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3 提车作业宝马I3 35提车及改音响 青岛车展,价格合适,叠加崂山区的优惠券,考虑价格比较合适,就提了I3 35L。 我对电车的需求很简单,不要求的智驾,续航大于300公里(每天上下班60公里),电池大牌子,好开,如果音响好一些,那就更好了。 基于此,比较了多品牌的国产新势力,宝马I3、奔驰EQE等,都去试驾了一下,给我留下深刻驾驶感受的就是13和EQE。去4S店问了一下,EQE5月的配额销售已经完成了,优惠16个,较任务时的20个,差距蛮大的。最后的选择只有I3,对比了我对电车的要求,其实I3 35L,对我来说才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剩下的那就简单了,逛遍了青岛8家宝马4S店,最终选择了崂山万宝行,在其他综合差不多的情况下,有崂山区政府的7000元优惠券,虽然得6.18号上传资料才能领,但好歹有个念想。 验车提车就比较简单了,贴膜,送的脚垫,后备箱垫,拉杆箱等,聊胜于无。 提车到手,申请电表(380V的还不错),安电桩,暂且不表,说说我对这车的音响改造方案吧,我想很多35L的车友对这个肯定感兴趣。 之前我也做了一些了解,35L这车原车6个喇叭,前2个车门各有一个中音,一个高音,小计4个喇叭,2个后门各1个中音喇叭,共计6个,没有高音喇叭。但这车系统最牛逼的是带三分频的,对我们的改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首先要补齐高音,A柱2个高音,中置1高1中,这就4个喇叭,原车的中音全换掉,这是4个喇叭,低音本来也想换的,但是I3这车不同于3系的地方是,低音喇叭在前门而不是在座椅下,导致空间受限,不能装标准的6.5寸喇叭,原车的是4*6的椭圆形喇叭,很难受,要改的话要么需要破损安装6.5寸喇叭,要么更换4*5寸的喇叭,别问为什么不换4*6的,因为大部分品牌喇叭没有这个尺寸的,而4*5寸的低音喇叭,要么巨贵,要么巨便宜,这种情况怎么选? 低音喇叭那就不换了。破损安装我不同意,毕竟是新车,4*5的低音喇叭,后面有预算了可以换好的,不换肯定比换了4*5差的强。 说说这套方案的优点,补齐了三分频的高音,提升了全车中音的素质,适合听人声和乐器,如果想听动次打次,需要改低音喇叭。 最后说一下,换什么品牌的喇叭。原厂+8000换哈曼17喇叭,这是最优的方案,但是需要等2个月提车,这个我接受不了。至于电商卖的什么哈曼,宝华等,看似便宜,95%以上的是国产小厂贴牌,而且旗舰店真的不便宜,就我刚才说的那套方案,少于1W2,那都不要考虑。其余品牌的喇叭,丹拿的话你要加功放+DSP,因为喇叭阻抗大,原车机推不动。所以最优方案是选择,阻抗小,好推好听的喇叭。品牌我不推荐,自己去选,我选的牌子见照片,性价比很高。在不加功放和DSP的情况下,车机直推,带的动,音色好。 搞完之后,把车停车位上,放倒座椅,静静的听那缓缓的人声,如小河流淌,抚平内心的浮躁。。。。。。。
#用车心得又又又被刮了,一年之内这已经是第三次了,都是我停着不动被刮蹭的,真实要无语了。这次看大聪明的车辙印子是真不会开车,这距离TM妥妥的不够呀!最重要还是大聪明还逃逸了,这是商业楼下停车场,遍地摄像头呀!晚上我找到保安,保安说没事,第二天物业上班后就把监控给你调出来,今天太晚可以先回家。我本想报警,但是想着一个园区的,万一是同事也没必要就先回去了。 第二天很快就找到大聪明了,大聪明说昨天下班有急事就没来的及处理,今天本来一上班就会处理的,上午他在外面,下午回来处理。我说兄弟,好好处理我也就不计较了,我要报警,你觉得警察会相信你的话吗? 飞凡提供了代步车服务,合作方是悟空租车。对接人员和我都已相互熟悉,直接向我推荐择飞凡,小鹏,特斯拉,我就选择了特斯拉焕新3,正好可以深度体验一下新款Model 3。 三天下来说说感受。 三点好的方面: 1. model3 第一个感觉就是车小灵活,整个一个开卡丁车的感觉,可以在车流中像电耗子一样随意穿插,指向精准,变道丝滑,开起来非常爽。如果不选择单踏板,加速也算丝滑平顺。 2. 隔音还可以,感觉比F7还要好点,不知道是不是用了静音胎。而且地盘平整,在搓衣板路面、过坑时候,晃动很小,这个也比F7要好,F7过坑是有明显的晃动倾斜,每次过坑我都要等着那个晃动,不知道是不是车大的原因。 3. 音响挺好的,音质清晰,高低中音都非常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排的一整排都是音响,至少主架听的真的非常不错,这个也是比F7要强,别看F7说有多少喇叭。 三点不好的方面: 1. 启动倒档都要从屏幕上搞,没有拨杆方便快捷,这个还不是让我抓狂的,就是左右转向灯,远光灯居然是在方向盘上的按钮,导致你开车只能把手放在中间位置。你拐弯到一半忘记打转向灯,我操,根本找不到转向灯位置在哪里,要松手去找按个中间位置,还要想想现在左右按钮在那个位置,崩溃中。远光灯居然也要按钮,有点不太习惯。这个就是F7的拨杆好用了,而且F7的拨杆非常轻盈,而且会有回弹反馈,让你一下子就知道拨到位置。 2. 没有车前屏幕,看个速度、电量我还的去歪头看那个中间的小屏幕,屏幕小吧,还展示不太明显,整个系统界面有点乱糟糟的,想把导航,还有其他杂乱的卡片窗口隐藏还不行,非的面对我根本需要看的导航界面。真的要导航,发现语音识别、导航又太垃圾了,而且好像还没法全屏。倒车影音、侧方位影音界面也非常小,转向时候几乎不可用,因为太小了,你还的凑近去看小界面。天黑倒车摄像头也是黑乎乎一片,跟F7也差不多,看来这个不是F7的独有毛病。F7的语音识别不是一梯队,但是我感觉好像还要比M3好点,F7三联屏太香了,上面这些问题统统不存在。 3. 刹车太硬了,方向盘太硬了,油门太硬了! 我刚开始以为可以调节的(F7可以调节),但是我选择舒适、标准、运动都试了试,没任何变化,太硬了,太重了。刹车我作为一个男的,总感觉都踩不下去,而且没有回弹确认,总感觉踩下去要用很大劲,还不知道是否踩好了。方向盘转向太硬了,我作为一个男的去转都要用劲儿,F7的方向转向轻松的感觉可以单手指可操作,那丝滑的转向感觉可太好了!刹车也比较轻而且比较舒服的回弹确认。油门也很轻,加速比M3要丝滑很多。 三天下来也对特斯拉祛魅了,当初选择F7之前也是试驾过M3,但是没有像这样3天的深度体验。现在来看,我还是会选择F7,因为有一个大bug是Model3没法提供的:就是大空间。再怎么说,宽敞的140平三室二厅,也比98平的小三房住的舒服吧。祝大家都买到自己的dream car!
