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的摩托车这次是说走就走,不拖泥带水的…… 耗时二十天,行程10500公里、三人行(他俩不爱拍照)。路线大概是: 西安~敦煌~哈密~巴里坤~火焰山~乌鲁木齐~可可托海~喀纳斯~奎屯~百里画廊~霍尔果斯~奎屯 ~独库公路~伊昭公路~那拉提~库车~库尔勒~沙漠公路~若羌~茫崖~西安……预计到线路还有喀什帕米尔高原,盘龙古道,和田沙漠公路,都因各种原因没有去…… 俩300排量续航300公里~一辆502x续航500公里, 开始不知道情况,俩300一路上为续航加油焦虑,300公里续航还是够用,只是好些地方不能错过加油站,因为加油站间隔有一百多公里的无人区。这点还是失败的,新疆大部分加油站刷身份证,提桶加油,我们只遇到一个加油站还要进铁笼里的~最安逸的是那拉提中国石化加油站,啥也不用,很友好的。克拉玛依市区周边,好多加油站不给摩托加油,只有固定的两三个加油站给加。 由于若羌到茫崖中间有三百公里没有加油站,又修路,所以最后绕行哈密原路返回了。 重点介绍一下沿路风景 由于摩旅,带的大包小包,还有帐篷,所以几乎不进景区,只是路过打卡,所以并不是很了解景区内的情况,沿路风景个人觉得最好是就是独库公路的那拉提到库车段,一路上经历四季气候,各种地貌景观,雪山草原,美不胜收,再就是巴里坤,伊昭公路也还可以、不是说别的风景不好,而且相比之下而已。还有就是新疆美食了,各种烧烤牛羊肉,手抓饭,好吃得不得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好找那些小店品尝)总体来说,大美新疆值得去看看。 路过甘肃,可以看到几千年前最原始的长城,能感觉到它当年的巍峨壮观 最后来点个人建议, 长途摩旅,排量为王,续航为主,实用的三箱,再来个好点的头盔(风燥声很大)。跑哪些戈壁滩,沙漠公路的时候,准备点让人清醒的东西,不然容易瞌睡,因为笔直的公路,几十上百公里,还是一样的风景,让你会产生疲劳🥱(新疆风大,超车时注意安全,) 没文化,就这吧 重要提醒:三证收纳好,几乎每个加油站离不开身份证,几乎每个旅馆都要登记。(甘肃也必须登记才加油)
#最美改装汽车内饰改装有哪些好处呢 能够美化内饰环境,环境对人会产生重要的生理及心理影响。车内作为爱车族活动的重要空间,它对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影响却常常被大多数人所忽略,没有人对整洁的布置、清新的空气产生抱怨。2、更健康环保汽车内饰中的地毯、座椅、空调风口等经常接触潮湿的空气或水渍,在特定的环境中,这些地方能令细菌滋生使内饰霉变,散发出臭味,不但影响了室内空气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健康发出了威胁。3、延长车辆使用寿命车室的清洁、杀菌、除臭,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污物对车室如地毯、真皮座椅、纤维组物等的腐蚀加之使用专门的保护品,对塑料件,真皮及纤维品进行清洁上光保护,可大幅延长内饰件的使用周期。 奔驰威霆改装方案和奔驰威霆改装的价格一直是广大网友关注的重点,而忽略了品质问题。不同的改装工厂及改装店价格也有很大差距,主要是选材用料上。大型奔驰威霆改装工厂品质更高,而奔驰威霆小改装店因为定位原因只能做一些价格低的产品,如果是家用简约改装风格,小改装店就可以完成了,但是如果是对品质要求比较高的车主建议还是到从业3年以上的改装厂进行改装,毕竟具有品质上和技术上的优势,经验比较丰富!
