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盟精舍
最近,中保研测试并公布了14款车型的碰撞测试成绩,这些车型包括大众ID.6 CROZZ、福特电马、蔚来ET5、日产轩逸、零跑C11、大众凌渡L、福特蒙迪欧、理想L8、极氪001、奥迪A4L、比亚迪护卫舰07、别克世纪、荣威RX5和北京魔方。
1号车盟
前不久,业内权威的碰撞测试机构中保研C-IASI公布最新一批次汽车安全指数测评结果,这一批车次共涉及14款车型,如果最近有考虑下述几款车的朋友们,不妨看看再做决定。
鸭梨说车
真正关注汽车安全的消费者都会知道,“前防撞梁是汽车碰撞保护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起到缓冲和传导作用,启动撞击力的缓冲与传导功能。
ErnieBot
笼式骨架设计,车身结构拥有超81%的高强度钢覆盖,热成型钢最高强度达2000Mpa,构建正面/侧面/尾部多条传力路径,同时,电池应用了碰撞应急高压下电技术,在遭遇碰撞等危险情况时,能够物理炸断动力电池主接触器12V控制回路,仅37毫秒就能切断高压电源,避免因撞击引发电池起火等二次伤害。
DearAuto
一辆载有6个人的MPV正在路口排队通过红绿灯,突然被一辆重达8.6吨的大卡车以45km/h的速度追尾,强劲的冲击力又使其撞上前方同样在等待通过红绿灯的12吨重型卡车。这无疑是MPV最怕遇到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后方的追尾碰撞,直接威胁第三排乘客的生命安全。
智电汽车
文/宝拉4月6日,中保研公布了最新一批车辆的测试结果,共发布了7款车型的测评结果,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东风雪铁龙天逸C5 AIRCROSS。
派科科技
纵观当下的A级车市场,各种品牌、各种定位、各种类型的车型五花八门,选择余地太多,让不少消费者在购车时纷纷眼花缭乱。而各大汽车品牌为了吸引消费者,在宣传时都说自己的车型产品是同级别、同价位当中更加优秀的那一个。
近期,世界上最权威的第三方碰撞机构美国IIHS用新标准对此前各项测试中均表现优异的车型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测试结果,其中包括斯巴鲁傲虎、现代索纳塔、大众捷达、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日产天籁、雪佛兰迈锐宝共计7款车型。
车界慢慢弹
五款车分别来自德、日、法、韩、美,代表了五个主流汽车国家,并且它们落地价格都在20万以内,是咱们普通人买车的中间价位。
卡钳红了
508L的扶手箱空间不小,但是在夏天,有些东西还是不要放了 周末去4S保养车辆,在展厅看了一下508L,发现这款车的扶手箱空间不小,你平时都在扶手箱装些什么东西呢? 我也观察了一下,自从2019年东风标致508L上市以来,这款扶手箱的盖板和内部结构都没有更改,到不是说这个扶手箱有什么问题,我想说的是这个扶手箱的位置和使用都挺方便的。首先,这个扶手箱刚好位于左右座椅之间,只要司机或者副驾驶坐在车内,都可以方便的够到扶手箱。 扶手箱的开关在盖板的前方,几乎是隐蔽的,这样看起来整洁一些,也避免不懂事的小孩经常乱翻车里的东西。对开门的盖板用起来比单门的方便一些。就像家里的大门,如果门足够大,尽量用对开门。但是这里有个缺点,就是两个门都变小了,它的承重能力会下降,所以我每次不会让小孩站在上面或者用胳膊用力压这个盖板。 打开扶手箱可以看到,这个扶手箱方方正正的,不像4008的扶手箱,深度很深,但是长度不长,太深的话放进去的东西反而容易被覆盖,找的时候要翻箱倒柜。 我发现508L的扶手箱底部居然有个橡胶垫,橡胶垫是可以抠出来了,可以看到垫子背后还有几个神秘的符号,比如东风双飞燕,雪铁龙,标致汽车,还有一个被方框围起来的“FAURECIA”。抛开东方、标致、雪铁龙的历史不讲,佛吉亚(FAURECIA)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科技公司,创立于1997年,截至2020年,在全球35个国家建立了266家工厂和39处研发中心,拥有114,000名员工,也是一家大公司。 我纳闷的是,508L这个车型,在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所有车型中是独一份,难道这个零件还用在某一款雪铁龙汽车上?橡胶垫的作用至少有两个,首先是美观,扶手箱是塑料的,在扶手箱的底部还有四个螺丝拧的扎扎实实,如果没有橡胶垫,这四个螺丝都会外露,看起来不美观。还有就是如果在扶手箱放手机充电器,香水,笔等塑料和玻璃制品,车辆在颠簸的时候,物件都会撞击硬塑料发出声音。 2024年的夏天已经来临,我也发现,最近汽车内的香水味变浓了。这是我在扶手箱里放了一瓶已经干涸的香薰瓶,在冬天的时候闻不到气味,没想到在高温的烘烤下,已经干的瓶子仍然散发出了气味。有的车主习惯在扶手箱放一些不常用的东西,比如之前用到的酒精喷剂,保湿水,旅行爱好者可能还会放花露水。这些液体在高温的作用下都会快速挥发,如果温度过高,持续时间太长,塑料瓶可能会膨胀变形,如果瓶子是满装的,可能还会漏出来,损伤扶手箱。所以建议大家检查一下扶手箱,能不放的东西尽量清出来。