#CR-V提车作业关于六代CRV一个月1500公里用车体验 作为H家族的新成员,从静态到动态体验六代CRV一个月1500公里(父母代步),其基本符合一个五口家庭对城市或短长途的定位,CRV这常青树全球效率之高也是本田集团对其用户群定位准确。外观在我提车篇章已经阐述了一些看法,从次时代的NSX祖传U型大嘴,到沿用数代传承至今的直线尾灯,这些标志性的可以说用了很多年,现在更加精细化了,在路上基本都能认得出是本田家的车,外观各有各的喜好我也不再多说。 内部静态:这代CRV已经完全融入2020后本田新时代的内饰特点,标志性的年轻化家族设计元素,可以说把前几代小康家庭标准的油腻风,一下跳脱成为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的现代主义极简风,与新一代飞度、雅阁、思域等全球车型统一化,或者说是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内饰了。在一些看似皮质层面采用了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和搪塑材料,可以说本田在内饰用料方面确实很本田(把塑料做的感觉不是塑料),在非满级配置的情况下,也给改装店提供了“本田不改不如推下海”提升个性化和驾乘品质的进化之路,毕竟通过自己微调也是有一份成就感。 乘坐方面:乘坐空间肯定是同级别最能打的,前后排座椅厚度足够,原厂皮质稍微偏硬(织布座椅就偏软),皮质的靠背的腰部支撑性一般(织布座椅尚可),如果买了皮质配置的打算长期跑200公里以上长途最好买个座椅靠枕,对腰不好的朋友有点考验。后排在购买CRV之前已经看了很多合资品牌的后排父母都不满意,CRV五座也有后排前后轴可调和16级靠背角度是最能打动父母的点,前排调到老父亲175的驾驶位坐姿后,我175坐在后排还有两拳有余,纵向距离比家里的RDX还长,在冠道这中大型SUV之下,基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家庭的多功能用车需求了。 驾驶体验:地球梦1.5T+L-CVT的组合已经快10年了,起步足够给力,市区提速不马虎,高速也是很容易开到135+,但问题也来了,虽然是源自思域的底盘车型,但是悬架支撑和操控方面,本田把CRV调成了另一种风格。高速上方向盘指向性有点模糊,没有自适应方向盘转向助力单元,方向盘力度偏重一点,底盘偏软的调教也导致速度超过100~120后驾驶员不会愿意有多余的大动作,通过以上的体验也侧向证实本田在方方面面都希望驾驶者把CRV作为有点小激情的工具车来使用,并非鬼火战车。4摄像头的L2.5级别Honda SENSING可用性很高,较老车型的L2.0级别有质的飞跃,加减速、车道保持、跟车距离的算法更加合理,大大降低驾驶员跑长途的精力消耗。 隔音提升:新CRV的隔音也上了新的高度,125的时速基本只有优科豪马的胎噪很明显,风噪控制算是本田历届紧凑级车型的巅峰了(比不过别人比老一代好也是进步),作为老本田家族成员也给车友们排雷建议:本田隔音最有效就是换米其林轮胎,其它的加隔音棉和做底盘装甲作用收效甚微,还会徒增车内共振,老车企在设计之初已经把车内音频共振算到最合理区间了,车型出厂后不同配置在不同频率之间的音频基本都是最和谐状态,非BOSE音响的配置可以加中音喇叭或者改下音响,音质效果提升明显。反正最有效的提升总结:换轮胎,换轮胎,换轮胎。 用车成本:因为车子也是给老家父母代步使用,用车环境定位目标是全国最高油价省份的海南,92#油在9元/升上下,所以初期考虑混动车型,混动预计4~5个油,燃油版大概6~7个油,一个月预计1000公里,短期几年内基本无法拉开差价的使用成本(老司机的黄金右脚窍门不是新手们能比的,建议喜欢龟速或者风琴油门的新手能上混动上混动),燃油版保值率也相对稳定,。当然如果你是追求更高品质驾乘体验还是上混动更好,毕竟混动提供省油省钱的前提下还有安静和大功率电机加速快等无法量化的提升空间。 感谢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