#用车感受拒绝"噪"起来,浅谈风噪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为什么会有风噪? 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汽车与空气产生位移速度,相对来说空气是静止的,汽车是在高速撞击空气,而空气是流体并且贴着车身被挤压,经过车身不同弧度的地方流速剧烈变化,根据牛顿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因此汽车周围的空气压强是不断变化的,正是因为这种空气压强的变化才导致风噪。试着用手掌在耳朵边拍打一下空气,听到啵啵声响就是空气压强变化导致。 整个车身根据几何面积不一样,在不同车速和不同部位下,会生成不同频率的声压区域。汽车速度越大,压强变化频率越高,产生的风噪也就最大。 二、如何改善风噪? 我们知道风噪产生原理后,知道风噪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但是可以尽可能减少风噪的影响。 第一,阻断风噪的传播。日常关严车窗,在车内听到的风噪就会大大减少。玻璃太薄的时候,隔音效果就会比较差,有些汽车玻璃较薄,隔着玻璃就可以听到外面呼啸声,这种情况下风噪是很难降低的,增厚车窗玻璃通常也可以极大减少风噪的传播。 其次,车身尽可能设计为流线形,咱们的跳水世界冠军全红婵,跳水时身体入水过程与水完全融合,保持身体与水相对速度平稳,减少身体和水的剧烈碰撞,她身体协调性可以有效改善身体与水流的压强变动。同样车身前后方向设计为流线型,主动导流空气流动区域,减少空气压强剧烈变化,可以大大减少风噪。整车设计过程中,会专门通过 PowerFLOW 等工具分析整车风噪,通过改造车身结构来改善空气流动平滑度,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风噪。 三、还有哪些办法可以降低风噪? 倒后镜是一个突出部件,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压力变化特别明显,且该部件相对较小,产生频率最大。我们尝试利用简单方法计算下倒后镜在不同车速下产生音噪频率:倒后镜前后厚度大约7厘米,空气产生压强变化区域在2-3厘米左右,取2.5厘米来计算,即0.025米。当汽车速度达到80公里时,汽车每秒移动22米距离, 22÷0.025=880,即产生噪音频率为880HZ,而车速达到120公里时,汽车每秒移动33米距离,33÷0.025=1320,此时噪音频率是1320H Z ,这个频率正好在1000-3000HZ之间,是人耳朵最敏感的范围内,噪音就会特别明显。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比如: 1、进一步增加密封性。通常整车在关闭车窗的时候,密封性比较好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三角窗缝隙上加一层胶条,优化空气走向并加强密封性,进一步阻断倒后镜产生的噪音。 2、尽可能让空气以流线型方式撞击空气,减少空气剧烈变化。通过风噪导流套件优化空气路径,有效减少空气压强变化,更好达到减少风噪的效果。 如果大家还有更好、更简便的技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带话题【玩车技巧】一同分享交流!
#零跑C11订车感受近期圈内出现了大量关于“偷偷减配、涉嫌欺诈、要求退款”等信息,其实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混乱。 车辆上市后,消费者根据配置表差异结合试驾展车进行选择,虽然中低配阉割了不少配置,但并不妨碍消费者进行选择。里面或多或少有人认为行车记录仪、日行灯这些不该阉割,但厂家阉割有厂家的原因,这本无可厚非。毕竟配置表明确了没有,且在同价位里面仍然是性价比很高的一辆车。 随着时间推移,大批人考虑清楚了配置选择,并靠着对企业的信任,在没有见到量产车的情况下,跟销售门店再三确认除了配置表明确没有的配置,其他与试驾车相同。 但慢慢的,偷偷减配的消息开始传来,具了解与确认,目前在配置表中没有明确写出展车有,但试驾车没有的配置为:前机舱盖板、后排杯架、后备箱遮物帘、后备箱12V电源等。 阉割配置本无可厚非,降价降配不丢人。但厂家到现在都没有把与试驾车不同的差异配置点下发至门店或在网络上进行公开化,导致门店、厂家客服一问三不知。包括我本人的销售,也说在厂家没有下发文件明确阉割了哪些配置前,除了配置表中明确没有的配置,其他与试驾车基本一致。 