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来自4万公里Model Y车主的真实评价 如果考虑购买纯电车的时候,那么一定绕不开特斯拉,毕竟特斯拉是电动车的开拓者,产品以高性能,长续航里程及创新的技术特点而著名。小编在选车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情况,当时还在疫情期间,油价和电池价格居高不下,Model Y当时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本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小编也冲了进去,名副其实的韭菜本菜。开了40000公里的真实车主,给大家总结一下Model Y的优缺点,今天先讲讲它的优点。 首先是优于轿车的通过性,在选择它的时候,也考虑过一些燃油SUV,有些价格太高了超出了预算,有些设计过于老气横秋,加上当时的油价特别高,所以很快的就排除了燃油车。轿车的底盘在重庆来说磕碰是家常便饭。刮的是底盘,痛的是我心。在该预算内不能同时拥有通过性和舒适性的时候,小编选择抛弃了舒适性,选择了通过性。 其次是它的储物空间,Model Y的储物空间属实惊艳。除了正常的后备箱空间以外,下方的隐藏空间非常充裕,刚好存放了露营时奶酪床垫,避免来回搬运的苦恼,往里的位置存放一些不常用的工具,不会影响后备箱的整洁度,出行游玩装载毫无压力。 特斯拉Model Y前备箱的空间也不容小觑,不仅可以和后备箱做一个干湿分离,还可以把一些有味道的东西放在前备箱,避免了放在后备箱里污染车内空气的尴尬。 然后是Model Y车内空间,作为一款中型SUV,前排+后排+储物空间很大,头部空间表现也会比普通轿车略胜一筹,如果经常载人,出游,空间是完全够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单踏板模式,相信听说过不少新闻报道和视频报道,会怀疑它的安全性?但小编认为,网上吐槽单踏板模式的,大概率不是真实车主。单踏板其实非常好用,它并不是只有一个踏板,也不会真正的改变大家的驾驶习惯,从而影响到安全驾驶。这一点不要被有心之人误导。 小编相信不管换什么车,都会有一个习惯的过程,而单踏板模式只试驾一次是不可能完全领悟的。但只要熟悉几天,就能感受到单踏板模式带来的便利和掌握它的精髓。 最后就是经济型,特斯拉的家用充电桩是自费的,小编的车位刚好没有办妥,所以迟迟没有安装家用充电桩,在前半年几乎都是在超充站充电,充电费用高,还有停车费,所以整体算下来并不便宜。 车位办妥后自购了家用充电桩(某迪的¥1500含30米线),还申请了峰谷变电,晚上12点以后充电只要0.38米,说个直观数据,驾驶2000KM充电150米左右,有时国家电网还送劵,可以直接抵扣,这个不到1毛的费用,不知道油车车主们会怎么想。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选Model 3,其实个人认为Model 3的颜值是高于Model Y的(新款就更好看了)。只是小编更加看中Model Y的空间表现和通过表现,更符合自己的购车需求。 优点说完了,下面是一些嘈点。 首先Model Y的舒适性确实欠佳,底盘开起来很颠很硬,没有一丝过滤可言,后排乘客会有很明显的颠簸感。座椅偏窄偏薄,包裹感不强,后排的小板凳一点也不友好。虽说21年款的Model Y后排已经增加了双层夹胶玻璃,但丝毫不影响它隔音差,特别在高速公路上,会更加的明显。 其次Model Y车子不算大,转弯半径却不小,原地掉头或者180度掉头弯等情况时,都会需要多打两圈方向盘,本来方向盘就不轻,始终感觉不够灵活。 最后不得不说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如果你完全是在市区代步,那可以忽略。在城市里不会遇到充电排队或者说充不上电的情况。可毕竟小编真实驾驶它去过理塘,香格里拉,稻城亚丁等多地,亲身体验过续航焦虑。 长途驾驶对电车确实不太友好,你既要做旅游攻略,还得做充电攻略,路途上的突发情况实在是太多了,极大的增加了旅途时间和成本,影响旅游的心情。所以小编还是真心建议车友们不要开纯电车长途旅行。 在现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早已不是只有特斯拉一个选择,早期特斯拉有先天优势是新能源的开拓者,如今国产新势力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还是彩电,冰箱,大沙发,面对自主新势力,优势正在慢慢退化。所以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车更为重要。
