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用车心得💔 爱车吐槽 更新2024年5月 最近经常在后排午休,才发现后排的问题(后排我几乎不坐,都是家人坐。以前也只是被代驾的时候短暂坐过): 1. 坐垫也很短,我以为就前排短,坐久了也就那样。 2. 最严重的问题是因为顶头,所以得稍微瘫着坐,但是腰部严重承托不足,再加上靠背填充也不足,太软,支撑力不行,怎么坐怎么难受。半个小时后,腰疼。。。 更新2024年4月2日 目前四万多公里,刚刚脱保,3年时间到了。前几天去换变速箱油,(对,4万多就换了,因为感觉最近顿挫加剧),然后发现正时链条侧盖底下漏了很多油。 我勒个去,这才4万公里啊,就开始漏。。。说日系车不漏油的的人在哪??? 后悔当时在保期间没去4S点检查,现在维修成本就很大了,目前打算观察观察再说,先不处理。。 对这车的印象越来越差,一点儿不省心。 另外,去4S店检查的时候,和师傅聊了聊变速箱油更换的事情。师傅也说日产自吸车型这变速箱很脆弱,自己在外面换油的话,一定按照厂家推荐的变速箱油标准来。很多途虎、京东、天猫这些连锁店都是直接给客户加那种通用型的变速箱油,有的客户加完没跑多久,变速箱就故障了。 更新2023年10月26日 最近电瓶不行了,这车才两年半。。。不到4万公里。这质量有点儿搞笑。 我平时基本车打着了就关掉启停,知道这个功能鸡肋,而且短途行驶根本充不满电瓶。 但是 最近电瓶居然频繁欠压,打不着车,也是服了。 ———— 我是21款2.0L舒适版,目前3万多公里了,城区跑占到70%,高速30%这样。整体感觉如下: 优点: 1.便宜。。。是的,这是当初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好像是B级合资车里最便宜的了?家里要有娃了,本想买个小车,但是纠结后,还是觉得这个的后排空间更舒服一些。另外,毕竟不是啥高级车,保养也很便宜。 2. 外观漂亮。这个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反正我今天看也依然觉得好看,尤其侧颜,挺帅的,很修长。 3. 高速省油。我觉得高速挺经济的,我跑到过5.0个油,还有人4.8的,据说2.0T的高速更加省油,日产那个可变压缩比技术挺牛。市区是不省的,我觉得只要稍微有拥堵,油耗不会像有些人说的6、7。我基本都是8-10。这个车得记住一个特性,小马拉大车,它的绝对功率和传动效率都比较差,市区开的话反复加减速,不可能省油。事实也是如此。 4. 相对耐用皮实。没有过什么故障,更没被扔在路上过。CVT变速箱是否有问题,我估计只有再过几年才知道了,目前还好,没出幺蛾子。计划5万公里的时候换一下变速箱油。 缺点: 1. 自动启停完全是灾难级的调教。这个我想大多数新天籁车主都是这感觉,调教的非常不好用,一停一起,车身抖动,而且因为电瓶小,夏天时候等红绿灯时候,停不了几秒就要自动启动,然后就一顿一顿的。。。懂车帝车友圈也很多人说这个。反正着车后第一件事就是关掉自动启停。Autohold还行吧,算是能用。 2. 顶头,前后排都顶头。前排的话我基本都是座椅拉到最低开的,否则一定蹭头发!!!我身高177 cm。后排能摊着坐,好一些。我后排基本都是家人坐,所以还能接受吧。新天籁整个造型太低趴的感觉了,车顶牺牲了不少空间。 3. 前排座椅短,这个可能是最不爽的一点。短途驾驶感受不出来,但是长途超过3个小时,坐着就很难受很累了。 4. 后备箱开口小。放大的行李箱和婴儿车不方便。 5. 左脚放脚的脚踏是给清朝小脚女人设计的?这个脚踏非常小。你即使脚再小,也得内八的姿势放着。我觉得可能是左侧轮拱的位置导致的,没有足够空间稍微做大一点儿。反正怎么放着都是难受,我基本都只是前脚掌搭在上边。 6. 小马拉大车。