目前厂家客服称,前机舱盖板取消是为了散热更好、后备箱遮物帘取消是为了防止异响,取消麂皮绒是因为不好打理等,但消费者不买账。 从上述内容中足以看出,厂家的营销体系混乱不堪,各执一词,导致消费者不知道该信任谁,如果企业想走的更远,必须要严肃记录、规范管理、行动一致。 现在需要厂家正视回答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增程智享版比舒享版多花2万,纯电智享版比舒享版多花1.4万,相同配置表为何会有差价不同? 2.试驾展车上没有的配置,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进行公示,需要已经下定的车主自己去找不同? 3.麂皮绒事件,厂家解释为新车配件未到临时组装。那么量产车上阉割掉的机舱盖、后备箱遮物帘、手机支架等为什么要放到展车上?这些都是可以拆下来的配件。 4.你们厂家与门店信息不对称导致各执一词,消费者到底应该相信谁的? 5.老款座椅拿到新款车上当座椅包来卖,为什么不事先注明? 6.因厂家信息未及时公开但是消费者被宣传误导产生的消费,能否限时打开退款通道? 口碑是基础,信任是核心,做好这两点,是重中之重。 相信上述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后,零跑还会继续大卖,一路长虹。
#新捷达VS7到底多能装金九银十刚过去,新二十条的消息却是在最近促进了一波车市的回暖,趁着这机会我们又开始四处“探店”,到4S店里去试实车了,今天的主角是上市两年半却以平均半年一升级的速度更新的新捷达VS7。 要说这新捷达VS7凭什么吸引我们前往4S店“探店”,这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台车基本算是大众MQB架构平台下最便宜的B级SUV。说实话,新捷达VS7的价格确实给出了十足的诚意,作为一台合资B级SUV,10.49万的起售价甚至与部分自主品牌A级SUV产生了交集。但就是这样一台低门槛的车,一汽-大众捷达仍在进行更新迭代。那如今的新捷达VS7产品力如何呢?咱们接着往下聊。 我们看到新捷达VS7发现它跟我们去年年底看到的样子又不一样了,中网的黑区面积再度扩大,我们实拍时它的光影就像是一些运动跨界车的全黑格栅一样,关键是这些镀铬鳞片每一片都有Y型元素,可谓是点缀到了细节上,而这些元素还应用在了车头日行头、车尾贯穿反光带上,看着就是一副青春运动的气息。 不光是外观,当我们打开车门拍摄时发现,它的座舱似乎又更高级了,但又说不出更新了哪些,真正坐入并触摸了更多区域才发现,从换挡饰板到门板缝线、从软包面积到座椅配色与高级生态皮包面料,新捷达VS7是都更换了个遍。 而真要说我们印象最深刻的那莫过于它的空间,作为MQB产物,新捷达VS7的实车的确是继承了德系SUV的“大”亮点。除了2730mm的轴距大外,转换到这5座车舱里,空间也很是大,而这里的“大”给我们的感受是两个方面:一来,它的视野很开阔,全景的天窗口径很可观、A柱的遮挡也很窄,即便是把座椅调到最靠前,我们身高176cm的试驾人其头顶跟天花板也有1拳以上的距离,坐在“高位”开车是舒适又兼顾了安全;二来,它的后舱空间很大,即便是受到全景天窗下沉影响,头顶也能容得下1个拳头,而腿部膝盖跟前排靠背之间则是比2拳还要多不少。我们试过拉上一名销售与我们同乘,三名成年男性坐满了后排也有足量的横宽互不挤压,关键是它的中间座椅靠背虽然是因为要承担翻着扶手任务而无法带有内收,但表面软填充+头枕却能让其同样保持舒适,能做到这一点,新捷达VS7就没有辜负德系SUV的好名声,加上我们前面看到的时尚新潮内饰更新,年轻人肯定能一眼相中这台车。 当然了,我们也测过它的后备厢,就是在中型SUV市场里,其实也很少有车型能在宽度超过1米的同时,基础进深跟高度都超过900mm的,而新捷达VS7是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同时放入了两个24英寸和一个28英寸拉杆箱后,还放入了固定板、三脚架以及所有随行的拍摄设备,它都仍有不少空间余量,地板也有一定整体下凹,就这“大肚腩”是真能装啊。
