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写点评看车,购车,回家一共耗时5小时 以前开的是个破车,从农村去市里的高速路上抛锚了,突然失速,后车差点撞上我,靠边之后人家骂我一顿。 应该的,换我我也骂。 然后心惊胆战的到了市里,第一件事就是去买车。 因为以前在懂车帝看过吉利星越l所以直接就去了当地的4s,没预约,没试驾。直接选配置谈价格 24云起 (千万得上天际!)白色,想要黑色没有现车。 裸车14.6 保险4000 落地16.4 没大客户 没置换 价格谈不下来,就谈赠品,灭火器,把套,烟灰缸,充气泵,记录仪,贴膜,水杯 结果送的都是垃圾玩意 质量还没某多多的好 送的东西只用了一个灭火器 当地4s和汽车美容店有勾结,让去美容店贴膜,结果没用送的膜,自己花钱买的,各位谈赠品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 忽悠我买延保 果断拒绝 建议各位不要买 原厂自带4.5年 驾驶感受: 大部分时间用舒适模式,油门踩深了有点迟滞半秒,不够线性。运动模式用的少,有点窜。 速度60过减速带很舒服,低速过减速带就好像直接磕上去一样,这也是大家说减震硬的原因 方向盘,建议把关联驾驶模式关了,不然方向盘会有的时候阻力大,有的时候阻力小 油耗:图上发了平均9.2 3600公里的时候拍的,还算可以。考虑油耗建议直接电车。 缺点:建议各位上天际啊,arhud 大轮毂 音响 这绝对值 我都后悔了 车机没有CarPlay 没有车道导航 没有方向盘加热 减配防踢板 锁了adb 不能安装第三方软件,虽然有个大屏,但是没有可玩性 辅助驾驶 高速用可以 其他地方用不推荐 优点:便宜 好看 做工用料不错的 加速没得说
#摩托车装备推荐摩托车骑行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但安全和舒适是确保愉快骑行的关键。适当的骑行装备可以为骑手提供保护,并提高整体骑行体验。 头盔:头盔是摩托车骑行中最重要的装备之一。选择一款符合安全标准的全罩式头盔,确保头部得到充分保护。优质头盔应具有良好的吸震性能和适当的通风系统,同时舒适贴合头部,确保视野清晰。 2、骑行服装:专业骑行服装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和舒适性。选择具有防护功能的骑行服装,如防撞材质、抗摩擦补丁以及身体部位的护甲。此外,透气且防水的骑行服装可以在不同天气条件下保持舒适。考虑到主要休闲骑,所以没买骑行服,买了套防风衣代替; 3、手套:手套对于保护手部和提供良好的握抓力至关重要。选择耐磨、防滑且舒适的摩托车手套,以确保手部在骑行过程中得到保护。 4、护杠、尾箱架及尾箱,车行直接购买安装好; 全盔、四分之三盔各一个,蓝牙耳机也是必需的,路上可以听听歌,方便接打电话; 5、自己装了横杆,淘宝买了大几十,还是到拼夕夕上比较划算,价格便宜近一半; 6、手机架是五匹的,横竖各一个,虽说有减震,但感觉还是抖动非常厉害,当时还买了配套的盯盯拍和70迈的架子,但录下来的没法看,晃的实在太厉害; 7、将行车记录仪直接装在风挡处,效果比直接装在手机架上要好多了,风挡还是很有必要的,原车的风挡直接吹在胸前,很不舒服,低风挡虽然没能全部挡住,但至少吹不到身上,基本在头盔上,个人不太喜欢高风挡; 8、座椅套虽然很陋,还容易招灰尘,但效果很明显,屁股凉快的很,还能防止猫猫抓坏坐垫; 9、碟刹锁这种也就偶尔用用,防君子不防小人,真要偷的话,面包车里一装就走了; 10、补胎套装希望永远也用不到,充气泵还没买,不知道没气了,手动打气能不能打起来;
#摩托车改装笔记2023.7.28 入手小拉 😄2023.11.5 筹备研究完成改装✅ 改装在最后🧾 ✅前避震:过于软,导致过减速带铛铛砸手,会给人很硬的感觉,觉得这个避震是硬。其实不然,是因为内置弹簧太软,没有回弹空间,更换加强弹簧+避震油即可,原厂弹簧为2段式,更换为整段加大磅数弹簧,每支添加避震油80ml ✅后避震:要稍微好一点 相比于前避震,没有那么癫 后避震不是每个玩家都需要更换的,但是建议都换 √ 换完减震 你会发现 带个人过 井盖 坑坑洼洼的路面 非常 丝滑 特别是减速带 没得一点感觉 建议带人的 或者经常玩的一定要换了 ✅ 小车入手就先加了风挡,因为后期还想配贴纸所以选了高一些的。但不得不说风挡在市区代步没啥影响,出去溜车60以上还是对操控有些影响的,而且无论高低其实防风的作用几乎没有。因此建议如果只是为了美观装风挡的话大家还是选小风挡就好。 轮胎✅ 不好之处 之前看圈里很多人说轮胎打滑,我这几个月骑下来雨天也经历过,山里也跑过一次。湿滑路况沙石路况都经历过。