自吸版本的马力太小了,很老型号的发动机了(我这自然吸气的版本),尤其夏天开空调后,如果再加上满载,简直了。。。嗷嗷叫但就是跑不动。 7. 油箱加满油之后异响。这个跟厂家也反馈过,没有解决方案。。。在网上看,好像是说油箱里边的止浪板减配了。我尼玛。。。哎,反正加满油之后刹车时就能听到汽油在油箱里晃悠的声音。 8. 底盘隔音差。底盘薄,加上原厂优科豪马的轮胎挺一般,胎噪挺大。高速尤其明显。过两年想换个静音胎试试。 9. 过弯侧倾严重。匝道尤为明显,车速一定要控制。虽然不至于侧滑出去,但是车身姿态会让人很恐惧,不自觉的要踩刹车。 10. 卤素灯。尤其刹车灯,看着有点儿。。。掉价。在这满是LED的时代,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还要用这种老掉牙的配置。 11.最后,EGR阀、启动电机召回了,新闻上都能搜到,最近刚回4S店换掉,还在质保期,我的没花钱。 但是能主动召回,算是优点? 总的来说,就是台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用车,能为你遮风挡雨、接娃买菜,毕竟价位摆在这。至于驾驶乐趣、行驶质感、智能化等等,我觉得往它身上套有点儿扯。。。 这车整体我能接受。但是过两年等电车、智能驾驶成熟了,肯定换了。
#用车心得#用车心得 情况介绍: 去年8月底买的23款熊猫色势不凡(珠光白+黑顶),目前用车10000公里,主要用途是上下班通勤,外加周末一家人出游,主要路况是市区+高速+乡道等,目前油耗7个油, 当时本来想买老款库存来着,后来算了算,差价不多,直接上了新款,对于老司机的我来说,享不凡就够用了,但是考虑到媳妇儿是新手,直接上了势不凡。 选车过程 当时为什么换车,因为经常假期出去玩,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之前的小破车确实比较挤了,再就是短途可以,长途或者山路的话,之前小破车开起来确实比较累,其实最初买车的时候是冲着SUV去的,也关注过几款比如星越L、哈佛H6、CS75这类的,也看过福特EVOS,无奈价格不合适,看见凡尔赛还是在街上碰到了,一眼看上颜值了从此开始关注,直到去年暑假,跟哥们去山西玩,路途较远,山路也多,借了别人的沃尔沃去的,回来之后一周之内就提了凡尔赛。 用车感受 目前行驶10000公里,综合油耗7个,主要是市区道路上自己下班开的多,假期一家人出去玩也会开开高速,自从提了凡尔赛感觉公司没有好开的车了,要么方向盘重,要么噪音大,凡尔赛的方向盘是指哪打哪,非常轻,隔音效果在这个级别里面应该是没什么对手了;底盘方面,法系真的没得挑,板悬完全不输某些品牌多连杆。 车机智能化 这车360清晰度比较高,对于老手跟新手都是非常友好的,尤其是我老婆这种新手,真的避免了很多次剐蹭,另外就得说说这个凡尔赛辅助驾驶了,我觉得也很好用哦,没车的路段开启后,只要手在方向盘上面,它自己就能够帮忙转向跟车,在车道里面愉快的行驶,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功能了。 槽点分享 自动启停就非常鸡肋了,一点用没有,省不了油还废电瓶,每次上车都要自己关,不能永久关闭,真烦人;另外就说一下360夜晚没有灯的话,左右两边也是抹黑,后倒车灯我换LED的就很清楚。大灯下雨天也是很恼火。 建议 给大家点小建议新车自带的卤素倒车灯可以自己换成LED的,提高亮度的同时也显得更高大上;行车记录仪建议装专车专用免走线的,对于前挡风小的凡尔赛来说不用单独占一块位置了,大灯的话,我建议有条件的常跑夜路的话还是改改,原车灯光真的是一言难尽。 麻烦圈主推荐一下
