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昨天换胎,找了半天找到一个物流园里面一个轮胎批发的地方,价格还可以,跟网上价格一样就直接装了。把钱付好,看到装轮胎的旁边有个师傅在跟一个油车做四轮定位,我心里就想做一个吧,看能不能解决跑偏,问了价格80块,不高不低。装好轮胎我就喊师傅帮我做。重点来了,师傅一看我这是电动车,说他没有新能源车数据,我说那还能做吗?师傅说也可以,师傅原话 《 做了10多年定位了,很多东西看都能看出来》因为跑偏问题困扰了我太久,跑高速一直拉着方向盘,一直调整,心里那个苦啊。心里想死马当活马医吧(因为没有数据所以就没有用仪器收我60块)把车开上架子,师傅用一把尺子这里量那里量。捣鼓了10多分钟。付完钱就走了。昨晚从宜宾到乐山。困扰我半年的跑偏问题终于解决了,瞬间觉得高速好轻松啊。 给曾经同病相怜的朋友的建议 本人已经5.3万公里,比亚迪的售后真的一言难尽,去了三次4儿子,每次去都说过跑偏问题,你们猜师傅们怎么着,问了一下往哪边偏,也不量,也不定位,就直接拿个扳手捣鼓,能解决才怪了。建议有同样问题的,别去4儿子了,他解决不掉的,花点钱去找个靠谱的师傅解决问题。
#蓝山DHT-PHEV提车作业首先,理想牛逼,是中国最好的车企,也是中国车企的未来,所以理想的朋友们,你们可以转移战场了。让我们一群穷逼自娱自乐就行了。 蓝山这款车只能说来的有点晚,但不算太晚,至少wey还有一口气,接下来说的是我自己的经历,主观性比较强。 2017年毕业,18年工作稳定了,收入刚稳定在1w了,那个时候想买车,风头正盛的就是vv7,帅,太帅,而且质感是真好。别的什么没看直奔了wey的店里,可最后还是买了六子,原因也很简单,手里积蓄不够,不想问家里要,全款咬咬牙只够六子,没让我失望,陪了我5年,别说小问题,异响都没有一个,所以我相信wey,只是这几年网络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wey这几年昏招不断,也只能看着 去年9月,小公主来了,内心就想换个车,一方面想给她最好的,另一方面开多了媳妇儿的秦pev,电车那种六子已经失宠一年多了,找啊找,没有合适的,我对增程式真的很抵触,因为高速跑的多,朋友的one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跑了两次高速以后,高低我不开了。但市面上混动大suv真的没了,唐?呸,我说的是大suv🤣 蓝山出来的第一天,想都没想,下定,置换,没别的,因为这是wey,我喜欢这个品牌,品控,安全,配置,我都喜欢。只是提完车不得不说我也有很多槽点不吐不快。 首先说优点,安全性和车身的用料,长城的老传统,牺牲一切但这个没的说,其次相对于传统燃油车,长城这次对待蓝山的态度从app反馈问题速度上就明显感觉到重视和跟进的提升。底盘能把麦弗逊调教成这个程度,功底值得加鸡腿,动力还是一句话,一脚干到底,你要多少动力你说话,管够,座椅什么的那都这个价位大差不差没什么特色,不过这个麂皮顶我觉得还是很香的 缺点很明显,传统车厂的车机部门,一定是这个车厂木桶效应中最短的那根。死机过一次,小魏同学有点智障,可能是我要求太高,相对其他传统车企,其实车机优势还是有的,b柱异响,我都遇到了,对比其他同价位的双交叉臂,麦弗逊确实差点意思,可长城也没什么双交叉臂的调教经验,你给他一个,他也未必调的出来,纯粹的堆料好像又没太大意义。 总得来说,蓝山是辆好车。可它适不适合你,你自己去试驾,然后做选择,谁都不可能因为网上几句话就认定这个车一定适合我。 这几年几个新势力起起伏伏,大家都在堆料,你用了8155,那我就两块,你用了双交叉,我就加空悬,你用铝合金悬架,那我就全铝底盘,反正就是怎么花里胡哨怎么来,确实也让大家体验到了原来车不只是用来开,还能用来玩。可别忘了当年众泰也是全铝底盘,堆料谁都会,可资本的大浪退去那一天,大家才知道谁在裸泳,电池电机电控,这是电动车的核心,底盘,变速箱,发动机这是车的基础,作为消费者,不管做哪种选择去买一辆车,买了那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不必去看别人对你车的评价和议论 只希望看到这帖子的朋友,选你喜欢的,别被议论带偏了方向,法系车也有人开,马自达依然还活着,所以没有什么是必选项