感觉虽然算不上出色但至少基础安全性还可以60以下急刹车没问题,以上会有一点点不稳(我没有试过太高速急刹车毕竟不想拿自己的安全去测试车的安全性)总之个人感觉原车轮胎够用没必要一定更换 ✅横杆的加装主要是为了装手机支架,个人不太喜欢直接装后视镜上所以加了横杆。看上去也更美观些还能加点小装饰,我是选了一个摩的灯。顺便又给车把手加了个绑带。 ✅ 说完轮胎再来说说同样是被车友吐槽较多的减震。这个原厂的减震确实是硬啊,之前市区代步一个人骑感觉也还好。但假期跑了一次山明显感觉震屁股,所以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换了减震。选择比博士也是看了圈里车友的推荐。确实不错。 ✅ 最后说说尾箱吧,小拉其实还是不要尾箱弄个小靠背气质更佳。我是因为东西太多,有全盔、充气泵、补胎工具、雨衣、随车工具套装及防雨防晒罩子。所以牺牲了部分颜值照顾了装载能力。但尾箱安装后和风挡一样,低速代步没有问题,高速骑行会对操控有一定影响。 💰价格: 前避震弹簧+避震油98💰 后避震总成358+50💰工时,老师傅20分钟搞定 只需要拆卸马桶和🈳滤一颗螺丝,就可以拆下后减震。 1⃣️:前减震前减震是让我最头疼花心思的过程 要选要匹配要颜值 经过三天的咨询和了解 与师傅之间的沟通 最终得以完美直上 2⃣️:后减震后减震头一回就改装失败 选的是AGL 过坑或速度较快颠簸 减震会触底 最后换了弹簧还是不行 又开始琢磨研究最合适的减震 同上一样 最终就用了 3⃣️:大灯因为个人的夜间视力问题 所以必须考虑换灯 射灯又觉着影响美观 在没有找到大灯之前 考虑的是找人开模做 不负有心人 随后就找到了 效果很不错 4⃣️:轮胎🛞 我换的米其林轮胎买车的时候直接换了米其林city grip的半热熔轮胎,路感非常好,雨天\洒水后的路面确实抓地力强很多,参考价640元 5⃣️:卡钳一开始选择的是鲍鱼 因为颜色搭配的关系最后选择下来- D10卡钳 (我觉得很帅) 6⃣️:加热手把入手车辆时间也快入冬了 冬天会偶尔骑行 所以加热选择的是 (加热彩虹灯夜间漂亮) 7⃣️:后靠背筛选下来最美观的一款 以上都是较为实用又美观改装 对于不想改“大套件”或预算有限的车友来说 选择更换弹簧即可 原厂的La减震真的很垮 轮胎个人建议还是换了吧 这东西不省 原厂胎不好用 至于一些贴纸呀 小配件呀 那都是个人喜好美观的眼光问题 就不多说了 因 也和不少车友得到了交流沟通的机会 也谢谢一些车友对这台La改装的认同 骑行感受:自己喜好就好 自己感受就好 自己觉着好骑就好 一台踏板车没有那么多数据可聊的 因为喜欢才去购买 摩托车已经是属于娱乐产品了 而非纯粹代步 所以~ 你懂的 没有什么比你喜欢更重要‼️
#晒晒我的摩托车2022年10月31日购入X7 2.0高功率版,黄色,19kW的,250动力接近300车型,加速快(网上测评10-11秒百公里加速),感觉还是畅快,最高时速跑到过141(载人跑的)单人跑到厂家标称的144问题不大,刹车不错,减震比老款好,带气囊的减震,刹车碟我用到13000公里,基本磨平,再不换就铁磨铁了,油耗最高跑过413公里加了11.8升油,一般4格油,3格跑完300公里左右。马桶适中不算大也不小,能放这个娃娃装满书的书包,还能放打气泵,补胎工具,手套箱能放置2瓶水或1200cc泡水杯。该车驾控质感非常好,加速有力,传动很润,不得任何发抖情况,跑山压弯循迹性好,就是大架容易挂地面,限制了压弯倾角角度!该车最好的一个点,厂家不得宣传的,那就是地盘高度,地盘高达18厘米,两包烟叠起来还碰不到地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宣传的卖点,不知道为啥没见厂家告知过,很多踏板ADV底盘高度最多16不得了了,好多14-15,更比那个XADV高不少,建议买踏板ADV别去走烂路,要哭的哈哈!上下马路牙子非常轻松,轻度越野,非铺装路都不得问题。比很多市面上的所谓ADV地盘高太多了,而且地盘有两根横梁挡着,保护排气和发动机,这个设计非常优秀,只是出于成本考虑,两根护杠上缺一块打孔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那样防护效果会更好。加了一个夏德44尾箱储物空间更加好用,可以放两个摩雷士S30的3/4盔,我和儿子的头盔都能轻松放下。还能放点护膝什么的。这个车各方面对的起价格,各方面都优秀可以说!只是外形选人,不能说丑只是设计有点老,整个车头向前移动10-15厘米,感觉就不一样,那样就复合现代审美了!1480轴距182公斤重量,中型踏板,兼顾150灵活性和300的动力,非常好用。还有一个忘记说了,这个车的原车灯光是非常好,双透镜大灯,基本不用改,就够用了!
