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7用车体验买车背景: 提车也快一年了,来谈谈名爵7怎么样!本人属于消费观念非常保守,所有的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的那种,24岁之前都从没考虑过买车,毕竟小城市嘛,有辆电动车代步就很方便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出出远门,下雨天看到别人有车还是方便,随即决定买一辆能给我们遮风挡雨提升幸福感的小汽车。 买车对比: 当时决定买车其实也没有那么多要求,动力足够的同时兼顾家用即可,预算也就12~14个,当时优先考虑的是新能源车型,看了混动的V,BYD汉,海豹,星瑞,星越L深蓝SL03,等等车型,也是无意中看到了刚发布不久的MG7,第一时间就两眼发光,这外观不就是梦中情车嘛。放在2024年性能参数也是同级车里的佼佼者,电尾,尾翼,真声浪也都是男人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的配置,接近4米9的车长,因为后排一般不坐人所以接近2米8的轴距也完全满足家用,2.0 261p的马力放在同级车里也是非常拔尖的存在,主要还是喝粗粮,本来都不考虑燃油车的我试乘试驾后走不动道了。一开始也是在纠结1.5的顶配和2.0的中配 但是顶配的差速锁和其他配置差异实在是太香了,想着人生的第一辆车不买自己喜欢的一定会后悔,最终还是咬咬牙上了顶配。 购车费用: 车型:2.0激情耀世 裸车:16.98保险:好像是0.55+优惠:无 落地:19.4+赠品:2次保养,全包围脚垫 新车初体验: 1. 内饰做工、用料: 内饰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简约低调,与日系车比较没有大面积的塑料感,真皮的座椅质感也非常好和同级别车比较略好,坐起来也很舒服现在唯一后悔的点就是没加5000上红内,现在看到还是很馋红内,钢琴烤漆的面板质感也非常高级,就是有点容易有划痕,需要贴膜保护一下。 2.驾/乘空间: 我本人174的身高前排座位调的比较高也没有顶头或者压抑的感觉,头部空间至少还有一拳多的距离,后排空间也不会很挤,坐下去腿部空间也还有一拳多的距离,副驾空间也非常宽敞跟主驾差不多,空间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3.动力感受: 说实话2.0的动力我开了一年了 每一次红绿灯起步和超车提速都能给到我非常惊艳的感觉,油门非常跟脚,动力随叫随到,就是有时候换挡逻辑不太聪明,还是有一定的顿挫感,但是可以接受,希望后期的OTA能优化下换挡逻辑吧。 4.乘坐感受/驾驶感受: 座椅很软,整体的包裹性也很不错,久坐屁股也不会不舒服,座椅加热真的是冬天非常nice的功能,秋冬天上班下楼前提前加热,上车就能走,非常方便,腰部支撑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手动调节,对腰部的支撑也非常到位(对长期久坐的工作者非常友好)。因为没有开过其他的车,对我个人而言 底盘质感我还是非常满意的,操控起来非常的得心应手 5.油耗感受: 2.0市区油耗普遍在8~10个油的样子 高速能到6.5~7.5 作为一辆2.0T的车型已经算比较优秀的油耗表现了。目前个人感受跑高速120码左右的巡航是最省油的。 6.功能感受 ①.360全景影像:整体画面比较清晰,过窄路可以通过两侧摄像头看到前轮是否刮到路牙子,停车,会车等情况非常好用,这个功能简直就是新手司机的福音。 ②.斑马语音识别:语音识别功能基础的执行达成率还是非常高的,因为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用语音所以没办法给到比较全面的评价。 ③.辅助驾驶系统:定速巡航,车道保持,保持安全车距,碰撞预警等种种功能,长期体验下来我个人还是非常满意的,长途高速的时候非常轻松,只需要用摇杆去控制车速即可,非常方便。 ④.音响:质感非常好,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听歌,对音乐的音质是有较高的要求, 7.优点总结、缺点总结 优缺点仅代表个人观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优点:动力足,外观时尚,功能齐全,性价比特别高,操控驾驶质感优秀,车辆音响音质效果非常棒。 缺点:内饰异响,倒车影像有0.5s左右的延迟(这个希望更新能解决,很重要),高德版本低,碰撞预警和车道保持功能偶尔跳故障码显示不可用。 感谢圈主Tryagain8推荐!