#用车心得用捷达也有两三年了,也算半个老司机了,到底需不需要考虑颗粒捕捉器的问题?有没有堵塞过。说老实话,刚开始每当看到这个话题也会有略微担心,因为网络上总是能看到这个事,但是用了这么久了,也没堵过,说明正常情况下,这个颗粒捕捉器是没问题的,它的高温燃烧再生能力还是没问题,温度达到500度就自然燃烧了。 那为什么还是有少部分人会堵塞呢,这个可能和驾驶习惯有关系吧,用车路途太短,经常短途用车可能会造成拥堵,短途用车,车的温度还没上来就停了,达不到再生的条件, 也可能长期低速行驶,或者油品太差了,导致燃油不充分,或则燃油太差,本身排放问题,作为老司机,还是给新手一个建议,捷达没有那么脆弱,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正常行驶绝对不用考虑这个事。实在堵了,挂上S档,跑几分钟就好了。
#保养作业前几天下班途中,突然车子胎压报警,于是开进辅导停下来查看,由于下班高峰期,电瓶车很多,简单看了下没看出问题,把报警复位了一下,仪表上报警灯消失了,于是继续行驶,开了一公里左右又报警了,心想肯定被扎了,于是就近找了店,师傅帮忙检查下,果然又被扎了,哎,今年都第二次被扎了,师傅说轮胎上有些细小裂纹,建议我换轮胎, 然后又问师傅必须到了要换的时候了吗?师傅说用的话,再用一年半年应该没多大问题,问我平时停车停地下停车场还是室外,用了多久了,师傅意思长期停室外,日晒雨淋,轮胎老化会更快,轮胎使用时间长短和停车,用车有关系,这是省了点停车费,又花在轮胎上了。用了个抵用券再加优惠,总共付了接近1000块。先用半年,可以的话,后面两个轮胎也换了算了。 货送到了是用胶带把轮胎缠绕几圈再贴上,品牌,规格,生产日期这些信息,例行检查了下轮胎,看来下生产日期是三个月前生产的,还算比较新,
#我与007的日常选购攻略 🙋🏻 情况介绍 首先给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用车场景做一个定位,注意此场景能满足九成的情况足以,不要过于求全面,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是特殊且需要妥协请放在最后考虑。 我将用车情况大致精简成以下两种 通勤工具、周末出游:上班族大多数用车场景,首选经济、其次稳定、最后驾驶欲望; 商务长途、旅游自驾:对应长途驾驶的用车场景,首选舒适、其次稳定,最后安全 💰 费用明细 车辆选购要考虑售价和后期养护成本,按自身承受量力而行,我将购车款定在20W左右 🧮 选车对比 简要用车需求:以我自身为例,符合第一种情况,每日通勤在90公里左右,周末不定时家庭短途游,假期有长途需求,并希望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换车前是17款的昂克赛拉2.0,对于车辆性能稳定、有驾驶欲望,但经济性对比当年同级的高尔夫稍显不足,至少多1个油,当年没选择大众是主要因为干式双离合问题刚出现还没有定论,用车7年中除了前点烟器保险憋过3次(之前车载充电器有问题,换了盯盯拍的就不再烧了)可以说没有出过其他故障,还有就是后排空间较局促。 心路历程:换车的想法是在1年前开始,随着年限增加用车经济性问题逐步凸显,包括油耗增加和更换老化配件的费用,还有一些是对于2.0的158马力确实在车流中力不从心了,起步尤甚。 期初的考虑范围固守传统燃油车,1.燃油车经过了市场的长期验证,更加符合通勤车稳定的特性;2.燃油车形成了固有的价格体系(包括品牌溢价和车辆本身产品力),可以很快速缩小到具体几个品牌的车型。 结合需求和市场现有车型,再将心里价位封顶在20W,基本上是A+到B级车,新车方面:名爵MG7、影豹传奇、大众迈腾;二手车:宝马320li或GT、奥迪A4、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对于新能源倒是没太关注,主要电池耐用+廉价感给我的固有印象不是太好,提不起兴趣。 