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个人购车背景】 个人情况比较特殊,目前在湖北宜昌上班,奶奶家在湖北荆门,姥姥家在湖北武汉,爸妈在山东上班。参加工作一年多,需要在宜昌城区和宜昌长阳县区每周往返至少一次,约50km。所以需要一辆车,考虑到新能源趋势和回山东的需求,所以选择了插电混动车。 本来是奔着比亚迪宋DMI去的,结果父母试驾之后觉得底盘太差,坐着像坐船一样,而且档把太别扭,于是果断pass。随后试驾了唐DMI,感觉比宋上了个档次,推荐我买唐。 于是我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看车之旅,最终锁定哈弗猛龙、比亚迪唐、领克08、问界。 【车辆选择】 1.问界 因为大家都说,买问界就要上智驾,不然和普通车没啥区别,智驾的话就超预算太多,所以pass。 2.哈弗猛龙,硬派四驱方盒子车型,可惜爸妈不喜欢,因为自家是个哈弗H6,所以不想一家子哈弗。 3.比亚迪唐,父母很中意,因为山东那边邻居买的就是比亚迪唐,7座空间大,比亚迪牌子大,新能源父母一辈只认比亚迪和特斯拉。但是个人觉得造型老派,而且唐在我这算是个贬义形容词,有点别扭。 4.领克08,非常喜欢他的造型,牙线灯无框车门隐藏把手很符合我的审美,除了正面蛤蟆脸。用料、车机、安全性、操控性、舒适度都比唐dmi优秀(个人见解)。 最终决赛圈,唐DMI和领克08,父母最终决定遵从我的喜好,入手领克08。 【购车历程】 11月28日大定锁单 12月1日生产完成并入库 12月7号到店 12月10日等待提车 12月15日提车,上临牌 相当于等待半个月提车,在车友中算快的了。 【用车体验】 优点: 1.外观:侧面巨帅,牙线灯后视镜柱很有特色,座舱科技感十足,氛围灯很帅 2.舒适性:座椅坐着很舒服,按摩功能给力,Nappa真皮手感好,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很实用 3.操控:车道居中、辅助驾驶很实用很省心,第一辆车感觉驾驶起来很舒服,比爸妈的哈弗H6好开。 4.安全:敲击车身,手感很厚重,不像其他车感觉车皮很薄的空心手感,安全感满满。主动刹车避让,安全气囊和自动报警也很有安全感。 4.售后:服务非常好,提完车后免费陪我去上临牌(因为年底提车,想等明年年初再上正式牌)。最后还建了专属售后服务群,随时解答我的问题(已经帮我解答了两次疑问 回复速度很快)。 缺点: 1.正面看有点丑 2.耗电比我想象中多(油耗还没测试) 3.HUD确实有点模糊 4.群里说的油门震脚和动力受限还没遇到过
#提车日记宝马X1选车过程 决定换车的时候,纠结于买纯电,PHEV,还是纯油车。走了一圈特斯的拉,比亚的迪,也看了本田呲RV的PHEV版,个人比较看中丰田的耐用性,但是我媳妇不喜欢丰田,在本田店里也连连摇头,然后看了宝的马爱3,爱x3。回来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月冷静冷静的冷静期。 我的用车环境:家用+里程少+没有车库+地域沈阳。然后拉了一个excel,详细计算了一下当年和接下来每年的各项用车成本,发现纯电没有省多少。纯电就是省个油钱(买纯电还得租个车库),虽然省了购置税,但是保险、维修、后期电池成本都比油车高。PHEV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一定喜欢用纯电模式开,那么PHEV的较小电池频繁充放电损耗可能会更快。虽然各家有各种保修和整包政策,但毕竟是未来的事,我这人最不相信未来,加上扯不清的个人的用车环境和习惯因素等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租车库,就要以出去找充电桩、排队,牺牲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人性的弱点越省越想省,说不定我还要半夜跟网约车去争峰谷充电,最后弄得个疲惫烦躁。再有我用车里程少,每天平均20公里,不如现在当即立断,不买电车了。决定还是买纯油车。(沈阳近期零下20几度,纯电车还是不适合雪霜冰冻天气,邻居有一台特斯的拉毛豆Y,感叹里程缩水到*,今早赶上一起出门,还借我的铲子敲了一会儿门把手。) 纯油车媳妇否定掉丰田,在本田店里已经把本田摇头否掉,倾向于宝马,可能她同事开宝马的多,有主观倾向性。看了宝马的3系,X1。否掉奔驰的1.3特、1.5特,不喜欢GLB,奥迪的内饰我不喜欢,也否定掉。凯迪拉克和林肯同等条件下,比宝马整备质量重油耗高一点,也否定掉了。最后剩下三两款车,宝的马的 325Li xDrive,X1 xDrive25和沃啊沃的x呲60智逸豪华版。