#晒晒我的摩托车作为光阳s400(常州产)曾经的车主,分享它的优缺点: 1.提速快,起步可以秒大多数档车,因为老款没有TCS,大油起步很容易甩尾; 2.高速骑行,从80到130提速很快,超车轻松,拧油就来,130以后提速慢点,极速在160左右,高速非常平稳,无抖动,130巡航很舒服 3.坐桶空间大,全盔+雨衣两套+打气泵等补胎工具都能装 4.前双碟盘,刹车距离短,abs介入恰当 5.外观漆水好,建议油箱处和左右上下车处贴磨砂贴,非常容易擦花;日行灯灯带长,大灯近光为常亮不关闭,夜间辨识度非常高,回头率高,不输佛沙灯带 6.轮胎原厂好像是玛吉斯,我很早就换米其林city2,跑山压弯信心足 缺点: 1.抖动:一万公里后起步低速(30码以下)必抖,一万以后每一千公里传动打开吹灰,每两千公里传动打散换黄油、吹灰、擦甩块,大多数忍受不了就换传动或飞碟盘 2.减震较硬,过减速帶像棍子一样 3.后视镜在手把上,视野小,建议前移,视野增大、豪华感增加
#晒晒我的摩托车2022年3月与小白相遇,那个时候市场上的中大排量平踏可选性不多。RT3C也刚出不久,最后还是选择了光阳的这款CT250,主要是日常国际通勤日行60公里代步,偶尔周边小跑的话比小排量动力上还是爽很多! 选它的原因大踏板的老品牌,虽然这么多年都是老发动机,但风雨无阻的一年半的路途中干了一万七千多公里的感受,从未出过什么问题。这让我对它的选择更加的肯定!不愧是纯平大踏板入门级的销量主打产品。 原车风挡低,改了黑色加高风挡后,挡风效果很好,也让小白鱼头帅气了很多。坐桶空间没有九妹的大,但放一顶MT起源的M码揭面盔后还能放下一对短款护膝,和两双手套、证件、一个小米充气泵、碟锁、手机充电线、补胎工具,对我来说还算够用!确实也塞的够满了。 百公里平均油耗3.5升左右,算下来0.26元/公里,半爆力的使用习惯记录下来的数据,感觉大差不差吧!城里人多车多慢慢跑,出城绿灯亮起,满把起步拉到80km的这油耗相对来说还行。就是周末外出周边游的话这油箱感觉还是小了点,虽然纯平踏确实牺牲了油箱的容量,但纯平踏去超市买东西真的不要太方便!满箱油多次测试跑到180km~200km的时候加油灯就亮了,灯亮后最远一次跑了260公里,个人预计可能跑不到270公里,必竞油量太低容易伤油泵,所以我基本上都200km~230km左右加油。 车重骑起来高速拉到100km还是很稳当的,笨重沉稳是它给我最大的感受,高速沉稳信心十足,城内穿梭灵活度有限,对于我这122kg和1.68米的小个略显笨重! 日常都是我自行动手保养,一万三千多公里时换了前后刹车片、防冻液、空滤、齿轮油。平常的话就是3500km~5000km左右换一次机油85元~100元吧。传动清理基本上也都是5000km左右清理一次,但跑个山非铺装路况的话,可能是由于泥土灰大的原因吧,感觉传动箱灰吃多了就起步抖动,但把传动一清理保养一下就好了。 我这19老款的大灯LED加反光碗的组合在乡道无路灯的路况上,勉强够用!但在城际道路上路灯光的稀释下的近光太弱了,加射灯成了最实惠的首选。顿时间觉得矩阵的透镜大灯太香了。最终没舍得花1800元改两近两元的矩阵,还是自己动手100元把迷你射灯隐藏安装到了车头下放的前减震的最上端,在需要的路况上多了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