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与我相伴今天离单位还有最后一个红绿灯,被一个新手女司机,开个N手的手动东南轿车追尾,这几个图是为了快速处理拍给交警的。 这里必须给启源A07点赞: 第一点,这是实际生活中的低速碰撞,直接实战了,感谢中保研带来了低速碰撞,经理维修性这个概念,这次碰撞,对方速度也不快,自己的车只是掉了很小的一点的漆,倒车雷达,保险杠一点事都没有,非常给力。启源A07拿了中汽研的五星,期待去中保研看看实力。 第二点,启源A07360全车影像+摄像头太给力了,在等保险来处理的过程中,直接把自带的行车记录仪调出来,后摄像头的清晰度很不错,把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完整的记录了下来,所以这里给开油车的朋友一个小小的建议,行车记录仪买有前后双摄像头的,用处确实大。 第三点就是这边的4S店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个一看就是对方全责,但我自己虽然都是第三个车,9年驾龄了,但是真正出事故,这是第一次,从来没报保险,就找当时买车的销售,那位正好是他们的店长,给了一个维保和处理事故的小哥电话,告诉了我处理的步骤。这块对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你要说年轻吧,都94年了,要走交强险,行吧,就打电话报警,报保险,用12123快速处理事故,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正好把缺的课都补上。 PS:请问这是新手女司机的标配吗,车尾贴了3个标,遇到事故不是第一时间下车而是耍手机,整个处理的全程都是副驾驶他男朋友在沟通和解决,有点无语。
#车上最没用的配置一、自动启停: 1.堵车过程中频繁的触发启停功能,舒适度会降低。 2.频繁的启停操作可能会对发动机部件和系统产生额外的压力和磨损,长时间使用自动启停系统可能会对这些部件的寿命产生一定影响,虽然是热启动,但对机油要求更高。 3.经常有一部分车主在初次启动车辆时未关闭自动启停功能,待遇到红灯等停车时才知道此功能未关闭,若是在涉水路段会增加发动机进水风险。 4.带启停功能的蓄电池价格比普通蓄电池要贵很多,增加了用车成本。 总结---启停功能虽然会节省一些油耗,但弊大于利,仅仅是增加发动机进水风险这一项,此功能就是否决项。 二、颗粒捕捉器 1.自从排放标准升级至国6B,车上增加了颗粒捕捉器之后,发生的投诉不断。 2.市区短途行驶代步会造成颗粒捕捉器堵塞,大幅度增加油耗及降低车辆动力。 3.目前对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再不拆除的情况下,没有方便快捷的有效解决办法,再高速公路上拉高转速行驶是目前普遍解决办法。 4.增加额外的高速公路费用花销,增加额外的车辆事故风险,增加更多尾气排放。 5.颗粒捕捉器堵塞严重甚至需要更换,再次增加用车成本。 总结---颗粒捕捉器虽然是为了应对排放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对环保有好处,但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应该有增加车主用车成本和增加车辆事故风险两项弊端,解决办法也不应该增加排放,这与有利于环保的初衷相冲突。与其把功夫下在车辆上,不如把问题放在根源上,影响环境的主力目前不是汽车的排放,汽油都已经是国6b标准了,影响城市的污染问题是各大工厂的化学污染及粉尘污染以及挥发不达标的产物! 还有,新能源汽车目前也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废旧电池处理高峰期,这个问题要怎么处理也是个问题,大批量源源不断的电池,希望能有妥善处理的办法。
#用车心得下雨天前档风玻璃特别容易起雾,很多的新手不知道怎么处理,不处理的话可能会因为视线被影响从而增加安全隐患。 不论是挡风玻璃还是车窗玻璃,造成起雾的原因,一是车内外温差大,二是车内湿度大,为什么下雨天容易更容易起雾,就是因为下雨天温度低而且湿度大。 知道了原理,车窗除雾就很简单了,咱们新408是自动空调,直接点钢琴按键下方的除雾按钮,这个方法最快几秒钟就能除雾,就是噪声有点大不适合长期使用;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打开中控屏里的ac按钮,压缩机里吹出来的风湿度低,无论冷热风都能除雾;这两种方法使用压缩机会增加一点油耗,我一般是等除雾之后,在auto模式下关闭ac,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不起雾;最后一种方法就是打开车窗带,带出车内的热空气,让车内外空气温度一致,不过这种方法不适合下雨天(要淋雨)和高速路(噪声太大而且风阻增加也会增加油耗)。
#这车惊艳到我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隔行如隔山,前段时间朋友计划换车了,想买燃油SUV,看了大众的探岳,斯柯达的科迪亚克,捷达的VS7。但是捷达却是个新品牌,他感觉不放心,问我怎么样,虽然我只是配件厂工作,但是对他来说我也算内行了,本来三个车都不在一个价位上,也就不好对比,我就只能趁着去捷达处理工作的机会去拍几张展车内部结构图给他,让他结合自己经济情况选择。 这个展示的车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用材,对应不同的强度,颜色越深,强度越大。 至于理工男,很多喜欢看数据,这个可就要失望了,暂时没有找到实验数据展示了,我展示老中医的一套判断流程“望,闻,问,切”的部分判断方法来说两句。外表面的就不赘诉了,大家都看的到,摸得着,有自己的判断,车门内部的防撞梁(红色梁),我上手摸了下,还是挺厚的。暗红色的A,B,柱(暗红色),摸不出厚度,敲了两下,声音反馈比较闷, 气囊弹出的地方千万不要有东西限制,毕竟安全无小事。有气囊的位置都会有“AIRBAG”的标志,喜欢玩改装的朋友可以留意下结构。 其实很多东西,喜欢的兄弟,多少都了解一些,官方都有宣传资料,令我眼前一亮的还是他这个安全气帘,从前到后,几乎贯穿了整个前后排座位,一旦有危险,气囊会从顶棚边缘处迅速弹开,以达到保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