向盘重不重:低速情况下不重,感觉要多转他才拐弯。高速状态下很重很稳,你掰不动。轻轻一动他就变道了。很安全。 ⑤减震效果:君威的减震,哈哈就不用说了。试驾这个车的都知道,硬。但可以接受。车内降噪也大不过也可以接受。比君越肯定比不了。但15万级别的车还是够的。 五、静态感受 ①座椅舒适度:挺硬的,而且主驾座椅塌陷起皱。 ②外观:上符合我的审美,有运动又沉稳。我一开始对此的是迈锐宝。迈锐宝太运动了,不适合以后结婚家用。黑色君威既运动又沉稳,还是B级车。 ③内饰:一般,我没在意他的内饰,比较老气。 ④车机功能使用:我是安卓机,君威的车机对安卓机很不友好。反正我什么都靠蓝牙。 六、空间 我同事开玩笑说,君威也就空间像是B级车了,我1.76的个子后排碰不到头发。毕竟B级车,就是倒车麻烦。 七、油耗 我市区多,高速少。刚提车时是12个油。现在1000多公里了,综合8个多将近9个油。然后高速的话大概7个油。 八、优点 动力、外观、后备箱空间、稳重。这车是凭自己喜好买的,肯定处处都喜欢,爱屋及乌。其他小问题也都能接受啦。 九、吐槽 最好升级一个好点的车机,还有座椅通风和后视镜折叠。 希望君威圈主咖酷大威推荐!
# 领克03特约提车作业征集一、车辆简介 选买背景:在深圳摇号中指标有一段时间了,当时想着买一台,性能兼家用车子。 选买过程:当时初选凯美瑞、阿特兹、CT4、领克。凯美瑞那服务还是不错的,但是试驾完个人的驾驶体验上偏差【凯美瑞-PASS】,然后去了马自达阿特兹,不知道是因为太忙还是咋地,没啥人招呼。然后等了1个多小时安排了试驾。总体上操控和舒适的还不错,但是动力缺少了带T的爆发力,也低于预期【阿特兹-PASS】。后面CT4被网评劝退(变速箱、后排空间),到后面去试驾了23款领克03halo。外观非常惊艳、驾控体验非常不错,但是市内日常操控都是大平板上操作,没啥安全感,刚好店里有一台22款的03+,让启动听下声浪后,瞬间爱了!大家一定要多家4儿子对比和查询咨询车友。至少能为你省下5k-2w的购车费用 提车价格:谈的综合落地19个,还有政府补贴5-6K 二、真实感受 1. 内饰 异味:由于库存车,车内没啥味道,试驾车2K公里也没啥味道。 做工:简称堆料之王,该有的都有,做工缝线,质感上乘。没的说。高级感满满。 2.空间 座位空间:本人176cm-70KG,坐前排调整好位置,头顶大概还有1个拳的位置,腿部收缩自如。调整好后,去后排去试了下,腿部还有一拳多一点的空间。 后备箱空间:比我原来的老大众会小了些,但是空间足以日常使用。当时搬东西,放了大概能放4个收纳箱和3个大包裹(各50件衣服) 4.动力 买的22款03+驭风版+5K套件。基本是够用的。日常主要使用3个驾驶模式,感受都不一样,主要还是以舒适为主,动力随叫随到。但是变速箱还是有点蠢。低速的时候升降档不积极,有的时候会有顿挫感。 5.操控 当时试驾的时候有体验过80码快速变道,车身恢复快速和姿态稳定,避震相对于速腾会硬一丢丢。60码过匝道的弯道都很有信心。 6.油耗 平常主要上下班通勤。不堵车情况下8-10个。堵车10-14。高速上测试过8个左右。 7.配置 1.360全景影像:在街道比较拥挤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盲区的位置,减少擦碰。这玩意还是有一定作用。但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辅助驾驶系统:道路偏离巨没用,在一些车况不太好,划线不清晰的地方。很容易误判,不打灯的情况下变道,你会感受到蛮大的力量跟抗争。所以后面我基本关掉不用 3.主动刹车:可以说救了我2次,一次是电动车探头、一次是下雨天,电动车直直冲过来。但是还有BUG,下地库的时候经常莫名其妙的触发,以及激烈驾驶变道的时候也会有可能介入。整体还是OK的 4.自动泊车:没什么卵用的玩意,没用过 8、成本 改装:打算搞一套黑武士的轮毂和喷卡钳。预计6K左右 保养:还没开始保养,基础保养大概700-100左右一次。 加油:加满表显能跑450-500左右。找的私人油站大概优惠个5-6毛一升 三、爱车吐槽 1.车机:卡,是真的。但是我对车机没有啥太多要求,日常都是实用手机导航和听歌。但是基本上你冷车启动后等怠速下来才可能完全开启来画面。 2.刹车异响:一直有金属摩擦的声音,但是不影响性能,就是被路人吐槽过。 3.车内异响:空调机有时候会有点哒哒哒的声音。还有不经意的某个内饰有异响 4.胎噪是真的不小,但是也不大,可以接受的范围。尤其是水泥路噪音更大。开大点声音就好了哈哈 辛苦圈主《浓密胡渣厌世大叔》帮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