司机的自我修养
在5月25日-26日刚刚结束的FE电动方程式上,远景电动方程式车队正赛第一回合Frijns和buemi两名车手分别从第九位和第十二位起步,最终Buemi收获第九,Frijns收获第十四名。次回合正赛中,远景车队再次收获积分,两位车手虽然从后排发车,但最终Frijns跻身积分区,以第九名完赛,Buemi排名第十二。 在FE上海站赛前,小编也采访到了远景电动方程式车队的领队及首席技术官Sylvain Filippi以及Robin Frijns和Sébastien Buemi两位车手。并且,上海半岛酒店正式宣布成为远景电动方程式车队的合作伙伴,全程支持车队上海站的比赛。 自2014年FE开赛以来,这一次是电动方程式赛时隔五年重返中国,也是该项赛事首次登陆上海,它代表着可持续发展及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远景电动方程式车队作为一只非厂商车队,致力于零碳出行转型的研究,通过赛道当中的模拟算法和大数据等方式,作出突破。而这些技术也正陆续延展到乘用车市场当中。同时,这也和上海半岛酒店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本站比赛中远景电动方程式车队有遗憾也有惊喜,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可以稳定发挥取得更好的成绩。
哆啦哆啦pxq
5月23日,由“30秒懂车”牵头的吉利中国星智擎与日系燃油车的中日双擎对抗赛在秋名山举行。比赛过程中,中国星智擎的赛道表现出众,取得了百公里加速7.92s、麋鹿测试成绩79.9km/h等亮眼表现,在操控性、动力、性能、油耗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尤其在日系混动车传统强项——油耗方面,星越L智擎的百公里油耗仅为4.79L,高效节能实力赶超同级混油车。 中国星智擎在这场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体现了中国混动技术的进步。其混动技术为自主研发,采用了“1.5TD四缸混动专用发动机+三挡智能变频技术+X·System智能控制系统”的混油+智能技术路线,能够平衡油耗与动力,带来超越日系混动车的节油效果和性能表现,并且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这一技术不仅在赛道上证明了自己,也受到了大众市场的认可,吉利中国星成为中国A级燃油车市场首个突破100万销量的高端系列。其中,星瑞和星越L两款车型分别杀入了A级主流燃油车市场腹地,星越L更是在4月获得了中国燃油SUV及轿车销冠。 中国星智擎的成功,有望打破日系车在混动领域的主导地位,为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其开辟了混油+智能的国产技术路线,将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不俗的乘驾表现,为燃油车的未来发展打造一条高价值的升级方向,并在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孤独公路
【2024年5月20日】5月20日,小鹏汽车举办了以“开启AI智驾时代”为主题的520 AI DAY发布会,分享AI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宣布面向用户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此次AI天玑系统的推送将覆盖小鹏汽车所有在售车型,从5月20日 20:00起陆续完成推送。 在此次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MONA系列首款车型将于今年6月亮相”,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小鹏汽车全新市场定位——AI智驾全球开创者及普及者。 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小鹏汽车开启AI智驾时代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从新能源时代到智能化时代的蜕变,而AI技术正是这场科技变革浪潮的引领者。AI技术将颠覆智能汽车原有的进化迭代速度与迭代方式,通过学习人类的智慧,模仿人类的思考决策逻辑,取代传统的人工手写算法规则迭代,以端到端数据驱动算法迭代的方式,进入智能汽车加速进化的AI时代。 