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买途观Lphev的过程和一些途观L新能源的使用感受,文末是给买车朋友的一些小建议。 【买车背景】:2019年,由于儿子三岁了,开始要幼儿园接送,而且经常感冒要去医院,再加上夫妻两个上班的需要,我们家迫切需要添置一辆车,刚好年底发了一些绩效奖,于是开始了我们家的购车之旅。 【买车定位】:因为我们之前有一台轿车了,现在是三口之家,再加上双方父母有时候也要坐,所以我们想买一台空间更大的车,方便将来自驾游或者回乡下可以搬更多物品,于是我们这次定位买suv,价格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都可以接受。 【看过的车型】:我们看过本田的CRV,三菱的欧蓝德,凯迪拉克的XT4和XT5,东风日产的奇骏,别克的昂科威,上汽大众的途观Lphev,最终选择了途观Lphev的插混。 【各车型没买的原因】:本田crv我不喜欢它的尾部,而且有一个同学买的这个车,不想买一样的;三菱欧蓝德去看的时候没人接待,问也没地方问,看看就过了;凯迪拉克xt5和xt4摆一起,对比看4太小,5太贵;奇骏感觉还可以,但是是日产;别克昂科威试驾了,不过那天销售急着下班,试驾一下就走了,没怎么了解。 【选择途观Lphev的原因】:有时候买东西就是看眼缘我们家和途观Lphev是有缘分的。看了好多家4s店,有一天在看大众的时候突然发现角落里停着一辆混动车途观Lphev,由于新能源越来越火,销售也很热情的邀请我们试驾,于是我们就试驾了一下,没想到试驾一下就爱上了它。试驾时有个上坡起步,因为这车配备了autohold,上坡起步非常轻松,不会后溜,停车时也不必长时间踩刹车,这功能对于家里领导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因为起步是电动,试驾全程全程都很安静。同时它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比较经典大气,空间也比较宽敞。它还配备了如全景天窗、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打开全景天窗,看看蓝天也很吸引人,它的三电有八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这些打动了我们。 【谈价过程】:接下来,我便开始关注途观L插混的价格在汽车之家等app上把长沙所有4s店价格都对比了一遍,途观L插混的价格比同级别的汽油车要高一些,但是由于它是混合动力车型,可以享受到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尤其是不要交契税,这一点就少了将近两万多算起来跟途观L油车其实落地价差不多,和销售人员打拉锯战磨价格,在这期间了解了购车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哪些坑需要注意,在签订购车合同之前,我还特意了解了相关的保修政策和售后服务,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后面价格谈下来,要了各种装饰,比如坐垫、行车记录仪、脚踏板、钥匙套、还有送了四次基础保养等。 【整体感受】:当我开着途观L插混走在城市的道路上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这辆车不仅外观时尚、内饰豪华,方向盘比较轻还有混合动力系统加速快所带来的推背感,采用纯电模式或者GTE模式起步瞬间甩其他车上百米,在城市拥堵的交通情况下,它可以自动切换到电动模式省油,autohlod轻松应对红绿灯和堵车,驾驶起来比我之前的手动挡轻松了不少。 【不足之处】:当然,作为一款新车(2019款是插混途观第一款车),途观L插混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它的充电时间相对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满电,纯电续航也比同类别车少一些,如果纯电续航能提到100就漂亮了。2、它没有备胎,在尾箱底部备胎位置放了电池,这就导致跑长途的时候还是略微有一点点担心,不过,后来想想我的轿车开了11万公里也没用过备胎就释然了。 【总结】总的来说,我的购车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主要是花费了很多时间,而且没买到自己想要的颜色,但是,通过深入了解和认真考虑,我觉得我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车型,它兼顾了电车的舒适性、加速快感和油车的长续航,最重要的是开了接近4万公里了,还没出过毛病,而且电池衰减也并不明显,我们自己有车位,装了充电桩,充电的时候还是蛮多的。 【给车友们一点选车的建议】: 第一,买车一定要适合自己,做好定位。比如如果是家庭第一步车,综合考虑我觉得上混动都可以,毕竟保不齐什么时候需要远程自驾一下。 第二,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情况来买车,不要给自己或者家人太大压力,而且买车后面还要养车和折旧,一台二十万的车,保险每年都要大几千,折旧算两万,油钱加保养,一年三万开支不算多。 第三,买混动车如果是为了省油钱,那么建议要有车位,有装充电桩的条件才买,因为混动车纯电续航一般,外面交流充电,湖南这边电费加服务费基本要一块七八毛一度感觉也不便宜。 感谢圈主“beijing平安”和懂车帝编辑推荐精华!