#最美改装隐形车衣选购最全指南,看完让你少走弯路! 不知不觉双十一已经过去了,而接下来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双十二,那么大家都准备好剁手了吗? 不过在后汽车市场中,有个产品一直饱受争议,那就是隐形车衣。 隐形车衣最早风靡于欧美,2004年左右开始成为豪车和欧洲皇室用车的御用车漆保护产品。由于当时价格高昂,普遍售价在3万美刀左右,一般民众很难消费。 直到今天,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导致越来越多的隐形车衣品牌出现,这也让更多的车主可以使用隐形车衣。但面对品类众多的车衣市场,想选一款合适的车衣,也变得更加艰难,一不小心就会贴到劣质车衣。 那么,今天下面圣佳汽车膜就来给大家呈上一份车衣选购指南,希望可以让大家少走弯路。 首先,虽然如今国内外都有很多品牌的隐形车衣,但是由于国内的隐形车衣市场还不够成熟,所以很多的品牌会挂着羊头卖狗肉,你会从众多品牌中分辨出隐形车衣质量的好坏吗?如果你对隐形车衣不是很了解,那么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涂层技术 涂层技术可以说是各个隐形车衣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隐形车衣耐黄变、疏水性、抵御污渍、自动修复等很多性能统统归于涂层技术,这也是拉开各品牌差距,决定品牌地位和价位的重要技术,所以选一家顶涂层技术先进的品牌自然是不会错的。 目前车衣市场上纳米涂层技术是比较先进的。如果涂层采用和基材一样的TPU材质,能与基材更贴合,具备更强的划痕修复功能。如果顶涂层具有超高“致密度”的物理性,能让其具有超强抗污和抗渗透性能。比如圣佳隐形车衣采用最新的纳米涂层技术,不容易脱落,十分稳定,所以能最高15年耐黄质保,并且有效阻隔99%紫外线,避免太阳纹的产生! 市面上劣质低价的杂牌车衣很多涂层技术落后,很容易出现涂层脆裂和脱落导致的橘皮、变黄等问题,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涂层,坑害消费者。 产品工艺 每个品牌的隐形车衣所采用的技术工艺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技术工艺会直接影响隐形车衣的物理性能和耐化学性能。比如一般的隐形车衣采用的都是不超过20小时的熟化工艺,以此来控制成本,可以降低售价,但同时也会导致隐形车衣韧性不够、顶涂层不稳定,车主用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不耐黄,轻轻一蹭就破,不能保护车漆。目前比较好的工艺是分子再交联技术,这项技术生产出的隐形车衣不仅韧性强,耐穿性也是具有很大的优势。 施工案例 一个好的品牌,自然会有很多人会选择。对比其它车主的施工案例,查看施工效果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品牌好坏的参考。 售后保障 我们买手机、买电脑都会挑大品牌,除了其功能优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售后保障。隐形车衣同样,选择一个大品牌,就是选择可靠的售后服务。一个好品牌一定会有品牌官方质保,一辆车子贴好隐形车衣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后面的售后服务才是真正考验一个品牌服务。 施工环境 “三分膜,七分贴”,除了隐形车衣的品牌,选择靠谱的施工门店也十分重要。那么,怎么选择一家靠谱的施工店,施工的门店需要符合哪些基本的要求,标准的施工流程是怎样的? 官方授权店 贴隐形车衣时,选择一个品牌官方授权店很有必要,一是可以保障正品的关键;二是,一般大品牌会对授权店进行筛选,只有施工环境、门店实力达到标准才会进行授权,而且授权店必须经过施工工具与施工技术的专业培训,才有资格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车主可以放心选择品牌授权店。 门店施工基本要求 专业施工设备 门店需要配套安装液、刮板等工具,每一步按照标准操作流程,避免工具不专业引起的起泡、翘边,甚至脱落等问题。 无尘施工空间 贴膜时,空气中的灰尘对施工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隐形车衣在施工前必须进行降尘处理,所以专业的门店一般都会有封闭的无尘施工车间。 专业的贴膜技师 漆面膜的贴膜师,需要掌握臻与完美的技术,对车型细节的精确把控以及丰富的贴膜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对于车身防护有着高于产品的认知,并通过品牌厂家系统完善的专业培训,毕竟上万的产品不能因为技师技术不过关而让其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大家看完今天以上圣佳汽车膜所分享的隐形车衣最全选购指南后,还有什么想要说的,不妨在评论区留言给圣佳汽车膜参与一起讨论吧!