AI智驾时代催生了AI智驾汽车,对于小鹏汽车而言,AI智驾汽车具备三个核心特征,分别是主动学习、快速成长、千人千面。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投喂和训练无限度规则的AI大模型,来提高对复杂场景的理解、感知和数据决策能力。目前,小鹏汽车已经拥有感知、定位、规划、决策的核心算法研发能力,同时具备车端、云端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并通过OTA不断给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在智能驾驶方面,小鹏汽车发布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 三网合一的深度视觉感知神经网络XNet,通过聚合动态XNet、静态XNet和行业首个量产纯视觉2K占用网络,能够让自动驾驶系统如同裸眼3D。行业首个量产2K纯视觉占用网络,用超过200万个网格重构世界,对现实世界中的可通行空间进行3D高真实度还原,清晰识别静态障碍物的每一个细节,使得感知范围提升2倍,面积可达1.8个足球场大小,能精准识别50+个目标物,让用户如同拥有鹰眼视觉,驾驶时看得更清、更远。 感知之外,小鹏汽车还推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大模型——XPlanner。XPlanner就像人类的小脑,通过海量数据时刻训练,使得驾驶策略不断向拟人进化,拥有“老司机般的脚法”,使得前后顿挫减少50%、违停卡死减少40%、安全接管减少60%,让用户舒适性、安全性体验都再上新台阶。 引入AI大语言模型XBrain架构后,自动驾驶系统拥有了人类大脑般的理解学习能力,处理复杂甚至未知场景的泛化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对真实物理世界的宏观逻辑的推理能力亦是如此。在XBrain的加持下,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认识待转区、潮汐车道、特殊车道、路牌文字,秒懂各种令行禁止、快慢缓急的行为指令,进而做出兼顾安全、性能的拟人驾驶决策。 基于折算10亿+里程的视频训练、超646万累计公里数的实车测试、超2.16亿累计公里数的仿真测试,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能够做到“2天迭代一次”,在未来18个月内智驾能力提升30倍。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智驾即可实现“全国都能开,每条路都能开”,2025年实现城区智驾比肩高速智驾体验。 此外,何小鹏还在发布会上提及:“2025年,小鹏汽车将在中国实现类L4级智驾体验”,并且小鹏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对XNGP端到端的能力进行测试,智驾技术开始走向全球。 此前发布的端到端大模型,再次验证小鹏汽车在AI智能汽车方面具备的体系化能力。为了持续进化,小鹏汽车还明确了在“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方面,2024年将投入35亿元用于智能研发,并新招募4000名专业人才,今后每年还将投入超过7亿元用于算力训练。 AI天玑系统,开启AI智驾时代的第一步 本次发布会上全量推送的AI天玑系统,是小鹏汽车在AI技术应用领域的另一先锋阵地。小鹏汽车智能体验负责人于桐表示,AI天玑系统是行业首个将 AI 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其先进性保证用户“久用不卡顿”。完成升级后,AI天玑系统的平均帧率、首帧跟手性、触摸响应速度均提升30%以上,应用启动速度提升50%。在用户公测中,AI天玑系统的满意度高达97%以上。 全面接入AI大模型后,AI天玑系统将通过AI小P、AI司机、AI保镖三大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专属车载 AI 助理服务,实现无论智驾或人驾都能拥有更安全、更舒心的驾乘体验。 在智能座舱方面小鹏汽车推出行业首个“全域大语言模型”,将AI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深度融合用车全场景,通过联动车内感知系统和车外环境,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主动感知并推理需求的贴心车载助理AI小P。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深度应用,全新AI小P将具备更高级别的理解能力和需求推
大家车言论
