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十万公里电池衰减观察】完结篇,摘录下十万公里用车报告的内容,有留言大佬说得对,慢充没啥改善。 11月11日,从15%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54.629度,反算满电72.8度; 11月13日,从24%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45.527度,反算满电68.98度; 11月19日,从20%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49.544度,反算满电70.78度。 比较下慢充之前的数据: 10月8日,从8%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57.585度,反算满电70.225度; 10月22日,从21%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47.522度,反算满电68.87度; 10月25日,从15%充到90%,桩端显示充了53.368度,反算满电71.157度。 结论就是并没有什么改善,还是一模一样。不过从数据看,0%到20%的电量比较实在,20%以上就比较虚,这可能是这个电池soc的特征吧。另外每一次快充对电量的反应,数字波动还是比较大的,猜测是充电电量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左右,这里我们消费者反正只能算到目前这个地步。 那么在之后我去进行了10万公里的保养,我要求厂家能给我测一下电池的衰减度。店里面给我的回复是健康度95%,这个数值明显不符合我的用车数据。于是我进一步问了下,这个健康度到底代表什么,是不是衰减度?回答说不是的,这个是一个综合的指标,衰减度要专门的仪器测,目前店里还测不了,可以帮忙先问问总部。 所以以上就是三年十万公里对于电池衰减的观察和数据统计,综合来看剩余电量应该是在85%到90%之间(这是乐观的测算,因为快充应该也是有热损耗的,不是显示多少就充进去多少)。按照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31484-2015,以实验充放电速率循环1000次,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这个实验充放电速率比我们日常用车的速度是快的多的。那么1000次按照满电跑400公里来算,就是40万公里不低于80%,当然这里没有考虑进去日历衰减(时间)。我10万公里可能离得还比较远,但是电池已经衰减到90%以下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撑不到40万公里就可能掉到80%以下呢? 这个是不一定的,电池的衰减并不是线性的过程,有可能是先快速衰减到一个值,然后在这个值上稳定很久。可能我10万公里衰减了这么多,但是到20万公里还是这么多。另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到电池soc计算的复杂程度,其实soc都是估算出来的,难免不能完整地反应所有情况下电池的真实状况。 所以我的实际体验数据,仅供大家参考,不是绝对的标准。另外提醒大家,这个1000次循环80%以上仅仅是国家推荐性标准,严格来说是没有强制力的。小鹏的质保政策是电池衰减到70%才会触发质保,这个使用的周期应该说还是会更长的。 至于如何评价这个电池的表现,我只能说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是我理解这个结论,好坏我不好评价,我只是客观把我体验的数据展示给大家,大家自行评判。
#懂车青年提车打卡时间很快,距离提车快接近一个月了,从10月开始看车,一个半月完成下订、验车和提车。 看车的时候还是夏天,店里直接看到了现款比亚迪宋PLUS EV,放在店里看车子显得很大。买之前是比较纠结唐还是宋的,因为唐看上去比较正气和大方。最后宋EV价格比较合适决定从宋里面选,反正主要用途也是上下班代步,520的续航一周充个2次吧也够用了。 先说购买体验这块吧: 比亚迪门店在虹口商圈这里,店面容纳了4.5台现款,光线是不错的,显得车的颜色质感都很明亮,就是店内空间优先,整体场景的氛围度就一般,不是特别的场景化。接触到的销售人还可以,比较热情,让我比较惊讶的是,比亚迪现在竟然是经销商一口价模式,也多次软磨硬泡销售,各家销售话术都是差不多的,说品牌厂商管的比较严,不允许走差价去抢生意,因为买车还停留在早期的燃油时代,各家出底价去抢客人。