#辣评新车先说外观: 大家都说是在套娃,其实套娃并没有什么不妥,这也是很多设计师常用的手法,来增强它的品牌辨识度,就像我们平面设计师在做品牌视觉系统的时候也会用类似套娃的辅助图形或色彩,来增强品牌的风格和特性,更有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的。至于主观的好看与否,见仁见智,你觉得好看就买,你觉得不好看不买就行,别去喷,请尊重每个人的审美。 对家庭的拿捏程度: L6的整个发布会,无疑都在围绕着家庭展开的,不得不佩服理想对普通家庭的拿捏。就连为了照顾后排的感受,让前轮去感知路面,当后轮压过时,智能的调节后减震的舒适度。可想理想下了多大的心血去研究家庭的需求。往往在乎家庭用户体验的,不会去强调汽车的各种参数的,没有谁会带着家人的车当赛车使。像苹果一样更多的是在乎用户的体验。 安全性: 承载家庭幸福的车,想必安全性一定不会落下。9个安全气囊,中保研三优。在两货车夹击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参考意义不大,大部分能量已经被车头吸收,A柱只是刚刚碰到货车。但在以往的中保研排名中,理想都是很靠前的,所以说安全性毋庸置疑。(这里肯定有人会说理想的那几次真实碰撞事故的,我想说哪款车没有撞的很惨的?就连沃尔沃CX60都有撞的很惨的,现实事故的角度速度路况等等都不一样,参考性很低,只有这种少变量的碰撞测试才能见真章。) 增程车的优点正好拿捏家庭的用车需求: 212公里的纯电续航,综合续航1390公里。城市纯电行驶够用,旅行用发电机发电的油耗也很低,避免了家人等充电的烦恼。 什么样的用户会去购买它呢? 首先一定是家庭用户,再就是年轻用户,或许他们是宝爸或宝妈,他们并不会在乎什么加速性能,什么刹车成绩,他们要的就是家人的舒心,家人开心幸福比什么都重要。城市上下班用电够便宜,高速发电没有续航焦虑,户外露营外放电舒心。这些用车场景我个人是完全能用到的,特别是作为设计师的我,经常要跟客户修改设计稿件,基本就是随时随地要办公的,用电自由太安心了。如果是我有闲钱的话,估计会毫不犹豫的买了。价格在24.9万起,个人觉得是对得起这价格的,这可都是四驱噢(指行车安全性)。 首销:1万选装基金+家充庄和安装服务+5000的优惠。max版本相较于pro版本,多在更高的智能驾驶系统,多了冷暖双拥的冰箱,多了恐怖的1920w功率的柏林之声音响系统。如果想要有更高阶的生活品质,max会更合适一些。每款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每款车都有它的定位。 也许会有很多人喷它,那是因为你还不是它的目标消费群体,仅此而已。
#用车心得前几天湖北湖南这些中部省份普降大雪和冻雨,冰封大地给许多车主出行增加难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网上有很多声音说四驱车应对雪地要比两驱车强很多,而前驱车比后驱车能更好的应对雪地爬坡。但对我们这些已经买了东风标致前驱车的车主来说,四驱或者后驱已经是不可能了。 也有人说,雪地胎比四级胎的更有优势,但武汉雪地一年也就一两次,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雪地胎价格较高还不耐磨,不是和一年四季都是用。那该怎么办呢?为确保行车安全,防滑链成为车主雪天行车的必备用品。但是,你用过吗? 停车场的一角,停放这一台哈弗SUV,还别说,小汽车带防滑链的确是比较少见。我见过的防滑链多在卡车上,而轿车的防滑链也只见过早期橡胶结构的,那种像编制网一样,捆在车轮上,看起来像是轮胎的花纹更深了,但装起来麻烦啊。 看这台车,可能是有经验的老司机,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司机只代表年龄到,但有的司机开车一二十年可能没出过城。这台哈弗的后轮绑了一个防滑链,而前轮绑了三个。可见这位司机对驱动轮的重要性还是了如指掌。如果是后轮,只捆绑一根防滑链,位置在哪里无所谓了。但前轮如果捆绑三个,就要讲究一下了,120度分布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有四个链条,完全可以90度布置,效果更好,缺点就是捆绑起来更麻烦。 这链条看起来挺有意思,是横向捆绑在轮胎的正面的,链条的侧面还使用塑料板压合在轮胎的侧面,这样可以避免链条对比较薄弱的轮胎侧壁造成磨损。钢制的链条,如同轮胎的花纹,可以更好的提高车轮的抓地力,这样的话,轮胎直线行驶转弯都在话下。这种防滑链,使用捆绑绳禁锢在车轮上,穿过了轮胎和轮毂,捆绑绳的棘轮越压越紧。这样链条才能更服帖的压在轮胎上。 这种防滑链不怎么占空间,在网上也有卖的,如果你经常出没在雪地,不妨购置一套。现在还有一种更加简易的防滑链,是扎带一样的结构,简便易安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解决车辆因路面湿滑带来的燃眉之急。可以在后备箱备上一把,以备不时之需,你可以试试!