因为家用,倾向于SUV,否掉3系。 说心里话,X1 xDrive25和沃啊沃x呲60智逸两款车选择的时候也挺纠结。两款车都是横置前驱平台四驱,x呲60的爱信8AT稳定性好于X1的7挡双离合,配置互有胜负,X1的配置更符合我一点。虽然x呲60定位比X1高,但是价格相近,两款车相差就2w出头,但是x呲60全系标配L2,所以可以说价格几乎不差。但是我对L2不感冒,总感觉那东西有点影响我开车,有这功能不能不用,用了又不能完全依赖,开车的时候不但没轻松,反而更累了。x呲60外观视觉上比X1大一圈,更大气一些,但是内部空间没有X1充裕。x呲60比X1重。加上2w的价格差和媳妇的宝马倾向性,最后选择了X1。 但话说回来,x呲60的整体行驶质感,滤震性,明显要好于X1,发动机明显比X1安静,自动启停时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的声音和震动。试驾的时候,唯一感觉不爽的就是x呲60的自动启停逻辑有点混乱,又无法关闭。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抛开我媳妇的因素,我可能会选择x呲60。 X1 xDrive25有两款,一款是设计套装,一款是运动套装,喜欢设计套装的外观和棕色座椅但不喜欢那条什么桉木条,喜欢运动套装的S挡和换挡拨片但不喜欢黑色翻毛皮一体运动座椅,两者不可兼得,最后选择了运动套装,也接受了开始不喜欢的黑色一体运动座椅。现在用车两周,加上天冷,这个一体翻毛皮的座椅还挺不错,因为翻毛皮坐上去不拔凉屁股,虽然我现在也买了坐垫。 没有搞明白X1配置逻辑,比如说,xDrive25不用纠结哈曼卡顿了,两个配置都标配哈曼卡顿,但是运动套装多了S挡和换挡拨片,价格却相同。现在不太了解设计套装的L挡和运动套装的S挡用起来区别是什么,比较遗憾的是试驾的时候没注意到这个L挡,也没有用L跑一下,后来发现运动套装有S挡,果断运动套装。
#用车心得1.续航:元旦上海周边游,气温7-10度,800v次顶配版本,充电到96%,高速时速100-110,开到420km实际距离,还有表显实际续航(非cltc)30km就去服务区充电了,按之前藏电说法预估能开到450km,表显实际续航(非cltc)大概打82折 2.能耗:去程城区不太堵车不开空调能耗大概15-16,回城的时候高速开23度空调能耗20.1左右。车只要跑起来前面是比较真实的能耗。如果遇到城区堵车开空调,能耗要到25左右,这也是很多人反馈能耗高的原因,因为没开几公里基本都在吹空调。 3.nvh:整体100-110速度除了胎噪比较大,风噪问题基本上没太感觉到,比试驾车体验好很多,应该是量产车基本解决了。 4.座椅和音响:座椅舒服有支撑,加上自己买个杜邦颗粒的头枕和腰靠,单程高速2个小时下来没觉得很累。音响需要调到人声模式,效果还不错。 5.补能:到特来电大功率充电桩独立补能,800v补能是真的快,基本20分钟80%。高速回城的时候补能了一次,120kw的国网桩两个车分着用,只能到60kw的功率,基本和400v差不多速度。在现有基建情况下,800v的补能优势只有在超大功率桩独享情况下能有明显优势,未来得看基建升级情况。 6.智驾:整体还是挺好用的,网上说ppt水平基本都是没车嘴上聊车的,和做智驾技术的同学聊了一会,反馈momenta的实力很强在第一梯队,我自己的体验是相比其他家好的差距大概是70分和80分的区别。高速noa车道保持和前后控制基本没问题,变道偏保守(可以自己通过转向灯控制什么时候变道)。需要注意高速行驶中旁边车道近距离变道插进来会提示需要接管,以及下匝道车很多时需要接管,要不可能会错过路口(变道优先考虑安全偏保守)。高速车道保持平稳性和变道平稳性说实话比我开得好,对新手司机很不错。一键泊车能识别出车位基本能成功,停的比我好(出现过2次开启自动泊车不现实车位识别的情况),对于车子旁边有柱子的车位需要特别注意,据说柱子的角对雷达反射有偏差不容易识别,看xhs上有撞的案例,我自己遇到过一次是看倒车太快自己刹车接管了,感觉不接管可能也会撞柱子上。 7.驾控:动力足,加速跟脚很好开。比起早些年开过的15万的油车比能明显感觉动力很足,一踩就有。半幅方向盘没有网上担心的那样,使用下来没感觉出来有什么使用起来不舒服的地方。 8.服务:这个车唯一真的能黑的点,之前车卖的太少现在量上来了,服务明显跟不上。交付除了推销的时候对你上心,其他时候基本是问一句半天回一句。这个牌子要是未来没了,那一定是经销商模式导致的服务太拉的问题。 整体用车对车还是挺满意的,产品本身没啥太大问题,对服务要求高的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