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奔驰那些坑11年奔驰A180,自动1.7排量,主副驾电动座椅,腰部调节,头枕调节,大屏导航倒车影像,柏林之声音响,自动泊车功能,后排可以放床,魔术空间,代步练手,旅行方便,动力充沛排量小,百公里7个油,保险检车2023年8月,商业险200万,到手不添钱,适合高端小区,瞬间解决停车难题
提问23探险者倒车影像的线与车辆实际位置有偏差,大家的都是这样吗?就是按照到车影像的线与停车位的线对齐停好后,但车辆实际位置左边是贴线的,右边离线还有40公分的距离。怪不得我一直老停不正。怎么解决呢?
#提车日记车子是6月上旬提车的,到现在跑了248公里,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半个月以来的用车感受,以及提车时候的情况。 【车子基本信息】 1、车子是2023款2.5L豪华,这个配置是亚洲龙最走量的车型,在山东青岛买的,裸车价格是19.10万,保险五千,上牌费八百,还有前后雷达加装费用两千多,杂七杂八的在一起全部落地是21.60万。这个价格我对比了好多车友,属于正常了,还可以接受。 2、就是提车的时候仪式太过于潦草,没有人家提车又是送花又是拍照留念的,就给我拍了个照片就没了,礼花啥的都没有,不过赠品还是很好的,记录仪、脚垫、后备箱垫等等,虽然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但送的东西就是让人有种占便宜的感觉。 【选车前对比】 主要是对比过迈腾330豪华,亚洲龙2.5豪华这两款车,他俩的指导价都二十二万多,但是我通过试驾之后的感觉,迈腾的动力明显比亚洲龙要强不少,而且配置也更丰富,各种主动安全辅助,还有全景天窗的舒适性配置都是2.5亚洲龙豪华不足的。但是迈腾怎么说呢,这个前脸和速腾、帕萨特、宝来等等车型没什么区别,大众家族式套娃的感觉太浓厚,而且我们当地迈腾都是公务员开的居多,小旗子一放,气质就上来了,但我还是追求一点个性吧,亚洲龙外形设计比迈腾好,而且AT变速箱也比双离合强,最后还是选择了亚洲龙。 【车子初体验】 1、外观内饰:外边设计没得说,这也是我选择亚洲龙的最主要原因,内饰方面和2022款没有区别,但中控大屏我觉得比老款要好看,没有哪些丑到爆的按钮了,但也损失了carplay这个好用的功能。而且亚洲龙内饰是有很多的软质包裹啊,不像大家所说的全部都是塑料,而且门上面还有木质的装饰,一点点高级感就诞生了。 2、动力、油耗:动力完全足够,开起来底盘感觉比较偏家用,说白了就是软而不散,跟迈腾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油耗比较高,我刚提车当天油耗干到了三十多个,跑到现在两百多公里后油耗是十四个,可能是新车的原因也可以理解,后面油耗会降下来,现在加满的一箱油还有一大半,续航三百多公里,感觉跑完下来应该有个六百多公里的续航。 3、配置感受:配置给的不够,以前就听说丰田倒车影像比较模糊,没想到是如此模糊,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看清路况,但是要跟国产十几万的车子比较,被甩了不知道几条街。没有前后雷达,停车的时候真的要注意,这车太大了。 4、空间感受:车子有五米长,坐五个成年男性完全不成问题,空间确实很大,不过我喜欢把座椅调到最高,感觉这样视角会好一些,一米七八的身高没有顶头,后排我可以躺着,平时用来睡午觉。 5,驾驶感受:噪音有点大,尤其是速度超过八十之后,驾驶位风噪比较明显。悬挂支撑比较好,拐弯也好,还是过颠簸路段也好,都做到了b级车该有的样子,最明显感受就是拐大弯的时候,副驾驶的人不会突然被甩一下。 【车子吐槽的地方】 发动机启动声音比较大、空调声音有点大(但是制冷速度很快!)、车机还有待优化、一汽丰田APP经常断线、4s店提车仪式比较潦草。大概就这些吧,最后感谢圈主的细心指导。
#用车心得上一篇分享了关于驾驶感受的方面,这一篇分享一下日常静态的体验。 车身颜色:本来想买银色的,但是去店里的时候只有灰色的车,看着感觉好像更好看。而且现在各个店里基本只有灰色的现车,最后就定了灰色的。后来看到一台1.5T的时间比较久的银色的,感觉有点褪色,和新车颜色不太一样。想把橙色的套件贴膜成黑色的,问了几家店都不行,后面再看看吧。 座椅:座椅的包裹性挺强的,坐着也比较舒服。但是为什么调到最前面还是离油门刹车这么远啊!我177的身高感觉踩油门都费劲,难道是我没调好? 头枕处镀铬、停机坪和碳纤维纹路饰件:很多人觉得十几万的车硬上这些有些low,但是十几万的车也不能真上碳纤维啊。本来想把这些地方改掉的,但是开了之后发现这些地方的存在感很低,没必要改了。 尾翼:这个尾翼确实有些浮夸了,想改成小鸭翼。