所以对于用户来说,去哪家比亚迪买其实就是看服务和专业素养了。 关于价格这块:选了中配17万8,多了360和无线充电,5800的保险可以店头购买,其他上牌费用以及贷款手续费都可以免,价格这块还是很透明的。 产品这块: 1. 新车的颜值还是比较让人喜欢的,特别是苍烟色,比较符合年轻人追莫兰迪色系的需求。 2. 新车一共有3款,也是比较纠结是买丐版还是说冲个高配。问下来最便宜的和中间档,多了360和无线充电,所以对于老小区来说360还是肯定需要的了,停车真的很没有安全感。这一块用车价抬高去增配感觉怪怪的,不知道比亚迪是不是把宋当作高端车去定位了,一般360需要加价的只有蔚来这种高端新能源,所以这块丐版没有360让人感觉有点割韭菜。 3. 在内饰和车机上还有点话要说,首先内饰太太太丑了,橙色的缝配蓝色的线条,真的很像90年代的运动裤,这个内饰比亚迪啥时候可以改改吗。车机这块也是,只有高配是大屏幕,低配中配都是10.2的常规屏幕,屏幕一小科技感会少很多。如果中配加了将近2万,建议屏幕直接升级,不然只是360和无线充电还是有点鸡肋的。出了两个问题,其他车子的内饰还是中规中矩的。还有一个个人需求就是后排的座椅角度不能调整,只能通过拉一根绳子来调整有些难弄,整体体验感不是特别高。 4. 车后保养上面,可能跟经销商合作的保养有关系,要跑到嘉定去做还是蛮远的,虽然说可以顺便买个葡萄,但是一次来回1小时,地段比较偏和落后其实会小幅度影响比亚迪想走品质、高端化的定位。感觉车后这块可以增加一些成本进去,不然非常影响车主的售后感觉。 目前车子已经用了快2000公里了,正常性能没有问题,就看后面的长时间使用是不是够靠谱。
#冬季不封车挑战冬季来临!摩友们你们哪里目前多少度呀!有没有感受到冬天的到来!你们都去了哪里!我呢!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打卡地宁老庄小镇! 第一次感受到冬季骑行的特别!用一段话来形容,冬天骑行在无人的街道正中央,寒风刺骨,让瑟瑟发抖!但是我不会去畏惧!我依然昂首挺胸,阔步前行。因为它是力量的源泉,他能够给我带来快乐,他能够让我消除疲惫,他能够让我找到自由。 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依旧做那个冻不怂的小强。 涅夫冬季手套安排上,外观大气且保暖又不失档次! 涅夫护膝护肘安排上,穿上舒适且活动灵活 ! soman安全头盔安排上,轻便保暖且通气效果好! 冬季骑行装备简单且安全第一。
#2023款问界M5标准版你会选择吗此贴一是个吐槽贴,同时也是一个求助帖。 主要讲述一下我在订购问界新M7时,由开心,等待,疑问,茫然的大概过程。 篇幅较长,字数较多,如果您能耐心看完,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在此我感激不尽。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6月,家中老车年头多了,所以想换辆车,我因为平时不怎么关注车辆及品牌,所以临时抱佛脚在网上开始了解现在的各种车辆品牌,由合资看到了国产,兜兜转转。 在7月份B站,看到几个车主自发分享的问界M5视频,对其感兴趣又仔细的了解了一下,觉得十分喜欢,所以决定去试驾看看。 经过2次试驾后,我个人对M5智驾款很满意,想要下定,但是老婆却不喜欢,原因是当时的问界并不出名,朋友同事知道的寥寥无几,唯一知道的朋友还对问界贬低之极,更加深了她对这款车辆的售后及品质的担忧。 因为我们是2孩家庭,M5的空间不足。所以她想要一个空间相对宽裕的车(她当时很喜欢L7),于是让我多试一些其他车辆,在此期间,因为这款车,我们之间发生过很多次争执,意见非常不统一,(放上一部分记录,还有一些相对激烈的,就不在此展示了 orz.) 家里其他人也对我的决定并不看好,随后经过了2个月的拉锯,我等来了M7的新车改款。随着华为携着mate60强势回归,接着这波热度东风,9月12日发布会后,老婆态度终于松动,在9月16日新M7试驾车到店后,马上进行了试驾,因为老婆对之前一家华为体验店的销售感官不好,所以后来我们换了一家店,经过试驾后,她对空间及体验也算认可。 于是在18日,跟现在的销售下了大定,因为当天他急着要单子,我对权益选配还没决定,就先定了,之后再9月21日时最终确定了配置。以上是我下定前的大致过程,我只能说只有结了婚的朋友才知道,如果夫妻两人观点存在问题,你想说服她同意需要经过多少努力,真是相当不易T^ T,事情到此,虽然历经万难但是大体顺利,直到后面闹心事起。 