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自我修养你的要求有些过分啊,为什么后座椅一定要能放平? 如果你经常看汽车类的直播,你可能发现总有网友问后排座椅是否可以放倒。刚开始,我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为什么汽车后座椅一定要能放倒?更有甚者甚至问“你家的后座椅是否可以放平!”。 要知道,座椅放倒和座椅放平的区别是很大的。在最近一期也就是4月15日第38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某网红汽车在变更参数值中明确指出“座椅布置情况为2/2/3,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后滑动,靠背不可折叠在坐垫上,不能翻转;第三排座椅靠背可折叠在座椅坐垫上,不可以前后滑动,可整体向前翻转85度”。是不是感觉这些参数太专业?说直白点就是,座椅放倒很容易做到,如果说放平90度那太难了。 再说说为啥这么多人关注后排座椅是否可以放倒,这还要与我国对汽车的功能需求讲起。人们乘坐汽车出行时,要求汽车座椅舒适、角度可调整。而大多数后排座椅是固定在车身上不可移动的。当人们使用汽车的目的是拉货和运输,或者说偶尔当床平躺一下,那后备箱的空间或者说长度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这就是不少人提出将后排座椅向前翻折,以增大后备箱的储物空间的原因。 的确,现有部分车辆的后排座椅是能够向前翻折的,比如传统的面包的后排座椅,为了方便拉货,不但座椅可以方便的拆卸,而且座椅的靠背放倒后,和坐垫是比较凭证的,究其原因是这种座椅本身就像一个带靠背的板凳,没有什么腰托和支撑,折叠起来比较方便。 而现在以乘坐为主的乘用车后座椅通常只能将靠背向前翻折置坐垫上,由于靠背具有一定的厚度,靠背折叠在坐垫上,座椅的上表面相对于后备箱支撑板是凸起的状态,依然是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如东风标致4008、东风标致5008都是这个情况,座椅立起来的时候无所谓,座椅放倒后,明显的可以看出座椅比后备箱高出一大截。这种姿态,只能说是座椅可以放倒,但是距离网友所说的“放平”还是差距的。 这里我说的“放平”,指的是座椅放倒后,座椅的靠背背面和行李箱在一个水平面或者带一定的小角度,但不允许出现这种台阶,以为这种台阶不管是露营平躺,还是装载货物都比较碍事。那有没有一种好的结构或者方法可以实现“放平”的功能呢? 有的,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参考当年4008顶配车才有的硬质隔板的做法,自己找了一块正方向的塑料板,自己用卷尺测绘了一下4008行李箱地毯的尺寸,又从网上买了木工锯。自己锯了一块后隔板,放在后备箱上方。这相当于是把后备箱的底部抬到了,一直抬到和后座椅靠背折叠后一样高。这样做,后座椅是放平了,但行李箱的高度空间减小了。我不是专业的木工,板子锯的尺寸有些不对,装在行李箱里左右挤挤的,后面还有一个地方和门槛不匹配。 如果看实车不够直观,看看这一张结构图,是我从专利网上找到的,是不是可以看出,行李箱被额外的抬高了? 那是不是有其他的办法?也是有的,在座椅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坐垫和靠背的厚度,把座椅靠背的转轴抬高,这样的话座椅靠背和坐垫更接近合页的上表面。由于转轴是金属件,需要用硬质塑料防护,结果就是硬的塑料可能会硌到你的腰。 那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也是有的,比如这张图所示的,其实也是当年307和206的做法,后座椅坐垫可以向前翻起来,把座椅靠背放倒时,靠背直接贴到车身底板上。这种做法有些小麻烦,就是需要自己用力气翻倒坐垫,如果坐垫做的比较厚实,翻起来后可能会抵到前排座椅的靠背,这个操作其实也挺麻烦的。 说来说去,想把后座椅放平的方法有很多,就看汽车厂怎么设计,就看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是很强烈。如果有人宁可牺牲一点行李箱的高度,就像4008硬质隔板这种方法,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不觉得4008的这个硬质隔板挺有用?需要当床平躺时,就把隔板架起来。不想平躺时,就把隔板放下去,两全其美。但是,我的硬隔板是做了,但三年只用了一次,感觉对我来说完全是没有必要。 所以,你还是坚持希望后座椅需要放平吗?