今天“魏建军的周末”直播大家看了吗?直播中魏建军谈到哈弗H6曾是国产SUV领域的佼佼者,连续108个月销量领先。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哈弗H6的销量大幅下滑,4月份销量不足1万辆,排名跌至20名开外。 魏建军表示,虽然哈弗H6失去了销冠宝座,但他并不后悔。他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无序和恶意竞争,给行业带来了混乱。 此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CGO李瑞峰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批评哈弗H6的营销工作,认为团队缺乏用户思维,如果继续沿用老一套做法,只会浪费资源。 李瑞峰具体从三个方面反思了哈弗H6的问题:1) 魏建军个人走向台前,但团队没有跟上;2) 哈弗H6曾享受市场红利,但失去了改革创新的动力;3) 需要将"全面To C"的理念落到实处。大家认为这个思路是不是直击要点? 在直播中,魏建军强调长城汽车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长期主义。对于海外业务,他为长城汽车设定了50万辆的销量目标。 说到底,出海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规和文化问题。不只是长城,中国品牌都在这条道路上艰辛而积极地奋斗着,让我们一同期待见证中国汽车做出更辉煌的成绩吧。 #大家车新闻##长城汽车##哈弗h6#
南山WXL
关于汽车安装防虫网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会影响汽车散热,对发动机不好。有人说对散热影响不大,看了多家汽车网站,论坛也没有人做过专业测试。在北方,还有中国特色的,从日本引进的杨树毛子,也不知道当初是那些领导拍的脑袋决定的!本着存在就有道理的心思,搜了一下领克09汽车防虫网,有很多家卖,价格参差不齐,其实都用料都差不多。比较了买了价格适中的一家,实际都是21款的,2024款的还没有厂家生产那!收到货后自己动手安装的,耗时一个小时,扎带绑扎的,安装效果还算不错!
科技長安
重磅!『测豹5高速油耗百公里18升”后续,比亚迪起诉博主索赔500万元』 虽然每天都有很多新鲜的事情发生,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相信不少人还记得去年某博主测豹5高速油耗百公里18L的事件!在去年的11月份,一汽车博主姚某强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方程豹•豹5的测试视频,其百公里油耗7.8L的油耗竟然让他开到了18L,一时之间在汽车圈炸了锅! 当时就有很多人质疑其别有用心,作为一深耕汽车圈十余年的汽车人也纳闷!一辆插电混动的车,怎么可能开到百公里18L的油耗,简直就是难以置信!不过时隔半年如今回过头再来看看其中的驾驶过程后你就会恍然大悟,这可能就是一个局,一个拥有这庞大利益链的局,是一个国产汽车泼脏水的局! 要不是细心的网友,可能还发现不了问题,了解问题之前,先来看看道路交通法: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七十八条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可是看了看姚某在测试当日大量异常的驾驶行为,你会发现,这哪里是测试新车,简直就是在胡整,别人家的毛驴子也不敢这样用! 根据数据显示: (1):包括但不限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有3个时段车速超过180km/h, 有6个时段车速超过170km/h。 2:在整段高速行驶过程中,车速120-140km/h区间占比超过37%。 3:车速140-160km/h区间占比超过46%,车速超160km/h占比超过4%;且该车多次出现急加速急减速等异常驾驶现象。 整个驾驶过程可以说是惊心动魄,不仅严重危及公共交通安全,更是对方程豹及品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作为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更应该严格的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一言一行更应该严谨! 对此不正当的测试与胡整,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迪子的法务正式对博主姚某提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不管是对于那些隐藏在背后出高招的还是潜伏在水下的军师,都是对其重磅一击。尤其是近些年以来逐渐形成的网络情绪化。有点啥事情一些人就会闻风而动,不管青红皂白,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是一股脑的火上浇油,我们也在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人能力。 最后再说一句!“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掰也掰不弯,我们的一些企业应该将重心转移到核心研发与科技人才分培养上去而不是想方设法的给别人下绊子。#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