转变:不过来到23年,这一整年国产的纯电车从市场端开始发力着实让人刮目相看,首冲是BYD在这一年逐步追上并在Q4返超特斯拉荣登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其次是新势力蔚小理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内部竞争加剧催生更多选择,尤其是进入Q4,比亚迪的宋L、极氪007相继发布,终于从车型、价格、综合产品力上满足了我对此次升级的需要。 与自己的需求对比: 1.经济行自然是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已北京为例,自有充电桩是0.45元/度,已充满电能正常行驶400公里计算,4天充一次电,一次30~50元,看电池容量 2.BYD有各车型的销售体量佐证、极氪有001市场背书都给我选择上的信心; 3..这两个更趋近于传统轿车,相对于新能源市场上主力SUV来说,更符合我的驾驶习惯,从观看网上评测和自身试驾后都感觉不错,另外比22年推出的汉、小鹏P7各方面都得到了升级; 车型最终选择:在试驾过两款纯电车型后,又听说领克要推出CMA2.0的混动领克07,按子品牌定位应低于极氪纯电,也加入考察范围,不过最终因迟迟无法得到确切消息而作罢。回到前面的两个车型:宋L的优势在于自有动力电池、车辆驾驶舱设计上更传统、高端产品带来的品牌光环;极氪007的优势在于驾驶感觉(尤其加速、制动)上更趋近于传统车辆、智能驾驶较突出、001车型的成功; 最终的选择是,极氪007,而原因也更多是由于其驾驶感觉上的平滑过渡,降低从传统燃油车转变到新能源车上磨合期,配置上:1.因为对自己智驾使用场景预计非常低;2. CDD减震驾控感受会更好,所以选择了同价位的四驱版本。在使用的半月时间内基本验证了自己的分析,分享给屏幕前的各位。 ✏️ 新车初体验 驾控上指向精准,侧倾得到很好抑制,加减速不突兀,感觉上接近燃油车,这点我很喜欢 续航春秋400公里,夏延长50,冬至少缩短50,满足我的需要 驾驶位不必说,后排空间比较舒适,满足家人出行需求 前后备箱相对较小
#懂车帝众测目前小V行驶一万多公里了,简单来分享一下油耗。 之前刚提车喜欢快,一般标准跑,偶尔切运动,跑郊区差不多九个油左右,市区老老实实ECO也掉不下十个,碰到堵车高峰期一般就要十二三个。 现在ECO来跑郊区不堵车油耗差不多八个左右,续航方面从之前的五百左右可以开到670左右了。 高速跑的比较少,所以没有统计油耗。提车之后高速跑的也比较少,跑也是短途十几分钟高速没啥参考价值。 另外简单说一下油耗显示,熄火表显油耗是偏低的,不准确,不能作为一个参考值。一般长期油耗跟加完油打火那个油耗比较准确。车控app里面的基本比较准确,偶尔抽风数据不是很准确。 这个车怎么说,油耗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日常使用在心里预估值之内,毕竟2.0版本动力也够。当然使劲踩蹦零百油耗百公里十五六个也是能跑到的。当然因为是运动调教,油门转速不会锁档,深踩油门eco模式下转速照样可以轻松破三四千,因此这个车想要控制一个低油耗需要有一定的油门控制技术,维持一个低转速,尽量减少频繁换挡,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理想的油耗。