#银河L6提车作业今天已提星舰,外灰内棕,聊两句,想到哪说哪,看一乐。 1.背景—家里有辆吉利远景X6,开了差不多6年,除了去年换过一个电瓶,没有遇到其他故障,对吉利印象还不错,也是最终选老6的一个潜在原因吧。 2.需求—6月份因为工作变动,和媳妇上班反方向,产生购车需求,预算13左右,因为有辆SUV,且偶尔有长途需求,瞄着混动轿车来看的,银河L7上线时候试驾感受不错,无奈是SUV暂时作罢,中间看了深蓝03,造型很酷但底盘看着太低且超预算,笛子的秦和驱逐舰也看了,也不懂底盘悬挂啥的,就是感觉没眼缘,中规中矩。 3.试驾—后来老6信息出来,也去试驾,感受还不错,谈不上惊艳,就是看着和开着比较舒服(主要也没开过啥豪车),再后来预售价出来,看了配置感觉得上顶配,价格超预期了,也就没再关注。 4.价格—国庆回来看到有促销优惠,就联系销售给算了价格,大小定,置换,试驾权益折合下来车价来到13.9个(错过地补2k,心痛),加0.56个保险上牌,落地14.45个,8个2年无息,除大小定权益赠品,要了随车冲,外放电,脚垫,收纳盒,随车有个遮阳帘,泡圈里几天,看了很多背刺的情况,也有大佬14个落地的(口水羡慕),既然提车也做好了后面被刺觉悟,只能说希望轻点,自古定律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嘛,成年人买定离手。 5.用车—刚开几十公里,没什么发言权,感觉音响确实不行,掉电略快,车机啥的还没摸透不乱瞎说了。 希望大家早日以心怡的价格入手心怡的爱车。
#用车心得购车决定因素:星途凌云从21款看到23款,最终在24款快上市的时候下手了23款,优惠了2.5。本人也不会讲价,就是优惠力度大才下手的。虽然还有人买的优惠2.8的,不过我觉得不能太在意了,买什么价的都有,我也有自知之明,最低价轮不到我。 为什么选择星途凌云? 主要有五点原因 1、综合了解到奇瑞的鲲鹏动力发动机在国产里面是排前列的了(决定买奇瑞品牌)。 2、底盘质感比较整,试驾过瑞虎8和凌云,个人感受凌云底盘质感较好(仅代表个人感受,毕竟是我买车我自己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试驾后就决定选择凌云了) 3、注重安全,凌云笼式车身85%高强度钢,这个用料比例对比同价位排前列,要求带主动刹车,预算又是15万,所以选择了1.6t的星耀(决定车型配置) 4、空间方面,我老婆不喜欢轿车,坐轿车晕车,轴距考虑的是2800左右,正好凌云这个价格也达标,老婆乘坐后排还可以跷二郎腿,空间满意,开始老婆说后备箱看着不大,后边对比了朋友的后备箱,也不算小。我说实在觉得小后期可以装车载行李箱。(决定买SUV) 5、没考虑合资车,选择国产大厂,不考虑新势力和小众品牌,怕售后没保障,也有人说星途销量低4S点少,我想他们可能是信息闭塞,星途和奇瑞22年启动了“双网共修”计划,不过我这边有星途4s店,距离五六公里也方便。(瑞虎8有些配件和凌云用的是一样的,新出的瑞虎9也是和凌云同一个平台的,如果晚几个月买,我可能会买瑞虎9,空间更大底盘又和凌云一样。