聪慧溪流4XU
5.20朋友二手车行买的星舰,首付三成,贷款最低息,保险自选!车有个缺点就是右前门有一点痕迹,别的还好,五千公里实表!提车过户后加了一百五十块钱92,其余时间一直用的电,基本一直开空调,正逢下雨,开了玻璃除雾感觉有些费电,还没怎么用过油,默认用的智能模式,我后来用的纯电,犹豫异地车过户,行车证还没到手,到手后会认证。 空间感觉还可以,就是车机不够智能,也不够自由,但动力没的说,想想如果没有我们国产品牌的车,百公里加速七秒内的车那在几年前没有个三十万左右怎么可能买的上,真的感谢中国制造,现在十万的车就可以加速秒bba的34c,随后会测试电的续航和亏电油耗,这几天开的满城跑,以前一百公里
阿泰的深夜评测
故意抹黑,必须严查,比亚迪方程豹起诉某汽车博主索赔 500 万,该博主多次高速违法,被内蒙累计已被扣超12分…#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 24日下午,@比亚迪法务部 发布消息:2023年11月28日,汽车博主姚*强,在其抖音账号“大秦军陕团(抖音号:YWQ18009138863)”发布测试视频,自称以正常驾驶方式测试比亚迪旗下方程豹汽车“豹5”的百公里油耗,并最终得出该车型百公里油耗达到18升的结论。网友根据测试视频发现其交通违法行为并向交警部门举报,后应警方调查证据需要,比亚迪方程豹调取了相关车辆运行数据发现:该车在测试当日存在大量异常驾驶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有3个时段车速超过180km/h, 有6个时段车速超过170km/h;在整段高速行驶过程中,车速120-140km/h区间占比超过37%,车速140-160km/h区间占比超过46%,车速超160km/h占比超过4%;且该车多次出现急加速急减速等异常驾驶现象。 姚*强的异常驾驶行为对道路安全造成了危害,其谎称正常测试的油耗结果,对比亚迪方程豹品牌及豹5的产品声誉也造成了严重损害。除报警外,比亚迪决定正式对姚*强提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 支持比亚迪,必须严惩这种造谣自媒体,最近几年,网络环境变得尤其复杂,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 “ 流量 ” 不惜编造谎言博取眼球,以抹黑品牌来赚取粉丝流量,说白了这是真的测试嘛?都是生意罢了。 通过这次的声明能感受出比亚迪是下了非常大的决心,这是不出手则已, 出手就是杀招啊,迪子法务部不是吃素的,这是势必要和黑恶势力战斗到底。 支持比亚迪,必须还中国新能源汽车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
FUN4玩车
昨日比亚迪法务部再次出手,针对前段时间造谣“方程豹5油耗事件”始作俑者姚某索赔500万。 方程豹5作为比亚迪首款新能源越野,其研发不易。用恶意数据作假来测试企图抹黑实属不应该。这不仅仅只是针对比亚迪,更是针对中国汽车品牌。国产品牌发展至今实属不易,作为网络自媒体人更应该遵从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更应该遵守法律道德。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这次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并出手打击恶意抹黑造谣者点赞!#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