#最美改装买车的时候受预算、车型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想买更高级别还是更高配置的车型会困扰着我们,而我选择了更高级别的车型,在空间、动力、变速箱、安全、环保、用料等更有优势。 爱车情况: 2021年12月下定,2022年1月提凡尔赛享不凡上牌,提车不久就上了高速,至今行驶了1w公里,平常以国省道为主,偶尔跑跑高速。 改装的原因: 更高级别的车型意味着同配置更高的价格,当时选择了凡尔赛一级车,在当年的合资车型里算性价比高。但是有些配置遗憾错过,如倒车雷达、电尾门、雾灯等,后期加装也会受车机限制困难度比较大等功能也受限制,如前雷达和360, 19寸的轮胎噪音有些大,一直想改善隔音,好在厂家推出了一些改装方案和原厂改装件,来看看我为爱车加装了哪些配置。 1、加装电尾门 自身是掀背车,一级车不带电动尾门,有的时候提着物品或靠着墙角,不方便开门的时候,在车内或用钥匙就可以打开,这样操作会比较方便。加装后在车内打开或关闭尾门,不用下车比较方便,在一些用车场景更好用,提升用车感受,另一方面提升高级感,配置拉升给人感觉配置很高。 2、加装倒车雷达 第一批车型是没有后雷达的,虽然有倒车视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视频是否准确、畸变等跟摄像头安装的位置等有关,下雨或大雾天摄像头容易被遮挡,安全距离不容易判断,后面突然窜出行人等不给提示等。倒车雷达加装势在必行,可以提供安全距离、障碍物声音提示等,与倒车视频配合使用更轻松,安全保障再也上一个台阶。 3、加装喇叭装饰罩 当初上市的时候,车辆价格对比其他合资车比较有诚意,车内的镀铬装饰件很少,与其独特的造型来说,内饰还差点意思,银色的装饰件可以提升车内对比度,黑色为主的内饰更加灵动,离心目中的豪华更进一步。 4、加装侧标 凡尔赛的颜值无可挑剔的,细节上有所不足,外观上缺少侧面的标识,好的车辆都有自己独有的侧标,彰显自己品牌的特性,凡尔赛就是缺少这部分。当初某宝或混动标有了就想入手,听说厂家要上,足足等等好几个月,不过辛苦的等待是值得,贴上之后弥补了车门上空缺的位置,车辆更加美观,提升辨识度和品牌形象。 5、准备加装前后隔音玻璃 已经兑换了原厂的前后隔音玻璃,包含工时有些小贵,正在订货中,车友反馈前门比较容易安装,后门有一些复杂,对风噪控制有一定的帮助,开关车门玻璃更贴合,跟以前的隔音相比有些地方有明显的提升,后门更是隐私夹胶玻璃,质感和美观更上一层楼。 6、后备箱隔音 后备箱与后排连着,两箱车固有的噪音共振比价明显,后备箱隔音还是比较简单的,先把后备箱东西清空,备胎拿下来,贴止震贴的时候不建议一整块贴上,需要割成一块一块的减少共振,把后备箱的下面贴满,最后贴上隔音棉。过程肯定是繁琐的,需要时间的,一直想提升隔音,买来隔音材料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进行。 车品来源:大部分积分商城兑换,某宝也可以购买原厂的,最看重原厂的质量和质保,相信原厂的品质,隔音的材质是车友推荐的某宝店购买,止震贴必须买好的,要不会流胶比较难处理。 注意事项: 电尾门、倒车雷达等质量稳定可靠,没有出过问题。音响罩和侧标都有一些问题,音响罩不如某宝的颜色多一些,选择比较单一,A柱容易脱落,准备购买3m胶和助粘剂重新贴。侧标也是胶不行,侧标和车漆面有缝隙,洗车或下雨容易进水,时间久了容易脱落。