售后维修完全不用有顾虑) 综上所述,就选择了23款星途凌云1.6T星耀版。(虽然有人可以便宜买到24款,24款也有升级,不过我觉得这个价我买不到24款,没认识的人,第一辆车没置换,也不会跟人软磨硬泡砍价, 用车体验: 我没有开过什么合资车也没有开过豪华车,第一辆车,没对比,不说对比感受,只说凌云乘坐和驾驶感受。 车很好开,尤其刹车,比我老驾照的车好开太多,刹车轻点,只要不松,不猛踩,就好像知道你要刹车,刹车力度越来越大,很线性。油门也轻,好开。 乘坐体验上:前后都是独立悬挂,15W的价格,乘坐舒适度很满意,有多好?因为咱没对比就不深入讲。 前排双层夹胶玻璃,隔音满意。后排隐私玻璃,所以我全车都没有贴膜(1、4s送的免费膜也不咋滴,贴了车里异味也重。2、再好的膜,说隔热,晒久了一样热,只是热的慢而已,说隐私,有个后排隐私玻璃就满足需求了。说防爆,我这车窗玻璃本来就是防爆玻璃)。 脚垫用的送的,够用满意。 车机这个是没有手机用的流畅,所以我车机就是用来投屏的。还没有死机过,目前满意。 看别人说的异响,我也没遇到过,我开着车里挺安静的。当然什么产品都没有十全十美,又不是只生成一辆车,这么多车里肯定会有遇到质量问题的,目前我没有对比也不了解,现在来看我运气还不错,还没遇到烦恼的问题。 有人会说这么多就没有缺点?我没开过什么车,这是考驾照以来除了教练车以外的第一辆车,只说下自己的感受,不做对比,所以我也说不上来具体哪些缺点。 (以上内容来自只开过教练车的苗小歆提供,仅供参考,谢谢大家阅读。)
#你们的车异响多吗?开心啊![坏笑][坏笑]困扰我将近一个月的异响被我自己搞定了!没有白在主机厂干了3年,从判定异响为非正常响声、到确定异响源来自主驾B柱安全带到车门板附近,一点点排查!到4s店拆了一堆没搞定、回来后自己研究,车子静止状态下,拍打车门靠近B柱的内板,异响复现,确定是B柱上侧发出。随即判定是主驾车门B柱与车身的内间隙大了、(汽车行业用margin评价),导致开车时过颠簸路车门震动过程中,车门窗框钣金与车身密封条挤压摩擦产生的响声!解决办法有四种:1、更换车身门框密封条(换粗一些的、不过可能也没用);2、不去管它、等夏天温度上来了,密封条热胀,异响自然就消失了(这个我肯定忍不了、因为声音很大,而且就在耳边);3、车门打开、膝盖顶住车门下方、双手用力把车门B柱窗框(照片标记位置)向车内掰。4、淘宝买一些车门减震贴,贴到车门那个角上,在贴一些到车身B柱上端对应的位置。(图片中位置)最后用了方法3、4拍打车门B柱附近内饰板、异响没有复现,初步认定成功!后出去到颠簸路开了一圈、异响不复现!成功搞定![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各位可以根据自己异响的实际情况、参考解决! 另外、请马自达厂家关注一下主驾和副驾B柱位置的车门内间隙,调整优化一下,因为已经有很多车友跟我反馈有类似的异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