雷哥玩数码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日益加剧,流量和情绪价值成为了许多媒体创作者的追求。然而,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真相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在被逐渐侵蚀。比亚迪,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面对网络上的恶意抹黑和不实信息,选择了站出来,公开反击。 姚*强,一位汽车博主,因在抖音平台上发布关于比亚迪方程豹汽车油耗的不实测试视频而引发广泛关注。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姚*强不仅在视频中存在大量异常驾驶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还在内蒙古及陕西等多地因高速违法被交警处罚,累计被扣超12分。这一行为不仅对比亚迪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更是严重危及了公共安全。 比亚迪对“方程豹18L油耗事件”的始作俑者姚*强提起了正式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人民币。这一行动不仅是对姚*强个人的法律追责,更是比亚迪集团对网络恶意攻击抹黑,以及其他黑公关行为进行坚决回应的体现。比亚迪的这一举措,坚定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维护真相和企业声誉的典范。 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不仅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更是对整个社会真相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捍卫。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比亚迪通过法律手段,向公众展示了一个企业如何以身作则,积极应对网络不实信息,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比亚迪的行动提醒我们,作为消费者和公众,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共同维护一个真实、健康的网络环境。 #比亚迪公开反击恶意抹黑#
外向梦想EMv
5月17日,中型插混轿车领克07 EM-P正式上市,此次共发布三种版型,126长续航Pro、126长续航Halo、126长续航Ultra,官方售价16.98万至18.98万元。新车将于5月开启交付,2024年6月30日前下订并完成大定锁单,7月31日前完成提车即可享超3万元限时上市权益,限时领享价格为16.38万元起。 领克坚持轿车、SUV并行的发展路线,为中型汽车市场了领克07 EM-P、领克08 EM-P超电双子星。去年上市的领克08 EM-P,主攻20万以上的插混SUV市场,领克07 EM-P与领克08 EM-P技术共享,延续其核心优势,主攻20万元以内的市场。 领克方面称,20万内新能源市场,长期缺乏一款真正高端的、面向主流市场的电混轿车。领克07 EM-P的到来,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空间和配置上,领克07 EM-P基于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打造,得益于架构带宽的赋能,实现71%得房率,空间利用率和前后排乘坐空间,优于主流豪华中级轿车。前后排配置同级唯一的Nappa整皮豪华座椅,同享3档通风、3档加热和气袋式按摩功能。 音响是领克07 EM-P的重要卖点。领克07 EM-P联合哈曼卡顿,从车辆设计之初定制开发音响,历时8个月、3轮“金耳朵”调试,造就“殿堂级”哈曼卡顿23扬音响,实现7.1.4声道3D环绕立体声,每座都是最佳听音位。配合行业首发的WANOS全景声APP的高品质音源,能全景沉浸音效。 智能化方面,领克携手魅族,打造LYNK Flyme Auto领克智能座舱系统。领克07 EM-P搭载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集成2颗7纳米“龍鷹一号”芯片,单颗算力是高通8155芯片的2倍。这是中国第一块,自研车规级7纳米量产芯片,为多屏畅联,提供强大算力保障。 配合无界畅联的“智慧大屏全家桶”, 领克07 EM-P可实现92英寸AR-HUD、15.4英寸偏爱灵动屏、10.2英寸全液晶数字仪表、以及Pad、手机“3+2+1”多屏畅联体验。其中,独家首发的Co Pad,12.6英寸可拆卸高清智慧屏,通过Flyme Link技术,可控车,可娱乐,可看护。后排专属看护功能,让带娃出行的家长在前排也能控制后排屏幕。 智驾方面,领克07 EM-P采用最新一代天穹Pro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至高配备28项高感知硬件,拥有“行泊一体”的高阶智驾能力,至高支持32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FCW 前碰撞预警系统、HWA Plus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等功能,减轻驾驶负担,更能在危险来临前及时预警和干预。