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海豚去赚钱:磷酸铁锂电池建议半年进行一次满充满放,今天就充一次1%-100%
#晒晒我的摩托车我从2018年开始骑车、开始也是一直没骑过车、突然在小区了看见了一辆GSX、看见的第一眼就心动了、从开始买车、到开始考取摩托车驾驶证、也就考虑了三天、在没有考证的时候就把摩托车买了。刚开始还不会骑、也没有驾驶证,只能在小区里练练车、在经过了3个月的努力、终于把驾驶证考下来了、车也练的差不过了、后来就跟着朋友去了一趟张北草原。也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小短途、非常开心、享受骑行的过程、骑行的乐趣、也让我对摩托车有了新的认知、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骑了一年的GSX之后、看见朋友骑的贝纳利金鹏502X,觉得这款车才是我的最爱、后来就换成了这辆车。虽然贝纳利502X这款车坐高830mm和车重255kg是一大难题、但是出于热爱、在好几个月的骑行当中、现在我已经能够熟练的驾驶这款车了。在骑行了一年半的时间、到目前为止、这款车我已经骑行了1.9万公里、平时也就是上下班一直骑、周末去去景点什么的、我个人觉得动力还是很OK的。在和朋友骑了一次非铺装路段之后,我觉得确实比仿赛的通过性要强太多了。续航也很OK、最近也一直在计划去西藏摩旅、但是工作一直没有时间,但是我觉得骑ADV一直在城市路段骑行、有点过于浪费了。我计划在35岁之前去趟西藏,感受长途摩旅的乐趣、看看沿途的风景、放空身心,完成摩佬的大事件,对于摩托车我会一直热爱下去。
#用车感受零跑增程式,对比比亚迪DMI、本田IMMD插混的优、劣势(1) 本人锂电工程师,对增程式有过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实践(理想ONE增程式首批用户)。今天,本人着重讲一下,零跑增程式与比亚迪DMI和本田IMMD插混相比,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只比系统,不比车型,今天先讲优势。 一是,增程式更皮实耐用。发动机技术,发电机技术,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这一套模块,出问题、出故障的机率不大。 而DMI和IMMD,因为有直连机构,就必须有离合器;有离合器就必须有摩擦片;有摩擦片就要摩擦生热,就必须有散热机构(水冷或风冷);有水冷或风冷就必须有轴承、电机和控制管路、密封机构;有离合就必须有结合、断开的动力和控制机构;有控制机构就必须有芯片、电控和侍服机构。有离合器,还必须有齿轮和传动轴等机构。有齿轮就必须有润滑和冷却结构,又是一系列。然后是传动轴,这个简单,但传动轴也有损坏的时候。 综上所述,离合器有非常多的组合部件,何时断开,何时结合,非常精密。稍有不慎,就会打齿,就会失速,就会受限!多个坟头多个鬼!这也是为什么DMI的高速失速多,EV受限多,本田IMMD离合器故障居高不下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1.2T三缸发动机比DMI的1.5L自吸发动机更耐用。 三缸发动机作为发电机使用,是绝配!特别是零跑对这个发动机进行了升级和改进,能使用92号汽油,每升油比理想ONE多发电0.3度,这个更值得肯定。这个问题,本人将开专帖来讲解,这里不赘述。 而DMI上的1.5L发动机,效率高,值得肯定。但效率高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像刀片电池一样,密密匝匝地排列在一起,阻值大、散热不畅,能量密度是强行提高了,但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是某电池组被密集召回、密集更换、时有不良新闻传出的根本原因。其1.5升发动机也一样,强行提高热效率,压榨每一滴油的能量,压缩比被强行提升到了恐怖的15.5!15.5的压缩比,已经严重超过了行业的标准!爆震、拉缸怎么解决? 当然,凭借雄厚的资金,优秀的公关能力,能全网删除负面新闻,让大家看不到。但是,这绝不是长久之计! 三、增程式保养间隔更长,维修费用更低。 翻看全网,所有的增程式,保养间隔通常都是1-2万公里,而且保养价格更低。而DMI和IMMD,保养间隔更短,通常都是3000-5000公里,而且保养的项目更多,要求更严,价格更贵。用理想ONE和唐DMI比较,理想ONE卖得更贵,但保养费用反而比唐DMI更便宜。DMI和IMMD在特定速度区间省的油钱,又通过保养费用交了回去! 四、增程式对电池不挑剔。搭配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故障率低。而有直驱的DMI和IMMD若搭配磷酸铁锂电池,则问题不断。 磷酸铁锂电池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一致性差,放电曲线平直、低温性能差是它的致使缺点。之前,有车企为了推广它的铁锂电池,把它吹到了天上!实际上,不管请多少人,怎么吹,也杜绝不了以上这些缺点。这些缺点是天生的,目前是世界难题! 磷酸铁锂放电曲线平直、一致性差,时间稍长,就会导致BMS电池管理系统对剩余电量的估算失准。因为失准,就会出现系统指令无法实施,无法执行的情况,导致DMI系统出现直驱和增程“双不管”的情况,也就是俗称的高速失速和EV受限。就象一项工作包给两个人干,就会出现偷懒扯皮和“双不管”的情况。而增程式是一个工作包给一个人专职干,有始有终,不会出现断档。这也是为什么,造车新势力造增程式,没有出现高速失速、EV受限负面新闻的根源所在。 五、增程式的整体工况效率,与DMI与IMMD相当。 因为直驱占比少,直驱在特定区间微弱的优势,在整个用车工况期间占比极少,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如果你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75-95的行驶速度,除外! 六、增程式驾乘质感比DMI和IMMD更好。 因为增程式的发动机没有直驱,发动机不象DMI和IMMD一样,频繁启动参与驱动。对发动机工作环境更友好,对驾乘人员的行驶质感更友好。DMI和IMMD因为有直驱,在实际行车工况中,它会频繁启动和停止,发动机磨损更大,震动、顿挫感更强,更接近于传统燃油车。比如行进中,电量50%,一脚油门,速度达到70,发动机就会启动直驱,一松油门,速度一降,发动机又会熄火停机。如此反复!而增程式不一样,只要电量超过设定阈值,都不会启动。一旦起动,又会发电超过阈值一定量后,才会停止。 七、DMI和IMMD因为在特定速度区间有直驱辅助,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功率更小,极限爬坡度更小,加之电池度数更小,纯电续航更短。
#试驾哈弗枭龙Max📒等车日记 枭龙Max旗舰版,黑外黑内,无选装,2年免息贷款(长城金融),免手续费,最终落地166500。只送了贴膜和脚垫。 原计划没有考虑新能源汽车,在一众油车里找:有大空间、舒适性要好,20万左右,加92#油,配自动变速箱。合资或者自主品牌都可以。 转了一圈汽车城,最开始想看的现代胜达在4S店里没有展车,想要的话可以订厂家的库存车,所以不再考虑。其他的品牌里,别克,福特,本田,都去看过在预算价位差不多能买到的车,没啥收获。 最后是在路过长安汽车时看到了深蓝S7,就在大门口建的临时展厅,闲着也是闲着就了解了一下,试驾体验一番后开启了我看新能源汽车世界的大门,虽然最后没买它。 租的车位装不了家充,而且上班通勤路程有点远,重新做功课的时候就直接没考虑纯电车型,主要看增程和插混动力,现在市场上有话题量的5款车型都对比过,去试驾之后,还是结合自己的用车需求定了枭龙Max。(外观,配置,用料,价格,自身用途,扩展) 现在就等周末去付首款,有现车,已经看好了日子等提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