#我与007的日常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绿意蔓延,花儿绽放着它们的绚烂,我愿与各位车友分享我选购、提车以及使用极氪007的点滴经历。极氪007不仅是我的第一辆电动车,也是我生命中的首辆车,它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如同一位亲密的伴侣,无论晴雨,始终如一地陪伴我左右,它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自从我决定选择它那一刻起,我们的故事便徐徐展开。 在选择车辆时,我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最初,我的目光停留在极氪001上,但在看车过程中,极氪007意外地闯入了我的视线。经过深入研究和考量,我将极氪001、极氪007、智界S7以及尚未发布的小米SU7列入了候选名单。我倾向于国产品牌,因为它们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如蔚来、小鹏、理想和问界等,价格区间在20万至30万之间,均为中高配车型。我多次前往极氪门店进行看车和试驾,因为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极氪的操控吸引了我,后驱智驾基本符合我的选车标准,尽管智驾方面还有待观察。由于极氪001年前未改款且车身较宽,我最终未能选择它。至于智界S7,在保定地区难以试驾,且性价比不高,尽管我犹豫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在极氪001和极氪007之间,我犹豫了数日,最终选择了极氪007,这既是基于我的经济实力,也是出于实际使用需求。对我而言,它不仅足够使用,而且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每天往返于公司和家的15公里路程,它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我并未亲临现场提车,因此错过了那份特殊的“仪式感”。关于提车,我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首先,验车时要非常细心,不可草率,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以便观察细节;其次,启动车辆并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再次,确认车体上的标号和出厂日期;最后,办理好相关手续,确保保险和临时牌照齐全。极氪的服务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周到,他们提供了车辆功能的视频指导,并帮助办理了临时牌照,甚至将车辆送到了我的家中。 购车的初衷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便捷,节省通勤时间。过去,我需要根据交通状况提前规划上班时间,如果遇到雨天或能见度低,还得提前出发,有时甚至需要打车,这些都无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有了极氪007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班时间完全由我掌控,从家到公司的路程大约30分钟,只需精确计算时间,随时可以出发。如果周末不出行,两三周充一次电就足够了,而且现在充电也非常方便。 在使用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实用的用车经验:远光灯、近光灯、日行灯的自动切换,雨刷器的自动启动,都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即使对车辆不甚了解的人也能轻松驾驭。R19的米其林轮毂不仅美观,而且显得非常霸气。无边框倒车镜的设计虽然流行,但极氪007的氛围灯在夜晚反光时会影响后视镜的视线,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极氪007的尾灯设计独特,辨识度极高,尽管有人认为它的外观有些争议,但我认为它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体现了极氪007的独特和特别之处。打开车门,那种格调感油然而生,设计和布局完全符合我的品味,车门上的按键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全黑内饰的黑武士版本更显稳重和绅士风度。真皮多功能方向盘手感极佳,转动轻盈,支持上下和前后调节,轻松找到舒适的驾驶位置。HUD和向日葵屏幕都非常实用,清晰直观。运动、舒适、标准三种驾驶模式,动力充沛,输出平稳。