此外,高速NOA功能,计划在第四季度正式推送。 动力方面,领克07 EM-P配备同级唯一智能算法,提供四种驾驶模式,在超级增程模式下,根据速度和路况智能调整车辆工作状态,智能切换电驱、直驱、并联。时速88公里以内,优先纯电;时速超过88公里,优先并联和直驱;匹配3挡变速,系统始终维持在高效经济运转区间;再加上智能能量管理策略,亏电状态下,百公里节油10%-15%。 续航方面,领克07 EM-P的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达126km,城市通勤不用油。五一期间相关实测显示,满电满油从北京到杭州一站直达,实际续航达1492km,平均油耗4.3L/km,长途出行成本,每公里低至0.35元。 操控方面,领克07 EM-P基于CMA Evo原生架构打造,搭配大师级调校,兼顾驾控与舒适,到哪儿都好开。领克07 EM-P采用1.5T四缸电混引擎和DHT Evo双电机电驱系统(P1+P3),综合功率达280kW,百公里加速最快6.5秒,麋鹿测试成绩81.4km/h。 安全方面,领克07 EM-P针对碰撞、电池、环境、隐私、智能安全重点强化,打造全域安全+。整车高强度钢+铝材占比超过82%,A柱、B柱、以及四门防撞梁,采用核潜艇级2000MPa热成型钢,前防撞梁采用航天级7系铝合金,后排座椅靠背采用金属背板,铸造坚实的“安全堡垒”,每座都是安全C位。 此外,电池包采用领克独有专利级结构保护,如4横4纵集成式框架梁,三叶草传力路径。从电池包到整车,领克07 EM-P经历超12000次全场景安全仿真验证,超200多次实车及系统级安全验证,其中50%以上工况,都超过目前的行业标准,全力护航用户每一程。
木石评车
狂人预测:十五年后的2039年,全球TOP10车企排名以及销量。 有四家车中国车企入榜,其中TOP全部为中国车企,小米排名前五。 其他入选车企为丰田,大众,现代集团,本田,福特和铃木。 首先这个预测有点扯,基本属于臆测逻辑。首先不同意的就是奇瑞和长城,还有上汽跟广汽,这些都是实力派。 不过,未来中国车企的成长的确是最具想象力的一个行业,充满巨大不确定性。
车海中选择了你
近期的奇瑞,一改过去默默无闻的外宣,不断强势出击,先有星纪元ET的高空坠落测试,又有风云T9被大货撞击掉落8米坡底测试,再有捷途山海T7比仰望U8还强的水中航行5公里能力。个个都是大动作,堪比大片 但就是感觉品牌矩阵太多太乱,几个品线的配置、性能、价格相差无几,有点自己打自己,建议旗下城市SUV可统一整合到瑞虎,如瑞虎星途风云T9这些。
郑谊
【比亚迪宋PLUS三季度欧洲开售,换装1.5T动力,延长质保期】 中国电动汽车排名第一的比亚迪正在加快进军欧洲的步伐。继电动汽车之后,还将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比亚迪宋PLUS SUV凭借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将在欧洲上市。纯电动可行驶距离高达125公里,备受关注。 竞争车型有大众途观、丰田RAV4等。比亚迪宋PLUS PHEV车型结合了发挥97马力的1.5L自然吸气汽油和发出195马力强大功率的电动机。系统总功率215马力。 电池容量有两种选择。18.3千瓦时和26.6千瓦时的电池组可行驶距离分别达到80公里和126公里。以最高配置的饰板为例,增加了1.5T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和四轮驱动系统,其特点是可行驶距离短,但功率强大。 前轮由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201马力马达驱动,后轮配备161马力马达,系统总功率为319马力。纯电动可行驶距离为69公里,比较短。 为了摆脱低价中国车的成见,比亚迪配备了15.6英寸旋转信息娱乐显示屏、双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板、V2L功能等尖端选项。因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所以不用启动,可以使用室内信息娱乐显示屏和充电功能。 比亚迪还破格增加了保修期。电池保修8年20万公里。一般保修为6年15万公里,与竞争车型相比相当长。
骑着蚂蚁追哈士奇