定车之后就是开心的等待了,因为9月底到十月初,我忙于工作,就再没有去看我的APP 订单信息,直到国庆过完,我上去扫了一眼我的订单状态,发现订单还是处于未确认状态,我马上联系了销售小哥,并询问原因,之后就得了聊天记录里的回复。 他在之前就已经发现了我订单状态的问题,向上询问,上面给出的答复是:因为确认了也要等着,反而还要扣钱,这样不确认其实也上报排产了 ,不耽误。我第一次买车,并不清楚是否可以这样,但是既然店里这么说,我就认为没问题,所以就继续等待。 之后到了10月16日,官方发布了200/天的政策,但是要求是10月16日之前订单状态确认排产的车才算6周内,而我的订单状态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进行确认。于是我问了销售小哥,他向上反应,之后就是在10月17日,我的订单才进行确认,变成了排产中。 但是,16日以后的订单是10周以后才能领取,这个其实我也没太在意,因为他当时和我说11月底一定能提车。我想着小千的补贴拿不到就拿不到了。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一直等待,直到今天12月5日,我的订单信息依然是遥遥无期的 排产中,而和我大定时间相似的车友,要不就已经提车了,要不补贴也领取了大几千了,我现在既看不到提车的希望,也拿不到补贴的钱,如果是按照确定日期排产,那我就要从10月17日开始计算,而要等待10周!且不一定能等到,一想到我9月18日大定的人,可能要在明年2月份才提到车,我真是暴躁的不行,而信誓旦旦和我说11月底就能提车的销售小哥,在月底我询问时,就不再回我了。 在此之前,11月初我去店里问时,他也无奈的表示打400也没有用,让我试试消费者投诉或其他手段,作为一个销售,他也无能为力了,我也打过400投诉,打了3次,每次都被客服记录问题,然后告知我等待回复,之后就泥牛入海。 在11月中时,某家其他车销售还找来问过,提出可以对冲定金,让我选择他们品牌,我老婆很愿意,但是我还是坚定选择了等待,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反应的问题无解决,甚至无答复,无日期,我买的车就想三无产品,我现在也很茫然,面对家里的问询日期,我甚至无话可说。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现在要怎么处理,就因为店里自己怕扣钱,就牺牲了用户的权益?我虽然不是首批盲订的用户,但是也算是很早就决定支持问界的用户,M7大定刚破4000时,顶着压力,支持问界,现在问界卖的很好了,破了10W,我很为它高兴,也对自己当初的眼光庆幸,但是我想问一下,是否因为销量好起来了,所以对我这种遇到问题的用户就不理不睬,不管不问了? 体验店不管,400没用,我不知道谁能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华为或塞力斯相关的负责人能否看到,或者有谁遇到过此类问题,如何解决?如果后续能解决,我会更新处理过程。在此,感谢看完的您
#我与懂车帝的2023我是10月初提的23款06劲 Halo, 到现在两个月一直在用Hicar. 🙋🏻♂️ 情况介绍 我先说明一下,11月的时候我咨询了华为客服,06其实还没有在华为官方备案Hicar,应该还在测试中。 🗒 真实感受 不出问题的时候还是很好用的。 首次连接成功后,下次车子启动就可以自动连接,从启动到连接成功半分钟左右。 Hicar中可以设置常用的地址。不设置的时候小艺也会记住你经常导航的地址,很方便。 另外红绿灯有读秒而且可以车道级导航。 此外Hicar小艺语音控制感觉比领克的好用,主要是领克的语音特别墨迹,语速慢而且音色我不喜欢。 🔎 槽点反馈 下面是我在体验中遇到的问题(难道我是个例?): 首先明显网易云适配有问题。 车机投屏里面的网易云各种歌单能正常显示却不能正常播放歌单里的歌。所以我都是在手机上操作播放歌单。 高德导航体验基本正常没问题。 但是遇到过两次导航过程中定位直接不动的情况,特别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在高速,我差点错过路口。跑了很久我才因为导航很久没有播报而反应过来,车机导航里的定位停在20多公里之前没动,这次以为是卡了。在我第二次遇到的时候特意测试了一下,发现并不是卡,在车机上可以放大缩小地图,甚至退出导航定位都没有恢复。最后我返回手机操作,发现手机的高德定位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应该还是适配有bug。 ✏️ 欢迎分享 至于Hicar其他的功能我都没试过,欢迎广大车友分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