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PLUS DM-i用车心得时间过得真快,小白来到我身边有一年半了,目前里程表接近18000了,开的不是特别多吧。说来惭愧,年近40才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以前就是开驾校的车或者单位的车,没接触过什么好车,小白到手后感觉挺不错的,提车那年正是汽油疯狂涨价的时候,小白来了后确实省油,这一块确实达到我的预期了,本人身在东北长春,每年11月初到3月初开始去加油站光顾,平时就用电了,每天平均30公里吧,偶尔跑几次长途,跑长途大概5毛左右,在市里面只要气温不冷基本就是用电,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了。选中它的理由就是省油来的,确实达到我的预期了,目前开了快一年半了,也有一些小问题,前机盖有异响,像有小石头在里面来回串动的声音,不过打开看啥也没有,不过声音还是有,尤其走烂路的时候更明显,3月底到保养时间了打算去查一下原因。副驾车门冬天的时候有几次关不上或者开不开了,目前为止正常了,还没有出现类似情况,打算保养的时候一起反应一下,其他小问题就没什么了。 说一下优点吧,空间挺大的,人坐在里面很宽敞,不过后背箱确实空间小,不过话说回来家用基本够了,也没几次装特别多的东西的时候,空调也挺给力的,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都挺好的,挺迅速的。倒车影像360也挺实用的,老婆用的比较多,女司机嘛。雪地模式也挺给力的,有一次前面一辆宝马下雪天一个小坡都上不去了,而开了雪地模式的比亚迪轻松的过去了,车机系统总的来说可以满足需求,亮点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语音控制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可以解放双手,让驾驶员更加安全的驾驶汽车。识别率还可以吧,也有误差的时候。车载导航挺慢的,能用而已,目前希望千里眼早点开通,哨兵式早点投入使用,虽然新款出来了比较优惠,不过也没啥后悔的,早买早享受,有了小白后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接送孩子上学,去外地玩,出去办事,效率大大提升了,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了,所以拥有它是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最后说一下自己的愿望,不切实际的想法,希望比亚迪以后能把我们这些老车主的电池续航能升级一下。我的是110的希望在增加一点。万一愿望实现了呢。
#提车日记购车原因。学驾照其实蛮久了,但是之前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一辆两轮电动车在风里来雨里去,用了五年。后来更换工作单位,离家有30公里路程,而且家里有小孩了,买辆轿车成为刚需。虽然对第一次开车有点恐惧,但还是要硬着头皮买吧。 网上看车。自己没有经验,对车辆也不熟悉,只能在各种汽车论坛里面到处看,对各种汽车参数有个大概的了解,打开懂车帝的车辆排行榜,销量排行前几名的车子就是备选目标。日系的轩逸、卡罗拉,德系的朗逸,宝来,桑塔纳,国产的哈弗,艾瑞泽,比亚迪宋,美系的别克英朗,韩国的爱丽舍等等十多款车,这就是我的初选目标,这些车价位差不多,都是十万多点,而且用户评论都算蛮好。 到店试驾。自己初选后就让家人讨论,首先日系的轩逸和卡罗拉马上被排除,不是因为他们的车不省油,而是因为这个品牌感觉不太合适,家里老人家不喜欢日系品牌。找了个周末,让亲戚开着车子带着我们一家人去店里面试驾剩下的这些车辆,首先去了离得最近的国产车区域,哈弗和比亚迪宋都是suv,坐进去空间很大,视野很好,但了解之后发现油耗是比较高的,百公里7个油,而且买车之后用途基本上都是开车上下班比较多,家人感觉没必要买这种耗油的suv。艾瑞泽外观比较好看,试驾了之后感觉还可以,就作为一个备选车辆。之后又去看了现代的阿丽舍和别克英朗,这两款车的优惠力度都是蛮大的,但感觉他们的外观设计有点不太美观,尤其是英朗,看着比较老气,而且油耗也比较高,后面这两款车也没有作为备选项。