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分享最近雅马哈在海外发布了全新一代的MT-09,24款MT-09在外观方面有比较大的改动,车头部位采用了全新的设计,两条示廓灯的位置向下移动了,在两条示廓灯中央的上方是大灯。 动力方面,新款依旧采用老款的890cc三缸水冷四冲程发动机,最大功率53.1kW,最大扭矩84.8N.m,为了发动机有更好听的声音,雅马哈设计了新的进气系统,能够为车辆提供新的音调,强调高频声音。 在电控系统方面,24款MT-09可以进一步自定义整车的电控系统,可以自由设定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与电子干预级别,同时源自R1的六轴IMU惯性测量单元可以更好的控制电子系统,比如SCS防滑控制、制动控制、3级TCS、LIF防翘头等,在添加了BSR后滑差调节器后,可以在后轮因发动机制动过度而抱死是辅助稳定车身。并且还配备了双向快排和定速巡航功能。 在仪表方面,采用全新的5英寸全彩TFT液晶仪表,并且采用了全新的按键。
#晒晒我的摩托车🙋🏻♂️情况介绍 21年zh2+22v4s+22r1(大帽)从小看了好多机车类电影,杰森、阿汤哥、汤姆哈迪、施瓦辛格、刘德华等等 ,那颗追逐风和自由的心就一直等着18岁早点到来 🗒 真实感受:r1和v4是真的超级帅,r1有点吃身高,本人181 双前脚掌着地(最好穿骑行靴),我这台22的v4座高835,是人生第一台仿赛,花了不少功夫,把他从头到脚改的很漂亮,最实用的还是他的碳纤维隔热板,夏天真的很实用,建议车友选装,原厂声浪就很不错了,改了天蝎就不建议在市区拧高转了,如果说直四是天籁之音,这个v4就像一把大板斧,摧枯拉朽的感觉(再次提示城市道路非赛道控制右手咱们一起骑到老),虽然说他的动力甜区需要万转以后,但是公升车转速攀升太快了推背感随叫随到,电子快排非常好用,优秀的电控可以让你在赛道尽情驰骋(城市道路nonono),r1和v4感觉差不太多,但是r1原产减震和刹车还是不够用(最好还是来套欧老师➕m50或者换刹车皮),十字曲轴的声浪和v4其实真的相差不大。zh2属于稳重型选手,6000转左右机增介入那个推背感就很吓人了(具体是几千转有点记不清楚了)其实街车最需要的依然是灵活度,传奇的z900和zh2确实太沉了,再加上机增介入前后就是两台车的体验(当时想定超级公爵无奈等车1年)声浪是这台车的灵魂,天蝎一上两个世界(原厂那个意大利炮排气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再加上机增介入咻咻咻的声音确实好听 🔎 槽点反馈:v4和r1比较吃身高,还有v4确实很烫,错误示范:提车回家的时候穿的是短裤,脚踝被烫出个小泡,尽量不要穿短裤骑,最好是把护具带好骑车。日系那三台公升仿赛都没有欧洲车烫(铃木大r没有骑过),大帽r1我那年只能抽签,基本上都到车商手里了(到手要加4-6w),雅马哈长点心吧,不要把车友对你的热情磨平了 ✏️ 独家秘籍 买车一定要多做选择,别人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车子也是有生命的,做到双向奔赴才是最棒的,重点!重点!重点!改装要量力而行,城市道路非赛道,大家一定遵守交通法规,控制自己的右手,在路上骑车多做预判,不能放松警惕,希望大家早日提到爱车追逐风和自由,慢慢骑一起骑到老,风里雨里重庆等你
#寻找我的挡泥板说起挡泥板我还没有,但作为一款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的一款车,到底值不值的入手?让我给赛600打个分,颜值我打90分,如果换成R1的尾巴就满分了。发动机运行品质85分,虽然没那么好,但也不那么差。动力方面中规中矩70分,追不上大排崩不过小排,综合外观配置和39999的售价,性价比可以打90分,当然最重要的是拥有这中国好声音,亮剑版的漆水也是正常发挥,白色的珍珠漆也是格外亮眼,钱江作为国产一线大厂 优秀的产能从来不拖延交车,就算小刮小蹭也没压力,配件比工时费都便宜,如果你追求质量稳定和帅气的外观,售价39999的价格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晒晒我的摩托车要说舒服的摩托车 还得杜卡迪 可以说杠杠的 原厂坐垫更防滑,油箱更易夹持。这是跑车街车两个版本共享的优点。相比之下我的R1原厂坐垫就很滑,油箱下部也更窄,夹起来更费劲。 坐高较亲民,比R1明显更矮。街车的侧撑也更好踢,Panigale那个侧撑太靠前。以我的小短腿几乎要抽筋才能勾到,难受得要死。 整个车的品质,仍旧是比不上日本同级竞争对手。无论是怠速稀里哗啦咚咚咚的声音、还是上面提到的低转咳嗽、离合刹车油门操控的感觉、还有车体细节的做工、线束的安排……都没有日本车精致。骑起来没有那种精密啮合、浑然一体的感觉,甚至会让你感到有些松垮。因为欧洲车本来就不像日本车那样死抠细节,杜卡迪又是全系泰国产,这也难免吧。 总归来说 杜卡迪这款摩托车 设计也是非常的到位 嘎嘎nice
#晒晒我的摩托车一杜卡迪给人的第一印象永远是帅。低趴下探的小丑头灯将线条抛向高耸结实的油箱,把蓄势待发、蛮不讲理的野性设计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优秀的运动街车风格皆殊途同归,例如川崎的Z1000——先抑后扬,灯低油箱高。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猫科动物都是用这样的姿势面对猎物,仿生学万岁。 二、低扭显著强于跑车版Panigale。街车拉上高转的机会不多,相对而言扭矩释放的转速提前到了4000转左右。油门轻轻一拧就扯手的感觉确实很爽。不过杜卡迪的老毛病依旧存在:一二千转的时候引擎依旧咳嗽发吐,必须半离合。 三、街车手把更高更靠后,骑行姿势前倾较少。相对跑车而言重心也更靠后些,车头更加活泼一点。 四、原厂坐垫更防滑,油箱更易夹持。这是跑车街车两个版本共享的优点。相比之下我的R1原厂坐垫就很滑,油箱下部也更窄,夹起来更费劲。 五、坐高较亲民,比R1明显更矮。街车的侧撑也更好踢,Panigale那个侧撑太靠前。以我的小短腿几乎要抽筋才能勾到,难受得要死。
#晒晒我的摩托车两年半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入手了这部车,转眼陪伴我两年半时光,行驶过两万五千公里了,好多人都说巡弋150老旧,但是我很满足了,毕竟它也有它的优势!我认为三阳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里真的要给三阳的产品经理点个大大的赞,我一直认为三阳在内地市场定位是非常明确准确的。 其实广大需要这样通勤类150踏板的车友要求很简单,不是要大到夸张的座桶空间,不是要超过400公里的续航里程,更不是要秒天秒地秒R1的百公里加速,大家要的无非几点: 1.前后ABS。记得是双通道ABS,不是CBS。其它一切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没实际意义。 2.平踏板。我看到过无数的留言,核心诉求就是“只有平踏才是踏板”。 3.比125大一个级别,但又别太大太重,骑起来又累,挪车又重,钻缝费劲还费油,最好排量在缴购置税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