#用车心得我准备买长安凯程星卡双排2.55米1.5那个车,但是我的不送保险,我想问一下各位买过的车友,买哪些保险啊,分别是多少钱,谢谢。 📒等车日记 🤦🏻新车一血 🙋🏻♂️情况介绍 🚘车型年款 🙋🏻♂️ 情况介绍 💰费用明细 🧮选车对比 ✏️新车初体验 📊 满电续航 📉 能耗记录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吉利银河L7实拍吉利银河 L7 是吉利银河智能电混系列首款车型,是一款 A 级智能电混 SUV,为中国主流家庭而生,定位“家庭首选智能电SUV”。在“电感造型、劲省电混、智爱座舱、宠爱副驾、神盾电池”五大核心领域,全面超越最强者,刷新高价值。 五大 USP: 电感造型:同级唯一封闭式前脸、全球首次量产纳米级炫彩白车漆,动感双色车身 劲省电混:同级最快 6.9s 百公里加速,WLTC 同级最低 5.23L/100km 亏电油耗,CLTC 综合续1370km 智爱座舱:同级唯一超大四屏联动座舱、行业首发银河 N OS 畅爽体验、量产旗舰级座舱芯片 8155、全域 FOTA的移动智能终端、全场景可见即可说 宠爱副驾:630mm 同级最大腿部空间,同级唯一 16.2 英寸巨幕副驾屏、同级唯一超大顶置气囊,四大宠爱舒享配置(座椅理疗/按摩+加热/通风+电动腿托+副驾 8 向电调) 神盾电池:e-CMA 智能电混架构,行业首发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提车日记车子是6月上旬提车的,到现在跑了248公里,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半个月以来的用车感受,以及提车时候的情况。 【车子基本信息】 1、车子是2023款2.5L豪华,这个配置是亚洲龙最走量的车型,在山东青岛买的,裸车价格是19.10万,保险五千,上牌费八百,还有前后雷达加装费用两千多,杂七杂八的在一起全部落地是21.60万。这个价格我对比了好多车友,属于正常了,还可以接受。 2、就是提车的时候仪式太过于潦草,没有人家提车又是送花又是拍照留念的,就给我拍了个照片就没了,礼花啥的都没有,不过赠品还是很好的,记录仪、脚垫、后备箱垫等等,虽然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但送的东西就是让人有种占便宜的感觉。 【选车前对比】 主要是对比过迈腾330豪华,亚洲龙2.5豪华这两款车,他俩的指导价都二十二万多,但是我通过试驾之后的感觉,迈腾的动力明显比亚洲龙要强不少,而且配置也更丰富,各种主动安全辅助,还有全景天窗的舒适性配置都是2.5亚洲龙豪华不足的。但是迈腾怎么说呢,这个前脸和速腾、帕萨特、宝来等等车型没什么区别,大众家族式套娃的感觉太浓厚,而且我们当地迈腾都是公务员开的居多,小旗子一放,气质就上来了,但我还是追求一点个性吧,亚洲龙外形设计比迈腾好,而且AT变速箱也比双离合强,最后还是选择了亚洲龙。 【车子初体验】 1、外观内饰:外边设计没得说,这也是我选择亚洲龙的最主要原因,内饰方面和2022款没有区别,但中控大屏我觉得比老款要好看,没有哪些丑到爆的按钮了,但也损失了carplay这个好用的功能。而且亚洲龙内饰是有很多的软质包裹啊,不像大家所说的全部都是塑料,而且门上面还有木质的装饰,一点点高级感就诞生了。 2、动力、油耗:动力完全足够,开起来底盘感觉比较偏家用,说白了就是软而不散,跟迈腾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油耗比较高,我刚提车当天油耗干到了三十多个,跑到现在两百多公里后油耗是十四个,可能是新车的原因也可以理解,后面油耗会降下来,现在加满的一箱油还有一大半,续航三百多公里,感觉跑完下来应该有个六百多公里的续航。 3、配置感受:配置给的不够,以前就听说丰田倒车影像比较模糊,没想到是如此模糊,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看清路况,但是要跟国产十几万的车子比较,被甩了不知道几条街。没有前后雷达,停车的时候真的要注意,这车太大了。 4、空间感受:车子有五米长,坐五个成年男性完全不成问题,空间确实很大,不过我喜欢把座椅调到最高,感觉这样视角会好一些,一米七八的身高没有顶头,后排我可以躺着,平时用来睡午觉。 5,驾驶感受:噪音有点大,尤其是速度超过八十之后,驾驶位风噪比较明显。悬挂支撑比较好,拐弯也好,还是过颠簸路段也好,都做到了b级车该有的样子,最明显感受就是拐大弯的时候,副驾驶的人不会突然被甩一下。 【车子吐槽的地方】 发动机启动声音比较大、空调声音有点大(但是制冷速度很快!)、车机还有待优化、一汽丰田APP经常断线、4s店提车仪式比较潦草。大概就这些吧,最后感谢圈主的细心指导。