最后去的是德系品牌集中的区域,开了上汽和一汽大众的车子,桑塔纳价格比较便宜,9万多但是乘坐空间比较小,后排座坐三个人就很挤。感觉宝来和朗逸这两款车都很不错,10万出头,而且试驾了之后感觉两款车操纵感都蛮好,但是外观方面宝来比朗逸稍微短一些,宽一些,朗逸这车看起来更加的修长,因为尤其是侧身的腰线方面,朗逸看着更加的漂亮美观,就家人最后商定买朗逸这款车。 买车谈价。当天试驾完这些车辆已经是到下午的三四点钟了,选定朗逸后,销售对价格咬的比较死,一直是不给大的优惠,当时最开始只给1万的优惠力度,但是我看网上的优惠力度都在1.5万以上,当天是无功而返。过了半个月,销售说有大优惠了,但到了店里面之后,发现优惠也只有1.3万,谈了一个多小时,价格才优惠到1.5万,后面死活不松口了,而且对我们的态度也是比较不冷不热,晾着我们,去接待其他人了。没办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另外一家比较元的店看了,没想这家的销售很热情,而且对价格优惠力度更加的大,直接优惠1.8万元,我直接就跟销售说我要全款购车当天提车,搞到销售也是非常的惊讶,马上说去安排提车。 开车上路。等把新车从仓库挪到店里面,已经是下午4点了,朋友帮我验了一下车,主要是车的外观还有发动机舱批号,确认没有问题,就赶紧办理交车手续。从交钱到在店里面买保险妥当,已经到下午6点了,就匆匆忙忙的开车回家,也没有搞交车仪式。朋友帮我把车从店里开出市区,毕竟我对车辆还是有点恐惧,好几年没摸过车了,到了郊区车流量比较少,就让我开车。途中路过加油站,还顺便加了168元的油,一路发的意思。我开着车辆40码的速度慢慢的往家里开,后来天黑,视线更加不好了,70多公里的路程,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家,不过心情肯定是非常的愉悦。到了家之后,家里人已经是在煮完晚饭等着了,在家里之后还杀了一只鸡,绕车抹了一圈,看着新车家里人也非常的高兴。 购买价格。购买的这款朗逸是自动风尚版,也就是自动挡的乞丐版,官方指导价是11.89万元,店里面直接给优惠了1.8万元,裸车价是10.09万元,当天在店里面购买了新车的全险车险,价格是5964元,当时也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全险是全保的,这个保险价格确实很贵的。新车开回家第2天自己去车管所和朋友一起选号上牌,价格是180元。之后又自己去税务局交了购置税1 万元。所以综合下来整个的购车费用落地价大概11.7万元。 朗逸优点。开了这么久的朗逸,感觉它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经济的速度在65~70干米每小时,因为我都是走国道居多,日常的油耗是百公里5.3升,市区路段油耗7L/百公里,都是加92号汽油,用车成本一年大概7千元。半年到店里面保养一次,半合成机油加上工时费一起费用在480元左右。再就是价格便宜实惠,结实耐用,而且保养费用比较低,只用加92号汽油就行了。 缺点不足。朗逸内饰比较廉价,硬质塑料用的多,而且因为是自然吸气排量发动机,所以动力比较肉。整体隔音一般,在高速80码以上的速度,车内的噪音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在低速二三十码行驶,自动切换档位有明显的顿挫感,差点以为车子坏了,后来上网看大家都有这个问题。 总结。朗逸这车只能说是入门级别轿车,内饰简单动力一般但经济省油,作为练手和买菜车皮实耐用,不用多操心,还是很不错的。 感谢圈主推荐加精@钳子来了
#2024春节返乡路车子星舰顶配,回家前2月6日已经开了4189公里,截止今天2月18日发帖已经开了5678公里。 ———————手动分割线——————— 出发前73%的电WLTC显示能跑72km,油显示能跑553km,导航320km,胎压2.5,空调22度,加司机总共坐了两人,后备箱塞的倒是满满的。(那天气温几度来着,忘记拍照了,2月6日的杭州中午出发的,不冷的,估计10度? 1、2张图 ———————手动分割线——————— 到了之后忘记拍仪表盘了,,拍了能耗。显示电还剩18%WLTC显示19km,油剩多少看不到了,电+油综合=214km。 3、4、5、6图 ———————手动分割线——————— 回家路320km。 