#MG7有奖活动征集买车背景 本人蛋蛋后,在江苏这个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的地方,因为是自己在外地工作,有时候想出去玩和盆友一起也不方便,再本着早上能多睡一分钟是一分钟的观念,于是萌生了买车的念头。初想买车的时候大概是22年的2月份,也就是过年那段时间在家里没事干,就开始在各大平台上看车,那时候还没有爆出MG7的消息,只有UNI-V和零度L,那段时间真的很心动UNI-V,因为我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对国产车和合资车并没有偏见,只要是性价比高的车那就是好车,后来到了7月份终于是按捺不住了,准备去订车了,无巧不成书,在去的路上被一个女司机撞了,于是家里就说今年不适宜买车,我就等啊等,突然就看到了MG7的消息,我当时心动的,虽然被鸽了那么多回,但上市直播那晚立马就下了定金。 买车对比 虽然我很心动MG7,但还是本着性价比高的原则看了很多车。 最先看是UIN-V:整体感受还可以,虽然很帅,但一圈试驾下来之后我坐后排的好友跟我说感觉很拥挤,怎么坐都不舒服,就放弃了。 小鹏P7i:这辆车我也是真的非常心动,比UNI-V还帅,但很遗憾没预约上试驾,只能静态体验一下(PS:音响效果真的绝了,比MG7好不少),但和UNI-V一样,空间小,一个是A级车,一个地板很高。放弃。 深蓝SL03:说实话,开了一圈感觉还是很满意的,但之前也一直有在懂车帝上关注,作为长安的首款电动车,还是有很多小问题,口碑不太好,放弃。 零度L:在没出MG7之前感觉还可以,什么无框车门掀背尾门HUD全都有,出了MG7之后感觉这车性价比巨低,果断不考虑,放弃。 海豹:这是我最纠结的车型,如果MG7再鸽一次的话我现在开的应该就是海豹了。 MG7:从去年爆出来后就一直在关注,等他上市就等了快一年,20W不到的价位给了你所有能给的,再加上试驾时的激动,说实话,我买车的时候就像被下了蛊一样,最终还是选择了MG7,20W的价位,这样的配置确实没别的车型了。 最购车费用 车型:MG7耀世版+智驾包 裸车价:181800 保险:6000 优惠:55(哈哈哈,凑了个整) 最后落地价:199800 赠品:送了三次保养,膜抱枕啥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新车初体会 1. 内饰体验: 新车没有异味,内饰说不上好,但绝对不差,中上游水平,我自己是很喜欢(毕竟我是尊贵的Nappa皮,虽然和普通皮没啥感觉)。 2.驾/乘空间体验: 本人170,前排空间没问题,头部空间也很充足,虽然是大溜背,但我经常带朋友出去玩,他们也都说空间足够,后备箱开口超大,放东西很方便,至于空间嘛,中规中矩,家用绝对足够了,我五一回家过节,后备箱塞了三个人的行李还有不少空间。(每人一个行李箱加上大大小小的袋子包啥的) 4.动力体验: 动力方面2.0T没啥好说的,五一回家我跟我姐换着开的,我姐对动力的评价是:你这车好猛啊,高速上120码后依旧给油就走。换挡顿挫并没有很明显,如果你踩一下油门立刻就松开你就会感觉到明显的顿挫,这应该是逻辑上的问题,平时开不影响,只有你刻意地去试才会感受到。 5.乘坐感受/驾驶体验: 座椅坐着确实和正常的还是有点区别的哈哈,可能是心理作用,我很喜欢座椅的包裹感,如果腰托调节也是电动的就好了,后排朋友说挺软的,总的来说感受方面还是很满意的,唯一的就是你喜不喜欢这个颜色。 6.油耗: 目前跑了1000公里左右,跑了两次高速,平时在城区用的比较多,油耗8个左右,最低的时候6个油,就是跑高速。 7.功能体验: 1.360全景影像没有不太人性化,MG ONE在打转向灯时如果有距离很近的物体就会自动打开微距镜头,让你看见一侧的轮胎,这个功能好像1.5T的有。 2.斑马语音识别太笨了,人工智障,说自己学会了新东西,问他是什么又一问三不知。 3.辅助驾驶系统:跑高速的时候打开ICA是真的好用,就是算法逻辑不是很好,在跟车的时候如果前车加速他就会猛的给油,到了要减速的距离又会猛的踩刹车,建议后期优化一下。 4.主动刹车:没遇到过呢还,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 麻烦圈主Tryagain8与推荐!
