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小知识收到一个车车友咨询,说他的捷达VS7怠速不稳定有时候是800转,有时候是1200转,,有时候莫名的从1200跳到800转!有时又莫名的从800跳到一千多!问我的老款也是这样么? 这个一看就是新手,捷达VS7正常运行后怠速一般都是800转左右,刚启动车辆怠速会偏高,约在1200转左右,具体还要看温度,车辆使用时间等!例如我的捷达VS7夏天刚启动就在1200转左右,隔个十来秒后就降到800转,冬天的话温度低,刚启动怠速在1200转左右,恢复800转也比夏天花的时间长! 这个解释了怠速降低的原因,为什么有时候怠速从800又升高到900或者一千多呢?这种情况通常是发生在空调的开启的情况,空调的压缩机也是靠的发动机来工作的,所以当开启空调时候怠速会明显是升高!要是温度越低,风量开得越大,怠速也会升的越高!
#懂车青年提车打卡为什么现在才写这个贴?是因为想自己用一段时间之后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想买这款车的车友们。 本人1月31号提车到现在为止用了6000多公里。 开始选车的时候一直在徘徊选哪一款电车?看了未来看了理想,看了华为看了宝马,看了很多很多,预算25~30。原来有一个两座的smart想置换,确实两座车不够用,而且周边朋友们都换了电车,我也迫不及待的想换车了。 原来不考虑这一款车的,但是价格确实是降到了冰点(当时年前可以接受的地步,现在看来就是个傻帽,年后又便宜2w多)。不过早买早享受,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车价购买时候251000,宝马官方有个6000元购车补贴,所以发票里就减去了。购置税免了,保险的话做了1万多点。上牌费150,贴膜脚垫,这些是4s店赠送的没有花钱。但是这个低配的领先版是很差的音响,所以我花了大几千块钱改装了一套美国的。那效果嘎嘎好! 导航用的不习惯还是习惯用高德地图手机的,所以配了华为的无线充电支架(80w)。 辅助驾驶是最普通的L2,不知道后面宝马给不给ota(可能想多了)。 充电也很一般(400v),现在都是800v甚至900v拉! 不过总体20多万买个这个车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毕竟底盘扎实,整车的笼型车身结构好。安全系数也很好。 最最核心的是宝马不会倒闭,大家放心吧! 希望大家想买20-30w的车,去试驾一下,再决定!
#辣评新车智己L6刚刚发布就因为颜值不错,原创程度高,宣传期间所宣传的首款半固态电池,内饰和中控大屏幕而引起了许多车友的高度关注当然也包括我在内。但是正式上市以后,被各种骂,做什么车友圈和网络都是一片骂声!来说说我的个人观点,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一:行业首款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市场对干L6的期望值太高而引起的心理落差 开始智己L6在宣传的时候都是半固态电池,充电一次续航1000公里以上。这些因素都吸引很多车友关注和期待。 但是正式上市以后发现还是冷饭热炒,没有跨时代的新技术出现,也没有解决行业痛点。比如续航并没有太大提升,电池安全是不是更有保障等等行业难题。 100度和75度电池(宣传的固态电池)明明还是液态电解液,800V平台(宣传准900v),续航1000公里以上呢?看了长续航版本最高也850km。并且同样大型轿车也没有装下150度电池,电池能量密度也没有质的提升。也没有把电池体积越做越小,作为半固态电池,就不能好好宣传是半固态,非的搞个光年固态电池?对于抱有很高期望的我,感觉有点失望。这种心理落差很大。 个人认为,宣传没错,过渡宣传就有错了。换名字没错,换个名字就当新技术来夸大宣传就更错了。现在车企不是智己一家,自己本来续航能跑1000公里,厂家敢在仪表盘标1500。并且驾驶习惯什么都不给你更新了,就能跑这么多,你跑不出来是车主的事。现在不这么干的反而不合群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乱象! 二:发布会本意表达辛苦和认真造好车,却被解读为歌颂苦难! 资本家赚钱其实没错,资本就是为了赚钱,我们打工也是赚钱,只是我们赚的是工资,资本家赚的是利润,但是得有底线吧。 我们都是普通群众,注定只能在规则之内,并且逃不出为资本打工和卖命的命运。但是太过了就是吃人血馒头了。 发布会上讲的几个案例,什么上班时间长,错过自己小孩的出生见证,阳了也不休息冒着猝死的风险坚持工作。这些我本人可以认为是下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为这辆车付出巨大贡献。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对待这辆车。为了做好这辆车所有努力的全体人员。放弃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时刻,让有些事情成为一辈子的遗憾。但是不代表作为一个企业你就应该这么做。到底员工有没有请假?是不是请假了不批?作为员工的领导有没有做到人文关怀?个人认为这些很重要。重要到是不是在歌颂苦难,重要到是不是在宣扬可以这么剥削和压榨员工的地步。 