7图 ———————手动分割线——————— 高速上平均速度估计100码吧,中途用了大概1/3路程的辅助驾驶,聊聊这个辅助驾驶: 记得只能拿来辅助,只能拿来辅助,只能拿来辅助,重要的事情说3遍,切记,2个原因: 1.车道线不清晰的情况下,转向不工作,会直直的往前开。 2.摄像头视野不好的情况下,会退出辅助驾驶,提示只有叮咚的一声。 这2点亲身经历,第1点在隧道内我发现离墙越来越近才看到仪表盘显示了识别不到车道要手动调整方向,第2点就有点危险了,高速上自动退出了我没发现,速度慢慢降下来,太危险,刚发现那下冒汗了都。 路面有水情况下别用,边上车子带起水汽挡住摄像头立马就退出了。 没事还是别用这玩意了,就平时高速或者快速路拿来稍微放松一下手脚就行了,而且还要视野路况好。 好,来算算哈,72+553=625,625-214=411。达成率320/411=77.86% ———————手动分割线——————— 这误差售后解释是:最开始的里程显示是上次行驶的环境,比如上次环境好气温高之类的,显示的就多,这次环境比上次差,误差就大了。 没事,不管它是不是这样,我们看能耗百公里4L还成吧。 我感觉应该比这个多一点,4.5油耗估计差不多。按照油箱60L算,60 / 4.5 * 100=1333,再乘个达成率77.86%,1333 * 77.86%=1038,估计满油满电差不多1000公里 车子挺好的,高速超车很给力,但是呢2档升3档有个1秒左右的延迟,这1秒速度提不上去的。 星舰这个配置还有一个小细节,轮毂感觉比轮胎要突出,轮毂容易被刮到但轮胎没事,,老司机请忽略。 然后还有文章最后加一下感谢圈主东东推荐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行驶10000km,各方面的性能都很稳定, 趁着今天休息,天气也还行不冷,赶紧自己动手做保养 这几天在各大论坛抖音看用什么机油好。网络上五花八门什么的都有。价钱从低到高。看的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 最后还是在某宝买的全合成机油。 整体感受还不错。 机油还可以。 传动没有保养过。空滤自己打开吹吹还可以用。 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车头有点异响,但是一直找不到原因。 不知道广大的车友有没有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大家换的是什么品牌的轮胎推存一下。 冬天用原厂的轮胎还是太滑。 摔了好几跤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也碎了。 整飞度4 19款的用车感觉还是很好的。 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还有大家是用什么电瓶的?我想也换一个。
#摩托车装备推荐讲讲我冬天骑车用到的装备 选择原则:一入摩圈深似海,家人怀疑我吸杜,主打一个该省省,不该花的不花。 背景:本人在济南,路上太堵所以选择骑车。 环境:环境温度-10~10左右,海拔平均300米,冬季基本无风。 所选装备:1.电加热手把(强推)、2.皮衣、3.轻羽绒、4.速脱骑行裤、5.冬季骑行手套。 选择理由: 1、电加热手把,电加热手把真的是防寒神器,众所周知骑车握把手掌长时间用力血液流通不足,加上冬季气温低手很容易冻僵影响骑行安全,电加热手把可以给掌心提供热量,能有效缓解手部冻僵的问题(手指头凉,确实无解),比电加热手套管用的多。 2、皮衣,为什么我选择皮衣而不是冬季骑行服呢,因为男人的衣柜里总会有一件皮衣的,冬季骑行服确实保暖但是对于需要穿工装的打工族,换衣服真的麻烦。皮衣可以挡风,还能轻微防水,遇到下雪也不怕,关键是好打理。 3、轻羽绒,说完防风,那下一步肯定是保暖了,这里面羽绒服价格好像坐火箭一样呼呼涨,真的没有性价比,但是轻羽绒不一样,虽然叫轻羽绒但是一般材质都是人造棉,对于摩托佬来说,真的够用了,60元的价格穿三个月直接丢掉都不心疼,而且到单位可以套在工装里面,完全看不出来。 4、速脱骑行裤,选择这个原因有两点,一是里面要穿工装,换裤子不方便;二是裆里不冷了,男人都懂。 5、冬季骑行手套,选择这款手套主要是因为它手背用的是皮料,有防风的效果,同时比较贴合手型,不影响电加热手把对手部的加温,该有的护具也都有。 以上就是我冬季选择的装备,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最后祝大家开开心心骑车,安安全全回家