#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豪爵TR300骑了有一年半了,新手第一辆车,平时骑的也比较小心谨慎,仅西安城区代步通勤,就跑过一次骊山。所以分享内容仅限城区代步情况。 TR300的外观设计问题就不说了,可以理解设计师的初衷是为了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但是外观设计上就放弃了太多的内容。导致车辆颜值是同级别最差的。颜值的问题主要就是那个大灯,活脱脱的电动三轮大灯,而且亮度也很差,虽然宣称是欧司朗的LED 大灯。 TR300为了后座的乘坐舒适性设计的轴距是有点过于长了,导致在城区马路边停车之后再想挪出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停了两排两轮车,想要退出来需要折腾一翻。但是骑行的时候是比较灵活的,不会感受到车辆特别笨重。 还有TR300从250三兄弟就遗传过来的链条异响问题。目前想彻底消除这个异响问题就只有换皮带这一种有效方案。但是我觉得这个异响明显,也可能是因为车辆发动机和排气太安静凸显出来的。 最后的一个吐槽就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骑了一年半摩托没有问题,没出现过一次故障,把我撂路上。结果被一个双黄实线直接掉头的奥迪给我怼倒了。好在我提前减速对方车速也不快。我和摩托很快做了分离,人没有收到任何伤害。不过有一说一这车真的是铁人。就这样的侧面撞击,只是护杠歪了点。车辆其他部分没有任何损坏。确实配的上铁人称号。 大家骑行路上提高注意力,随时都有危险出没。
#我与懂车帝的2023岁在癸卯,已至年末。再过两个月就是农历春节了。龙行龘龘,展望未来,满怀希望。回首2023,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也都有要去讲述的故事。这一年我迎来的自己的旅途伙伴,上汽大众23款330星空豪华。 懂车帝从车辆配置参数,性能评测,车市行情,用车学习等各个维度给我全当位的选车导购,让我选车不迷茫有策略,选到自己心仪的爱车。让2023年选车购车都非常愉快! 🙋🏻 情况介绍 我是90后,在我所在的城市创业2年有余,由于业务开拓出行需求,就把选车定位在B级,空间大,动力足,安全稳靠,轻商务,对比试驾了多个品牌车型,最终还是选择了帕萨特。 🗒 真实感受 刚开帕萨特的时候,一时对他油门上来的延迟感有点懵逼。发现稍微等待一秒钟,就会收获持续有力的动力支撑。真皮电动调节座椅的回弹和包裹舒适度非常好,座椅通风和加热在不同季节都能及时发挥作用。内嵌式中控屏不遮挡视线,宽大通透的中控让人坐到驾驶位很清爽。外观星空前脸加前后贯穿灯光无论是晴日还是黑夜都非常帅气,行驶在路上常常收获路人的瞩目。帕萨特兼备沉稳与商务,内敛与朝气,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 槽点反馈 当然,帕萨特兼具舒适度的同时,调教上避震更软一些。在转弯过程中,如果车速过快,或者方向打的过急,会明显的感受到转向的倾角离心力比较大,但从安全度是没有问题的。 ✏️ 独家秘籍 在路况支持的情况下,帕萨特车速在60-80km/h左右,给人带来的驾驶感受非常棒,那种跑起来的踏实感真的是很靠谱。 📉 能耗记录 油耗值分享:市区平均10个油,国道平均7个油,高速平均6个油。 💘 实用车品 夏季真皮座椅可以搭配轻薄的打孔坐垫,贴合度高坐上去既能隔离衣服上的汗味,又不影响座椅通风。其他的就是香片和车载手机支架,以及一些小配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当然,一些安全配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应急手电,灭火器等等。 📸 爱车美图 把日常拍的一些爱车美图上传到懂车帝,希望各位车友共同交流学习,让大众更出众!通过半年的深度体验,帕萨特值得拥有! 圈主推荐