三:营销套路太深 不可否认,智己L6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是我喜欢的类型。还有一些黑科技:灵犀数字底盘,蟹行模式这些都是大这车的亮点。但是不代表营销可以老母猪带胸罩,一套接着一套,套路太深的营销到后面必将被反噬。非的玩点文字游戏,消费者不是傻子,你该优惠优惠,做不到的优惠不要许诺,最少我个人是这个性格。 很多小的条件加在一起让消费者越来越不看好,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品牌。这么做营销的还有一家具体我不说了,怕他投诉我。 小米SU7汽车营销做的最好的就是我觉得他真诚,当然前期因为下定后显示的交车时间不对,也被不少人吐槽,但是很快进行整改,在里面没有太多套路,公众视野里的雷总本人一直也是谦卑和善的形象。 四:消费者为什么不买账 我喜欢一辆车可以有100个喜欢的理由,但是有一个理由都会影响我选择不买这辆车。特别是销售套路一套接一套更影响。
#辣评新车智己L6上市了,权益价格19.99万元就可以拿下Max标准版,这个版本应该是智己L6的销量主力。推出的顶配车型光年版虽然使用的是行业首个固态电池,但权益价格高达32.59万,属实没有性价比,毕竟固态电池现在的实用经验为零,是不是真如智己宣传的那样还要打个问号;虽然搭载900V超快充,但目前商业充电桩是否支持也不得而知,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普遍都是400V的,就连800V也是凤毛麟角,你说10几分钟就能充到400的续航,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最重要的是购买新能源车大部分家庭都会用家用7KW慢充来补电,900V使用率几乎为零。所以综上,智己L6的光年版虽然体现了智己技术的优势,但实用性没有考虑到,不太符合消费者的口味。 再来说说标准版,优势很明显!能将纯电中大型轿车做到20万以内的智力还是独一家,并且标配激光雷达,就冲这一点就可以入手了。毕竟配置与长续航版、超长续航版是一样的,同样的真皮座椅、同样的卡钳、同样的超宽轮胎、同样的双层玻璃、同样的主动降噪、同样的21扬声器、同样的底盘悬挂。唯一的区别就是电池和续航,标准版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和650公里续航,但这都不是事,不会影响标准版的销量。像最近刚出的小米SU7和理想L6,27万才能做到智己L6的配置,可想而知智己L6标准版的优势有多明显!从这也能看出智己是只要销量和口碑,赔钱赚吆喝,也难怪,要不是发布会碰瓷小米SU7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热度和关注度,这泼天的富贵可不要牢牢抓住! 智己L6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数字底盘,可以实现后轮转向、蟹行,也让高速行驶时有更好的底盘沉稳感。 再来说说缺点吧,首先就是车内显得“臃肿”,为什么要把内饰、门板的软包做的那么凸出?是突出你用料扎实、软包充分吗?有没有想过车内空间?这种堆料设计无非就是来掩盖车内噪声,让车内密封性更好。还有就是后备箱的空间偏小,后轮轮罩厚度过大,也是因为后轮转向的原因牺牲了储物空间。同时车内底盘高度太高,前排座椅的底部没有空间,让后排乘客的腿部伸长量变小,座椅腿粗支撑力不足。 但是小米SU7的做工和用料上不如智己L6,没有智己L6简洁,也没有智己L6的车内空间通透,更没有智己L6车内空间宽敞。 小米SU7目前来看就剩颜值高这一个优势了,但是考虑到等车时间7个月左右,目前智己L6的优势很明显。但是小米SU7有一个天然优势,那就是用户群体和车机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小米手机与小米汽车车机的物连,这也是小米SU7爆火的一个原因。但是从性价比和实用性来考虑,智己L6确实是一辆很不错的车。 其实小米毕竟是汽车制造业的初学者,在经验、售后方面还是不及智己。智己毕竟背靠上汽集团,有非常丰富的造车经验,同时还有合资品牌(大众和通用)的经验总结,就连奥迪也在与智己寻求合作,在这个背景下,智己有着更强的信任度和售后保障能力。
#懂车帝众测昨天看岚图的直播间看到未来的岚图梦想家充电速度可以达到飞一般的感受。说常温10分钟就能20-80%充电速度。不经感叹时代发展的速度有点跟不上,而且岚图还有首创第一的兆级充电桩。岚图从老款free充电峰值35kw到65kw几乎提升了一倍。 首先我选择电量只有19%的时候去补电。 然后选择早上8点20这个时段,因为浙江充电桩打折是8点结束,所以8点之后几乎充电桩都是没有人的。 之前很多车友联系我说为什么你的充电功率能达到65kw, 他们一般都是59kw这里要提示一些只有低于20%左右电量才有65kw。 达到42%只有58kw了 然后充电到75%花费了25分钟。 我这次测试的就是20-80%需要多长时间,结果是满意和官方说的一样就是30分钟。下面支付账单显示75%其实实际已经冲到80% 30分钟高速吃个饭或者上个洗手间休息补电110公里还是可以的。但是实际驾驶里程和车速温度还有习惯都有关系的。所以补电到80%是最省时和充电销率最高的。 岚图的唯一和第一800V架构900公里续航。期待岚图的新车不知道车主加购有没有什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