#人人写点评💰 晒晒价格 购入时间:2023年9月中旬 购入价格:落地15.1w,销售当时说的价砍的要赔钱卖了,最后发票也低开了,价格也没砍下去,什么赠品也都没有,所以大家购买前货比三家,看优惠,最好是能有置换,置换的话优惠力度更大,基本上12-13w能拿下。 📉 能耗记录 油耗:市区内行驶大致在7-8,油耗这东西还是和油品有很大关系,平时加油基本都是中石化,偶尔加壳牌,壳牌油品反正我用着油耗比石化高,当然仅代表个人感觉。在城市快速路上跑的话,油耗基本在6左右。 高速行驶,油表显示可以在6以下,最低到过5.4,确实让我很震惊,整体油耗也很满意,暂且不论是否是快乐表。 🗒 真实感受 刹车:刹车整体效果很优秀,轻踩就有,不是那种软绵绵的刹车。冬天热车不充分,速度没起来,轻踩会有点急,点头比较明显, 跑起来,稳踩刹车会改善,但是最近开车发现有前轮刹车有点异响,售后说是刹车胶皮的问题,踩踩急刹会改善,但目前慢速刹车仍有异响。同时,主动刹车这方面,确实对新手驾驶员很友好,几次在近距离紧急辅助刹车,避免了事故发生,这也是选择理工男车的重要原因。 油门:开车基本都选用经济模式,启动阶段,轻踩反应会慢一点,但是提速很快,无论是中段还是后端,速度说有就有,超车不含糊,这一点非常符合年轻人追求速度的一面。一共有4种驾驶模式,高速一般都是标准模式,标准模式下,油门启动就很跟脚了,提速快,超车有力,降低事故发生,毕竟告诉不怕车开快,就怕车满堆一块。运动模式下,那基本就是起飞了,油门轻踩,转眼150迈,根本停不下来,速度爆表,新手切忌看表。北方朋友最近应该都被下雪天困扰,咱这车配备雪地模式,小雪中雪没在怕的,很实用一点不多余。这就是全车四种驾驶模式,差别很明显,功能很实用,买上不亏,就是后悔没上四驱,不然能更无忧一些。 车身稳定:时速100,城市道路车身平稳,一上140,胎噪风噪会比较明显,尤其是后排更明显一点,在哪也没开过啥豪车,也不太好评价。高速上,没有横风的情况下,车身平稳,外加车身大,重量大,以SUV来看乘坐感受,驾驶感受能够充分保 障。 隔音:前排双层玻璃,隔音很好,后排略差一点,但是关门开门隔音效果还是很显著,家用没毛病。 舒适性:北方真的太需要座椅加热了,就是没上方向盘加热,每天兰花指开车确实冷的遭不住。蓝牙车锁,钥匙也不用带,还不用担心车钥匙锁车里,会提醒移动设备在车内,这一点很细节,很贴心。 在这里提示一下男同胞们,车机在播放生日快乐歌的时候会有吉祥物祝你生日快乐哦!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 新车一血 安全性:开了俩月就达成首撞,出门变道,追尾全责,把雅阁俩车门都给人怼瘪了,门都开不了,自身就掉了两个塑料件儿,中网,车灯功能都正常,前防撞梁尖弯了一点,硬度有保障,除了几个塑料件, 没什么大问题,安全性上也经受住了考验。 总结一下:车总体而言,是好车,适合家 用,毕竟拉洗衣机拉冰箱都不含糊,空间绝 对够用,舒适度也够,经济型也不错。但是 星途仍需努力,别让我们这些拥护国货的年 轻人寒心。谢谢大家,理性观看,喜欢就去 试驾,自身体会最重要,仅供参考。
#众测主题赛车型说明:2023款纯净智享版 ID4X 购车时间:2022年12月 行驶里程:12543公里 文章背景:前天武汉遇到了几十年一见的罕见天气冻雨,昨晚上天气预报说晚上会下大雪,我不以为然。以为可能雪下不下来,谁知道今早一起床看着窗外,我傻眼了。纠结着到底是坐地铁去上班还是开车去。最后出小区门瞅了一眼路上有车再行驶,应该问题不大。开上路之后我有点后悔了,路面是真的滑。心里一路忐忑,既担心自己开车会不会打滑刹车刹不住,又担心别人开车漂移怼到我,不过还好车子自带的车身稳定系统和 b档模式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1.