#特斯拉Model 3迎史上最低价延续上次发言风格,先来个长长绵绵的题外话(废话)。咱们元胖子车友直接翻最下面,交流下座椅通风话题。 🚗🚗🚗 关于上次发的卑微语录,感谢🙏广大车友们的关注,大家交流也都很愉快,不愉快的部分我都看不到,自带真善美滤镜。 说到底,论买车动机,毕竟大家买车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买来的,自己乐意买啥就买啥(当然多数选择是媳妇乐意买啥就买啥)。平时别看某吹某黑的那么多,但真让他自己掏钱的时候,还是要用脚投票的,自己嘴上说不要,身体是诚实的。 就拿我来说吧,我老婆甲壳虫刚卖掉,又回到了需要选代步车的境地。眼花缭乱的品牌那么多,我又不是什么品牌拥护者,也不是发烧友,我就十来万预算,你说我能选啥。 我买车关注哪些点呢,首先是安全,其次还是安全^0^,最后还是踏马的^0^安全^0^。 我首要关注的安全,是自身与家人的安全,而我这人只是把车纯当工具,对车懂的也不多(俺估计多数车友也差不多,想关注去了解车的技术,但没功夫细究),所以我既不懂又得装懂,一般不敢选新车型,倾向于选择经过市场考验的。所以我看那些成群结队喷筷子悬挂和刀片电池等新科技新技术的,我的内心毫无波澜。因为我不懂,也不知怎么评判这些技术,就交给时间吧。至于网上那些天花乱坠的技术吹捧和攻击,呵呵,你们在讲个锤子。动不动刀骗电池、特斯拉M3只值15万这些,真是张口就来,真是人均造车大师。号称不充值的某某区长,前不久搞的电池撞击对比视频,有个锤子意义。汽车撞击都是通电状态下整体发生碰撞,你搞个电池板直冲,跟“权威”针刺有啥区别,我一看特斯拉成绩就知道被充值了。天天研究车说车,都干出这么业余的事,可以想象网上人均造车大师的真实实力🙉。 其次是考虑使用哪款更安心,即后续保养维护的稳定。而保养维护想要物美价廉,就离不开保有量。畅销款的保有量足够大,配件和保养服务才有内卷的动力,才能让车主后期使用更安心。“未来”老车主们被企业背刺,承诺的服务缩水,不就是因为 未来的未来 卖不好了。 最后是钱包的安全,俺得考虑自家的经济承受能力。我就十万多的预算,可以说我只会跟着销量走,比亚迪首选,埃安可以瞄两眼。至于其他新势力,那都是有理想有未来的狂热粉丝考虑的。 当然我端着比亚迪的碗,也一直盯着特斯拉锅里的肉。只要毛豆三新款有让我心动的提升,或者再大降一波,我就要砸比亚迪的碗去吃肉。😂特斯拉敢降价增配,我就敢当韭菜。顺便说一嘴,刚刚发现毛豆三现车已经卖光了,看来很多人都在憋着等它降价呢。 题外话到此为止。 🚗🚗🚗 正题开始,分享座椅通风方案。 座椅通风对我们元胖子车主是硬菜啊,我们这座椅不耐脏,我买了薄座垫,但是夏天那腿和腰还是硬生生被闷出痱子。 我拼夕夕买了一家,替大家踩雷了,通风效果可以,腿屁股后背都嗖嗖有风,告别闷汗。但是呢,这款噪音很大,一档微风就有相当于元PRO最大风力的风噪。嗡嗡的脑子疼。(踩雷的这家品牌名在我第二张图里) 主要卖点就是主动降噪,结果很令我失望。 大家可以试下其他通风坐垫,看看效果怎么样,好的话推荐给车友们。 而且,我在别的车圈看到过,拆座椅换通风座椅或者埋进去通风通道,从源头上解决座椅通风。这个方案,不知道咱们元PRO车友们,有没有动手能力强的研究过的。有的话,请把流程和预算,给我们分享下,让我死心。😘
今天深蓝S7发布,suv增程最低配14.99和Sl03优惠后一个价,对比蔚来et5瓦罐和自己三厢一样,知己suv车型甚至比自家轿车更便宜,之前suv都会贵2万左右,按现在这走势,以后哪些会考虑轿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