#用车心得大众途岳22款豪华版 情况介绍:本人2023年一月份订了大众途岳,2月份提的车,车是23年一月生产出来的,买的碳晶灰,非常的帅气,喜欢这车就是看上了它的大气,有小途昂之称,当时选车很直接就选了大众品牌,根据自己的经济,进店果断看上了途岳。目前已开车了两千五百多公里。 ①驾驶感受 油门感受:动力挺好的,提速也特别快,只要舍得给油,速度就是快。 座椅/坐姿感受:原本想买一个靠腰垫,但是发现这个座椅还有托腰的,非常舒服,总能调节到自己舒服的座椅姿势。 视野盲区:因为也算是紧凑型SUV,比轿车高,停车时反光镜也看不到马路牙子,所以我也买了小镜子贴上,这样也能看到下面。 ②仪表台感受 设计/按键:方向盘有定速巡航,这是比较高级的,而且上高速不用一直踩着油门。 还有自动刹车功能,的确不错,有次开车前车突然刹车了,我来不及刹车,还好自动刹车功能自己打开了,不然就是追尾了,这点真的不错,挺好的,增加了安全系数。 还有后视镜加热和座椅加热功能,这挺好的,下雨天后视镜有水不用去擦,直接后视镜加热就可以了。座椅加热的话,冬天也能给你暖座位,让身体不在寒冷。 缺点:内饰硬塑料多,廉价感强。 ③空间感受 虽然是紧凑型SUV,但是我觉得空间够用了,本人高178重170够了,我平时还健身,比较壮,进去这空间觉得够用,乘坐过程中能把座椅调节到很舒服宽松的位置,舒适度体验非常不错。 ④后备箱 后备箱也挺大的,高度也还好,能放很多东西,比轿车强。 ⑤保养 目前才开了两千五百多公里,还没有首保,打算半年时间到了,再去首保。 ⑥车门质感 前后门关门手感也挺好的,门型的线条设计得也不错,挺好看的。 ⑦隔音 隔音效果我觉得还可以吧,也没有太大噪音,平时开车车里也放音乐的,外面说话,在里面也听不太清,所以隔音还行。隔音,低速效果还行,高速隔音会差些但也还好。 ⑧油耗 油耗还是挺省油的,平时上下班能开九到十个油,有时开猛了,油耗会高点,就看自己舍不舍得踩油门了,整体油耗在同款车型里还算可以。 再给大家介绍下本人改装了哪些项目:氛围灯(装的时间较长四个小时,好看但是得拆门,而且塞灯条那很紧不太好塞,嫌麻烦的不介意去装),不锈钢前后护杠,磁悬浮轮毂标,后视镜折叠(拆门安装,耗时四个小时,觉得没必要的可以不装,我觉得经常停马路边,后视镜折叠还是可以有),后视镜槽银条(强烈推荐,便宜好用,不然槽内会很脏),电动尾门(安装耗时4小时,挺好用,也高大上了不少,平时不怎么开后备箱的可以不装),引擎盖液压杆(机盖开得少,但是偶尔也是需要加玻璃水的,女的推荐装,因为女的力气小,男的根据自己喜好来装),发动机盖,隔热棉,胎压监测,挡泥板(推荐安装,安装也简单,会抵挡开车泥甩脏车,有和没有区别还是挺大的),迎宾踏板(不推荐安装),木纹饰板(不推荐安装),水晶档把,手缝方向盘套,行车记录仪,USB防尘盖,刷隐藏,门锁扣盖,中网R标,后排防踢垫,脚垫全包,具体改装后啥样在我别的发布帖子有介绍,根据自己个人喜好去改装,不喜勿喷!! 最后“望圈主XXX推荐精华”
东风日产衡阳高卫:一起来看奇骏的超强爬坡能力
江西野草:人生的第一辆车哈佛H6
#下一部车买什么最近,这个城市正酝酿限行电动自行车。 据说有500万辆之巨。 大家本来用得好好的,节能环保不浪费、不奢靡,通行高效不拥堵,不用考虑停车位,……再好不过的东东呀。 技术也在大踏步前进。某迪冠能,标称已经200公里,够恐怖吧,完全可以城市间交通了。 这么好的电动自行车,为啥还要限行呢?(感觉奔着取缔去的)绝不是表面上的事故多、抢红绿灯、抢汽车道等理由,因为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交通管理来改进。 最大的原因,是不是动了汽车销售的奶酪? 个人而言,自从有了电动自行车,已经很少在市内开车了。一台小迪,两娃搞定。当下,我最期待的,是怎么能把另一台老迪淘汰掉,把指标腾出来,上台冠能200公里的,两周充一次电,太舒服了。 这么一说,电动自行车是不是在严重阻碍汽车销售?进一步说,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确实已对纯油车形成了绞杀之势。能逆转吗?谁会放着方便找不自在呢。 买纯油车,估计就只剩情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