仿皮材质的座椅也非常舒适,主副驾驶位置均配备了太空舱座椅,具有多种电动调节功能。最后,让我展示一下车辆的空间:车长4865毫米,车宽1900毫米,车高1450毫米,后排空间宽敞,2928毫米的轴距让我非常满意,轻松满足家庭的用车需求。不过,与朋友的3系相比,在底盘高度相似的情况下,地台略高。 这就是我的极氪007,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它将伴我走过无数的路,感谢它的陪伴,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这就是我的挚爱——极氪007,自始至终,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也将继续书写,未来我会在车友圈中与大家分享更多的故事和经验。
#全新极氪001实车亮相牵手男孩心中的Dream Car🚗🚗🚗 极氪001 23w86 炫酷驾驶与卓越售后的完美结合 之前是第一批吃领克01螃蟹的自然在现如今电动车卷的热火朝天的大背景下,我果断在23年底入手了极氪001,他的外观设计简直就是我审美点上的狂欢,流线型的车身、搭配个性的前脸,独特的灯光设计,每一次驾驶它都引来无数目光。目前已陪伴我出行有五个月,那一脉相成的出色底盘质感啧啧,就是一个字“香”~。车辆使用驾乘体验只是我们用车的冰山一角,今天我更想分享的是极氪的出色售后服务,这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满意。 汽车🚘车嘛~~售前、使用、售后配成完整一环,极氪的售后不论线上还是线下都给人有那种可信赖和依靠的感觉,在三千多公里时经历了一次爆胎,免费道路救援迅速便捷;平时在车技应用、车辆功能了解等方面直接线上客服就予以及时专业指导;再说咱“极氪家”我的交车点,整个售后团队更是给人的专业温馨的感觉,偶尔冲个车啦、测个压啦、车辆状况检测啦,维护和保养建议等等啦,当然还有丰富的车主活动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极氪对车主的关心和重视。 综上所述,极氪001不仅拥有炫酷流畅的外观和出色的驾驶体验,更提供了卓越的售后服务。
#懂车帝众测【基本情况】 大众ID.3是我的第一辆新能源,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和使用新能源车。于2022年11月提车,车辆款式为2022款纯净智享版,当时标称电池容量为57.3度,至今已累计用车510天,累计行驶里程21461公里。 【用车感受】 这辆车开始我只用于上下班通勤,因为家里有充电桩,从来没有担心过续航问题,但是高速长途出行最担心的就是充电设施不齐全,半路上找不到充电桩。随着对ID.3越来越熟悉,正常上下班通勤,电量由80%用到20%,行驶200公里还是很轻松的,所以胆子越来越大,就在23年7月的炎热夏季第一次体验了长途高速行驶。 高速上我开启了半自动辅助驾驶模式,设置时速100,在高速上完全可以释放双脚,相比以前驾驶油车反复持续的刹车踩油门而言,智能化的辅助驾驶让行车更轻松,设定好跟车距离就可以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自动调整车速,且行车过程中也会自动修正方向,使车辆时刻保持在车道内居中行驶。这些智能化对于我而言简直就是福利,让我更享受驾驶的乐趣,全程500多公里的长途高速都处于兴奋状态,越来越喜欢开车了! 同时,德系的底盘悬架很稳,让我在高速上即使以120时速行驶也能感受到底盘的沉稳和舒适,几乎与油车驾驶感受无异。不过,由于是电车,为了电池的稳定,悬架调试的比油车相对硬一点。 也经过这一次,胆子变大了,也对ID.3仪表台实时续航预估想当信任!所以在接下来半年里我累计高速长途通行了约5000公里,除了冬季,500公里的高速ID.3只需中途补电一次,只有冬季需要补电2-3次。 【续航能耗】 通过最近一年每月的行驶里程数和平均电耗数据综合计算出平均续航、续航达标率和电耗。 计算方法:电池容量57.3/月平均电耗·100即可得出平均续航,续航达标率为平均续航/理论续航450·100%! 冬季: 平均续航297公里,平均电耗19.3 kWh/100km,平均续航达标率66%! 夏季: 平均续航359公里,平均电耗16 kWh/100km,平均续航达标率79.8%! 春季:平均续航431公里,平均电耗为13.33kWh/100公里,平均续航达标率为95.8%! 秋季:平均续航为382公里,平均电耗15kWh/100km,平均续航达标率为84.9%! 【总结】 ID.3的总体续航还是比较给力的,尤其是实时续航预估很准确,可以给我很好的续航参考,让我减少续航焦虑和对行程的掌握。 不过,日常使用中也不必太在意续航和电耗,够用就行了,车本身就是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不必因为一点续航和电耗差异让我们失去了驾驶的乐趣和生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