#懂车帝众测#23款1.5T燃油CRV用车心得 所在城市:黑龙江大庆 车型:东风本田CRV2023款1.5T风尚(燃油款) 当前总里程:207公里 总里程平均百公里油耗(磨合期):8.4L 因24年3月25日新车才上牌,以下评测均在磨合期间油耗表现。 1、市区油耗表现: 平时上下班一个人,单程5km城市道路,暖风26℃,不开空调,出风量为三档。 如在早上上班高峰期拥堵时段,平均车速为20-30码时,百公里油耗为10~11L。 不拥堵的时间路况,百公里油耗为9.0-10.0L。 2、短途油耗表现(不开空调): 行驶距离为2公里及以内时,时速20km,百公里油耗为13.2L;时速10km左右,百公里油耗14.5L。 3.城市快速路油耗表现: 一个人开,单程24公里,快速路80%,城市综合20%,不开空调,暖风26℃,风量3档。 综合平均车速在40左右,百公里油耗为7.6L; 综合平均车速在60左右,百公里油耗6.1L 4.高速油耗表现(预测) 因刚提车,还没有机会跑高速,计划清明小长假跑一次短途高速(200公里),车上3人没有行李货物,平均时速120,预测百公里7.5升左右。 综合评价:CRV1.5T发动机配CVT变速箱,就是为城市代步量身打造,发动机成熟稳定经济有劲,变速箱匹配调料很好,没有任何顿挫,非常适合居家城市使用,虽然在磨合期但是油耗表现可以接受,希望在以后长期使用中油耗能稳定在百公里7.5(春夏秋)-9(冬季)升之间就心满意足了。 感谢懂车帝组织这么好的活动,珍惜在用车过程中有圈里车友陪伴的每一天!
#用车心得🙋🏻 情况介绍 上一台日系尼桑车开了11年,几乎没有出过毛病。自从想换车后陆续看过凯迪拉克XT6,沃尔沃XC90,预算想控制在55以内,比来比去,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陆放双擎顶配旗舰版,省下20个W还是挺明智的,关键这车相比于前两者,后续成本还会省下不少。23年11月末提的车,这车我一次都没试驾过,由于我很忙也没去看过,老婆问我可以不,我说买了也行,接着直接就订车了,目前行驶将近4000公里,无论空间、舒适度、动力等,总体来说还算满意。 🗒 真实感受 有人说动力不足,但我觉得足够我用了,我基本都是城市道路,而且是短途用车,油电混开起来非常丝滑平顺。我的是黑色黑内,属于顶配版的另类(一般都是黑外红内),洗完车一天内颜值高峰期 🔎 槽点反馈 槽点和大家基本一致:急加速发动机噪音大,车机智商低,高速100以上胎噪和风噪都不小,个人觉得皮质座椅皮质非常一般,内饰塑料感偏多,和沃尔沃比肯定有些味道,但可以接受。 ✏️ 独家秘籍 秘籍谈不上,毕竟广大车友比我有经验的比比皆是,但我一直给加95号汽油,其实一年真差不了多少钱。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觉得发动机声音好听了些,给上运动模式,急加速还是有些推背感的。 总结:30—40万区间,有很多车可以选择。但是我更看重长期的稳定性。造车新势力,新能源车,从来没考虑过。陆放,家用挺好的,各方面比较均衡,中规中矩,属于最保守、没有个性追求的选择。
#人人写点评我先说说缺点吧,你接收了这些缺点,或许这两车就适合你了。1、车机相对于先进国产电车的车机没有可比的,对比起来比较差,但是相较于燃油车的车机,我觉得还是可以了。2、二排座椅和副驾座椅没有国产电车的“零重力”座椅功能,小桌板也没有,孩子在车上就餐或许不方便。3、电车配备的70an是电瓶,勉强够用。不支持220v对外方电功能。以上就是我看感受到的缺点了,优点也很明显,动力不错,操控性好,车子够大,外观长在我和我媳妇的审美上,一看就喜欢,油耗略高,如果经常长途行驶,10个油没问题,但是如果经常短途市内16个也有可能,21个也有可能,比如从我们家到未来城,我就经常需要往返这样跑。再就是还是愿意相信美系车的安全质量,国产的这些电车、混动车信不过。希望你还是选择福特的探险者,听说2024年又会有新的小改款,可以等等,现在买22年款(就是我开的这款),优惠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