吸引了整个汽车圈关注度的雷军,在3900万网友的注视下翻车了。 一切只因为雷布斯在直播中说,小米su7车队依然在测试,要跑到15万20万公里,跑完整个生命周期。 网友们一下就炸了。 一是小米Su7的全生命周期竟然只有15到20万公里,也就是对于许多一年开四五万公里的重度用车者而言甚至开不到四年。二是车都卖了上万台了,测试竟然还没有做完。 小米汽车官方很快给出了回应,但显然不足以打消全部质疑。我完全不相信第二条小米su7没有做完测试就上市。但对于第一条,除非雷军的语文不及格,否则从字面上来理解,他就是全生命周期只有15-20万公里的意思。 对一款卖价高达30万的汽车而言,这未免太儿戏了。 而小米汽车近来又曝出不少问题。 5月7日,福建厦门车主温先生驾驶刚提的小米SU7汽车,刚行驶39公里就趴了窝。尽管小米立马退款退车的公关方式值得称道,但公众对小米质量的担忧却无法打消。 5月8日晚,湖南耒阳的李先生开着刚买一个月的小米SU7,在停车过程中,疑似刹车突然失灵。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5月13日回应称,故障是系统软件误识别所致,已对此“小概率事件”进行修复,并请用户不必惊慌。问题是,谁能承受这样的“小概率事件”? 近日,广东佛山的聂先生又爆料, 其提车不到1个月的小米SU7两次在高速路上智驾失灵,无法行驶。最终也只能退车。 种种事故,加上雷布斯此次的言论综合来看,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互联网新贵们对“造车”这件事缺乏应有的敬畏。 纯电车的产品不是那么好做的。 众所周知,所有的纯电产品在发布的时候,都会对标特斯拉。同时,大家也都会拿出很多诸如续航里程、零百加速等指标表达对特斯拉一次又一次的“吊打”。 这就给了很多人一个错觉,以为特斯拉领先的只有FSD,其他方面不过如此。而FSD又没有进入中国,所以只要我们卷起来,就能轻松超越。 事实上,特斯拉领先于所有同行的根本,不在于续航或者加速,甚至不在FSD。 特斯拉最大的优势,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早早布局带来的时间优势和巨大销量带来的数据优势,才是特斯拉最高的护城河。因为时间和销量的领先,特斯拉所收集的涵盖设计、研发、制造、使用的各种数据反馈,以及根据这些数据反馈所产生的技术微调、迭代和更新,为他带来了首屈一指的产品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才是最难追赶的。 小米的小毛病不断,余承东的遥遥领先,体现出来的是整个造车新势力对汽车制造行业的不够敬畏,也是对整个汽车产品逻辑的挑战。但这种挑战很难说是成立的。 因为汽车行业有两个底层属性是不可撼动的。 一个是汽车归根结底都是通勤工具,行驶品质远高于任何其他功能——包括各种花里胡哨的大触屏。二是汽车是耐久消费品,不是一年一换的手机,稳定性的权重远高于其他任何特性。 背离这两点,无论小米也好大米也好,都不可能真正成功。 丰田并不是动力最强的,也不是内饰最奢华的,更不是品牌逼格最高的。丰田成为世界第一车企,靠的是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卡罗拉永远是被人嘲笑的马路三大妈,任何一台车都可以号称让他吃自己的尾气。但卡罗拉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5000万辆。去年卖得最好的中国车企比亚迪全年销量300万辆,要累计超过这一款车,也得17年。 造车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百米赛跑。 与喧嚣的雷军相比,这几个月的李想就低调得多,但他一开口就是重磅炸弹。 5月20日,李想宣布今年不会推出纯电SUV产品。这与年初计划推出四款纯电车型的激进计划大相径庭。 如果说雷军翻车体现的是纯电的产品不那么好做了,那么理想宣布推迟电车投放则意味着:纯电车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理想暂缓推出纯电车型,是因为担心战线拉的太长拖垮自己。收缩战线硬刚问界,将增程市场的主动权牢牢站稳,是李想思索之后做出的选择。 纯电车的确是比增程式更残酷的市场。 按同类对比,增程式的主要竞争对手只有问界一家,而理想是先行者。无论市场认知还是商业模式,理想都有底气。 而纯电车的竞争对手更多,且理想变成了追赶者。蔚来、小鹏、智己、极氪等品牌都已经在纯电市场布下重兵。 理想不但要面临他们的竞争,还要面临自身产品的竞争。纯电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焦虑。同样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既然选择理想,为什么不选择增程呢? 事实上,不要说理想,问界的纯电产品,一样卖得不行。 最关键的是,进入纯电市场,理想还将直接面对所有纯电玩家都不得不面对的对手:特斯拉。 为了和特斯拉竞争,蔚来提供了几乎武装到牙齿的的服务体系和行业内独一份的换电体验,小鹏提供了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极氪提供了行业内没人做的小众猎装车,小米提供了一名山寨马斯克。 理想能提供什么? 一片用来反击黑暗的光明吗? 雷军的翻车和理想的断电都说明了,纯电市场远比他们想象的困难。再结合2024年前四个月纯电市场增长率只有10.6%,远远低于新能源的平均增速,纯电赛道已经抢先进入残酷的淘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