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现在的汽车,真的不需要等怠速稳定才能前进嘛? 我没有养成点火后原地热车的习惯,基本上是点火就走,在这短短的十几秒时间里,根本呢没有注意到仪表板上显示的数字或者报警。这两天观察了一下,标致4008在冷车启动的前一分钟,转速表差不多有1400转。 上面这张图是点火前显示的四个图标,你都认识他们吗?最上面这个是驾驶员一侧没有佩戴安全带的提示,看到小人的左边有个三角形,指向驾驶员。下面一排最左侧这个是发动机的符号,表示发动机还没有开始工作,中间P表示变速箱处在P档,左右侧的+-表示这会儿是蓄电池在供电。 发动机转速是0,这是因为发动机还没有开始工作,刻度盘上有0.1.2几个数字,下面有X1000,表示如果指针直到1,其实表示发动机的转速是1*1000转每分钟。 按下点火开关,可以看到刚才的P不见了,表示变速箱的P档已经摘除,现在显示的白色P表示车辆时P档,也即是PND三个挡位中的手刹档。转速大改指到了1.4,也就是这辆不开动,发动机的怠速转速是1400转,这时候在车内可以听到发动机轰轰作响。 如果你等待十几秒,最多不超过1分钟,就可以感到发动机的轰鸣声降低了,车辆变得安静,其实这时发动机的转速已经降低到一千转以下了,现在显示有800转左右。其实我还发发现,如果点火后马上挂到D档或者R档,发动机的转速也可以降低。 接下来放出几张车辆在正常行驶时的车速和转速,上图速度52,转速1600;速度57,转速1750;速度61,转速1900。可以看得出车速越高,发动机转速越高。 有一种说法时,冷车启动后,需要等转速稳定以后才适合挂上D档开车走人,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至于点火后马上挂到D档或者R挡位,但手刹没有放开,尽管转速降低了,但发动机还没没有很好的润滑,你觉得这个说法科学吗?
#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前言:从提车到现在,开我的小灰灰(2.5智行极境灰)已经有半年了,不知不觉也跑了8000公里了,陪我跑过沙漠公路,穿过大漠戈壁,一次又一次带我奔赴远方,是我的挚友,也是我的最爱,虽然中间有小磕碰,但没有一次把我仍在路上。目前一直中石化95的油,表显油耗9.5,油耗和续航得看驾驶里程和综合路况,没有那么费油也没有那么省油,但是省心。当时提车只优惠了3000,整车落地20.6w,后来全系优惠1w,感觉又被背刺,不过早买早享受,目前已经安全行驶8000多公里。 配置:我买的是2.5的智行,算是次顶配了吧。平时用的着的配置都有了,也满足了。在当今一众的主流中,马自达是一股清流,没有那充满科技感的大连屏,也没有来自涡轮增压的澎湃感,相反他那套简约又不简陋的内饰,万年不变的2.5L自然吸气和6AT让50在这琳琅满目鱼龙混杂的车市中,成为一股清流,虽没有太高的科技感,但全景360的高清晰度,L2的驾驶辅助,以及那个轻踩刹车重踩启停的I-STOP,让人为之舒服,虽然没有配上独立悬挂,但后面的蝶形仿生悬架到也没有说的那么不堪,整车过坑洼路面的稳定性还是值得一提。其次就是路感清晰,转向精准,在走起伏路面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整车在明显的压制弹跳,使车能够稳稳贴在路面上,这一点还是可以的。 驾驶感受:虽然不是轿车,但是在过弯的时候还是挺有感觉的,60及以下过弯完全完全不用松油门,但是60往上了,就有点推头的感觉了,毕竟这是SUV,多少也能理解。我最喜欢走非铺装路面,更喜欢压水坑,虽然不是一辆硬派越野车但是这SUV的野性还是要有,有的车生来娇生惯养,有的车驰骋沙场,比起铺装路面,非铺装路面的驾驶才更有乐趣,毕竟这是一辆SUV,多少还是要有点轻越野的属性在里面,只有在非铺装路面,泥坑路驾驶,才能更好的感受到驾驶的乐趣。还有一点要提的就是这个车的低扭,输出很稳定,可能没有那些硬派越野车那么强,但是也秒杀一众suv,有时是在非铺装路面爬坡,冰雪路面爬坡,动力输出很稳定。 颜值:整车设计前脸颜值很在线,同事都在夸好看,但是我还是得吐槽这个车屁股设计的太潦草了,感觉好像有点着急,糊弄一下,看看-5的屁股,再看看50的屁股,真不敢相信这是马自达,感觉有点虎头蛇尾的设计。一开始还在吐槽这个大轮眉几次剐蹭以后发现,这个大轮眉真香 油耗:目前综合油耗9.5左右,谈不上省油,也不费油,一直加的中石化95的油,平均一个月两箱油,一箱油350块左右,700块的油钱能带给我一个月的快乐,月月700月月乐,所以怎么能不快乐呢?! 小毛病:关于抖动,实话实说,还是有,尤其是怠速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明显的抖动,估计是设置的怠速太低了,如果给点油到1000转左右,一点感觉都没有,很安静。