「电耗感受」 今天室外气温零下4度到零度,电耗飙升车子我开的是空调一档风20度的温度,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开的也是二档,14公里,显示百公里电耗277。相比之前电耗高了接近10左右,估计是车速太慢的原因,十四公里开了一个多小时,平均速度15公里每小时。 2.「驾驶感受」 从地库出来上到路面之后,速度没有控制很低,转弯的时候有轻微的漂移感觉。后面我果断降低车速,由于路面上全是积雪和冰水。十分的湿滑。给我感觉不能开很快。所以去公司的路上我需要走三环线,一路上所有司机都很有默契的开着40码左右的速度。慢慢前行,也不变道就跟着前车的轮胎压过的痕迹走,还算是比较通畅。我尝试踩了一下电门,猛的一下就会有点甩尾的意思。一路上我一直听车友说的这个天气用B档模式比较安全,B档在松电门后会给与车辆一些制动力,可以让车辆的刹车更有信心,也不至于跟车太近的时候刹车不及时。 3.「停车感受」 好不容易开到了公司附近,准备去附近小区的停车位停车,结果很多车位附近的树都倒了,也没敢停,找了半天一个空地的车位,倒了几把好容易倒上了后轮子,结果前轮由于是后轮再打滑,怎么都上不去停车位的坎子,无奈只好从停车场出来,去找另外一家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停车,总体而言后驱车遇到冰雪天气真的很容易打滑,倒车也会使不 上力气。这个雨雪天气真的是对后驱车的一个考验。 4、「整车行驶感受」 优点:个人感觉车辆底盘比较稳,另外加上车辆自身重量比较大,所以行驶在路面上不那么容易发飘,基本上控制好车速低速行驶,还是平安的抵达了上班的地方,虽然一路上也出现了车身有时候有轻微打滑的现象,还好都控制住了。 缺点:其实也和车身的质量相关,刹车的时候感觉刹不住,惯性的力量和结冰的地面结合到一起,简直就是跟车起码要预留二十米的刹车距离。 5.『续航感受」 今年冬天比较冷,零下几度的天气比往年要多一些,所以对ID.4X的续航影响也更为显明,再加上天气寒冷需要经常开空调,目前在满电的状态下续航里程在260KM左右,平均电耗为19.8kwh/100km。春秋季节续航在370KM左右相对较好,平均电耗为14.2kwh/100km。夏季的时候温度对电池影响不大,但是空调的能耗比较高,续航里程在340KM左右,平均电耗为17.6kwh/100km。这两天天气更加恶劣了电耗也随之增加,毕竟开车的时候开启了空调20度二档,加上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电耗高其实也能理解。刚出门的时候90%电,显示265公里。 6.「配置感受」 当时买车的时候就用ID豆兑换了一个IQlight.的矩阵大灯,外加一个电尾门。灯在日常用车的时候说实话是非常满意的,灯光足够亮,但是电尾门,说实话也有用,但是那个用腿扫开的功能经常打不开,有点尴尬。但是自适应巡航功能在雨雪天气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还有B档动能回收模式对于雨雪天气行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最满意的还是ID的空调制热和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效果很不错。整个上班路上都不觉得寒冷。 最后总结: ID.4X在雨雪天气中是能够开的,虽然是后驱车大伙都说会打滑,但是我认为还是取决于个人的驾驶方式和习惯,谨慎驾驶,保持敬畏之心,在雨雪天气行车时保持安全行驶距离控制车速,不危险驾驶,ID在冬季的空调制热和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的配置让我在开车的时候感觉没那么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