话说厂家为什么不上电动尾翼呢,加2000元钱绝对是能接受的。 车机:因为是pro版本,所以车机本身不能联网。7.2的屏幕感觉也够用了,流畅度除了刚开机的时候反应有点慢,其他时间没什么问题,拖动地图也很跟手。车机有华为的hicar,苹果的carplay和安卓的carlife。但是!!!只有华为的可以无线连接!我的苹果手机还得拖个线,实在忍受不了。准备换个华为手机当工作机或者买个转无线的carplay的盒子。 音响:pro版本是普通音响,据说max版本的雅马哈也是贴牌的,都是听个响。没怎么用过好的音响,感觉这个车音响还行吧。 隔音:整个车的隔音确实很拉。开在粗沥青路的时候,轮胎声音特别大。正常柏油路的话,风噪和一般家用车差不多吧。都买影豹了,还要啥隔音啊。不行就加大音响,哈哈哈。 排气声:排气声音和网上测试的差不多,不够浑厚低沉,没有回火声。还好排气声有开关。关闭的时候发动机和排气比家用车吵30%左右吧。打开的时候,如果用sport或者race模式,耳朵能被震的嗡嗡的。 置物空间:驾驶位置物空间中规中矩,pro版本没有无线充电,但是和max用的同一套膜具,所以手机放无线充电的凹槽里就行。扶手箱里两个杯架可以移动,还有一部分空间,可以放钱包数据线之类的。档把下方空间不小,可以同时放一包纸巾和一包湿巾。车门也有空间,可以放水瓶。但是没有眼镜盒,拉了。Pro版本是电动半天窗,手动遮阳板。后备箱还没有放东西,看上去还行,不算小。 氛围灯:颜色无极调整,但是只有一条灯带,意义不是很大。 倒车影像:pro版本没有360°全景,只有倒车影像。这个倒车影像确实非常的拉,有点模糊,看上去不像是2023年的产品,只能说能用,拉。试车时候看了max的360°全景,感觉还比较正常,好像挺清晰的。 以上体验全是一个经常开家用车的车主的主观感受,请大家理性讨论,共同进步。时间太短,很多东西还不是很了解,后续有新的认识继续分享。 有问题也可以随时交流。。。。
#领克03真实车主体验报告2022款03+,我这是2021年11月份提的车,目前11000公里。 用车感受: 动力没的说 搭载T5 254匹马力发动机,可以说随叫随动,日常开太够用了,但是不得不吐槽变速箱真的很拉胯。(不要试图去崩双电机的电车,真的太快了😂) 胎噪还是比较大的,原厂用的马牌MC6轮胎,在胎噪在一块控制的不是太好,胎壁真的太薄了,已经换一条了都不知道怎么弄的就坏了。油耗目前平均油耗10.6,1100公里,滴有8000多公里几乎全是高速,这车油耗还是偏高的。 乘坐感受: 座椅真的硬,太硬了,长途根本没办法开,腰疼屁股疼。后排空间还可以,但是中间座就比较狭窄了,可能是因为有四驱轴的事,凸起比较高。后备箱空间也够用,但是也不知道是我开的快的事还是什么原因,我后备箱的东西总是乱跑。 车机: 车机必须要吐槽一下了,出现过音响系统刺啦刺啦声音,也出现过方向盘按键偶尔失灵。但是车友告诉我重启能解决的事都不叫问题。哈哈哈😆。最近出现了用环景影像或者倒车的时候,屏幕闪绿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经常出现,没空去4s看呢。优盘音乐不可以上车自动播放,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每次上车都需要手动去点,车机不支持carplay 。 最后附上我的爱车图片吧。
#领克03真实车主体验报告2022款03+,我这是2021年11月份提的车,目前11000公里。 用车感受: 动力没的说 搭载T5 254匹马力发动机,可以说随叫随动,日常开太够用了,但是不得不吐槽变速箱真的很拉胯。(不要试图去崩双电机的电车,真的太快了😂) 胎噪还是比较大的,原厂用的马牌MC6轮胎,在胎噪在一块控制的不是太好,胎壁真的太薄了,已经换一条了都不知道怎么弄的就坏了。油耗目前平均油耗10.6,1100公里,滴有8000多公里几乎全是高速,这车油耗还是偏高的。 乘坐感受: 座椅真的硬,太硬了,长途根本没办法开,腰疼屁股疼。后排空间还可以,但是中间座就比较狭窄了,可能是因为有四驱轴的事,凸起比较高。后备箱空间也够用,但是也不知道是我开的快的事还是什么原因,我后备箱的东西总是乱跑。 车机: 车机必须要吐槽一下了,出现过音响系统刺啦刺啦声音,也出现过方向盘按键偶尔失灵。但是车友告诉我重启能解决的事都不叫问题。哈哈哈😆。最近出现了用环景影像或者倒车的时候,屏幕闪绿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经常出现,没空去4s看呢。优盘音乐不可以上车自动播放,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每次上车都需要手动去点,车机不支持carplay 。 最后附上我的爱车图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