#提车日记【个人情况介绍】 家里的一辆06年的标志308该退休了,由于车子比较老了,平时想到用车频繁,怕路上抛锚而且部分零件老化了,有些异响。所以还是换个新车比较好。安全性也好些。 【买车过程】 Day1:先在网上了解的帝豪和逸动,看帝豪设计挺不错,去现场万万没想到那个销售态度真的差,不满意,可能是看出来我对帝豪的动力的不满意了,感觉我们不会买他了,爱答不理的。然后又去看了H6的国潮版的最低配,没有试驾车,算了价格9w+有点超预算。直接下一家长安出发,到了就直奔逸动1.4,试驾车是一个21款的,销售一直解释23款底盘没有这么硬,,不得不说试驾车的21过减速带是真的生硬,试驾结束;动力提速快有推背感满意,空间满意,价格八万左右可以接受,回家商量。 Day2:确定好要买逸动才17号,刚好老爹要从外地回来那就等回来再去提车砍价,新乡跨地区加销售,郑州问了问价格都说比本地便宜,加到了一个不屈服的零零后销售,提车帮了很大的忙。 Day3:提车当天,由于工作原因我在外地,父母两人去提车,直奔4儿子到了开始和我电话联系,销售开价8.4落地,下去就是一个屠龙刀8w全款我这就签合同,销售让贷5年给我8w走,算一下提前还利息也要6k,父母砍不动,本人直接跟销售致电,8.1w你去找领导申请吧,8.1全款能提马上挑车签合同,然后就算了一个8.13过来了。和郑州的销售聊了一下去郑州跑一趟也就是再便宜300-500,没必要直接搞。 【费用】 车型:23款PULS畅享版蓝鲸1.4T GDI DCT 裸车价:71900保险:3990.58优惠:最后落得价:8.13赠品:胶垫、贴膜。终身保养:588;上牌:130(自己搞)发票低开。 【用车初体验】 ①驾驶空间:我本人182比较局促感觉,平时一直开公司的哈弗H9、BJ40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开轿车比较少,开所有的车都是右腿在斜着放。所以逸动座椅得往后调最大限度,这样上下车,腿也好放,不会和方向盘位置顶着。因为前排调的是我舒服的坐姿,后排就不宽裕了,以我为例,坐后排得坐直了,退也差不多刚好和前面座椅挨着,基本没多的活动空间了,所以这车更加适合与170身高左右的人用,更加合适。 ②之前还没提到车就网上整了个手机支架,提车了发现,空调格栅不能挂手机支架,支架白买了。贴在上面的话我感觉会影响视线,就没搞。有一种专属卡双闪位置的,感觉也有点不足。看个人取舍吧,最好的还是车自带导航吧。 ③内饰红黑搭配不算好看,个人无感。软质材料大面积主要体现在前排,伸手可触的都还不错,但手伸远点就没那么好了。后面就相对用料少了。好在后排基本没人。另外杯架需要揭开底座,让杯子降下去才不会影响挂档。 ④比较惊喜的:提到车之后,最意外的是车内的气味竟然这么小,没有气味是不可能的,是我不会感觉到刺鼻或者不适感,还没去买过炭包,就敞了几天,异味消失得差不多了。如果买点炭包,放点橙子皮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这点值得肯定。用料不是廉价那种。 ⑤动力感受:车辆开起来省得给油,加速0到70还是很有推背感的,平时市区上班和出门什么红绿灯起步又快、并线超车没有问题够生活需求。不过换挡时30~40公里/小时有一些顿挫感。高速100后超车,深踩油门,发动机声音会变大,好在提速响应积极。1秒2秒的就提速上去了。然后油门踏板轻盈,灵敏度一般,早上开车感觉有时候速度提升有一点点延迟,说不上来。后期在仔细感受下吧! ⑥油耗:我是9月底订车当天中秋节,没办法提车,然后10月7号过去开走到现在开了不到600公里,加了500的油,续航还有100多。油耗偏高,公司这些SUV才到10个油。高速开的少,市区均速30~40码,是不是新车还要磨合一下子。 ⑦悬架:过减速带,感觉快速冲过去就抖一下就结束了,但是要是慢点过,感觉还更加抖,特别是有一次进一个小区里面,刚好有一个下水道坑,斜着过的,车子摇得可厉害了,还好没啥异响!另外座椅除了前排独立座椅有包裹性,后排确实便硬,后排中间的最硬了,还没得舒适性,不建议成年人坐,坐个小孩子还差不多。 ⑧360影响刚开始用画面显示挺好的,转向联动,可以直接转弯的时候弹出画面,遇见那种高峰期的时候,加塞啊,和侧方停车,对车距都是一目了然,很直观。 ⑨感觉前面和后门,关车门重量手感不一样,前门要重点,后面是不是因为没喇叭,或者隔音材料用的少,所以重量轻了些。还有关前面,用力轻了,有时候会关不上,太用力车子都关晃动 了。最后就是送的贴膜确实挺黑的,里面看外面和外面看里面一个黑)。晚上还要降下车窗才看得清楚。建议 大家要么习惯这样开车,不然就换新膜,别用送的。 麻烦圈主推荐!
#摩托车年度吐槽大会座高830mm,本人身高173cm,腿比较短,因为这个原因已经原地倒车两回了。跨上座位后,只能两个脚尖着地,忽忽悠悠的非常没有安全感,跑起来倒是无所谓,但是只要一停车就有点难受了,特别是在城里走走停停,一遇到红绿灯就头疼。多亏了有保险杠,要不车壳子就花了。本来计划把座高降一降的,但是考虑到影响原车的结构就没敢尝试,所以说还是踏板方便,骑我的usr就绝对不会有这些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