目前还没遇到转速表跳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驻车,热车的时候怠速都在750左右,那个抖动感觉就很明显了。冬天的时候冷车启动,遇到红绿灯开启自动驻车,发动机舱内还会传来哒哒哒哒的声音,挂入N档或者水温上去以后,再驻车就没有声音这是我目前这一台车遇到的,之前也看了车友圈,应该是通病,产生原因目前还没找到,有时候雷达会报警,驾驶一段时间后,再启动也会消失,这些我都统一归结到电子元件小故障。当然,车无完车,小毛病确实有,目前存在的这些小毛病并不影响我驾驶,都是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总体来说,这辆车三大件没问题,可以买,偶尔会有些小毛病,毕竟电子元件也多,长马的装配也一言难尽,很难没有不坏,不出问题的,但是三大件可靠就行了,别的也不要求那么多,本身车是拿来开的,买车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科技感才选择50,选择50是为图可靠,图省心,目前来看50带给我的安全感是其他车无法比拟的。不出意外的话,50可能要陪我很久,选择50,不后悔!如果后续60,70,80,90能够引进国内,还是燃油版,高低得整一辆。不过希望长马能够把持一下整车的品控,避免一些不该出现的小毛病出现。
#用车心得本人文笔不好,但是很注重驾驶感受,通过各种路况的综合谈谈这辆车。 油电混合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发展起来,市场表现最好的就是稳定性高 耐用度高 品牌知名度高 入局早的丰田了。油电混合既能在急加速时感受到燃油车的声音,又能在行驶中保持一定燃油经济型,在拥堵路段较纯燃油优势明显。但不能上绿牌享受政策,加上燃油和查电混动中间的位置,但中国市场的定位似乎越来越尴尬。这个市场,除了丰田也就是本田和吉利了。 外观:总体来看,本人不喜欢日系的设计,但这个车外观还有些运动感和豪华感,好评。丰田的车尾灯小气。 内饰:这车的内饰简直了,连大众都不如。 配置:很难想象2024,一个二十多万的车没有倒车雷达,没有天窗,配备织物手动座椅。零几年的时候倒车雷达4S店都给加上了,不过这辆车也加上了,和十五年前款式还是一样的。中控屏开机慢,一星名至实归。额外吐槽的是,好不容易给了个胎压显示,测量单位还是以10kpa为单位检测的……再再吐槽的是,一个车道保持系统,你在车已经出去一半的时候掰方向盘有啥用???没有的配置没有,有的配置不好使 空间:对于我1.90的身高来讲,前后排都相当充裕,横向竖向空间都超大,就连中央扶手都很宽。但,我认为大五座更香,七座实属多余,还带来了车检,质量,后备箱空间的劣势。第二排座椅支持靠背调节。 操控:车尾跟随性差,操控还凑合,毕竟2850的轴距相比5015的车长并不夸张。这个价格悬挂好像没有特别次的吧。非常值得夸奖的是,方向盘力道适中,且转弯半径很小。且带有6挡的S手动模式,虽说和燃油cvt并不相同,但在没有转速表的情况下有些乐趣。 油门软,刹车较软。 动力:纯电确实还是市区低速跟车好使(0-30左右),不需要大脚油门的情况下,毕竟电池容量很小。EV模式下,最高过60切换成混动。实测零百加速符合懂车帝官方实测8.62秒;高速再加速能力差,只是比小排量的体感更为从容。多次实测极速在dD挡下为19.4km/h,微下坡极速19.5km/h。这辆车确实不适合激烈驾驶,一方面是ECO表和驾驶评分时刻在提醒你,只要你黄金脚法,就一定省的下油,另一方面,即使两吨的车重,也依旧延续日系飘飘然的感觉,大直道过了14 15km/h就那样了。 跟CT5跟了一会,能跟上,CT5没完全放开跑。 2.5L+ecvt+前后电四驱+电池,比2.0T+7DCT+适时四驱的380大众揽巡、380途昂x这种车都要轻,难道?有一说一,这辆陆放的四驱真的抓地,大打轮大油门也不滑。 舒适性:没有问题,车这么大摆着呢,座椅也小不了。而且悬挂不仅舒适,也超滤震,悬挂行程长过坑洼很从容,三四十走土路都没问题,只要不伤到了轮胎。 这辆车sport和eco模式下感觉没啥差异。在eco区域最高14.5。 最后谈谈油耗,在表显转速区域不超eco,高速过半 国道和城市环路为其他路况时,综合油耗在0.4~0.45一公里之间,暴力驾驶+正常驾驶下开出了0.6元一公里。最后吐槽:大城市油价都比周边城市贵,同样是小油站的92,能贵五毛一升,无语无语……426km综合油耗0.45元一公里相当哇塞 这辆车无时无刻不透露着省油的绿色氛围。家用,或许狠狠心,买个油;决定狠狠省油,买个插电混动/纯电,真的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